滇西少数民族生态观念的变迁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滇西成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本文以高黎贡山中部为例对滇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念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挖掘,分析宗教影响下的生态观念、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计方式、作为一种生存态度的生态伦理观,探究引起生态观念变迁的原因,寻求构建自然环境与民族社会协调发展、传承多元民族生态文化的途径。
  [关键词]滇西 高黎贡山 民族 生态观念 变迁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114-03
  在滇西地区生活着多种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滇西各民族由于生态环境的差异、生活方式的不同,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利用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化传统也就各具特色。
  高黎贡山,是指横亘于怒江大峡谷西侧、北起青藏高原、南达中印半岛的巨大山体;分布于云南西部,属横断山系中最西的山脉,是西藏唐古拉山脉伯舒拉岭的南延部分,呈北西—南东走向,从贡山进入云南后称高黎贡山,并呈南北走向,南端入缅甸境内。这座伟岸绵长的山系像一座巨大的“桥梁”横亘在云南的西部,成为野生动植物南北过渡的走廊,生物品种丰富多样,为我国生物品种最多的地区之一。丰富多彩的物种,构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在这里也有了很好的体现。在高黎贡山地域内汇集了二十多种少数民族,其中仅高黎贡山中部的保山市境内就有傣族、傈僳族、景颇族、德昂族、苗族、白族等十多种世居民族,其整体格局为“大杂居,小聚居”,并呈现一种立体分布的状况,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生态文化景观。
  一、立体分布格局
  由于山脉巨大的起伏以及地表切割严重,高黎贡山中部地区呈现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和多样化的地形构造。多样的地表被分割为彼此独立的小块区域,有低缓平坦的河谷坝子、坡势缓慢的半坡台地和陡峭的高山丛林;立体气候又使它呈现出河谷炎热、坡地温暖、高山寒冷的过渡趋势。不同的民族在被自然分割的空间单位里寻找到了适宜自己长期居住并获取生活资料的区域,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不断繁衍。于是,这里呈现出显著的多民族立体居住的格局。
  高黎贡山地区的傣族为古代百越集团中的滇越,是至少从公元前1世纪就世居于此地的民族。这里的山中盆地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原因经常大雾弥漫,温暖潮湿,空气难以流通,因此也是各种病菌滋生的温床。同东北的气候易生凉病不一样,这里生的是热病,疟疾流行起来是很可怕的。傣族由于世代在水边居住,所以形成一种特殊的体质,对疟疾病毒具有较强的免疫力。高黎贡山东侧靠近怒江的低坝地,是历史上令人闻风丧胆避而远之的死亡之地。因此当地流传有“要到怒江坝,先把老婆嫁”的俗语。只有一些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傣族人才能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
  云南的彝族和苗族大多成片地居住在大盆地中。但是在高黎贡山地区,彝族人和苗族人大多居住在山坡或半坡台地上,依势而居,如星星散落。他们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躲避低坝河谷的瘴气。他们的房屋有的建在山势舒缓平整的山坳之间,有的建在溪流处,如隆阳区芒宽乡的彝族村、苗族村。
  傈僳族的山地文化——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等就是因其居住山林中长期积累而得的。傈僳族在云南分布很广泛,但不管分布在哪里,都居住在山林中,而且都是选择地势险峻处,主要是为了躲避野兽,保证安全。
  二、各民族传统生态观念
  人类最终的发展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能顺应自然,对自然合理而不是破坏性地利用,谁就能得到自然的厚待。高黎贡山各民族历来就有着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传统生态观念。
  (一)宗教影响下的生态观念
  万物有灵,一切生灵都是自然赐予的。高黎贡山各民族信奉原始宗教,在他们的神灵系统中,天有天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这些建立在原始自然崇拜基础之上的观念使各民族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传统和习俗。在高黎贡山地区,大多数村寨都有自己的神山森林,如傈僳族的神山、傣族的色林(神树)、勒墨人祭天场周围的森林,还有一些传统的村社防护林、村社水源林、风水林、护寺林等。这些森林除具备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外,也是多种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极为有利。高黎贡山的傈僳族在狩猎过程中基于对山神的敬畏,不自觉地保持了适度狩猎、理智利用野生动物的规则。春夏季节是动物繁衍后代和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傈僳族猎人在这段时间是禁止进山打猎的,直到每年立秋后才能开山狩猎,这就有效地保护了动物的繁殖与发展。傈僳族猎人会在山上有规律地放置捕兽扣,如果一年之内连续两次没有捕到动物,猎人会认为是自己祭祀山神不够虔诚,山神动怒,今年就不宜再进行狩猎。全民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和德昂族笃信众生平等,对鸟、蛇、虫蚁、鱼类都不许滥捕滥猎。他们有不捕小鱼,不准射杀停留在别人谷堆和房顶上的鸟儿,不准掏鸟蛋等日常行为禁忌。
  (二)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计方式
  高黎贡山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不断寻找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维持着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平衡,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长期居住于低洼盆地的傣族,凭借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和炎热的气候很早就开始了水稻种植,掌握了比较先进的种植技术;并利用便利的交通开设集市,使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比周边少数民族要高。属于南方民族支系的德昂族也具有盆地居住的特殊技能。但在民族迁徙过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德昂族从最早定居的盆地中被驱赶到了山林里,形成了与山居相适应的生活习俗和以旱作为主的生产方式。在傣族居住地,处处可见茂林修竹和生长茂盛的大青树;而每一个傣族村寨,也必有溪流绕村穿寨而过。傣族认为“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天地间谷子至高无上”。他们相信林、水、田、粮、人的自然排序,“有了森林才会有水,有了水才会有田地,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才会有人。”在“生命与水,树与人相依”的朴素信念指导下,傣族和德昂族都有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乡规民约和内涵丰富的水文化。
  山地民族傈僳族在长期的山林生活中,充分利用了“靠山吃山”的资源优势。高黎贡山的傈僳族依靠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不断迁徙的过程,凭借采集和狩猎就能获取大部分的生活物资。同时,在广袤的丛林中,傈僳族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进行着刀耕火种的游耕农业。刀耕火种作为一种农业形态,和其他农业形态一样,是一种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干预、控制,使其根据人类的需要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人类活动。在人口稀少而森林资源丰富的高黎贡山高山丛林中,傈僳族等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和适应、利用自然的生存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农耕文化。
  (三)作为一种生存态度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伦理是一种人类在利用环境时普遍遵守的道理和规则,也是一种行为规范。高黎贡山各民族受自然禁忌影响和适应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朴素生态观念,不仅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化为了一种生活态度和日常行为方式,具有很强的现实影响力。
  如今,傣族区域普遍种植两季水稻,这是大自然的赐予。而在20世纪70年代前,高黎贡山傣族多数还是种一季稻。汉族同胞不理解,认为高黎贡山地区的傣族人懒惰,好好的能种两季为什么种一季呢?其实,这与宗教信仰有关,民俗学家、民族学者调查认为:强烈的宗教信仰使得高黎贡山地区的傣族人普遍没有较高的物质欲求,代代传承的祖训使得他们不毁林木,不过分使用土地,这在客观上使自然得到了保护。
  三、传统生态观念的变迁
  民族生态观是一个系统的、历史的概念。高黎贡山各民族在长期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观念,随着周边环境的改变也会做出调整,发生变迁。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传统的建筑用材和以火塘为主的柴薪消耗成为森林资源最大的威胁;土地资源供给的不足,也使得人们不断向森林“进逼”。高黎贡山一些傈僳族居住的地方,近半个世纪以来已没有成片的森林,民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傈僳族居民只能不断搬迁游荡。刀耕火种的山地民族面对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也采取了一些适应生态规律的调适方式。如缩短耕地轮作周期,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人工植树造林以培肥地力、增加经济收入;开垦部分可以永久耕种、不必轮歇的水田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人口和土地资源矛盾的加深,以及政府倡导的游耕民族定居生活,加上自然保护区的设立,高黎贡山中部地区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基本绝迹。
  在国家政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高黎贡山中部各民族的生态观念有了较大改变。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一些年轻山民对于自然神灵的敬畏心理逐渐淡漠,对自然保护的意识有所减弱。加上一段时期一些错误政策的引导,高黎贡山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大炼钢铁时期和开挖梯田运动中,林木砍伐严重,山林面积锐减。20世纪80年代为了发展制糖业,大量种植甘蔗,不仅甘蔗上山使山林受损,而且一些傣族低坝地中的水田也被改造为甘蔗种植地,使一些水利设施闲置失修。这种急功近利的观念,影响了一些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对自然资源出现了过度利用的现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周边地区组织实施了许多科技和保护项目,民族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得到了重视。在依靠现代技术力量使民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挖掘民族传统生态观念中的合理因素,寻求民族传统生态伦理与当代环境知识的有效结合,树立新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观念,是我们正在面对的时代课题。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保山市志编纂委员会保山市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2]〔日〕古川久雄,尹绍亭民族生态——从金沙江到红河[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
  [3]尹未仙滇西傣族生态伦理观的传承[J]保山师专学报,2005(4)
  [4]熊清华,施晓春高黎贡山民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熊清华,朱明育高黎贡山周边社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尹绍亭云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的变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10年5月16日
  [作者简介]尹未仙:保山学院政史系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自称“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的亨利米勒用他那狂欢化的语言,在他的第一部自传式小说《北回归线》中,通过描述自己的狂欢化生活、死亡观及狂欢式世界憧憬来揭示他的狂欢式世界感受,即以交替与更新为核心的摆脱一切陈规、束缚和压迫的对自由的永恒追求。  [关键词]亨利米勒 《北回归线》 自由 狂欢化 狂欢式世界感受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
期刊
[摘 要]在20世纪初的中国,艺术家们或用西方艺术改造中国文化,或用传统文化同化现代主义,或用西方文化的观照方式表现中国的文化情感,这些切入点的差异,正揭示了民族审美心理在接受异质文化时所表现出的不同反应。但不论何种指向,艺术家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即如何创造出一种适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艺术文化形式。在早期的艺术家中,刘海粟无疑为中西绘画形式与艺术思维的“改造”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及巨大的贡献。  [关键
期刊
二人转是民间欲望的言说。民间欲望不是紧锁眉头的苦思苦索,而是“灵语”式的嬉笑中的真理,“色语”般的生命的笑乐。  人是由“肉身”和“精神”构成的,演艺与人紧紧相连。人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一半是肉身的低俗,一半是精神的高雅。与如此人性相应的当下二人转,也在“色语”和“灵语”双重维度上营造着令观众惬意的演艺空间。  演艺的生命在于人性关怀。往昔舞台上曾出现过远离人性、远离生命的“高台教化”的伪艺术
期刊
[摘 要]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第十六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阿甘正传》中都述说了一段震撼心灵的凄美爱情故事,然而两个故事的男主人公李甲和阿甘对待爱情的态度却是有异有同。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阿甘 李甲 爱情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088-02  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期刊
[摘 要]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在内容上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空间。本文从民生栏目时政新闻的报道角度出发,具体论述了民生栏目时政新闻的切入、解读等问题。  [关键词]民生栏目 时政新闻 报道角度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104-02  民生新闻走过十年,已呈遍地开花之势,几乎每个地区都有两、三档民生
期刊
[摘 要]香港导演杨凡善于用唯美而煽情的画面,感伤而颓废的情调诉说婉转而凄美的故事。电影《游园惊梦》秉承了他的风格,华丽感伤,颓废惆怅,凄美哀怨。影片从苍凉的昆曲《牡丹亭》的独白开始,“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向人们讲述了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女人在生存困境中的暧昧。本文分析翠花和荣兰的女性形象,分析她们暧昧的情谊,并分析她们生存困境产生的原
期刊
中国社会的进程,是一部中国农村变革的发展史诗。  从社会的生产机构到生活风俗,都留下了中国农村变迁的道路,以及中国亿万农民迈进的脚印。纵观整个波澜壮阔的背景,农村题材电影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记录下了中华民族演进途中的百年电影历史的一段故事和一串记忆,或沉重,或振奋。  这些都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和意义,也将一直延续下去。  从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历程看,有过迷失,有过教训,其题材的角度、创作的个性
期刊
[摘 要]童年是一种社会建构的概念。尼尔波兹曼教授论述了印刷技术下童年的旅程,感慨印刷时代的童年随着电子媒介的兴起而消逝了。随着传播技术的演进,人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作为社会建构的童年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新的变化,用印刷时代对待童年的方式去对待互联网时代的童年已不合时宜了。互联网时代,我们一方面要记住波兹曼对媒介的认识及呵护童年的情感,同时要积极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新童年的特点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摘 要]传播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便是“说服”。历史上,当一个人想要说服他人的时候总是选择恰当的方式,但我们多数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是:他们所讲的道理往往基于语言的方式来进行说服,以期达到他人态度改变的目的。说服被定义为“通过语言传递某种信息而使信息接收方产生态度的改变”。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语言对说服他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语言具有澄明又遮蔽的双重特性,一方面语言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又
期刊
十几年前《玫瑰之约》开辟相亲节目风靡一时,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前不久带来的冲击更猛烈。近段时间,国家广电总局连续下发两则通知要求相亲节目进行整改,将此节目推上了舆论的顶点。到底是什么让一个看似普通的相亲类节目引起了各界如此高的关注?而它所引发的话题又折射出我们当前社会价值观处于一个怎样的境地,传播者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一、易前良:“一切向钱看”,节目冲破底线的罪魁祸首  “节目走到今天这个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