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与实践科学发展观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_usern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是党中央的总体战略部署。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需要紧紧抓住创新、公平正义、国民素质和生态文明等几个关键性问题,而要解决这些关键性问题,就必须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1-0030-0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全面的安排,总体上可以理解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因为在中国,只有农村能够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了小康社会,才能说我们真正全面实现了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以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是党中央的总体战略部署。系统提出并努力实现这种更高目标的必要性在于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同时也给予人民更高的信心。我们相信,只要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们发展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的困难性和艰巨性,要有足够的估计和认识。我们认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需要紧紧抓住创新、公平正义、国民素质和生态文明等几个关键性问题,而要解决这些关键性问题,就必须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解决我们所面临的这些实际问题,才能全面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小康社会新目标。
  
  一、创新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长期以来,从城市到农村,从工业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一直是我们的目标。一个“快”字确实使我国一直处于全世界快速发展的前列,但是,这样的“快”却是以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耗,甚至以环境的高污染和严重破坏为代价的,这种发展方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党的十七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经从理论认识上纠正了快字当头的发展方式,确立了“好”字当头的新发展模式。一个“好”字,虽然是一个比较简单直白的价值判断,却把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谐和科学发展的内涵全部包括进去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发展才能称得上是“好”呢?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未来新时期的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再翻两番。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和制度的创新。试想,如果没有制度和技术的创新,怎么会有今天发展的新局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课题。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体现在八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八个方面从国民经济的总体和结构上准确把握发展的质量,亦即“好”的判断标准和努力方向,其中首要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因此,这不仅是一个理论分析的价值判断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要创新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路径问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单纯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发展不同于增长,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它以产出量作为衡量尺度,而发展较之于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既包括产出扩大,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社会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自由选择范围的扩大和公平机会的增加。经济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长,而经济发展强调经济“质”的提高。经济总量的增长必然要伴随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还会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认识并立足我们的国情,实事求是,努力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我们的现实国情是什么样呢?
  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资源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我国的可耕地面积现在只有18.27亿亩,已经接近18亿亩的最低警戒线。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和农村的经营方式,任由侵占耕地的现象继续蔓延,保证吃饭的耕地就已经是问题。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产出率低,利用效率低,资源消耗高。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的回采率仅为30%,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仅有1/3,采选综合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也分别只有3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继续推进。
  在资源中,能源和水的问题更加突出。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既是产成品出口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增长较快的国家。200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13.85亿吨标准煤,到2007年已经增长到26.55亿吨标准煤,7年增长了91.7%。能源供需缺口由7.3%扩大到12%。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我国人均水资源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接近400亿立方米。部分流域和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呈增长趋势,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江河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不断加剧。
  所有这些集中起来就是一个问题:必须通过创新,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在要素投入上,要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这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颇为艰难的问题。我们需要摒弃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真正面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寻找解决之道。
  创新是一个新技术的产业化问题。这不仅需要大量的风险资本投入,更需要社会为创新提供制度保证、政策引导和市场环境。创新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从社会制度、文化环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各个方面为鼓励创新营造环境,才能使我国逐步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逐步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发展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公平正义是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要素
  
  公平和正义是和谐社会良性运行的目标,属于道德哲学的范畴,同时也是法律的准则。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公平首先是分配的公平,其次是交易的公平和损害补偿的公平。在分配领域,长期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已经成为我国分配体制改革的理论共识,并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得以贯彻的方针政策。但是,强调效率的结果是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权威的经济学统计分析表明,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这个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实际经济统计部门的认同。这种情况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如何通过公平分配实现社会和谐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针对我国分配领域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理论新认识和政策新取向。
  初次分配就强调兼顾公平,在理论认识方面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如果在初次分配中过分强调效率,致使分配的结果显失公平,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些年来,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甚至已经超过了社会可容忍的界限。虽然国家通过再分配的手段进行调节,但是,由于资源占有的初始条件存在差异,特别是一些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在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趋势依然在蔓延。以税收为主要来源的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率明显高于GDP的增长率,而工人劳动工资的增长率则低于经济增长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1995年为13.3%,到2007年下降到11.3%,“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同期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则由9.9%上升到18.3%。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年降低,致使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在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和普通劳动人员的收入差距也在成倍甚至数十倍地扩大。相关媒体报道,我国金融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年薪有的高达6000多万元,这与一般行业中普通工人不足2万元的工资收入相比,3000倍以上的差距应该说已经足够大了!这种局面仅仅依靠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来体现公平是极其有限的。
  通过初次分配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有利于企业职工和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能够降低再分配的调节难度。兼顾公平和效率,就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提出,“逐步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同时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政性收入,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打破经营垄断,扩大转移支付,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这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
  未来的小康社会,公平正义和民主文明是社会和谐的具体目标。在分配领域要通过发展改善民生,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如果发展仅仅使得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和掌握更多的社会权力,而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从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利益,那么,社会福利总函数就不仅没有增大,反而会进一步减小。这样的发展是有悖于和谐社会目标的,因而也是和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构建社会和谐的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民主公平的环境。
  
  三、国民素质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
  
  人是一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国民素质既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条件。社会发展本身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发展是小康社会新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消除贫困现象、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各个方面对社会发展目标进行了勾画和诠释,这些都构成了未来小康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所有这些归结起来其实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由全面发展。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教育是最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重要的是培育我国人力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针对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环境,为从根本上真正实现民族振兴大业所提出的本质要求。我国有13亿多人口,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较多的人口为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供给提供了基础,但是,人多并不等于人力资源多。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劳动力的素质是否适应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要求,是否适应创新型社会的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甚至是第一生产力要素。只有真正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称得上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培育唯有教育一途,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样一个基本公式:人口大国×教育质量=人力资源强国。
  早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讲过:“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强化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应该说人力资源的开发基本上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人力资本结构方面,在专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素质方面,在开发创新能力方面,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力资源方面的这些差距,构成了我国产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短边”,使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教育的发展程度还是小康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首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首先要给每个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使每个公民都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教育是健全社会风尚的有力武器。把建设良好的社会风尚作为教育的一个主要环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
  在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方面,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明显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标,要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面对这样艰巨的任务,不啻为一种新的万里长征。
  
  四、生态文明在未来小康社会中占突出位置
  
  首先是环境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严重的环境约束。大气污染、水污染已经危及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工业粉尘、煤烟、二氧化硫等排放总量在不断增加。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草场沙化、荒漠化,每年春天都出现沙尘天气,甚至发生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绿洲沙化,干旱、洪涝和台风频发。酸雨蔓延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河流、湖泊鱼虾减少或绝迹,森林锐减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亩的农田和牧区失去生产能力。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的冰雪灾害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环境友好放在突出位置。中国的工业化经过了30年的大力推进,已经进入到中期阶段,目前的一个阶段性显著特征是重工业化呈现加速趋势,这必然会带来资源、能源的消耗总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急剧上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贸易国,仅2007年的贸易顺差就超过2622亿美元,这2622亿美元的产品供外国公民消费,同时意味着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都留在了中国。作为加工贸易大国,这种局面短期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改变,因此,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就成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我们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中之重。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形成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中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资源,特别是能源的供给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2007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47%,正常情况下这一比例还会上升。2008年7月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收盘价一度达到每桶147美元,国际市场的铁矿石价格在3年翻一番的水平上,2008年的协议价格又上涨了65%以上。毫无疑问,未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明显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从现实国情出发,“节能、减排、降耗”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经济发展从根本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同时要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的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增强自主品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经济发展降低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越来越考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要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三个方面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发展模式,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生态文明观念的体现,更是今后经济管理的着力点。
  应当特别强调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不仅仅体现在生产领域,也体现在消费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理论界比较关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认为这两个方面是缓解资源和环境约束的主要途径,却忽视了不适当消费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生产决定消费。但是,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消费的观念和行为也影响着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消费模式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电力的消费一半以上是生活消费,这是由于冰箱、电视、空调、电脑等各类家用电器的普及形成的消费结构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当中国的工业化历史性地与信息化相遇时,电子信息产品的极大丰富也推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手机等通讯工具和视听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过快也导致信息电子垃圾超速增长;塑料引起包装革命的同时也催生了“白色污染”的加剧;房地产业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也在侵占耕地,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引起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的紧张;汽车进入家庭是中国经济生活发展的必然,而带来的能源消费、环境污染、道路拥堵同样不利于环境和生态文明。
  新的消费模式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建立起崇尚节俭,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体系。
  
  五、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上述几个方面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①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总结和全面阐述。我们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就必须对科学发展观全面理解,认真领会,深刻把握,努力实践,才能在构建和谐的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一心一意谋发展,人均GDP从200美元发展到今天近2400美元的经济水平。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额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在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事实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最好诠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实质上就是对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观。一切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要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未来小康社会的更高目标。30年来,中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只是基本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毫无疑问,既然共产党人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首先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目标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但是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除了物质富裕,以人为本更多的应该体现为人的价值和尊严。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创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使每一个人的价值都能够为社会、为人类充分发挥出来,每一个人的尊严都能够得到充分维护和尊重。在这样的目标之下,发展就不单单是经济的发展,而更多的则是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应当是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围绕这样的目标,一切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安排都有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此,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永续发展。这应当理解为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已经达到24.66万亿元的水平,这个发展的结果足以令人自豪。但是,也应当看到,近些年来,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在进一步扩大。从统筹兼顾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出发,就要从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入手,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利益差距逐步缩小,使经济和社会能够和谐发展。这应当是小康社会的结构性目标。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目标,使整个理论系统得以完整体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这是对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最为辩证的理论分析和论证,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要在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公平正义、民主文明、生态良好的新目标,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把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统一起来了。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准确把握和下大工夫解决这些关键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周叔莲.党的十五大报告在经济理论方面的创新和贡献[J].中国工业经济,1998,(2).
  [5]周叔莲.“十六大”报告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1).
  责任编辑荀福文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报道了一种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效且价廉的解调系统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温度传感器。提出了光纤光 栅的金属槽封装技术,以提高传感光栅的温度灵敏性。研究了金属槽封装光栅
建立了一种控制优降糖及其复方制剂质量的新方法。以甲氧苄氨嘧啶为内标 ,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了新药消糖灵中的优降糖。电泳条件 :以 2 5mmol/L硼砂 30mmol/
海洋预报信息化是海洋预报业务及管理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综合性的信息系统及业务化应用对海洋预报信息化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本研究在收集和整理海洋气象观测及预警报数据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同时,中国经济社会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概括起来,大体上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第一,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过去中国实现的高速增长,需求上主
美国:考官最看重安全观念rn费用:30美元以内rn流程:笔试→路考rn美国考驾照有些方面严格,有些方面比国内简单.比如它的考试也是分两项进行,一项是关于交通规则的笔试,这一项
一、实验原理剖析1.DNA的释放:DNA存在于鸡血细胞的细胞核中,正常情况下不会释放出来。为了使DNA从细胞核中释放出来,实验中采用了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并且搅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