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北国行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chu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盛夏,我们乘火车离开酷热难耐的关中,前往凉爽宜人的北国旅游。
  “天下第一关”
  我们此行第一站是山海关。我曾经到过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今天来到它的姊妹关——山海关,倍感亲切。山海关是东北、华北之咽喉,地势险要,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我们常说的关内、关外,就是以这个城门楼为界,以东称关外,以西称关内。站在高达12米的方形城台向北望去,长城宛若一条巨龙,逶迤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消失在远方雾霭之中;向南眺望,渤海烟波浩渺,海天一色,似有海市蜃楼如梦如幻,宛若进入人间仙境……这一天,我们在老龙头附近海上泛舟,到距这里不远的北戴河游览戏水,尽情欣赏海上美景,玩得非常开心。
  草原风光美
  我们乘火车来到闻名遐迩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看到了我国北方最大的草原淡水湖——呼伦湖。这个长80公里、宽35公里、面积达240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是个神奇之湖。据说很久之前,这里住着一对情侣,男的叫呼伦,女的叫贝尔,他们共同降伏危害人间的风沙妖魔后,便化作两个湖泊,继续为人类造福。当年呼伦娶贝尔时走过的马道,变成如今的乌逊河,将他俩永远连结在一起。
  站在湖边远远望去,天空蔚蓝如洗,湖面碧波荡漾,水鸟游弋觅食,渔船帆影点点,蓝天、白云、碧水、绿地,像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镶嵌在北国大地上。
  我们到蒙古族同胞毡房做客。好客的主人用特有的民族礼仪欢迎我们,给我们端上奶茶、马奶酒。我以前曾到过新疆蒙族同胞毡房做客,懂得他们的礼节,知道吃饭、喝奶茶时,最后都要留一口,主人就明白客人吃饱喝足了,就不再添加。看来入乡随俗还是必要的一课呢!
  返回途中,车厢里播放着那首优美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晚霞……大家闭目欣赏,陶醉在甜蜜回忆中。
  长白山
  我们一路风尘仆仆,从敦化下火车辗转来到二道,再转车前往长白山。从山下到山顶距离虽不远,但山道弯曲,路况复杂,垂直高度达1700多米。汽车需蜿蜒绕行20多公里才能到达山顶。我们边走边游览,观看原始森林风光和朝鲜族同胞风土人情,终于到达山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们站在这里俯瞰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椭圆形火山口湖泊——长白山天池,真是美不胜收。导游告诉我们,长白山天池南北长4.5公里,东西长3.3公里,周长13.6公里,湖泊海拔2155米,最深处达312.7米,池水半年结冰,常年外流不息,是典型的高山湖泊。天池内壁为白色浮石和粗面岩石组成的悬崖峭壁,犹如鬼斧神工雕琢的玉碗。水面波平如镜,四周群峰嵯峨,云山倒映其中,“一泓天池水,层峦叠嶂峰。苍穹之袅娜,飞来万道峰。”天池北侧有一缺口,称闼门。池水经闼门常年外流,从断崖峭壁飞泻而下,形成一个高达68米的巨大瀑布,如银龙飞舞,如战鼓轰鸣,蔚为壮观。这条瀑布便成了松花江支流二道白河的源头。
  我们还先后游览了哈尔滨“太阳岛”和远东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游览了长春“伪满州国皇宫博物院”和“沈阳故宫”等景点。
  (秀芝/文,摘自《陕西老年报》)
其他文献
微博显示,全国人口排名前18位的姓氏中,主要发源于河南的占了10个,分别是李(01)、张(03)、刘(04)、陈(05)、黄(08)、孙(12)、胡(13)、高(15)、林(16)和郭(18)。  其他排名前18位的姓氏中,王(02)、杨(06)和赵(07)主要发源于山西;周(09)主要发源于陕西;吴(10)和徐(11)主要发源于江苏;朱(14)发源于山东;何(17)发源于安徽。  这与曾担任中原
期刊
美国人使用的很多东西都是受美国总统启发或是由他们发明的。众所周知,自由和美国是由乔治·华盛顿(编注:美国第1任总统,1789~1797年在任)创造的,那所有其他的呢?本文列出了美国总统的七项奇怪发明,欣赏一下吧。  政党分肥制  安德鲁·杰克逊(编注:美国第7任总统,1829~1837年在任)因将政党分肥制“发扬光大”而功不可没,因为他把许多政府职位分给了帮他赢得大选的朋友们。正是这种任人唯亲的制
期刊
江南在哪里?  地理学者说:江南是丘陵区。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江南指江南丘陵区。南陵以北,洞庭湖和鄱阳湖以南,太湖以西,这一片丘陵和盆地相间的区域,就是江南。可是不包括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  气象学者说:江南是梅雨区。梅雨所覆盖的地区就是江南。淮河以南,南陵以北,湖北宜昌以东,直至大海,都是江南。  语言学者说:江南是方言区。南方六个方言区(吴湘客赣闽粤)都是江南,其中吴语区(江浙)是狭义的江
期刊
为何人老了头发会变白,而五彩斑斓的鸟儿羽毛颜色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英国设菲尔德大学科学家发现了其中奥秘。  他们通过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樫鸟的羽毛,发现鸟的羽毛由海绵状角蛋白材料形成,调节这种材料中的孔洞大小和密度可以使羽毛呈现不同颜色。羽毛这种结构终生完整不变,因此颜色不会随着鸟儿衰老而改变,而人的头发颜色来自色素,时间长了就褪色,导致“白发苍苍”。  研究牵头人,生物物理学家安德鲁·帕内
期刊
《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的姓氏有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13个,双字姓4311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71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 (摘自《品读》)
期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好像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了一种潜规则,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戴婚戒男左女右;就连上公共厕所,也是男左女右;而照结婚照、夫妻两人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男的往往在左边,女的往往在右边。如果颠倒了位置,就有可能被人笑话,说是不懂规矩。  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  传说,中华民族的始
期刊
《红楼梦》第十二回末,有一段史湘云戏谑林黛玉的话,史湘云笑对黛玉说:“你这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儿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哎呀,厄的去。’阿尼陀佛,那时才现在我眼里呢!”  对于这段话里面的一句“哎呀,厄的去”是史湘云戏谑林黛玉的重点。但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方言,还是情急之下的口误呢?没有注释,也没有资料可查,百度查找也是不知其所。偶然在一本《鲁迅回忆录》中发现一篇
期刊
1958年夏天,在中国土地上,突然之间冒出了数不清的大学。始终狂奔在全国前面的河南省,先是一个地区办一个大学,后来一个县一个,一个公社一个。  不识字的土教授  当时河南遂平卫星人民公社的红专综合大学是上过报的典型。这个大学有10个系,共有学员529人,校舍就是社员腾出来的民房;学生都是各个生产队选拔出来的成分好、觉悟高的青年;教授有土洋两种,土的教授可能连字都不识几个,是群众推举出来的能人;而洋
期刊
1958年,中国各地各行业都掀起了放“卫星”的竞赛。按照当时要求,“卫星”集中在农业、工业,尤其钢铁产量方面。文化部门也按捺不住。  当时科学院各研究所报告自己的指标,都以字数计。一个研究所报:我们一年出1000万字!另一个研究所就说,我们一年出1200万字!再一个研究所一合计:我们再加200万字,共计1400万字!(没有成倍叠加,还算不过分)汇报场所,成了你争我抢打擂台的地方。这些数字,其实是“
期刊
将中文译成外文时,经常有闹出笑话的。20世纪50年代中苏交往中,中方有位翻译急切中把“胸有成竹”这一成语直译成“肚皮里有根棍棒”。弄得苏方很着急,忙问:“那为什么不送医院?”  美国夏威夷大学有一位女教师,留学中国学习京剧多年,并把《玉堂春》剧本译成了英文。谁知她把苏三的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的“大街”译成了“高速公路”;将“与我那三郎把信传”中的“三郎”译成了“我的第三个丈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