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流行语中的变革力量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aogu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中国式关系》的热播,社会上出了大批以戏谑口吻议论国人或中国社会问题的“中国式××”,如“中国式治堵”“中国式插队”“中国式盛会”等。“中国式××”透露出的是中国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隐藏着中国人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对此,有人认为通过戏谑的表达自嘲与质疑,反映了国人对自身缺陷的反思,是中国人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也有人判定这是一种自我否定的不良倾向,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你对这些看法持何种态度?联系生活作出自己的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点拨】
  流行语总对应着社会的热点问题,“中国式××”的盛行体现的是当下国民的情感倾向,也蕴含着某种改良的力量。这要求考生在审题时,要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形成一个自己的判断。题面设置的思辨点在于,用“中国式××”反映当下中国的问题,是国人的自嘲与反思,是中国自信与成熟的表现,但也可能是因极度不自信而自我贬低与全盘否定的不良倾向。如何分析与辨识这一矛盾,是考生审题的难点。从“中国式××”一词的盛行,对照试题“确定立意”与“综合材料”的要求,建议考生从如下几个“思考点”展开写作:
  思考1:“中国式××”的自我矮化。对于当前的社会问题,动辄冠之以“中国式××”,这样的表述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问题与国人素质、民族文化相挂钩。这种低人一等的心态由来已久,根源在于文化的不自信。若长此以往,批评将泛滥成灾,后果堪忧。考生可围绕“自贬与自伤”“泛化的批评无益于建设”等立意行文。
  思考2:“中国式××”的理智与勇气。面对现实问题,回避是最不可取之道,而“中国式××”为问题的描述提供了可靠的途径。这种广为流传的自嘲方式,背后是当下国力增强,国人日益自信的一种表现。考生可从“暴露问题,是治疗的最好开端”“幽默一刀,展现的是直面问题的勇气”等立意行文。
  思考3:“中国式××”的底层力量。“中国式××”一语的提出与流行,几乎全是民间力量的结果。不论是影视作品,还是众多“中国式××”涌现,这些都是民众自发自觉地在推动着,并最终影响到了国家层面,可谓难能可贵。考生可围绕“汇聚的力量”“底层的觉醒”等行文。
  除以上几种思路外,本考题其实十分开放,但是要注意不要刻意夸张丑化,对于选取的角度一定要自圆其说。
  突围角度一:反思与行动,推动社会文明进程
  【佳作赏析】
  欢迎你,“中国式××”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中学 张舒娴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已开始跻身世界大国,因此越来越多的带有“中国”的信息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但当“中国式教育”“中国式婚姻”“中国式过马路”等奔涌而出、扑面而来时,我们的骄傲就变成了羞愧与卑微。
  是的,在大多数场合,“中国式××”俨然是一个贬义词。“中国式过马路”批评的是中国人集体闯红灯;“中国式插队”是嘲讽中国人不遵守秩序;还有酷爱扎堆出游,注重形式,疯狂购物而不文明的“中国式旅游”。每当一个新的“中国式××”出现在网络热搜上时,下面必然全是抱怨、数落与唾弃——“看看日本,中国就是比不上”“每次看到这些都觉得好丢脸”“中国何时才能进步”……
  中国何时才能进步?
  现在!就是现在!在你抱怨的现在,在你讽刺的现在,在你觉得丢脸的现在——正面“中国式××”就是改变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人提出“中国式过马路”,接着便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发声制止这种反常现象,从而使我们的红绿灯、斑马线变得更加醒目;因为嘲讽“中国式插队”的声音越来越高,所以“麻烦排队”的提醒便也越来越有底气,插入队伍的脚步也变得越来越犹豫;因为将出门在外的“中国式旅游”在“家里”提出来,我们便一起相互督促:规范自己,不能给中国抹黑,所以一些大叔大妈的嗓门在变小,公共场所的垃圾在日益减少,疯狂的购物中途多了一丝冷静,我们的心灵也在旅途中越發清明。改变,在“中国式××”的声浪中悄然发生;文明,在“中国式××”的反省中落地。
  问题,不可怕,曝光,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中国式××”的提出,是勇气,是魄力,更是行动的力量。我们的孩子,会在家长们对于“中国式接孩子”的反思中日益独立,会在“中国式教育”的讨论中逐渐丰满羽翼,成为各具风骚而又博采众长的栋梁;我们的街道,会在“中国式倒垃圾”的引导改正中越发干净,会在“中国式停车”的督促中更加宽阔井然;我们的人民,则会在这些反讽的“中国式××”的提出下,将该留下的东方“礼仪之邦”的自尊自爱悉数拾起,让“中国式××”更多地成为美好光荣的前缀。
  很庆幸,我们能够提出这么多令我们惭愧的“中国式”。因为惭愧,所以改变。我们的一个皱眉,一声提醒,就是“中国式××”被提出的最大意义。让我们一同守护,一路奋战吧!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欢迎你,“中国式××”,你将为我们挺起“中国脊梁”!
  【名师点评】该文分析有度,论证严密。从中国的发展着笔,在分析“中国式××”大量产生与流行的现实基础上,发出了“改变,从现在开始”的呼吁。在批判与反思中,充分地展示了“中国式××”背后所蕴含着的改进与向善的力量,给人以乐观的希望。
  突围角度二:直指本质,立场鲜明辨真伪
  【佳作赏析】
  中国式××,可休矣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中学 黄奕润
  曾几何时,网络上、生活中“中国式××”突然盛行。从“中国式过马路”开始,各种贴着“中国式××”标签的词组急剧增加,网络上每天都有人乐此不疲地挖掘新的“中国式××”。当下社会的种种不良的风气都被一一贴上“中国式××”标签,极尽调侃与嘲讽之能事。   但事实全然如此吗?我每天上下学的公交车是无人售票的,若以“中国式坐公交”的眼光来看,应该有大量的人用尽办法去逃票。可事实是上车的人不仅自觉付费,并且井然有序——全然不是网上描述的那种模样。客观地说,中国飞速发展的几十年里,的确留下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可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如“中国式××”所描述的那样夸张,那样令人瞠目结舌。当“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教育”“中国式旅游”等井喷时,可怕的并不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这些问题,而是社会上对于“中国式××”的惯性批评!
  并不是说“中国式××”的批评没有依据,比如,对中国游客举止不文明的批评,对中国游客并不冤枉。但是,在长城墙头外国人留下的“涂鸦作品”也随处可见,微博上甚至还流传过老外在高架桥上集体小便的照片,在自助游尚未成为主流选择的年代,发达国家也流行过吵吵嚷嚷的团队出游模式。可我从未见过有人批判过“西方式××”。外国人的出格行为,我们习惯于为之辩解,视之为开放与洒脱,但对于国人却过于苛刻。这或许是近百年来我们处处受打击,时时被挤压之后的文化心理防线全面崩溃的结果,是长期的崇洋媚外以及缺乏文化自信的后果,更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长期对国人诋毁的“成果”吧——我们已习惯自我贬低,自降身价了。
  有句话说得好,若要别人看得起你,你自己得先看得起自己。不必说外国媒体总揪着我们国民素质的不足,拿我们中国游客的不雅行为大做文章,哪怕是我们自己的国民,也有许多在乐此不疲地为各种陋习贴上“中国式××”的标签,尽力地抹黑中国的形象,作践着国人的人格。这岂非咄咄怪事!
  非理性的“中国式××”的盛行,实质无非是带着既有的成见,将脏水全泼向自己。这种群体的自贬,只会将我们带向更为艰难的境地。若是再继续赞美着外国的种种“完美”,鄙夷着中国的处处“残缺”,中国文化将如何崛起?
  问题自然要批判,要治疗;但非理性的,以抹黑与嘲讽为目的的批判狂欢,却万万不可取——“中国式××”,可休矣!
  【名师点评】“中国式××”,从问题而来,最终泛滥成灾。其实质在于当下中国发展中现实问题丛生与文化自信力的长期缺失。文章通过中外事例对比,突显出了“中国式××”批判的非理性与破坏力,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式××’,可休矣”的观点,彰显了论证的力量。
  突围角度三:由事及人,发掘变革的力量
  【佳作赏析】
  牵起手来,你我就是中国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中学 朱欣慰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竖立在月球的土壤上,我们会热血澎湃;当“MADE IN CHINA”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我们会欣然自喜;当飒爽挺拔的中国军人方阵踏过长安街,我们会热泪盈眶……但是,当“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中国式教育”等不断涌现,在社会盛行流传时,我们的内心还是骄傲而自豪的吗?
  从“中国”而至“中国式”,只多一字,境况却不同。这是因为,每一个“中国式××”的背后对应着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或指向全民素质的低下,或揭示了国人习性的落后,或批判了社会制度的不公正。正因如此,我们在听到“中国式XX”时,会脸红,会羞愧,甚至是愤怒。可奇怪的是,这种已经严重伤害我们民族自尊、自信的表达,不仅没受到我们的全民抵制,反而盛行于世,影视作品、互联网平台,还有生活日常。究其原因,正是普通的民众已不甘于陶醉于已取得的成绩,沉迷于曾经的辉煌——我们具备了直面自身缺陷的底气与勇气!
  “位卑未敢忘忧国。”一千多年前的曹刿,出于殷切的爱国情,毅然地站了出来,挺身为国效力,退敌于国境,成就了一个传奇。而如今,在我们国家大步向前发展时,也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最有直接感受的就是生活在这个国度的普通人。而当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影响到生活,影响到了社会时,民众不满的心绪势必聚积,最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时,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式××”应运而生。“蚁民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通过网络,运用言语,提出了“中国式××”,既是警醒,更是力求改变的心声。这是一份献给国家的热爱,富于对民族的真情,是我们国家奋然向前的最大动力。
  或许有人会说,大量的“中国式××”充斥于世,会严重伤害国人自信,降低民族信誉。这种说法很可笑。问题并不会因为你不说,不听,它就自动解决,消除了。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结果只会是自取其辱,自受其害!歷史的长河不会因为一个人、一个国家有不足而停下,给以改正的机会;我们只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一步,一步,一步地前行。
  “中国式××”,是互联网时代普通民众创造的一个奇观,在褒贬参杂中糅混着深沉的爱与急切的恨。它似乎昭示着普通民众参与改变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的局面——牵起手来,你我就是力量,就是中国!
  【名师点评】文章立足变革,关注普通大众的意愿。“中国式××”褒贬混杂,对存在问题之痛恨,对改进之渴求,由此而汇聚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它实质是民众变革社会,解决现实弊病的良好愿望。分析与事实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融通,“牵起手来,你我就是中国”,怎能不让人怦然心动?
其他文献
当年做记者的时候,我曾经问一个企业老总,什么样的员工最容易管理。他略想了一下,说“爱钱”的。当时的我还年轻,被这个赤裸裸的答案惊着了:“难道不是认同企业理想的年轻人?”  “认同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他感觉在你这儿能赚到钱。一个企业家,如果你坚信自己的企业能做好,你就会喜欢爱钱的员工。对自己的企业没信心或者从不把员工当兄弟的老大,才只拿情怀、理想说事儿。”  后来自己创业,我遇到了一个工作热情很高的姑
期刊
朴树、宁泽涛、那英……明星姓名中出现的多音字到底该怎么读?  朴姓不仅是韩国的大姓,在中国(尤其是朝鲜族)也常常可以见到。毋庸置疑,我们见过几乎所有姓樸的都念成piáo。可是,为什么歌手朴树偏偏要念成pǔshù呢?因为朴树并非本名。朴树原名濮树,没错,就是濮存昕的那个濮(pú)。“朴树”这个艺名,似有朴实无华的意思。  “阚、曾、盛、曲、华、燕、应”这几个常见多音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阚(kàn)
期刊
我高中就读的学校,是我们省最重点的中学之一。  快到高考的时候,孩子们都在奋笔疾书、熬夜通宵,我们学校开始轰轰烈烈地办起了社团巡展,省台派了记者来,扛着长枪短炮抓着一群过几天就要高考的孩子采访。  我们学校有各种离经叛道的“异次元”社团:玩动漫角色扮演的可以去全国参加漫展,玩机器人的可以去亚洲参加机器人锦标赛,英语小组可以不上课出去和外国人聊天。  当时还在叛逆期的我,感到一切都非常新鲜。我甚至还
期刊
我不是一个从小就写作文很好的才女,可以说高中以前写作都如同挤牙膏般困难。语文成绩也很一般。最差的一次是高二期末的全市统考,差不多是96分,班级倒数第三,作文40分。由此我深刻地意识到不可再放任语文不管了,尤其是作文。最终在高三的一模、二模作文都保持在60分以上,高考语文总分132分,本市理科中语文最高分,估计作文在65分以上。如何完成这个逆袭?我愿意把我的经验倾囊相授。  对于写作,没有什么比积累
期刊
拔地耸立的墙,一边是光辉簇拥的天堂,一边是脏污腐朽的地狱。  ——题记  我是一堵墙。  望着络绎不绝的客人来此用餐,听着他们高谈阔论着市场,嗅着香味四溢的美味佳肴,感受着这个餐馆的生气,享受着我自己的锦衣玉食,真是惬意!  想想不久前,我还冷清清地独守着空房,招揽着顾客,任凭风霜割破我的面孔,心在滴血,卻无能为力,本以为快经垂暮,谁料,我的新主人带我逃脱了苦海。  这不,那边长得圆头圆脑、嵌着犀
期刊
去年冬天,我去给姥姥扫墓。正准备上车返回,看到一个人从对面走过来,四目相对,我们同时认出了彼此。按辈分,我应该叫他舅舅,但他比我大不了多少,我小时候住姥姥家时经常和他玩,更喜欢喊他的乳名——明子。明子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指着不远处一栋房子说:“那就是我家,都到门口了,一定进去坐坐。”盛情难却,我和老公跟着明子进了他家。  房子是新盖的,可屋里除了几张床,几乎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我问:这么好的房子怎
期刊
作文君:  高考作文考前100天怎么冲刺?总结起来很简单:明白高考考什么,练就抢分基本功,紧扣真题去押题,依据范文打模板。100天,我们抢的是时间,拼的是效率!《意林2017年高考作文考前100天专项突破》1月上市,帮你打败拖延症!一周突破一个夺分考點,立意、主题、评分标准专项训练提分!本期我们节选其中“图画类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大突破”部分,为你的2017年高考作文助力加油!  【作者简介】  豆
期刊
十年的韶华光阴,是青春最华美的礼赞。为了十年前的梦想,为了十年后的无悔,都在这十年的征途上一路高歌,歌唱着青春的最美华年。  一、双生花开  花开半夏,云静风清。那时的我总爱拉着她小小的手,在充满阳光味道的空气里与时光漫品香茗。  “我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我昂起骄傲的小脑袋,眼神清澈而坚定。“那我呀,一定要成为一个大名鼎鼎的画家,你在台上主持的时候,我就在台下为你画画!”每当我
期刊
一 毛笔和筷子  七年前,在很好的机缘下,由刘作筹世伯引见,拜会冯康侯先生。  “老师不一定会收你。”刘先生说,“一切,看缘分吧。”  我点点头。两人爬上北角丽池一栋住宅的狭窄楼梯。  冯先生是位矮小清瘦的老人,满脸和蔼安详,直接地问:“你要学会这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有什么目的?”  “没有目的。”我坦诚地回答,“只是喜欢得要命。”  “那就够了。”冯先生微笑。  接着他老人家叫我先写几个字,千万不
期刊
某日,编辑部里“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此起彼伏,众编正众志成城赶发片。  突然,一位韵达快递小哥破门而入,焦急地望着向快递界自诩“指路大神”的D儿编(嘻嘻!就是我啦!):“椰子在哪里?”  作为公司的一名资深小编,眼看自己在“快递界”的威名就要倒在这位闻所未闻的“椰子”手下,小编心有不甘啊!心生一计,弱弱地回答说:“好像在海南。”快递小哥卒。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一会儿,一位中通快遞小哥径直走到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