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离我们有多远?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pkn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仅有条款,没有惩戒,开发商不愁房子卖,为什么要热衷节能建筑呢?节能建筑在市场与政府的撕扯间艰难生存。
  
  


  在北京,你要是想给四环以内买的房子装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恐怕是不容易,物业就会阻拦你,理由要么是影响美观,要么是楼顶的防水、承重有问题。并且除了楼顶,很多住宅建筑没有专门为太阳能设备专门预留出空间。如果非要装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只好去五环以外买房子了。
  这或许是一个很小的事情,然而,情况还真不那么简单。有关专家透露,国家有意通过示范工程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如今全国各地从新疆到广西、浙江,很多开发商都在积极申请参与这个示范工程,唯独没有一家北京开发商参加,令建筑专家们唏嘘不已。
  “我老觉得我们国家推广绿色建筑领头人就是开发商,建设部叫了半天,如果开发商不启动这个工作还是停留在原地踏步。”建设部绿色建筑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有为这么告诉记者。然而,6月5日当他欣然参加在京举行的一次绿色建筑发展研讨会,深入阐述绿色建筑的理念时,发现实际上只有波特兰花园、光大花园等少数几家开发商在场。
  推广绿色建筑,各级政府很着急,文件一个接一个地出,然而,开发商似乎并不领情,绿色建筑在中国处境尴尬。
  
  政府着急
  
  今年初,建设部在记者会上透露,06年全国城镇新建的节能建筑可形成年节约700万吨左右标准煤的能力。然而,这一成果与去年建设部发布的“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目标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按照规划,2006年我国建筑节能指标是2000万吨标准煤左右。06年10月份,建设部正式向外界公布,我国“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将达到相当于1.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该目标又被具体分解为新建建筑节能7000万吨标准煤、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成节能3000万吨标准煤以及通过发展可替代能源节能1000万吨标准煤。分摊到每年的节能标准将在2000多万吨标准煤。
  目标失守的背后,建设部正在遭受来自建筑节能领域存量和增量的双重压力,而在建筑强制性节能标准的推行过程中,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市场化手段之间同样需要建设部做出现实的选择。
  对于去年建筑节能目标的失守,建设部认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年度目标没有完成是直接原因。 按照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的说法,这是因为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还处在试点示范阶段、尚未全面启动。
  全国政协调研组去年底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现存的建筑中99%是“高耗能建筑”,建筑能耗在我国能耗总量中占的比例已经达27%。
  这充分显示了减少建筑能耗对降低我国整体能耗的重大意义,同时表明,当下如何尽快展开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每年建筑节能目标能否实现。但是,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需要大量投入,根据建设部的测算,至少要在1.5万亿。这笔天文数字如何筹措就是一个大问题。
  考虑到我国在未来15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新建建筑中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指标被建设部官员认为是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其理由是,到2020年,我们国家有一半的存量建筑是在未来的15年内建成的。针对新建建筑,建设部的方案是推行强制性节能标准。然而,事实上,从这一标准被提出开始,在建设部和地产商之间,关于标准的执行会增加多少建筑成本、进而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房价等问题的争议就一直不断,以致建设部多位官员不得不多次强调该标准的推行对房价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许多建筑专家预计,如果可丁可卯地推行强制性节能标准,每平方的建筑成本增加300元。这个成本由谁来承担?
  针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和新建住房的新节能标准,建设部给出的回答显得斩钉截铁。仇保兴明确表示,“新建建筑的强制性标准也好,既有建筑改造也好,都是属于市场失效的改革范围,必须通过政府的强制干预完成”。
  然而,任何一项政策能否最终落实,绝不仅仅取决于政府方的严格执行,毕竟政策所涉及的利益攸关方都是理性的,如果没有调动各利益攸关方的积极性,仅靠政府的力量显然难以奏效。
  
  既有节能改造,挑战抑或是机遇
  
  进入2006年,中国的建筑领域悄然发生着巨变,06年1月1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而目前我国将有130亿平方米的已建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说:“如果按照每平方米改造费用以100—200元计算,130亿平方米的节能改造费用将达2万亿元。”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在“十一五”的开启年正式启动,除了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不管是1.5万亿还是2万亿,这笔数目都是巨额开支。然而,这同时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前景广阔。但改造的难度也相当大。相比之下,新建建筑达到国家建筑节能标准比较容易,因为规划设计图纸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不会通过审批。虽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但它更多地提供给了建筑商和材料供应商,GDP的增长也将更多地体现在这些行业上。
  至于这笔费用的来源,按照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的说法,可以动用一些房改基金、房屋维修基金等,但这种办法不能全部解决问题,首先还是由国家提供一定的补贴,具体办法建设部正在制定之中。他还提到一个税收减免的办法,即可以对完成改造的既有建筑免收物业税。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资金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共同解决,发达国家对建筑节能都有一系列财税政策支持,我国缺乏任何财税激励政策的状况必须尽快改变。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会长涂逢祥建议,在政府经常性预算中设立建筑节能支出项目,主要用于节能技术开发、宣传、示范、推广以及能耗调查和节能监管,将长期国债中一定比例用于建筑节能投入;改墙改基金为建筑节能基金,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和供热改革专项基金;此外,扩大墙改产品减征税目范围,允许某些建筑节能产品减征。
  但涂逢祥坦言,“光靠政府投入很难解决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还应该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开发商、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业主来共同承担。社会各界共同推进这项工作会更加有利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展开,多方筹集的方式更能确保资金到位。”
  也有专家建议,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初期,要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政府不仅要有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还应该对一些试点示范工程进行补贴。这与国家取消燃煤采暖而代之以燃气采暖并予以补贴是一个道理。
  据涂逢祥介绍,国外对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普遍做法是,由能源管理公司或者能源服务公司对既有建筑进行评估,做出改造预算以及回报周期的方案,在与房屋所有者签订协议后,向政府申请贷款,政府给予贴息。之后,能源管理公司负责改造工作,承担风险,改造后协议期内的收益归能源管理公司获得,这样可以让他们收回投资并有赢利。对于房屋所有者来说,协议期内仍然要按照原先的标准缴纳费用,协议到期后,能源管理公司撤出,以后的收益就全归房屋所有者了。这种做法在发达国家很普遍,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尽管针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的技术早已成熟,然而解决了资金和技术问题,并不表明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除了部分老建筑难以改造,许多近年新建建筑也不是那么好改造。
  建筑专家介绍,过去我们在建筑上有许多误区,比如,外观夺目的玻璃幕墙曾经风靡一时,CBD处处可见,殊不知它的能耗是水泥外维护的2-3倍,对其进行改造的难度很大。一些住宅的落地窗、大飘窗曾经是很多楼盘引以为荣的卖点,更是得到了众多购买者的青睐,虽然房间通透了,景观也宜人了,但是能耗却会让购房者为此付出很高的代价。这类住宅我们可以通过垒墙解决节能问题,但一定会遭到很多人的抵触,而且房屋会很不美观,由谁来承担改造费用也是个未知数。
  
  新节能标准强调实用、节能
  
  今年10月1日起,建设部将正式实施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同时已经经专家一致通过审定的《绿色建筑建设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讨论稿,将起着一定的参考作用。据了解,《绿色建筑建设评价技术细则》(试行)是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研究编制的,旨在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建筑创新等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多年来,许多和王有为一样有责任心的建筑专家一直利用演讲等各种机会旗帜鲜明地宣讲节能,但其中一些节能观却让开发商接受不了。比如,大窗户大飘窗在时下的新建建筑中非常常见,这种大窗虽采光通风观景效果较好,但是建筑物中50%的能量都是通过窗子损失掉的。然而,开发商却听不进去,大飘窗至今仍作为北京等北方大城市住宅项目的卖点出现。
  还有建筑专家不主张建大户型,他们认为,大户型是一种浪费,现在大量出现的豪宅主力户型达到100-120平米。而有关数据显示,除美国以外,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套型面积也就在90平方米左右。像日本、瑞典和德国三个发达国家的户均住宅面积都只有80平米左右。按照建筑行家的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可利用的土地面积有限,没有理由将住宅套型越建越大。
  针对中国建筑市场中,盛行暴发户式的建筑美学,王有为给与严厉抨击,“中国建筑界有个误区,某些开发商不注重建筑的适用功能、内在品质、节能环保及经济实用性,而把‘新、奇、特’作为片面的追求目标。有些项目是世界建筑师的实验场,牺牲功能,施工难度大,大肆消耗材料和能源,建筑造价大幅上升,维修成本加大,这是不应该的。这种过度建设,过度装潢,过度表现的建筑是罪恶的、丑陋的,应严格杜绝。”因此,在此次《绿色建筑建设评价技术细则》(试行)里,王有为特别强调要拒绝建筑中出现“新、奇、特”的“视觉冲击”,建筑物要讲究实用,要节能。
  而新建筑节能标准则在绿色建筑的基础上给出了我们这样一个土地匮乏、资源稀缺的建筑大国长久发展之计。按照建筑专家的理解,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包括拆建,这么一个长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生活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所以中国的绿色建筑定义很简单叫四节一环保。
  
  市场与政府的较量
  
  针对国家接连促台的节能建筑的新措施,有开发商坦言,关于建筑节能的法规已经供大于求。而只有所谓的惩戒,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所有节能法律只能流于形式。
  “没有利益驱动,开发商不可能自觉自愿地搞节能建筑。现在我们不缺法规,技术也不成问题,关键是没有激励政策。比如,银行贷款的规定里,就没提节能建筑一个字,不仅一点倾斜政策没有,有时候反而因为是节能建筑便不贷给你,因为担心你成本上去了,房子卖的不好影响他收回贷款。税收就更可气了,1991年还有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节能住宅可以少上5%的税,1999年还给取消了。”锋尚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张在东曾经坦言。
  


  北京锋尚公寓是“告别空调暖气时代”的始作俑者,被奉为节能建筑的典范,这仅从锋尚每平方米7元的采暖费(北京地区普遍为30元)就可见一斑。但张在东说,锋尚之所以成功,卖点不仅仅是节能,更因为它的高舒适度。看来,他选择节能,除了觉悟,更多的还有实实在在的利益。
  开发商拒绝建筑节能的通常理由是:消费者不接受、工期长、成本高,提高比例大致在10%左右。但张在东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信贷、税收等激励政策。而长期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竞争还是主要集中在资金、土地和营销模式上,面对一个存在刚性需求的卖方市场,开发商的首要目标实施要通过价格歧视的手段,推出适合较为富有者偏好的房子,“新奇特”乃至“豪宅、尊崇”之风日甚,早将实用、节能的概念抛至脑后。
  “听说一平米就要增加300多元,那我房子还怎么卖得出去呢?”有开发商表示,“现在开发节能建筑的市场还不够成熟。购房者关注的更多是地段、户型、车库、花园、绿化。至于节能不节能,那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又有谁关注呢?”由此许多开发商认为,“市场如此,我每平米花几百元做节能,还不如多弄几个绿化呢。”
  另一名开发商也对此表示认同,“这其实是一个面子与里子的关系。购房者从不看里子,而政府又好象没有鼓励措施,谁愿意把钱扔进黑咕隆咚的旮旯里呢?”
  据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庆风介绍:“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制定了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到现在,每个气候带相应的节能标准已经完备,各地也都制定了实施细则。然而实施情况不容乐观。根据建设部公开的数字,目前建成的400多亿平方米建筑中,节能建筑还不到10%。张庆风透露,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项目因为没有达到节能标准受到处罚。
  早在两年前,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就表示,“建筑节能是法定要求,法定要求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法定要求不存在市场问题,不执行强制规范的必须处理。开发商不能讨价还价。”言下之意,政府将加大惩处力度。 然而仅有条款,没有惩戒,开发商不愁房子卖,为什么要热衷节能建筑呢?
  而根据房地产业内人士透露,对建筑节能,以前实行的是“设计图纸审”,有关部门在图纸上盖一个节能章就算达标。施工队进场后,图纸早变了,施工图纸和设计图纸根本不是一码事。施工方、监理方最终还是要听开发商的,因为他们的钱都是开发商给的。设计图纸明明是节能项目,但最终却成为了耗能大户。
  节能建筑在市场与政府的撕扯间艰难生存,由是我们不禁要问,民众离真正的节能建筑还有多远?
其他文献
本文对失调的ABCD光学系统衍射积分公式进行了整理分析,在讨论几种特殊情况后,引进缩放变量,讨论得到了满足一定条件下,在与输出面相切的球面上的复振幅分布,可表述为输入面
社会转型时期经济领域内道德失范现象严重,随着财务丑闻层出不穷,会计行业的信用屡受怀疑和关注,不能诚信执业的问题成了会计行业的一大弊病。文章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及原
2006年,江苏检验检疫局将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作为扶持外贸扩大出口工作的重要举措,主动分析研究,有效应对了欧盟Roils指令、“日本肯定列表”及大闸蟹境外媒体炒作等一系列事
从科学家到大学校长,又到科技部长,万钢首次面对京城媒体畅言未来发展。    2007年6月4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科技部新任部长万钢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等方面的有关情况,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万部长此前一直因为海归部长、科学家部长等特殊的身份倍受媒体关注,会间,媒体除了关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发布,而大家更为关注万部长执掌科技部以后的发
小学数学教师要掌握学生微视频的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能力,利用微视频增强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微视频中的数学知识,愿意思考、探究趣味视频背后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和
中国要在很短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路,城市化战略至少在21世纪上半叶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在这个战略中涉及到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问题。在城市化问题上有两
建筑的舒适、节能与科技是房地产发展的一大趋势,欲在此领域有所作为的开发商需要与政府、科研单位以及高新技术建材企业之间建立一个交流互动平台,取长补短,将高新优质科技成果运用于地产项目之中,为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节能舒适住宅。对此, 我们采访到北京泰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少华先生。      众所周知,房子乃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又是一种投资甚大的特殊商品,更是一个集合性产品,因而,一个好房子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