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事物,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奇。
打个比方,看看上周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所发布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再看看1997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你会发现在9年时间里,中国的上网人数从62万激增至1.23亿。
巧合的是,同样是在上周三,专门从事互联网社会影响力研究的美国非盈利机构Pew发布了最新报告,取名为《博客:互联网新作家的肖像》。该报告指出,在美国1.47亿互联网成年人用户中,1200多万人坚持在写博客,占到8%;5700多万人在读博客,占到39%。
这就有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如果忽略美国的未成年博客不计,那么中国的博客数量早在今年1月发布《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时,就已经超过了美国。CNNIC在上周发布的报告中称,中国大约有2800万人经常使用博客,占网民总数的比例为23.7%,远高于美国Pew报告中的1200万人。而在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中,CNNIC指出大约有1500万网民经常使用博客。
当然,在互联网用户数量上,美国依然遥遥领先于中国;而且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庞大,从博客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来看,美国依然高于中国。美国中央情报局网站的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互联网用户数约为2.04亿,欧盟的互联网用户数为2.3亿。中国在2005年的互联网用户数为1.11亿。
此前国内也有过关于博客的调查报告,但曾引起较大的争议。即使在美国,关于博客的全面调查也屈指可数。Pew调查报告的数据来源,是从去年到今年进行的两次电话访问。从去年7月到今年2月,该机构从美国全国抽取了233名博客进行深入的访问;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又通过电话访问了7012名成年人(其中互联网用户人数为4753人)。
尽管缺乏关于中国博客和美国博客的横向具体数据比较,但是在美国博客的身上,我们或许能够从侧面了解博客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征。
在不少美国人眼里?熏博客往往被认为将对时政、技术和新闻学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Pew调查报告表明,绝大部分博客都只是把写博客看成是个人业余爱好,他们会跟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这些爱好。
跟MySpace等社交网站的用户类似,大部分美国博客都是年轻人。Pew报告指出,54%的美国博客年龄都在30岁以下。博客空间改变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大约有60%的美国博客会经常更新自己的网页,以保持与朋友和家人的联系,其中有一半人还通过网络去结识新朋友。
Pew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在美国有很多博客都是以发表时政评论出名,但是有37%的博客只把写博客看做是写个人日记。受欢迎的主题有时政(11%)、娱乐(7%)、运动(6%)以及新闻和事件(5%)。一名专门跟踪网络趋势的商业博客认为,在所有美国博客中,真正能够拥有除了家人和朋友以外的读者的,大约只有1万名。
尽管在互联网中有着潜在的广大读者群,而且陆续有一些广告主把资金投入到博客空间,但是在Pew的调查报告中,52%的博客认为他们写博客只是为了自己,并没有想到要获得别人的阅读。至于写博客的原因,52%的博客认为这样可以更有创意地表达他们的想法,50%的人认为这样可以记录和分享他们的个人体验。
长尾理论的提出者Chris Anderson说,Pew调查报告的结果是正确的。身为《连线》杂志总编的他表示,报告中反映出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些博客所讨论的主题跟他们的个人生活密切相关。
博客空间与传统的媒体是截然不同的。Anderson说:“他们所讨论的都是狭窄、缝隙般细小的主题。这种细分程度是商业媒体难以做到的。缝隙媒体(niche media)是一种‘我’的媒体,而博客空间是这种媒体的终极表现。”
打个比方,看看上周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所发布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再看看1997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你会发现在9年时间里,中国的上网人数从62万激增至1.23亿。
巧合的是,同样是在上周三,专门从事互联网社会影响力研究的美国非盈利机构Pew发布了最新报告,取名为《博客:互联网新作家的肖像》。该报告指出,在美国1.47亿互联网成年人用户中,1200多万人坚持在写博客,占到8%;5700多万人在读博客,占到39%。
这就有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如果忽略美国的未成年博客不计,那么中国的博客数量早在今年1月发布《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时,就已经超过了美国。CNNIC在上周发布的报告中称,中国大约有2800万人经常使用博客,占网民总数的比例为23.7%,远高于美国Pew报告中的1200万人。而在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中,CNNIC指出大约有1500万网民经常使用博客。
当然,在互联网用户数量上,美国依然遥遥领先于中国;而且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庞大,从博客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来看,美国依然高于中国。美国中央情报局网站的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互联网用户数约为2.04亿,欧盟的互联网用户数为2.3亿。中国在2005年的互联网用户数为1.11亿。
此前国内也有过关于博客的调查报告,但曾引起较大的争议。即使在美国,关于博客的全面调查也屈指可数。Pew调查报告的数据来源,是从去年到今年进行的两次电话访问。从去年7月到今年2月,该机构从美国全国抽取了233名博客进行深入的访问;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又通过电话访问了7012名成年人(其中互联网用户人数为4753人)。
尽管缺乏关于中国博客和美国博客的横向具体数据比较,但是在美国博客的身上,我们或许能够从侧面了解博客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征。
在不少美国人眼里?熏博客往往被认为将对时政、技术和新闻学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Pew调查报告表明,绝大部分博客都只是把写博客看成是个人业余爱好,他们会跟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这些爱好。
跟MySpace等社交网站的用户类似,大部分美国博客都是年轻人。Pew报告指出,54%的美国博客年龄都在30岁以下。博客空间改变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大约有60%的美国博客会经常更新自己的网页,以保持与朋友和家人的联系,其中有一半人还通过网络去结识新朋友。
Pew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在美国有很多博客都是以发表时政评论出名,但是有37%的博客只把写博客看做是写个人日记。受欢迎的主题有时政(11%)、娱乐(7%)、运动(6%)以及新闻和事件(5%)。一名专门跟踪网络趋势的商业博客认为,在所有美国博客中,真正能够拥有除了家人和朋友以外的读者的,大约只有1万名。
尽管在互联网中有着潜在的广大读者群,而且陆续有一些广告主把资金投入到博客空间,但是在Pew的调查报告中,52%的博客认为他们写博客只是为了自己,并没有想到要获得别人的阅读。至于写博客的原因,52%的博客认为这样可以更有创意地表达他们的想法,50%的人认为这样可以记录和分享他们的个人体验。
长尾理论的提出者Chris Anderson说,Pew调查报告的结果是正确的。身为《连线》杂志总编的他表示,报告中反映出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些博客所讨论的主题跟他们的个人生活密切相关。
博客空间与传统的媒体是截然不同的。Anderson说:“他们所讨论的都是狭窄、缝隙般细小的主题。这种细分程度是商业媒体难以做到的。缝隙媒体(niche media)是一种‘我’的媒体,而博客空间是这种媒体的终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