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目标分析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0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物课程将客观世界与理论知识连接起来,在相关教学体系中,生物教学材料不仅包含生物学的基本内容,还包含客观世界的科学认知理论。要想帮助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生物知识,教师应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依靠核心素养推动生物教学活动的发展。本文以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为论述观点,探讨基于核心素养设定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目标
  随着课程改革与教育改革活动的不断深入,以核心素养为主要发展核心的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素养、把握教学目标已经成为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围绕技能、意识、素养三大板块重新规划教学方案,或许能够为学生提供更灵活的学习思路。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内涵
  要想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提上日程,依靠教学能力与教学活动的相互配合完成学生思维、意识、能力的同步提升。在教师对“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教育理念进行确定后,生物核心素养便成为推动学生思维意识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推动生物教育不断前进的重要影响因素,生物核心素养的出现能够对学生的发展、成长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核心素养表现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要求、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能力,其包含基本理解能力、研究积累能力、批判思维等重要内容。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在与教学内容产生互动后,学生还会具备理解科学本质、关注社会关系等素质,并以此为基石,逐步形成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综合意识、能力与价值观[1]。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生物核心素养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部分教育学者认为,生物核心素养属于知识 能力 态度的直接体现,更是学生未来发展、参与社会活动必须具备的素质。
  二、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导入核心素养概念,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引导学生积极配合并参与相关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师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核心素养,并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深化,对学生的能力锻炼、思维锻炼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核心素养在帮助学生形成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依靠生活材料、教学材料的相互配合,完成教育延伸工作,进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科学探究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教师应积极树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保障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基于核心素养调整教学计划。生物教学的最终结果直接受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单一的教育理念并不能使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积极利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提升个人素养的同时,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理论,借助核心素养的总体培养目标,提升教学活动的应用价值。
  (二)打造核心素养课堂,设计教学目标
  要想创造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理念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师应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目标共同占据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从教材内容入手,依靠先进的教学理论对教学活动进行定向优化[2]。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确定教学方向,明确掌握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教学难点,并利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生物知识,在确定教学主题的同时构建教学框架。
  生物教育并不是一个“一往无前”的过程,教师在“瞻前”的同时,应及时“回顾”,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重新定义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深入解读课程标准的同时,实现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配合,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合理优化教学思路,使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融入教学工作中。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目标分析
  (一)思维目标,打破教育僵局
  活跃的思维是推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保障。在教学工作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越频繁,对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越高,其所能获取的知识也就越丰富。但受传统教学理念与学习任务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热情较低[3],个人积极性较低,当教师提出新的理论、新的问题时,对教师的回应停留在翻课本、做笔记的层次,互动积极性较低,思维活跃性较差。
  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目标,将思维目标放在首位,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生物学习的主人。以人教版必修一教材“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为例,教师应调整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利用教学展示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使其树立生命观念。教师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从人类、动物、植物等多个角度了解细胞的多样性,进而使其掌握组织、器官,以及系统多样性表现的内在原因。根据教学材料的直接引导,学生能够掌握“细胞的多样性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这一概念,并针对细胞的结构、不同细胞的差异展开论述,依靠个人思维发现并解决生物学习问题。在教学展示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建立从细胞到组织、从动物到植物的认知框架,进而逐步分解教学知识,形成生命观念,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学展示能够点亮学生心灵中的智慧之光,并帮助其逐步深入明确教学目标,进而逐渐提升其生物学习意识,使其能够明确掌握“细胞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这一知识内容。
  (二)意识目标,培养生物意识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意识,会对自身后续的生物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积极树立目标意识,使学生利用生物知识感知世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意识不仅表现为对学习目标的学习兴趣,还包含科学知识认知、教学理论剖析等内容[4]。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方案,围绕核心素养树立目标意识,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
  以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材“DNA的结构”教学为例,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思维,使学生在完成相关学习活动的同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教师在向学生讲述了生物学家在探究DNA结构的有关构想后,可向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如何确定DNA的复制特点?并要求学生对各自的观点进行阐述。在阅读教学材料后,学生会根据教材内容提出“半保留复制”这一观点,并结合虚拟实验进行叙述:用N15标记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并得到两条DNA链都被N15标记的DNA,再將其转移到N14中进行培养,如果DNA链中二分之一链属于轻链,则证明其DNA的复制以分段复制为主。但部分学生会针对实验流程提出特异性实验对象、材料混合、DNA链混合均匀等问题,并不会直接承认其他学生所给出的学习结论,而是依靠个人探索深入剖析教学问题。在树立目标意识后,教师能够围绕核心素养修正教学方案,并围绕学生的发展意识、能力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利用已掌握的推理方法解决教学问题后,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根据个人能力重新确定学习过程。
  (三)技能目标,导入实践板块
  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实际操作能力也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设置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在锻炼其动手能力的同时,提升其核心素养表现水平,实现其能力与意识的同步发展。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人类遗传病”教学为例,教师可围绕教学知识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增强与学生的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积累、应用相关知识,使其在进行评价及假设的同时解决学习问题。教师可给出“人类遗传病”的相关概念,并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做出回应,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进行整理,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水平和知识理解能力。在教学情境下,学生会提出21三体综合征、血友病、帕金森综合征等疾病,并根据“人类遗传病”的相关概念对教学知识进行区分。在掌握了生物知识后,学生会围绕个人意识拓展知识内容,从患病原因、治疗方法等多个角度展开交流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锻炼表达技能、知识应用能力的过程中,逐渐表达个人想法,并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提出更好的发展建议,从而唤醒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生物议题中发现相关知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教师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合理优化教学目标。教师应对教学、思考、探究等活动进行整合,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帮助学生灵活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与实践能力,实现学生意识与技能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陈秉初,徐温碧,赵金玉.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诠释[J].中学生物学, 2018(04):62-64.
  李红文, 王上锐.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教学途径[J].中学生物教学,2017(07):14-16.
  柏小妹.探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7(24):145.
  刘超伟.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高考,2018(36):79.
其他文献
【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纂的,一经问世,就受到了许多语文教师的关注,文质兼具的选文、匠心独具的编排,使其成为教师教授语文知识的有力武器。在实际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教师应当认真地研读部编教材,从而建构高效课堂。  【关键词】部编教材;小学语文;高效  将语文课程的教材进行统编,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为了落实这一期望,教育部组织出版了部编版的语文教材。随着这一版本的教材在学校中投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将小学和初中学段的顺利衔接也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科学
【摘要】阅读教学有效性即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知识,最大限度地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紧跟教学发展规律,从学生学习情况与身心发展情况出发,投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产生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本文将详细探讨新课程改革下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
当前教师们的语用意识已有所苏醒,但仍存在语言训练点不准、不当的现象,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教学困惑之一。那么如何确定课文的语言训练点,扎实开展语言文字的学习呢?教师可以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落实与发展,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下,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从传统的注重常规教学任务完成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秉持创新发展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设计与内容选择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趣味性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对初中语文
【摘要】描写音乐的古诗词在古代诗歌中是一类比较特殊的题材,较难理解。具身认知是一种认知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具身行为的实现措施去理解人类的思想和语言。身体隐喻对人的认知具有启示作用,是一切隐喻的母体,是人认知外界的内核。文章以教授《琵琶行》为例,初探如何借助身体隐喻教授鉴赏描写音乐的古诗词。  【关键词】具身认知;身体隐喻;音乐;古诗词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锻炼学生的思维建模能力,不断提高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促进学生地理素质的发展,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一、引言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最重要的特征是图表的使
【摘要】地理学科是高中课堂的一门必修课,其在高中学科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生活及综合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高考改革后的地理学科教学,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确保他们有更高的应试素质。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地理;改进措施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明市新高考改革研究专项课题“新高考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学‘变’与‘不变’研究”(项目批号:ZXKT
"知行合一,快乐成长"是目前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倡导点。在此教学观念引导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效果,推动小学生学习活动开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以及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试图探索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