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领航 集体突围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dedao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奉化技工学校为例,探究技工学校教育科研水平提升的策略。“精英领航,集体突围”是技工学校教育科研水平提升策略,是奉化技工学校教育科研水平提升的核心思想。通过精英领航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进而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精英工作室”的开办、系列培训活动的开展和竞赛评比的举办以及《“12分制”教育科研能力评价标准》的制定是该校教育科研水平提升策略中的点睛之笔。
  关键词:教育科研 策略研究 精英领航 整体提升
  对技工学校而言,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动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校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建立现代技工学校教育工作体系,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为此,学校针对教育科研现状,积极开展一系列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项目,以促进学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
  一、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现状
  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整体水平不高,科研力量呈现“梭型”形态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学校教师学历、职称普遍较低,研究生学历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匮乏。很多教师是新转岗教师,属于“半路出家”,对教学科研缺乏深入了解,整体水平不高。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和发展,笔者学校逐步营造了教育科研氛围,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经过研究分析不难发现,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教师集中在30岁至45岁之间,而30岁以下、45岁以上的高级职称教师反而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年龄分布呈现“梭型”形态。尽管学校要求每年每位教师都撰写一篇以上的教育科研论文,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但是在近两年的统计中发现,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市区级论文评比或公开发表论文的教师,仅以教龄10年左右的中年教师为主。
  2.活动流于表面,教育科研攻坚进入瓶颈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原来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开展,即培训和组织教师参与多种多样的比赛和评比。培训的主要方式包括校外培训和校内培训。在校外培训方面,组织教师参与浙江省管理平台的自主选课培训和上级指令性培训,并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组织了集体培训活动;在校内培训方面,开展青年教师培训,组织举办奉化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培训。在参赛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电工电子说课比赛等观摩、研训活动,以及浙江省技工院校教研之星评选等活动。然而活动过后,教师教育科研热情就会骤降。
  二、学校教育科研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学校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整体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教育科研认识不到位
  由于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仅局限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以及所教学生成绩高低两个方面,因而绝大部分教师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高目标。久而久之,“上课才是硬道理”成为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教师把知识的灌输作为自己教学的首要任务,认为教育科研是“专家”的事情,进而把教学和科研分割开来,并把科研放在次于教学的位置,从而导致对教育科研缺乏热情。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学校教育科研力量之所以呈现“梭型”形态,是由于大部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教师并没有从教育科研有助于促进教学、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方向进行思考。因而“教育科研是副业”“教育科研冲击教学”“教育科研高不可攀”“教育科研是若干年后评职称的事”等诸多心理在大部分教师心里作祟。年龄大一点的教师或已有较高职称的教师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职称够用了,教育科研没用了”,因此撰写论文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减弱。
  2.教师教育科研的自主性不强
  近年来,学校在快速发展,师资力量却落后于学校发展的速度,进而导致教师教学压力增加。教师周课时量平均在12节以上,很多新教师承担着两门以上的科学课课程教学,备课量大。而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较低,教师需要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谈心、调节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种种琐碎事务等,导致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自主性不强。
  3.教师整体协作意识不强
  从现有情况来看,学校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习惯于“单打独斗”,缺少交流与合作。教师不愿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与别人交流。年轻教师碍于情面,不敢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在学校“人人有科研”的大背景下,每一两名教师要承担一个课题研究,导致学校教师之间的协作意识不强,大型课题成果稀缺。
  4.教育科研监管机制不完善
  学校虽然将教育科研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全年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提前安排,对教师进行全体鼓励和动员。但是,学校往往只注重布置任务,却忽略了对教师教育科研进度的常态监管和过程跟踪;只关注教育科研成果,却忽视了成果的深化与推广。即便组织教育科研培训和学习,但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学习培训的总结、交流和汇报。学校教育科研监管、保障机制不完善,缺乏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激励和监督。
  5.整体教育科研氛围不够浓郁
  首先,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只是“零打碎敲”,没有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中心课题,也很少将某一课题的研究持续深入进而形成特色。其次,学校只关注个人成果奖励,却忽视了整体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与课堂教学相比,教育科研工作更为复杂、更为艰辛,但学校的分配制度却没有体现出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教师上课能够获得补贴和奖励,但参与教育科研则只有在获奖时才能得到奖励。因此导致学校的教育科研整体氛围不浓厚。
  三、学校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
  通过对学校教育科研现状及背后原因的分析,学校因地制宜,从“精英领航”“集体突围”和“制度保障”三个维度制定了提升教育科研水平的具体策略。   1.“精英领航”——“工作室”吹响教育科研“集结号”
  “精英”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主心骨。在开展全校教育科研水平提升工作过程中,学校领导积极走访兄弟院校,最终决定成立“精英工作室”,以“精英领航”,带动学校教育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
  (1)成立“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建设“阶梯式”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学校从各个专业选拔技能高超、经验丰富的教师成立以其名字命名的“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引领年轻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渐形成以“老”带“新”的教师自主培养模式。积极鼓励年轻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创新,培养教育科研“青年才俊”,建设“阶梯式”教育科研师资队伍。
  (2)成立“班主任工作室”,打造德艺双馨的智慧型班主任队伍。学校借鉴“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做法,选拔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成立以其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进而完善工作室的各项功能。如组织德育课题研究、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激发年轻班主任潜力、传授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智慧,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以“班主任工作室”为中心,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班主任学习、研修、实践和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工作室各成员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进而打造出一支德艺双馨的智慧型班主任队伍。
  (3)成立“特色课题工作室”,组建“学校本位”的课题研究小组。近年来,学校德育方面工作成效显著,研究制定了职业学校“12分制”德育管理制度,立足非遗文化助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并在“足球德育”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学校选拔德育、非遗和足球领域德高望重的教师组建“特色课题工作室”,并由工作室带头人选拔年轻教师进入团队,以“12分制”和“非遗德育”两项课题为立足点,进一步探索完善不同专业的“12分制”德育管理模式以及各类“非遗文化”与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合。除此之外,成立“足球德育”课题研究小组,打造“阳光足球,快乐德育”品牌,并总结经验形成课题成果。
  2.“集体突围”——“多维培训”为主,“系列活动”为辅
  在“精英领航”的基础上,学校通过专业培训和系列活动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
  (1)多维培训,提升专业教师教育科研基本素质。学校多维度的教育科研培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深化教育科研培训内容改革,强化专业技术理论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向行业专家看齐;加强专业操作技能培训,使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向技能大师看齐;加强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培训,使教师的教学艺术和科研能力向教育名师看齐;加强教育理论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水平。
  其次,创新培训方式,利用假期开展教师业务提高培训,利用远程教育开展教师在岗培训,借校企合作契机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培训。
  再次,建立教育科研校本培训基地,进一步完善基地的组织机构和培训内容,促进校本培训常态化、系统化。
  最后,加强教师培训理论研究。通过邀请专家开展研讨会等形式找出制约学校培训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并以此为课题展开理论研究,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培训。
  (2)系列活动,打造“链条式”教育科研成果生产机制。学校邀请有关专家到学校讲座,向教师详细介绍论文撰写及课题申报的规范、方法和流程,分析当前国内教育科研形势和热点问题,确保教师论文撰写和课题申报适应国内形势、符合技工学校办学实际。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校内论文评比、课题研究和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完善校内选拔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从论文撰写到校内评比再到推荐参赛,每个环节都有相应专家对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打造“链条式”教育科研成果生产机制。
  3.制度保障——实施“12分制”教育科研能力评价标准
  目前,学校通过“12分制”管理模式统筹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将“12分制”德育管理模式拓展开来,应用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评价,制定“12分制”教育科研能力评价标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制定并完善“标准”的相关细节,以确保“标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作者单位:奉化市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用人机构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创新思维、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中职生的创业素质正面临着极大的考验。而太极拳丰富的文化特质必将在中职学生创业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作者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太极拳文化对提升中职生创业素质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职生 太极拳文化 创业素质  职业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不仅要提高学生的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的“卖炭翁”形象。如今,衢州市衢江区职业中专竹炭加工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们完全颠覆了传统“卖炭翁”的脏累形象,他们着装干净整洁,脸上笑容灿烂,竹炭鞋垫、竹炭防潮防霉剂、竹醋液……一件件竹炭衍生产品从他们的巧手中诞生。  “竹炭加工与工艺专业作为我校的特色专业,要立足衢江,跳出衢江,走向全省、全国。在新专业建设中
近日,2016年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清华·行云杯”新能源汽车知识与技能大赛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70家中高职院校的100余名参赛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杭州技师学院12BOSCH班项庭辉、蒋成锴两位选手凭借优异的成绩摘得高职组一等奖。  本次比赛内容包含理论知识、高压安全防护、电池性能检测和控制系统诊断四个模块,比赛任务多,难度系数大。项庭辉、蒋成锴两位选手在郑经顺等指
摘 要:本文探讨案例教学在旅游服务授课中的作用。技工院校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服务经验非常必要。利用来源于实践中的服务案例教学就会给学生以亲临现场感,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提高同学们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技工院校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接受一些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基础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工作思路、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
摘 要:技工院校要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和谐学校成员人际关系。本文对人际关系与管理效率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人际关系与管理效率的关系,指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有利于学校发展和有利于实现高效率的管理。  关键词:人际关系 管理效率 技工院校  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树立正确人才
近日,在2015年广东省CAD图形设计职业技能竞赛中,广东省技师学院获得了1个团体一等奖、1个团体三等奖、2个个人一等奖、3个个人二等奖和3个个人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广东省CAD图形设计职业技能竞赛由广东省工程图学学会主办,旨在通过竞赛进一步加快培养和储备与世界技能大赛接轨,与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CAD高技能复合型创新人才队伍,提高本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本次竞赛参赛单位多、选手数量多,
广东省积极创建全国一流技师学院  广东省已经提出创建一批全国一流技师学院,通过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和机制等举措,把技师学院打造成为广东省技工教育内涵发展的示范区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航空母舰”,助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建成后的全国一流技师学院不仅培养层次全部在高级技工及以上,而且还将成为技师、高级技师研修、培养基地,这些院校将承担四个方面的主要职能:探索有利于
2014年6月23日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了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的安排,近日,本刊采访了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职业》: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经济和民生有何关联?  张立新:
摘 要:本文提出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种教学方式有机混合,建设教学资源,系统地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混合式立体化教学 教学模式  课 题: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信息化下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为:JG14DB286)研究成果。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推动信
摘 要:在基础文化课整体“失重”的情况下,古代诗词教学已不能再像小学初中那样以背诵和词句解析为主。本文从诗词的“悲剧风格”出发,就“悲剧美”在古代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在对教材中诗词“悲剧美”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这一教学思路对学生净化心灵和成长人格的意义。旨在以其“悲剧美”来展现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找到一条使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之路。  关键词:古代诗词教学 悲剧美 崇高 成长  古代诗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