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遗韵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日在京西古村落碣石村古槐树大墙上见到,梁振宇先生书写的“碣石八景”是这样的32个字:“观龟取玉、水湖深潭、小船激浪、飞来巨石、窟窿穿山、古槐逢春、观音洞天、古井风韵。”这个梁振宇显然名字与我“撞衫”了。
  那天,当我见到书写在墙面上的“碣石八景”时,简直如获至宝。我便在村中按八景寻寻觅觅,祈望八景带给眼界和心灵的是无尽的享受。事实上,碣石村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享受,还有的,是深深的思索。尤其是“飞来巨石、古槐逢春、古井风韵”更是深深镌刻在我的心扉。
  先说这“飞来巨石”吧。碣石村的村名,就是因由它们的存在,才改叫碣石村并沿用至今的。
  据十三陵碑文记载:碣石村,原名“三叉村”,是因丰富的溪水交叉汇聚这里而得名。后来,偏偏有人依据村前横七竖八的大石头和“立石为碑,卧石为碣”的解释,将“三叉村”改名叫作“碣石村”。
  在村前的高坡上俯望,我看到曾经的溪谷沟壑还在,但涓涓的溪水早已悄然无踪无影,无迹无形。虽然村前红墙黛瓦的庙宇还在,但龙王一去不复返,此地空留龙王庙。可喜的是,目光所及,碣石静卧,力道犹存。这些巨石,虽早已少有水性相伴,但它们于寞寞之中,依然充满着无尽的力量和固若金汤的姿态。我不敢言谈三岔村改为碣石村是充满远见的一种准确判断,还是因名而成的一种必然结果,不管什么因缘,溪涧无水,碣石依在,而这一尊又一尊早已没有什么水性围绕轻抚的碣石,不正是一种守望家园的精神图腾和遗韵吗?
  这种守望,更时刻提醒着从碣石村走出山外的人们,不忘故土,不忘乡情,不忘思念和孝心的回归。那天,我在村中见到了一位50岁出头的中年人,与他说话时,他正扛着一根檩走在窄窄的街道上。他说他是在为80多岁的老父亲修缮房子。聊天中,得知他是城里人,30多年前就走出大山,如今在城里日子过得非常好,便总想接父亲到城里生活。可老父亲故土难离,哄着捧着就是不去。他只得隔三岔五往老家跑,一边伺候老人,一边哄老人开心。我说他孝心真是感人,他只笑着回了我两句话:一是乡情难改;二是谁都有老的时候。简单质朴的两句话,却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力量,也看到了从大山里走出的人们,一旦美德形成,就会像磐石一样坚定。
  面对一尊尊巨石,也想着碣石村曾经的“高、何、于”三大姓,想着“高知府、何知县、于翰林”这些显赫的名头,想着如今的碣石村虽已姓氏杂陈……但从古至今,从这些大户人家传承至今的美德依然没有消失。虽然那些古民居很多已经变得破败斑驳,虽然数百年的变迁,古老的村庄早已物是人非,但碣石村崇德向善的文化没变。一家院门写着的一首诗便是见证:“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一业何须争。一番相见一番恼,能得几世为弟兄。”
  走在碣石村的角角落落,脱皮的墙面也有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一些痕迹,但我想这绝不是碣石村村民愿意传承的精神文化,充其量只是那个荒唐时代刻在人们脑海中的一片片碎石,随着岁月的流转,慢慢就会风化而去。
  在碣石村窄窄的街道和村边地头儿,还有一景也是不能不说的,那就是“古井风韵”。在村子近3个小时的参观中,我见到的古井多得让人错愕咋舌,我惊讶碣石村不愧为京西井养第一村。然而,村子里的老人早已见怪不怪,他们在对我介绍村中古井的历史和传说时,显得那样平静,甚至是慢条斯理。
  “过去,碣石村古井最多时曾有72眼,现在仍然存有56眼。有的水井还保持得完好无损。”一位老人边向我介绍,边指着村边的一眼井对我说:“那口井叫‘韩家井’,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这口井水质甘甜,如今井泉虽已不旺,但长年依然有水。”我走近“韩家井”,透过圆圆的井口,看到的是井水平静如镜。我冲着深10余米、仿佛水银白一样色彩的水面使劲喊着,但任我怎样山呼海叫,如镜的水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


碣石村景致错落的小院

  见我兴致如此之好,那位老人又说:“碣石村大玉沟还有一口大水井,水井的岁数和村中两棵千年古槐年龄相仿。这口井,原来是一口小水井,是村子里的何家所建。这口井建在了去寺庙的路上,建成后因去寺院的香客太多,饮水量太大,井水供不应求。于是何家便在这口小水井四周进行了扩建,因此这口井便成了井中井。何家的善行令香客们感动,自此就称这口井为‘母子井’,何家也因此受到村里村外人们的尊重。”
  老人如数家珍,掰指算着村中30多眼、村外田地20多眼以及“圣水泉”等寺庙井的数量。
  我在想,如今这些水井虽已大多干枯,但它们却记录着碣石村这个“京西井养第一村”曾经的故事和浓厚的井养文化。
  在韩家井边,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五言诗《井上桐》赫然刻于木牌之上:“美人伤离别,汲井长待晓。愁因辘轳转,惊起双栖鸟。”我认真品读,感觉凄情愁怨很浓。望着眼前的老人和幸福的山村,当时心中油然升起另一种情趣来:“山景依旧在,鸟栖幸福门。井水亮银镜,圆满照游人。”
  作为当代山外客人的我,来碣石村观赏,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心里气象不同,诗意色彩自然与陆龟蒙有所不同。不能比拟的是,我与碣石村的人们,无论是长住村庄,还是走出大山的碣石村人,更是有所不同,他们的情感,始终与碣石村紧紧相连,他们所尊崇的永远是对碣石先人的感恩,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条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祖训。
  碣石遗韵,还有我不能不说的,那便是碣石村的“古槐风韵”了。
  那是两棵极具神韵的古槐树,其干硕壮,昂然而立,其冠巨伞兆福荫。当我看到三人连臂拢不住的情景时,我倏然知道碣石人为何敬奉这棵千年古槐为神树了。
  记得其中一棵国槐下的墙面上记述着这样一则树神救人的神话传说:“此二槐树,千年也,乃村中之风水。它们有着神奇的传说。历史曰:明朝崇祯年号天乃大旱,颗粒无收,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古槐显神灵。仙姑下凡人间扮成村妇赈粮救民,为救济更多的生灵,用自身树叶调理出鲜汁救济十里相邻,使其避过生灵涂炭之难。人们感激古槐乃功德,像神树一样保护它们。至今两棵古槐枝繁叶茂,树叶浓郁……”无疑,传说有着浓重的迷信色彩,但有一件事却是真实的。那是1987年,村里人发现村里两棵古槐东面的一棵树洞里着了火,全村人都来灭火。未承想自从经过这场大火后,这棵古槐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生长得越来越旺盛了。据此,神树之说,似乎得到了令人信服的佐证,村中也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折古槐的树枝,不准孩子们上树掏鸟,要像保护神树一样保护古槐。在全村人的呵护下,古槐树虽已近千岁高龄,但至今仍枝繁叶茂,构成了碣石村中神韵的一景。
  站在钢条箍着树干的古槐树下,透过树皮裂开的缝隙,我依稀看到了曾经烧过的痕迹,但当我看到青枝绿叶的树冠之上欢跳着的、歌喉嘹亮的鸟儿时,我仿佛又看到了碣石村强劲的生命力和无尽的美好与希望。于是,我也走上前去伸臂丈量着古槐的身围,与其说是丈量,不如说我在感受着古槐的心跳,是那样的有力,那样的磅礴。


碑文近照

  飞来巨石,古井风韵,古槐逢春,只是碣石八景的一部分。据村民讲,水湖深潭、小船激浪、窟窿穿山、观音洞天等其他四处风景,都在村外较远的地方。至于观龟取玉,我问了几位村民,他们却摇头表示不知。即便如此,并不影响我对碣石古村的敬重,并不影响我对碣石村人世代崇尚美德的感动。


碣石村的石碾子随处可见

  由于要赶回城的最后一班公交车,我不及游览碣石村的其他风景,午后1时15分,只得叫车赶往青白口。
  留些遗憾是好事,未赏遗韵等着俺。站在高坡之上,回望大山怀抱中的碣石村,我相信:未来的碣石村,还有待我去悦赏,去记录,去挖掘。
  回望时,也有与我“撞衫”的梁振宇在脑海萦回,但那眼神儿是对碣石村这个古村落的敬意!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其他文献
三条“套筒子”袭击伪警察局  白乙化1911年6月11日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1953年,我们部队参加抗美援朝胜利回国后,曾在白乙化的家乡辽阳小驻,我们三名原中国大学和附属中学的同学、战友曾去县城的太子河区曙光乡,白乙化的家乡石场峪村和他读书的学校访拜。在与白乙化侄子白成亮、亲属吴启华的访谈中得知,白乙化学名荣欧,字野鹤,满族人。白乙化家境原本殷实,依靠父亲在邮政部门任职的收入补贴家用,不幸
期刊
前不久,我携老伴儿赴美自助旅行,坐着美铁火车,沿美国、加拿大的国境铁路,用了46个小时,横跨美北七州,行程3540千米,历经3个时区,进行了一次从美国的西海岸到五大湖的火车旅行。  “帝国建设者8号”是我们乘坐的列车。列车经过德国村和“苹果世界苹果都”,向东边的埃弗瑞德(Ephrata)站继续前行。经过平头隧道(Flathead Tunnel),据说此隧道长达7英里。1929年建成,是美国最长的隧
期刊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中国经历多次战乱,从八国联军进北京,再到清政府的倒台,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日本侵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但这一时期中国的新闻事业却慢慢发展起来,像《大公报》《申报》《晨报》《京报》等知名新闻大报都在此时喷涌而出。虽然画报这种综合性刊物出现的时间要比新闻类报纸晚,但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仍然是其关心的内容。像《上海画报》创刊时,正赶上“五卅惨案”的发生,因此画报对这起惨案进行了跟踪
期刊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帽儿胡同是最负盛名的胡同之一。究其原因,是那里曾住过一位大学士、一位大总统、一位中国历史的最后一位皇后。由此说,帽儿胡同该是北京最显贵的胡同之一。    文煜,可能很多人不熟。读过清史的人却深谙其人。他于光绪十年,成为故宫武英殿大学士,官位正一品。隶属满清正蓝旗的文煜,曾历任四川按察使、山东巡抚、直隶总督等要职。数十年的仕途和军旅生涯,善于经营理财的他积累了大量的资产和财
期刊
那年的大年初三,我记得很清楚,在我三姐家聚会,二哥说,生,你知道吗?九,你九哥去白马寺出家当和尚了。  我听了瞪大眼说:“果然,他出家了?就那命,你不说,我会想到的。”  三姐说:“生的好朋友,年前猝死了,多年轻啊!48岁,大高个,一米八几,死了,中国日报社的记者。”  “我都不相信,两个月前,我去他们家收供暖费,我认出他了,叫了他一声叔。他问我是谁,我一提我老舅,他想起来了,还留了我老舅的手机号
期刊
我唱的第一首抗日歌曲  今年5月,我找到了裴金声老人,对这位老抗日战士进行了采访。92岁高龄的裴金声,卧病在床,听说我要采访他,他非常高兴,并且详细讲述了他的抗日故事:    “我是1923年生人,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我正在上小学。在学校学会了第一首抗日歌曲——《松花江上》。1932年,我回家当了儿童团团长。1938年5月,杨国夫奉命从延安到山东组织发展地方武装,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共
期刊
5月23日早晨7点25分,由北京南站开往上虞北站的G57次列车缓缓启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原创少儿京剧《少年马连良》剧组一行100余人踏上了旅程。此行的第一站是越剧故乡浙江嵊州,北戏师生将与嵊州越剧艺术学校进行交流学习;第二站则是参加在杭州举办的第8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  《少年马连良》是北戏着力打造的一台新编少儿京剧,始创于2012年,经三度创编,常演常新,成为北戏经
期刊
勇敢的大黄  1936年,我7岁。当火车司机的爸爸从外面带回一只小狗。它浑身金黄,脊背上有一条黑茸茸的毛,闪着光泽。它眼睛贼亮,耳朵支棱着,身体修长,四条腿长而有力,跑起来轻盈快捷。我摸着它的头,它用舌头舔我的手,好像和我早就相熟似的。后来听人说,这是一条纯种的德国黑背。  大黄极具灵性,善解人意。我带它出去玩,它从不离我左右。我告诉它,不许骚扰老人和儿童,它直勾勾地看着我,好像听懂了。我学着大人
期刊
2015年年末,中关村南里的一家刚开业的酒店引起了附近居民和年轻人的注意。这家名为北京桃丝主题酒店的小楼以灰色调为主,与院子里诸多时尚元素形成了反差,尤其灯火阑珊时,更让这小院拥有一种神秘的奇幻色彩。进入酒店,宛若进入了童话世界——埃及艳后的府邸、Hellokitty的可爱小屋甚至于灰姑娘的南瓜车……如此个性化的装饰,不但吸引了诸多年轻人登门参观,就连得知消息的大爷大妈也带着好奇心来浏览。在他们的
期刊
上证指数自6月底连续暴跌4周。  6月12日,上证指数冲至5178.19点;谁也不曾料到,A股次日起随即一泻千里。短短4周时间,7月9日,上证指数探底3373点。由于杠杆资金引起的爆仓连锁反应,此次下跌幅度之大、速度之快、覆盖之广,让投资者措手不及。A股哀鸿遍野,股民财富缩水6.8万亿,爆仓事件频频发生,市场陷入恐慌。无论是刚入场的“小鲜肉”,还是身经百战的老股民,财富瞬间灰飞烟灭。中产高唱“从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