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琵琶演奏中“心手相通 心手两忘”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g45y5465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琵琶又称“弹拨乐之王”演奏技法复杂繁多且丰富多彩左右手技法加起来有五十多种因此奠定了琵琶丰富多变且有很强音乐表现力感染力的艺术形象。这就对演奏者的演奏状态有清晰的要求:“如何做到演奏技法情感表达合二为一?”本文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以演奏中“心与手”二者的辩证关系为出发点来探究琵琶演奏中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演奏技法;情感表达;心手相通;心手两忘;气息
  每一位琵琶演奏者都会面临处理演奏技法与情感表达的问题,对演奏者来说左右手演奏技法的掌握和运用固然重要,但是过分突出演奏技法是远远不够的,缺少情感变化的音乐听起来味同嚼蜡苍白且没有生命力,这就仅仅只是完成最基本的弹奏而不是演奏。当然,优质的音色必须配有炉火纯青般熟练的技艺,因此我们要去探究:“如何能弹奏出优质的音色?”因为音色的要求是我们建立良好音乐美感和完成琵琶艺术魅力的本质要求。
  一、心手相通
  所谓“心手相通”心是音乐手则是技法。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该做到合二为一,无论是演奏乐曲乃至练习曲都应贯彻这个规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因此我们在演奏乐曲之前应充分揣摩乐曲的创作背景、风格韵味、思想内涵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再者,根据音乐的特点对乐曲进行分段以便于捕捉每个乐句乐段正确的情感表达,才能适度的调整演奏时气息的长与短、弱与强、减慢或者渐快,并结合相应技法将乐曲内涵完整的呈现出来。琵琶传统古曲分文曲与武曲。
  (1)琵琶文曲不仅有抒情优美文艺性的旋律如《平沙落雁》、《大浪淘沙》等,当然也有活泼灵动、恬静跳跃的旋律《阳春白雪》、《赶花会》等。大都深刻表达人物内心思想感情。抒情性和写意性是贯穿文曲情感的关键线索。抒情性,重点在于对乐曲思想感情的深入挖掘和表达;写意性,则是从整体概括性角度出发来呈现抽象的意境,使人身临其境地置身于音乐的艺术境界之中。当然也有些文曲着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例如《塞上曲》。此乐曲标题固然是一个重要依据,但是却不能只着眼于乐曲小标题所包涵的狭义的思想内涵,而是用宏观的视角去观察分析总结主题的精神面貌。可从背景、环境、气氛、格调这几方面入手。如果只把观察点分析点定在每乐段的小标题,得出的结论则是:全曲是叙述随着历史的推进昭君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愁苦郁闷。因此,在演奏时就会把情绪表达的重点放在刻意去诠释昭君如泣如诉的哀怨之情,进而过分强调忧愤、悲戚、思念等感情以至充斥整个乐曲。如果我们善于从多方面全方位的角度挖掘乐曲的内涵并从广义的层面去理解全曲寓意的话,就会得出全曲不仅只有充满的哀怨愁闷的情绪还有昭君时而抑郁、时而开朗的情绪(这两种不同的情绪必须加以区分并用细腻的手法表现出来演奏此曲的时候右手对触弦力度的把握及旋律强弱倾向应趋向明显)。左手技法“吟、揉、推拉”在掌握演奏的音准和节奏的同时要把音符中的韵味演绎出来。因此纵观全曲来看不能拘泥于某个标题某段情节就对全曲的情感基调有草率的认知。
  (2)武曲多为叙事性写实性标题性的套曲,音乐语言色彩分明演奏技法综合复杂,塑造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在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里运用繁多复杂的技法来描绘某一段情节、场景或某件故事。武曲中用轮指的意图在于描绘场景、渲染气氛以及为表现作战中人物内心紧张的情绪做铺垫。《十面埋伏》“走队”这段相对抒情以“长轮”为主,描绘大军浩浩荡荡由远及近阔步的形象,对轮指的演奏要求是气息连贯一气呵成突出其颗粒性特点。最后一次反复第二段音乐主题意在把士兵威风凛凛出营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这时“扫”过渡成“扫轮”扫弦不仅要力度够强还要尾音收的干净利索。《霸王卸甲》的“别姬”段意在把霸王与虞姬面临生死别离难舍难分肝肠寸断的一幕刻画得惟妙惟肖,此段用层次分明起伏有致的双轮并加以弦煞音把这段音乐情绪推向高潮。琵琶中右手技法如拍面板、拍、提、摘、煞弦、绞弦、并弦等在武曲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即形象地模拟炮声、刀剑碰击声和战马嘶鸣等各种声响。《十面埋伏》的“鸡鸣山小战”段意在呈现大战之前双方短兵相接小规模战斗的情景。这段辅以煞弦技巧,在演奏中不是只弹出单纯的声响,而是模拟刀枪剑戟摩擦发出的金属音响效果犹如互相撞击的厮杀声音。 “九里山大战”这段把全曲的情绪情节推向高潮。此段充分结合左右手多种复杂技巧展现出两军最后惊天动地浴血奋战的激烈场面。充分运用“夹扫”“滚奏”“扫轮”“并双弦”等技巧来加强节奏与旋律的“紧张度”;层次分明而又生动逼真的刻画了士兵们“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勇气质,适当利用 “长轮”“吟弦”以及“颤音”的技法模仿凄凉的“萧声”。由此可见,无论文曲武曲都要先做到对全曲的情感有整体的把控,其次熟练掌握乐曲中左右手的技法才能充分的反作用于情感的表达,达到心手相通的理想演奏状态。
  二、心手两忘
  “心手两忘”是建立在心手相通基础之上完成的,心手两忘这层境界不仅对情感表达要求精准、演奏技法熟练掌控、更重要的是弹奏出优美的音色。相对于琵琶而言笔者认为良好的音质应具备这几点:圆润饱满富有弹性、松弛有度、干净利落。得到这种声音的关键在于:放松。放松到不用刻意在脑海中勾勒用某技法生硬去突出某乐段的情节与情感;放松到当指甲触弦刹那身心就完全融进音乐,忘却刻意依靠“心”“手”的力量传递音乐。真正的“两忘“应是音乐情感已烂熟于心,手上技法游刃有余不用刻意去表现而是“心手贯通自成章法”。由此可见,放松是两方面一是心理放松二是肌理放松。心理上的放松并不是指精神上毫无准备而是通过身体各部位短促局部用力的技巧来完成演奏的。有些人演奏琵琶轻松自如,表现乐曲淋漓尽致充分把音色音乐情感技法发挥到最大化尽而引起听众共鸣。而有些演奏者演奏吃力,手指僵硬音色没有强弱起伏没有张弛有度自然就不引起听众者的共鸣。此外心理上的紧张也有舞台经验不足造成上台演奏心理胆怯,因此作为演奏者要多通过舞台的历练来展示自己,找准自己的台风。台下可对着镜子练习来纠正肢体、面部表情的不足之处。肌理的放松是指当我们弹奏时身体各部位的放松它不是单指手指放松,比如:   (1)琵琶右手技法“弹挑”就是手指、手腕、肘、臂、肩的整体协调统一的运动。手指是各部位关节中最灵活的,弹挑时大指叠放在食指上面其余四指自然弯曲预先做好“空心拳”的手型,手心向内手背向外,腕部微弯,从虎口到手腕手臂连起来手腕角度呈“钝角”。小臂不要过于平行于面板更不要紧贴面板都会造成局部紧张,肘部是连接小臂和大臂的中枢要协调好两部分的工作。肩部不要用力会造成高低肩或者耸肩,肩部的活动是通过大臂来完成的,因此要学会控制各部分发力有的放矢才能整体放松使力度通过肩臂腕最后贯穿到指尖。当然,弹挑时必须要找到适当的触弦角度,它是决定能否弹出优质纯净音色的关键。例如,指甲以离弦(约90度)大约垂直方向弹出,音色相对明亮指甲摩擦音小;指甲以离弦(大于90度)钝角方向弹出,音色发虚发飘力度不够造成音色不“扎实”;指甲以离弦呈(小于90度及压着琴弦)锐角方向弹出,更利于控制手指的力度音色较为圆润浑厚。一般为了避免指甲触弦所产生的噪音,以及使音色干净饱满些,触弦的角度为锐角更佳。在连接弹挑中,小关节最为灵活。既要用指关节力量也要借用手腕的力量,在这种上下旋转的动作中依靠相同或相近的触弦角度逐渐养成惯性用力,整体协调统一致使弹挑的音色圆润干净。触弦速度也是决定良好音色的一个因素。正确的处理办法应是:手指弹出后指关节迅速自然收回可保证触弦时间短速度快,音色清脆干净利索。反之,会造成触弦时间过长从而音色黯淡没有弹性。弹挑一整套动作和触弦方向应和平时“扇扇子”动作接近一致,尤其是腕要放松旋转不要因为指端短促发力而有多余的力和动作。
  (2)左手按弦要使用“巧劲”利用肩、肘、腕自然下垂力并通过指关节将力量贯穿到指尖,手指呈弧形使每个指关节都“站”在弦上而不是关节下榻这样会造成手指灵活度降低,施力笨拙无法控制音色变化。触弦点也是有讲究的:食指应该用指尖上半侧着弦、中指用内侧,无名指、小指用指尖下半侧着弦。到了大指离琴背的高把位时,不论哪个手指都需用指尖顶端着弦了。至于换把要借用小提琴演奏法中的“舵式运动”即充分发挥左手自重力量比如我们从一弦换到四弦时是手、腕、臂整体向四弦移动如果单纯只用手指去调整换弦换把,按弦就会加重左手的负担进而造成腕臂紧张,比如按快速16分音符时跟不上右手的速度。“吟、揉、打、滑”等技法很容易增强音乐本身的表现力更能凸显具有地方特色或哀怨或高亢的音乐元素。比如《草原小姐妹》(与暴风雪搏斗)中运用左手先虚后实从低音区到高音区再回低音区循环往复在二、三弦上做大幅度滑动作。右手配以双轮技巧由弱到强弹奏充分渲染了暴风雪即将来临时的环境氛围,同时对接下来篇章中人物性格塑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最后还要保持腰部及其他部位的放松这就于正确的持琴姿势有关在演奏前调整好坐姿面部表情自然,动作优美大方。在台下训练要抓准各部分用力的关键不断练习不断调整,力求达到最佳的演奏状态“心手两忘”。
  三、结语
  作为一名琵琶演奏者当我们在演奏中做到“心手相通心手两忘”的时候,想要更加充分展示琵琶的音乐内涵和情感生命力还要掌握气息和气韵对乐曲的作用。掌握气息和气韵的关键笔者认为是对曲谱的反复推敲。大到对全曲的结构框架有整体的情感把握比如有些乐曲框架中的“起承转合”要把它串联起来去看而不是孤立于某个乐段;小到对每个音符的气息都能捕捉到并精确的演奏出来。总结下来有三点:
  (1)正确把握句逗和气息的关系。在演奏中,不要因为句逗短小进而于气息孤立,保持句逗与气息演奏的连贯性,确保乐曲的韵味。如《渭水情》主要表达对三秦故土的追忆与怀念。引子部分以明朗的情绪开门见山在几个句逗里借鉴了秦腔花音,在大调性基础上完成G宫调与D徵调的转换。而乐曲进入慢板部分,旋律增加了地方性音乐元素借鉴了秦腔苦言方法并用推拉音来模拟“哭腔”音效,更加突出对家乡深深怀念之情。
  (2)处理乐句情绪表达与气息的关系。演奏前对全曲进行划分掌握每乐句之间的联系和基本情绪。例如:《十面埋伏》“埋伏”这一段刻画了汉军伏兵四起在隐秘的丛林间埋伏突进毫无察觉地楚军,看似风平浪静实则紧张的局势暗中汹涌。因此“埋伏”这一段在节奏上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拍子在演奏上也很有特色,在演奏时要有个人情绪的代入感并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力,总体音色要清晰做出一张一弛,一松一紧的音乐特征。营造出一种表面风平浪静实则短兵相戈紧张的作战气氛。
  (3)掌握正确练习气息的方法 。演奏中,要明确气息的运用方法保证气息的顺畅,保证音乐的频率和流动相互融合、浑然一体。一定要找准正确的方法加强对气息的训练,可以筛选练习曲或者文曲中气口多换气多地曲子强加练习。学会在演奏中身心放松气息运用自如,这样奏出的乐曲才能达到“以情传声声情并茂”的效果。
  总之,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琵琶演奏者先要处理好“心与手”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互相制约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娴熟的技法和丰富的情感合二为一;弹的每个乐段乐句要充分展示其内在情、气、韵这不仅只表现在大型曲目还要把这个宗旨贯彻到练习曲上。只有这样演奏出的音乐作品传到听众耳朵里才是灵动的、充满生命力、情感丰富韵味十足的。只有这样奏出的音色是优美的,余音缭绕直达人心。
  参考文献
  [1]卓雅静.浅谈琵琶演奏中的气息与气韵[J].戏剧之家,2014
  [2]顾风宾著.琵琶教学与演奏(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段辛著.浅析琵琶演奏中“放松”与技巧的关系.音乐天地,2001,(11).
  [4]陈泽民著.陈泽民琵琶文论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就全球文化发展的趋势结合渝东南地区音乐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就该地区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作了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方面的研究和论述,以期使西部地区的音乐教育能尽快树立先进的音乐教育观念,切实可行地培养出服务于当地和社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渝东南地区 音乐专业学生 多元文化 母语文化 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肖罡(1973- ),男,重庆人,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诊断学是基础向临床过渡的重要桥梁课程,而诊断学教学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临床教学资源缺乏。广泛应用多媒体模拟人,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资源困乏并且提供了学生反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会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方针。高校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和谐具有
首先介绍了煤矿机电设备配套的原则,然后对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等三种主要机电设备的选型与配套的原则与具体操作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
体制创新在高职院校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地位,还可以促进院校之间的有序竞争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的现有体制具有非独立性、僵化性和不确定性等
【摘要】流派艺术多样化形成是京剧艺术成熟的标志,各流派争奇斗艳对京剧艺术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京剧生行唱腔曲调丰富、韻味讲究。各流派唱腔在旋律及演奏技法上也各具特色。本文围绕京胡伴奏,论生行流派“杨、马、言”派唱腔中京胡运用的个性化风格及手法。  【关键词】京胡;流派;伴奏  京剧艺术成熟的标志是流派艺术多样化的形成,各流派的争相发展对京剧艺术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从京剧第一代演员余三胜、张二奎、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教育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矛盾,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教育需求也并
通过分析掘进机的组成及掘进机在巷道自动掘进的工作原理,对掘进机的执行机构和行走机构等主要机构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掘进机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
结合矿山生产的实际需要,着重围绕着安全方面对采煤机变频器进行预警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预警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以及对系统的测试工作。
教学内容和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它是培养人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它决定着所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否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高等工程教育是培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