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业以及建筑技术也有了质的提升,并在农村发展和城市建设当中都起到了重要意义,在体验建筑业带来的辉煌成果时,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需引起我们的强烈关注与研究。本文从建筑施工安全的定义出发,对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现状作出调查与分析,并试图从多方面下手找到解决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途径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解决途径;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建筑施工安全的隐患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建筑施工事故也不断出现,在我国政府的重视与干预下,建筑施工安全体制改革不断得到深化,大大缓解了施工事故频发的局面,使施工事故出现率不断下降,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各有关部门还应该深刻了解与学习安全施工的概念及相关的内容,施工单位自省自律,根据我国建筑施工的特点与现状,不断针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整顿,更积极的寻找合理的安全管理措
施。
一、施工安全的概念与意义
建筑施工安全在建设工程过程中以及维护工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仅包括基本的建筑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包括建筑本身的安全、财产的安全以及对施工环境安全的建设,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其目标是保证安全生产、确保重大伤亡事故出现几率为零,将轻伤出现几率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或者更低,在保证工程结构完整与财产安全下确保工程的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一)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并提高建筑效率。21世纪以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对施工安全的重视以及施工安全的意识普及力度欠缺,导致很多重大事故,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伤亡事件给施工人员的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保证施工安全,让施工人员体会到对自身生命的重视与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从而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对施工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有消极的作用,同时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积极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改革,保证所有建筑资源的安全,同时维护了工程的完整性与优质的质量,不仅对社会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同时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确保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更好的进行建筑安全管理的改革,进行对我国目前建筑安全现状和问题调查十分必要,只有通过现状的调查,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建筑业由于本身的特点成为了安全事故发生最多的行业,其工作特点表现出高出作业工作量多,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事故主要表现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事故等形式,目前这五种形式的事故占建筑业安全事故的80%~90%,而从全国安全事故的整体来看,建筑施工引发的安全事故也仅次于矿质开采行业。
(二)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率连年降低,但降幅缩小。建筑事故的频发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干预,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率连年降低,重大施工事故的发生率也得到改善,但从全局来看仍不容乐观:建筑施工行业发生事故总量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依旧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在每一年发生率降低的幅度缩小;另外从地区来看,虽然大部分地区的建筑事故发生量达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有些地区的建筑事故发生量不仅没有得到遏制甚至与前一年同期相比有上涨的趋势,这种现状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一)政府法律约束以及监督手段有待提高。在建筑施工方面,政府欠缺重视,使建筑施工的法律约束体系以及监督管理体系都得不到很好的完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进行着不断地革新,而在这一过程中,有关法律明显的体现出了滞后性,不能对我国建筑行业进行强有力的约束,而表现出的缺陷和问题不能及时地进行反思和改进是我国政府在法律体系方面建设的不足,同时也存在地方政府执法不严,不能将法律法规落实贯彻,对建筑施工方面的隐患后知后觉,体现出监管力度不够以及监管手段贫乏的问题,对建筑工程批准、检测、验收等方面管理力度不足,导致建筑施工事故不断,这些问题以及引发的后果足以让相关部门引起反思。
(二)建筑单位的社会责任感不足以及自省自律的意识欠缺。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但是同時也能够带来巨大的利润,这一特点使建筑单位过于重视缩小建筑成本而忽略了对建筑安全方面的重视。也有一部分建筑单位或个人被眼前的利益所诱导,对建筑材料和其他一些建筑资源的采购方面不负责任,同时在建筑行业中,存在“挂靠”建筑队伍,让欠缺施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建筑队伍进行直接的施工,给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后期质量安全都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建筑单位缺乏安全管理结构,对安全技术的投入过少,重视工程效益,忽略安全防护,违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社会责任感不足的表现,也是单位和负责人个人缺乏自省自律意识的表现。
(三)建筑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建筑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主题,他们是建筑施工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也是可能引发的施工事故的直接受害者,他们的素质包括对建筑技术的掌握以及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而现实的建筑施工中,直接参与施工的多为农民工人,建筑施工中的专业技术欠缺,缺乏安全意识,对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对没有预料到的安全问题不能正确及时的处理,很容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形成安全隐患或直接产生重大事故,对工程质量和自身安全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完善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一)政府有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贯彻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当前建筑施工现状的调查,根据表现出来的问题及时的在法律法规方面进行弥补,对违规建设给予大力打击、处罚,并加大宣传力度,对建筑施工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让法律法规起到确实的震慑作用。同时加大资金的投入,对有关部门进行合理的整顿,使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款得到贯彻和落实,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不能很好的履行监管职能的地区政府部门给予严厉批评教育。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工程的批准、检测以及验收做到认真负责,起到政府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引导作用。
(二)施工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施工各方面的建设。施工单位是解决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方面。作为施工单位,首先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建筑资源的采购方面,要依法自律,本着对工程以及施工人员安全的态度进行工程的开展。建立安全监督机构,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员的职位,对建筑施工的安全开展给予指导。完善安全设施,对建筑容易引发事故的环节要进行安全预测并重视安全保护设施的建设,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三)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在建筑施工中介,工作人员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必须从工作人员和施工单位两方面入手。作为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的录用把好关,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素质与安全意识素质,要加大投入,从长远利益出发,做好施工安全知识普及和施工技术培训,保证安全施工。作为施工人员要有树立安全素质的积极性,本着对建筑施工负责,对自身安全负责的态度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黄世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王守忠.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J].港工技术,2001,2
3.朱荣.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对应措施的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6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解决途径;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建筑施工安全的隐患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建筑施工事故也不断出现,在我国政府的重视与干预下,建筑施工安全体制改革不断得到深化,大大缓解了施工事故频发的局面,使施工事故出现率不断下降,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各有关部门还应该深刻了解与学习安全施工的概念及相关的内容,施工单位自省自律,根据我国建筑施工的特点与现状,不断针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整顿,更积极的寻找合理的安全管理措
施。
一、施工安全的概念与意义
建筑施工安全在建设工程过程中以及维护工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仅包括基本的建筑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包括建筑本身的安全、财产的安全以及对施工环境安全的建设,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其目标是保证安全生产、确保重大伤亡事故出现几率为零,将轻伤出现几率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或者更低,在保证工程结构完整与财产安全下确保工程的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一)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并提高建筑效率。21世纪以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对施工安全的重视以及施工安全的意识普及力度欠缺,导致很多重大事故,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伤亡事件给施工人员的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保证施工安全,让施工人员体会到对自身生命的重视与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从而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对施工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有消极的作用,同时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积极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改革,保证所有建筑资源的安全,同时维护了工程的完整性与优质的质量,不仅对社会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同时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确保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更好的进行建筑安全管理的改革,进行对我国目前建筑安全现状和问题调查十分必要,只有通过现状的调查,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建筑业由于本身的特点成为了安全事故发生最多的行业,其工作特点表现出高出作业工作量多,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事故主要表现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事故等形式,目前这五种形式的事故占建筑业安全事故的80%~90%,而从全国安全事故的整体来看,建筑施工引发的安全事故也仅次于矿质开采行业。
(二)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率连年降低,但降幅缩小。建筑事故的频发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干预,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率连年降低,重大施工事故的发生率也得到改善,但从全局来看仍不容乐观:建筑施工行业发生事故总量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依旧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在每一年发生率降低的幅度缩小;另外从地区来看,虽然大部分地区的建筑事故发生量达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有些地区的建筑事故发生量不仅没有得到遏制甚至与前一年同期相比有上涨的趋势,这种现状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一)政府法律约束以及监督手段有待提高。在建筑施工方面,政府欠缺重视,使建筑施工的法律约束体系以及监督管理体系都得不到很好的完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进行着不断地革新,而在这一过程中,有关法律明显的体现出了滞后性,不能对我国建筑行业进行强有力的约束,而表现出的缺陷和问题不能及时地进行反思和改进是我国政府在法律体系方面建设的不足,同时也存在地方政府执法不严,不能将法律法规落实贯彻,对建筑施工方面的隐患后知后觉,体现出监管力度不够以及监管手段贫乏的问题,对建筑工程批准、检测、验收等方面管理力度不足,导致建筑施工事故不断,这些问题以及引发的后果足以让相关部门引起反思。
(二)建筑单位的社会责任感不足以及自省自律的意识欠缺。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但是同時也能够带来巨大的利润,这一特点使建筑单位过于重视缩小建筑成本而忽略了对建筑安全方面的重视。也有一部分建筑单位或个人被眼前的利益所诱导,对建筑材料和其他一些建筑资源的采购方面不负责任,同时在建筑行业中,存在“挂靠”建筑队伍,让欠缺施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建筑队伍进行直接的施工,给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后期质量安全都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建筑单位缺乏安全管理结构,对安全技术的投入过少,重视工程效益,忽略安全防护,违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社会责任感不足的表现,也是单位和负责人个人缺乏自省自律意识的表现。
(三)建筑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建筑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主题,他们是建筑施工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也是可能引发的施工事故的直接受害者,他们的素质包括对建筑技术的掌握以及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而现实的建筑施工中,直接参与施工的多为农民工人,建筑施工中的专业技术欠缺,缺乏安全意识,对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对没有预料到的安全问题不能正确及时的处理,很容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形成安全隐患或直接产生重大事故,对工程质量和自身安全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完善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一)政府有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贯彻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当前建筑施工现状的调查,根据表现出来的问题及时的在法律法规方面进行弥补,对违规建设给予大力打击、处罚,并加大宣传力度,对建筑施工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让法律法规起到确实的震慑作用。同时加大资金的投入,对有关部门进行合理的整顿,使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款得到贯彻和落实,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不能很好的履行监管职能的地区政府部门给予严厉批评教育。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工程的批准、检测以及验收做到认真负责,起到政府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引导作用。
(二)施工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施工各方面的建设。施工单位是解决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方面。作为施工单位,首先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建筑资源的采购方面,要依法自律,本着对工程以及施工人员安全的态度进行工程的开展。建立安全监督机构,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员的职位,对建筑施工的安全开展给予指导。完善安全设施,对建筑容易引发事故的环节要进行安全预测并重视安全保护设施的建设,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三)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在建筑施工中介,工作人员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必须从工作人员和施工单位两方面入手。作为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的录用把好关,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素质与安全意识素质,要加大投入,从长远利益出发,做好施工安全知识普及和施工技术培训,保证安全施工。作为施工人员要有树立安全素质的积极性,本着对建筑施工负责,对自身安全负责的态度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黄世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王守忠.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J].港工技术,2001,2
3.朱荣.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对应措施的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