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现行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第二条就明确规定: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下面就其物理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物理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扎实的理论知识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想做好实验教学,仅此还是不够的,在此之外有几点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教师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教人做,当然要自己先会做,不仅要会做而且要熟练,知道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实验操作要能做到眼快、手熟、感觉敏锐。做好示范,在熟练的同时当然还要动作规范,以免给学生造成误解。
2.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总是习惯了口头上对学生的强调,而事实上身教胜于言教。作为教师,对于中学物理中出现的问题应当有过思考、做过实验、进行过验证。比如:用手能不能试探出温水的大致温度,对于一个有标识的白炽灯泡在不工作时电阻大该是多少有没有进行过测量而不是理论计算,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误差在什么范围有没有亲自操作计算过……
3.制作教具的能力。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的教具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好的教具能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举个例子,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圆环内放有三根光滑杆搭在环上,圆环竖放,杆的下端在环的最底部,试比较在杆上套上的小环沿杆下滑所用的时间。这一问题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一问题做成教具,直接演示,直观地给出答案,然后再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如此就要轻松多了。
二、要注重实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1.演示实验应当尽可能地与学生实验相结合。以往,在教学中,安排实验一般都是以演示为主,因为这样有利于教学的流畅,便于课堂管理,老师边做边讲,互相印证,而学生只能“看”、只能“听”,非常被动。这样的课堂仍然是以老师为主的,学生并没有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这种状态,教师通过演示实验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变学生观察主体为实验主体,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亲身观察、体验和操作中,加深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并学习一些实验操作方法,为自己实验奠定基础。例如,“单摆现象”让学生自己动一动手,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更容易发现一些问题,诸如悬线的问题、悬挂点的问题、摆动时在一个平面内的问题等等。“内能的变化”、“共振现象”等演示实验都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的,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互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学生不仅学到了更为鲜活生动的物理知识,锻炼了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了动手实验的意识,同时也真正体现“科学探究”。这种方式,加强了师生交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把一些验证性实验让学生自主完成,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未知结果的情境下,在教师引导和配合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交流的一种实验形式。它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教学目标,不仅关注“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可以这样说,验证性实验是对前人已有结论的确认,而探究性实验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明显后者更有技术含量一些。以往,教材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教,当然也受客观条件限制,学生实验基本都是验证性实验,明确的实验目的,明确的实验方案,已知的实验结论,在过程中学生能享受到的科研乐趣是非常少的。而探究性实验则不同,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在更为自由、宽广的环境下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3.部分演示实验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真实的、直观的现象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理解原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以中学里有限的实验条件很难做到良好的演示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在演示实验中可以获得这样一些支持:(1)利用实物投影把一些较微小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使一些水平面上的实验不用学生围到讲台边就可以看到,例如水波的衍射现象。(2)把一些本校无法完成或者是课堂上无法做的实验通过视频录像播放给学生看,例如汽车在启动和急刹车时乘客的状态反映(惯性现象)。(3)利用动画演示,展示物理过程,把一些抽象概念实体化。例如圆周运动中,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就可以做成动画,让学生看明白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方向始终与加速度方向垂直。将多媒体技术与演示实验相结合为师生提供了探究的平台,不仅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参与,加大课堂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总得来说,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在实验教学中,尤其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目标。如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物理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扎实的理论知识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想做好实验教学,仅此还是不够的,在此之外有几点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教师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教人做,当然要自己先会做,不仅要会做而且要熟练,知道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实验操作要能做到眼快、手熟、感觉敏锐。做好示范,在熟练的同时当然还要动作规范,以免给学生造成误解。
2.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总是习惯了口头上对学生的强调,而事实上身教胜于言教。作为教师,对于中学物理中出现的问题应当有过思考、做过实验、进行过验证。比如:用手能不能试探出温水的大致温度,对于一个有标识的白炽灯泡在不工作时电阻大该是多少有没有进行过测量而不是理论计算,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误差在什么范围有没有亲自操作计算过……
3.制作教具的能力。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的教具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好的教具能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举个例子,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圆环内放有三根光滑杆搭在环上,圆环竖放,杆的下端在环的最底部,试比较在杆上套上的小环沿杆下滑所用的时间。这一问题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一问题做成教具,直接演示,直观地给出答案,然后再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如此就要轻松多了。
二、要注重实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1.演示实验应当尽可能地与学生实验相结合。以往,在教学中,安排实验一般都是以演示为主,因为这样有利于教学的流畅,便于课堂管理,老师边做边讲,互相印证,而学生只能“看”、只能“听”,非常被动。这样的课堂仍然是以老师为主的,学生并没有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这种状态,教师通过演示实验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变学生观察主体为实验主体,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亲身观察、体验和操作中,加深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并学习一些实验操作方法,为自己实验奠定基础。例如,“单摆现象”让学生自己动一动手,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更容易发现一些问题,诸如悬线的问题、悬挂点的问题、摆动时在一个平面内的问题等等。“内能的变化”、“共振现象”等演示实验都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的,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互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学生不仅学到了更为鲜活生动的物理知识,锻炼了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了动手实验的意识,同时也真正体现“科学探究”。这种方式,加强了师生交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把一些验证性实验让学生自主完成,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未知结果的情境下,在教师引导和配合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交流的一种实验形式。它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教学目标,不仅关注“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可以这样说,验证性实验是对前人已有结论的确认,而探究性实验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明显后者更有技术含量一些。以往,教材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教,当然也受客观条件限制,学生实验基本都是验证性实验,明确的实验目的,明确的实验方案,已知的实验结论,在过程中学生能享受到的科研乐趣是非常少的。而探究性实验则不同,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在更为自由、宽广的环境下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3.部分演示实验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真实的、直观的现象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理解原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以中学里有限的实验条件很难做到良好的演示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在演示实验中可以获得这样一些支持:(1)利用实物投影把一些较微小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使一些水平面上的实验不用学生围到讲台边就可以看到,例如水波的衍射现象。(2)把一些本校无法完成或者是课堂上无法做的实验通过视频录像播放给学生看,例如汽车在启动和急刹车时乘客的状态反映(惯性现象)。(3)利用动画演示,展示物理过程,把一些抽象概念实体化。例如圆周运动中,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就可以做成动画,让学生看明白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方向始终与加速度方向垂直。将多媒体技术与演示实验相结合为师生提供了探究的平台,不仅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参与,加大课堂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总得来说,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在实验教学中,尤其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目标。如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