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辉煌灿烂。先贤圣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华章美文,锦辞绣句。这些文章中蕴藏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之美。通过对这些古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也能陶冶情操,增加生活情趣,更能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但是学生们往往对学习古文兴趣索然,认为那是古人的陈辞滥调,早已过时。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文,热爱古文,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读懂欣赏古文,理解文字是关键。教师在学习之初就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逐字逐句落实字义,理解文章内容。特别是要指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积累,并要掌握一定的文言句式,让学生在高中文言学习的起始阶段,就能养成以下的好习惯:1.重视课文注释;2.勤查、善用工具书;3.联系初中所学,构建知识网络;4.尝试卡片、标注、旁批等多种积累的方法;5.不过分依赖课文的白话翻译。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授文言文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古文中展现出来的景物之美或人物之美。
  如果是游记类散文,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描述性语言翻译文段,引导学生归纳写景状物的技巧,品味文章字里行间蕴藏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
  如果是传记类作品,可以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补充穿插一些史实的介绍,加深学生对特定环境下的历史人物的认识,激起他们求知的愿望。课堂上可以设置几个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畅所欲言,从而顺利完成当堂的学习任务。例如,教授《鸿门宴》一文时可设置这样几个问题:你认为刘邦、项羽二人谁是真正的英雄?假如宴会中项羽杀掉了刘邦,历史会如何演绎?假如可以穿越,你希望在鸿门宴中扮演怎样一个角色?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拨点评的方式进行。笔者通过试验,发现学生都是以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其中的。
  另外,古文中有许多经典的文章,如同美味的牛肉干,越嚼越有味道。在教授这些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中优美或富有哲理及思辨精神的语句,鼓励学生多背诵,写作时多运用。同时,教师在评讲作文时,应将学生作文中那些引用了古人名句,角度新颖且构思精巧的段落或句子当堂诵读或者以文页的形式印发出来让大家共同品味、评判。
  总之,教授古文,教师需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挖掘文章的内涵,让学生觉得学习古文既有趣味,又有收获。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无味,教师很累”的局面。
其他文献
教育应该是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人。奔着这一目标,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其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从2009年起,我校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高效课堂实验。经过近三年的探索,我认为要实现语文课堂高效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角色:由“施与者”变为“开发者”  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教师应由居高临下、滔
期刊
从今年开始,我们省推行高中新课程,它摒弃传统,开拓创新,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教师尽力实践着新课标,将新的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但我们也感到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诸多忙乱、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积极探索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迫在眉睫。  一、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材必修和选修并用,教材新,容量大,课时紧,教材如何选用,时间如何安排?  (二)学习内容繁多,学习流
期刊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百花开,花香依旧,却是新花,教学依旧,观念是否转变?时代的风时时吹过,抓住时代之风,抓住生活之风,让教学从美丽开始,让语文教学的导入充满诱惑,充满激情。让激情绽放,让诱惑持久,我觉得语文教学的导入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暖余温  兴奋升温,容易调动人的情绪,使兴奋加值。抓住刚刚过去的,但学生仍沉于余味之中的事情,作导入的一个点,既合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展开教学。  二、
期刊
语文教材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它所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语文点和人文点的恰当结合,都包含着独特的人文内涵,因此语文学习是学生实现精神发育的途径之一。学生只要敞开心扉,用成长的经历与体验去和文本对话,去感悟文本,那么学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丰富、心灵的充实、人生的顿悟,基于此,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感悟生活的一扇窗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试着让语文课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接轨,让学生
期刊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多重对话关系的中心应该是每个学生个体作为阅读主体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因此《新课程标准》中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
期刊
当我们读完鲁迅先生写的《祝福》时,心中恐怕都会有一个困惑,祥林嫂到底是怎么死的?小说在短工和“我”的对话中是这样说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而这个“穷死”就留给了我们无限的琢磨的空间。想要搞清楚问题,我们还需从头来看看。  一、我们首先分析一下祥林嫂为什么会再到鲁镇做工  在当代社会中,一个女性即使离婚都可以分得一些财产,更别说继承遗产了。而祥林嫂和贺老六结婚时住的房子在贺老六死后却被她的
期刊
一、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是依据教育学、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论原则,在认知活动中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愉快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1.引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动机  因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容易被感情驱使,所以情境教学强调在连续动态的情境中不断地维持、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动机与情境之间持之以良性的互动。  2.凭借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  情境教学提出了“强化感受、
期刊
写作能力是学生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写作能力的提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审题能力方面的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却忽略了作文素材的问题,以至于学生作文材料尽是死人、古人,常有无米下锅的窘迫。  其实,只要我们重视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就能从根本上培养写作素质,进而提高写作水平。下面谈一谈我在这方面所做出的一
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开篇即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并要求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加强课内外的沟通,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好一个“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一语道出语文之根本——生活。  我们常给学生讲,生活处处皆语文。但是在课堂教学上,却总是有意无意地“脱离”了生活这个根本,而
期刊
《藤野先生》是鲁迅散文中的精品,也是八年级下册的重点篇目。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能被文章的人物感动,能被思想感染,能被艺术折服,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在明暗双线结构的理解上出现疑难,总难理解作者为何能做到总揽如此之多的事件、情感于如此尺牍之间。因此,在再次教授本文前作了一个深入的探究,运用缘因溯果法,使学生顺利地领会了行文构思的巧妙。  双线结构是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指写作的叙事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