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苏,不忘“居者有其屋”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wei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8月24日,孟晓苏在北京中奥马哥孛罗酒店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孟晓苏曾不止一次说到,他最喜欢的电影是《阿甘正传》。《阿甘正传》上映的时间是1994年,上映没多久,孟晓苏来到美国学习考察房地产行业,并且看了这部电影。孟晓苏说:“我一下就喜欢上了阿甘。我跟美国朋友说‘Just is me(我就这样)’。”当《环球人物》记者问他为何喜欢这部影片时,孟晓苏说:“《阿甘正传》很有趣。一方面用一个人的发展史折射了美国的历史;另一方面,阿甘如此傻乎乎,但他因为执着最终取得了成功。”
  现实生活中的孟晓苏恰如电影里的阿甘一样,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他和新中国同龄,当过工人,当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秘书,曾掌舵中房集团,亲身设计参与“98房改”……他见证了新中国70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参与了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
  如果阿甘到70岁了,会停止跑步吗?应该不会,孟晓苏也是如此。不久前,他前去海南参加博鳌房地产论坛,仍时时关注着中国的房地产行业。

“我感觉一下子就走到了中国的未来”


  孟晓苏和房地产结缘,始于1992年,他从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被调往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担任总经理。这一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孟晓苏意识到,房地产改革的时机到了。
  当时,中国实行的是“福利分配”住房制度,由公家(含政府和单位)建设(或购买)公房,通过行政方法分配给职工居住,收取很低的租金。“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有个房子租就很不错了。但即便是这样,也要抽签、排队、评比。当时的年轻人认为福利分配是个好制度,但其实是不好的。福利分配时期是全民蜗居的时期,是很多人没有住房的时期。”孟晓苏说,“上世纪80年代末,住房建设部进行了一次调查,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在1985年已经降到了4.6平方米,比1956年还低。也就是说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先生产后生活,老百姓的住房面积反而倒退了。”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提高人均住房面积和质量,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时代难题。
  1994年,国家第一次尝试推动房改,但遭遇了不少阻力。经过深思熟虑后,1995年,孟晓苏以访问学者名义前往美国,学习考察国外的住房制度设计,希望通过国外的先进经验来推动中国房改。“那次去美国的契机,从工作上来说,我希望中国企业能够继续在这个行业里更进一步;从个人来说,我当时的博士论文正在撰写过程中,厉以宁和董辅礽教授给我出的论文题目就是《现代化进程中房地产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我要看看中国和发达国家在房地产行业方面的差距。”
  在美国,孟晓苏接触了全美房地产协会会长和纽约房地产协会会长,参加他们组织的房地产座谈会。他发现,在美国这样一个充分饱和的市场上,是以二手房屋交易为主;而中国则是以新房建设为主,这是两个不同的建设时代。他敏锐地意识到,虽然当时中国还是以一个增量房供应为主的市场,但需要提前学习国外的经验,以应对将来市场的发展。从美国的西海岸到东海岸,从洛杉矶到波士顿,从印第安纳大学城到麻省理工学院,孟晓苏的足迹遍及全美各地,“我感觉一下子就走到了中国的未来”。
  访美考察结束后,孟晓苏的博士论文也完成了。他在论文里对国外住房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未来中国住房改革的建议和方向——要建立和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既要有商品房,也要有保障房;全面发展住房金融,让人民群众通过金融杠杆支持,轻松买上住房;提出减免税费,减轻普通人群购房压力;此外还要有鼓励二手房交易的制度。“我是把个人论文和当时的工作目的完美结合了起来。我的论文很快就转化成了房改方案。”
  1996年10月,由原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原国家建设部、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委成立住房制度改革课题组,孟晓苏担任房改课题组的组长。“这次房改机构阵容可谓‘豪华’,是中国的顶级智库。具体写作执笔则由中房集团研究所来完成。”
  时间很快来到了1998年。这时,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十分低迷。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国务院启动“三万亿投资”拉动经济,并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启动国内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房地产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1998年7月3日,国务院下发国发[1998]23号文,正式启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即“98房改”,孟晓苏与房改课题组的政策建议全部被接受。
  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房改非常支持,增加了一些政策助力:通过提薪来使人有钱买房;通过提租使得租房性价比变低;通过七次降息使得存钱不合算等。
  如同任何改革一样,“98房改”在实施时也遇到了阻力。“我們当时提出的建议基本都实现了,唯独有一个没有实现,就是建立住宅银行。”提及它,孟晓苏仍耿耿于怀。“住宅银行可以解决在住房保障体系中建立金融体系的问题,许多国家有这种机构,在我国也需要设立。”孟晓苏如是呼吁道。
  “98房改”打破了住房不是商品和“住房姓公”的神话,停止了住房分配制度,推动了商品房的极大发展,缓解了住房紧张和供应僵化的问题,居民居住水平得以提高。1997年,中国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8.8平方米。同时,房地产行业拉动了钢铁、建材、化工等100多个产业的发展。一时间,住房和汽车、基础设施取代了旧“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成为当时的“最新三大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全国房地产企业也在时代的浪潮中大量涌现,中房集团公司实现了“一花引来万花开”。
  如今,距离上次房改已过去了21年。忆及当年潮头弄帆,孟晓苏仍满腔自豪:“如果把房改方案让我重新写一遍,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字都不用改,因为这完全符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已为21年的发展所验证。”

“北大清华两个学校一家一半”


  和新中国同龄的孟晓苏,见证了70年住房变迁。孟晓苏出生在苏州,童年时和母亲住在苏州大太平巷38号,那是一处普通的民房。4岁时,孟晓苏被在总政文工团工作的父亲接到北京,住进西城区阳泉胡同。孟晓苏与父母以及弟弟妹妹一直生活在这里,直到1984年33岁的孟晓苏进入中南海工作两年后,才有了自己的住房。“那时候我家两居室的住房条件还算不错的。”大部分北京老百姓住在拥挤的大杂院里。
  1967年,18岁的孟晓苏从北京八中毕业后,进入北京汽车制造厂当工人。他和师傅、工友的关系非常好,时常互相串门。孟晓苏记得,那时候工人的居住条件比较差。他的师傅当时住的是筒子楼,全家几口人挤在小小的一间房里。有时孟晓苏拎着二锅头去找师傅聊天,只能和师傅坐在走廊过道上喝酒。“住房制度改革后,师傅和工友们陆续都住上了100平方米的大房子,我现在去看他们,很多人跟我说:‘我们现在也算是百万富翁了。’为什么呢?因为房子增值了!这就是我们的住房制度改革带来的效益,让这些普普通通的工人师傅都成了百万富翁。”
  孟晓苏在工厂一干就是10年。“文革”结束后,他的人生迎来了数次转轨。第一次是在1977年,国家重新恢复高考制度,求学若渴的孟晓苏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北大读书的孟晓苏注意到,当时北大教职工的住宿条件也非常差,颇具名望的教授们住在局促狭小的房子里,而大部分年轻教师根本没有房子,很多教师结婚多年都没有分到住房。“那会儿,有相当一部分大学老师一有机会就出国了,包括学生也是。有的班级被我们戏称为‘出国培训班’,因为全班师生都出国了,他们看到在国外可以有房有车,留在国内就没有。”
  北大教职工的住房困难此后一直在孟晓苏心头萦绕。1995年春节,已是中房集团总经理的孟晓苏去中南海探望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李岚清问,你现在搞房地产了,我管教育了,你能不能为解决大学教工住宅做些什么?孟晓苏立刻回答说,中房集团有一个蓝旗营项目,位置就在清华大学南门外,我就低价提供一批住房吧。李岚清兴奋地问:能提供多少套?孟晓苏说,总共是20万平方米,低价提供6万平方米,大约600套。李岚清又问:价格能不能在每平方米3000元以下?孟晓苏边计算边答:可以。李岚清说:项目既然在清华南门,是不是就给清华大学?孟晓苏回答:我是北大的。李岚清笑了笑,马上拍板:好!那就两个学校一家一半。
  当即,李岚清给两个校长打电话,告知了他们这个好消息。两个学校非常高兴,都极力争取多要房。经过协商后,孟晓苏最后决定:20万平方米的蓝旗营小区项目全部都给北大和清华。最终,两所学校共2000户教师以每平方米1900元的价格买下了房屋产权,清华北大教师的住房困难从此成为历史。
  一路走来,孟晓苏见证了新中国居民住宅的变化。从城市到乡镇,中国人的居住空间和住房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80年代初的4.6平方米增加到现在大约40平方米。这个数据让孟晓苏深感欣喜。

“领导人能切身体会百姓的需求”


  “新中国70年来国民住房的巨大变化离不开老一辈领导人的努力。”孟晓苏感慨道。1982年,孟晓苏从北大毕业后不久,来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身边,工作了8年之久,经历了那个时代中央一系列重大经济决策制定和出台的过程。“在领导人身边的工作经历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们都非常接地气。”
  孟晓苏清晰记得,改革开放之初,他陪万里下乡考察。在福建的一个农村,万里走进一间民房,农民们赤着脚涌进来,把手里干活用的扁担随意堆在门边,然后席地而坐,有的甚至直接站在桌子上。“万里同志非常随和地和大家聊天,问大家:明年你们还想要什么政策?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在场的农民就讨论起来。你看,领导人多接地气,能亲自走到农村,走到农民中去。”
  《环球人物》:70年来,在让“居者有其屋”的路上,我们实现了巨大的进步和变化。您觉得政策制定者身上什么样的精神促进了这种变化?
  孟晓苏:最重要的就是我刚才说的接地气,老一辈领导人能切身体会到百姓的需求,所以他们能义无反顾地推动改革。现在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够有房有车,特别是今天的年轻人,能有现在的生活条件,是老一辈70年奋斗得来的。
1968年,孟晓苏进入北京汽车制造厂当工人(孟晓苏供图)
1984年,孟晓苏(右一)陪同万里(中)在莫斯科访问(孟晓苏供图)。

  《环球人物》:70年后的今天,人们的住房需求有了哪些新变化?
  孟晓苏:今天的老百姓对于居住面积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我们国家的人均住宅面积还不达标,我国现在人均住宅面积大约为37平方米,只有美国的一半。再一个,房屋的品质也存在很多问题,房屋的环境、配套设施应该提高。
  《环球人物》:房地产去库存已经推行几年了,您认为成效如何?
  孟晓苏:房地产去库存的成效是显著的,不光积存的房子销售给了老百姓,也有效拉动了正在下滑的钢铁业、煤炭业、电力以及其他现代制造业。但是我们也要警惕,城市规划要考虑长远,现在商业开发和工业建设造成住宅地供应大大减少,导致建房拿地成本增高,这些高价成本最后都变相加到老百姓头上了。因此,我认为应该继续增加城市的住宅用地。
  《环球人物》:您提出过“以房养老”,您觉得 “以房养老”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健全?
其他文献
1908年,德国钟表匠菲尔德发明了一块可以戴在手腕上的表,比以前的钟和怀表方便多了。他兴奋不已,邀请同行前来鉴赏。钟表商汉斯认为这块表市场前景不错,于是对菲尔德说:“我的公司在进行手表研发,你来作技术总监,给你开高薪。”菲尔德摇摇头。汉斯又说:“那我买你的技术,开个价吧。”菲尔德又摇了头:“这可是世界上最好的手表,给多少钱我也不卖!”  就在这时,有同行说:“这表好是好,可如果它显示出星相和潮汐,
有一回,在江南乡下,走过河边埠头,见一个年轻女子在刷洗几幅木屏。走近一看,便看出这几幅屏就是床栏上的围屏,镂空的花格子做底,镶有人物、器皿、山水、花卉的浮雕。漆色已旧,褪成淡红色,想来原先也当是油红油亮。不知传了多少代,才传到这女子手里。看她洗刷得十分仔细又泼辣,将几扇屏横躺进浅水里浸着,用牙刷剔缝和镂空里的垢,然后,用板刷顺木纹哗哗地刷洗,最后,是大抹布在屏面上大把大把地拖水。正面洗了再洗反面,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电信局宿舍区内,摆着6个两尺见方的大木箱子。箱子没有上锁,不时有人拎着几包衣服前来放入箱中,之后默默离开。门卫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这些衣服都是送给一位大姐的。这位大姐名叫麦琼方,30多年来,她靠着一根磨得油光发亮的扁担,为山区的困难群众送去了3万多件爱心衣物,此外还资助了几十个孩子读书,照顾了10多位老人。  当记者见到麦琼方时,她却干脆地回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不要写我,我
很多人怀念老北京的风情,老舍、林语堂的文字里都能让人们寻觅到旧日的踪影。新近出版的一本小书《三宝北平奇遇记》,则另辟蹊径,用一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一幅幅老北京的剪影。这是一本充满童趣的书,文字明媚生动,插画类似于民国画家陈师曾笔下北京风俗画的风格,翻阅起来,既真实又梦幻。  但比书的内容更加梦幻的,是这本书出版背后的故事。这本书早在1939年就出了英文版,作者玛丽安·坎农·施莱辛格在1935年
2018年的春天,中国周边外交连出妙举:继3月底中朝两国领导人的“习金会”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又于4月27至28日在武汉市举行非正式会晤。与“习金会”一样,“习莫会”再次惊了世界,暖了春天。  妙在何处?首先妙在外交胆略和政治智慧。两国同具悠久文明,同列新兴发展中大国,同有复兴蓝图。造成至近者至远的背后,一定是有因由的。中印之所以存在遗留的边界问题,老牌殖民宗主国英国是脱不了干系的
华盛顿天寒地冻,一场暴雪即将来临。2月12日上午,大批记者聚集在位于宾夕法尼亚大街上的联邦地方法院门前,等待一个新闻人物出现。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现场看到,在长时间的等待中,不少记者被冻得直跺脚。  大家要等的这个人,就是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共和党下一届总统非正式候选人兰德·保罗。  已收集超过30万支持者的签名  这天,兰德·保罗和他的“自由工作”组织将就美国国家安全局违法收集公民个人通讯信息的行为
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最后一天,贾樟柯突然宣布告别。  在记者发布会上,他说“我们今年实现了100%的市场化运营,没有花政府一分钱……从电影展在业内的公信度而言,我们已经把这个品牌打造好了”。接着便是一场伤感的告别,“我们可能今年会把这个品牌,还有所有的设施赠送给平遥政府,希望他们能找到更好的团队做第五届、第六届”。  对于中国电影和山西平遥来说,贾樟柯几乎是可以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唯一人选。  首先
诣斐  最开始想写这篇文章是源于我奶奶的离世。  我必须坦白,这份直系血缘的流逝并没有对我造成对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冲击。反倒是一个人的死亡,以及中国的丧葬风俗更让我有了一种带有肃穆之情的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年幼时回爷爷奶奶在的嘉兴的家,不过一年一次。那是过年时一种近乎“做客”的例行公事。而且那些残留了点封建重男轻女色彩的农村地域,在我年幼的探寻鸡、鸭、羊、农田、竹林、小河的劲过去之后,便成一种落
冯忠莲,1918年9月14日生于广东顺德,幼小天资聪慧,好学上进。1936年冯忠莲进入天津女子师范学校。功课名列前茅,尤其痴迷画画。后师从著名画家陈少梅先生,又向书法家吴玉如先生学习诗文与书法,在绘画、书法与文学素养上均受到很好的熏陶。经过几十年的风雨砺练,她最终成为新中国古画临摹复制的开拓者、杰出的女画家。她的一生是艺术的一生,是传承祖国古老文化的一生。    辅大高材美术“女状元”  辅仁大学
徐孟南曾是安徽高考一名“零分”考生。200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时,他故意写下自己的名字、考号,在试卷上控诉当时的教育体制。他列举出“十大罪状”,希望以这种方式得到零分,表达对应试教育的不满。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舆论关注,一时争议不断。  那一年,他一边消极抗争现行体制,一边积极地推广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他自制“杀死现行教育体制”的告示张贴,在网络上广发博文与网帖、建立网站、给教育部写信,以图推进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