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理论的发生学原理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学方法是反映和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形式发展和演化的历史阶段、形态和规律的方法.三焦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黄帝内经》成书至今的两千多年来,有关三焦有形无形、解剖学实质等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焦点.根据历代医家对于三焦内涵、解剖学实质等观点的不同见解,文章从三焦的发生学角度出发探析其解剖学基础、文化渊源、功能演变等,以推知三焦是在“三才”思维模式指导下,基于对人体有形的脏腑器官结构的认识逐渐演化出来的整体功能单位,其功能的发生均离不开水火之通道,以通行元气、总司全身气机气化及主导一身水液运行为基本功能.
其他文献
中医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中最重要的思想,将中医四诊进行融合研究是中医诊断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近年来,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引入,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实现单一诊法的客观化,在应用中并不能发挥四诊合参的优势.文章通过梳理四诊合参方法、四诊合参在病证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四诊采集设备集成、四诊数据智能化融合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这一领域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大别山山脉地跨安徽省、湖北省与河南省,生态环境良好,药用植物资源众多,许多新分类群相继被发现.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别山区植物新分类群,文章对近40年来在大别山区境内发现的植物新分类群进行系统梳理.至今为止一共报道了62个新分类群,含52个新种,1个新亚种,7个新变种,2个新变型,其中安徽大别山区有50种,河南大别山区有9种,湖北大别山区有3种.根据药用植物亲缘学,一些新分类群可能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文章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从《黄帝内经》时期到现代医学的发展中,探讨历代医家对该理论不同的阐释和观点.从《黄帝内经》时期对“卧不安”仅是“胃不和”之兼症的阐释,到后世医家认为“卧不安”即失眠,是“胃不和”可引发的一种独立疾病,且两者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由此文章分别从中医之经络循行、五行相生、气血营卫、脑胃相通理论以及借鉴现代肠-脑轴理论的相关研究来进一步说明胃系疾病与失眠之间的联系,并综述目前临床对于该理论的研究及应用.
临床运用湘西刘氏小儿推拿独特的“五经配伍-推经治脏”理论,指导小儿常见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疗效.文章通过探讨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缓解期人手论治RRTI的中医治疗原则与刘氏小儿推拿肺病虚证“补三抑一法”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刘氏小儿推拿“以推代药”的思想.在该理论指导下,精准辨证施穴,优化儿推配穴,凝练核心处方,为临床防治RRTI提供了有效的小儿推拿思路.
血小板生理病理性变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主要因素之一,抗血小板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热点.在血小板活化、聚集等过程中,与血栓和炎症反应息息相关,而且其调控机制复杂、药物的作用靶点繁多.临床上,中药的抗血小板作用显著,以及近年中药干预血小板活化与聚集的基础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中主要整理了血小板活化、聚集时常见的调控机制和传统的中药在以血小板为靶点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为MAPK、PI3K、SFK等机制调控,调节血小板中药以川芎、人参、丹参等研究居多.
基于中医“肾脑相关”理论,补肾方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变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大量相关报道显示,补肾方药在对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及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中,以其毒小效长和标本兼治的独特优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主要从复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方面,梳理近年来补肾方药对这3种疾病的防治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系统而深入的实验研究,寻求潜在治疗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灵枢》九针是中医典籍中唯一一套论述系统而且形制相对完备的外治工具.自《灵枢》成书以降,历代医籍凡涉及针具的文论多直引其条文,因此《灵枢》原文是目前研究九针形制比较权威的材料.初步分析《灵枢》论述九针的原文发现:九针的形制思路来源广泛,包括更加古老的针具、兵器、农作物,以及毫毛和蚊喙等生物器官.九针的立制,大应天地四方,近合人体结构,既在宏观上符合中医天人相应的大理法,又在细节上与人体的具体部位结构以及相关疾病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说明了九针的形制创立,是来自于临床病治,并且是在确切的人体结构知识指
旴江医家在中医妇产科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特别是在调冲理论方法上各具特色.文章通过对旴江妇科古籍及文献的研究整理,将旴江医家对于冲脉的认识与调理从“风冷、风热伤冲”、“调胃气以调冲”、“调肝、脾肾、畅情志而调冲”等方面加以归纳分析,并总结分析现代旴江名医梁瑞宁教授的调冲学术思想,以期为现代临床妇科疾病提供新的诊治思路与手段.
文章利用中医训诂学的方法并结合各家注解分析《伤寒论》中出现的42处“时”字,归纳其共有体现症状频次、疾病变化过程、古代计时单位、某个时刻状态、症状定时发生及探查6类含义,其对研究张仲景临床用药、临证观察及时间医学等理论都有指导意义,并说明学习中医学古籍要在训诂阐释基础上更重视语义和医学理论的说明.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地万物皆源于气,气是生成万物的本源,是天地万物存在的依据,也是天地万物统一的基础.人作为万物之一秉承天地之气而生,顺应四时之法而成,所以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天地之气机运转一一相应,草木虫鱼之形候性味与天地之气机运转一一相符.故而人应天地四时不足而生病者,可以借草木之寒温、气感之相宜者以疗之.干支历法是根据天象和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制订出的时间长度和顺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法则,它所使用的干支象形符号也是取材于动植物在特定时间的节律和周期性变化,具有阐述当下时空人与事物状态的特殊功能,是象数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