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观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87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直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出有启发性的情境,促进学生逐步探究知识原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直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624X(2019)31-0031-02
  引 言
  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利用悬念发散学生的思维,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以这样的方式来重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也能锻炼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素养。
  一、加强引导,创设生动有趣且有启发性的情境
  生动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小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很难理解部分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又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引导,要利用启发性的情境让学生逐步探究知识的原理,帮助他们有效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部分[1]。
  例如,在讲解“图形的旋转”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看过旋转现象,但是对数学概念中的旋转的认知并不深刻,笔者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风车作为教学道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笔者先对着风车吹了口气,风车就旋转起来。接下来,笔者问道:“同学们,此时的风车在做什么运动呢?”学生回答风车在“转圈”。笔者让他们换一个词来表述,学生说风车在做旋转运动。学生虽然说出了旋转,但是他们理解的旋转可能只是通过感性思维进行的判断。为了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笔者让风车停止了转动,问道:“同学们,刚才风车在转动时,中间的那个点转动吗?”学生回答“中间的那个点是固定的”。然后,笔者引出了“定点”的概念。最后,笔者又引出了旋转的定义,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究数学中的旋转。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了形象生动的情境,并通过逐步的引导,让学生一点点地理解了数学理论知识,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由此可见,创设了情境后,教师更要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样才能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悬念情境,推动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设置一些悬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比“平铺直叙”式的教学效果更好。设置教学悬念,可以营造出一种思考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悬念的设置需要和教学内容相关,并能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拿着一张图片,并用手捂上,只露出了一个锐角。这时,笔者说道:“同学们,我们来猜一猜这张图片上是什么图形。”很快,就有学生说道:“老师,你手中的图形是一个三角形。”有学生反驳道:“不一定吧,我认为还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呢。”这位学生一边说,一边开始演示。他在纸上很快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着我的样子将其他部分捂住,露出了其中的一个锐角。其他学生恍然大悟。这时,又有一位学生说道:“你们说的可能对,但是真的全面吗?”其他学生用质疑的眼光看着这位学生。这位学生继续说道:“除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梯形也有可能啊,不是吗?”经过他的提示,其他学生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纷纷在纸上进行演示实验。最后,他们验证了刚才那位学生的说法,并对那个学生投去了赞同的眼光。
  在这个课例中,笔者利用了一个小悬念,给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学生快速投入探究活动中。因此,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一些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讨论中点燃思维的火花。这样教学效率才会更高,教师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的分支和创设方法。教师要巧妙地利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更加科学合理的情境。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中,使其得以全面发展。
  三、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我们要对教育的理念进行深入的反思,认识到数学教学不只是为了增长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解题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过去笔者是通过对正方形特点的分析和对面积概念的讲解,使学生基本认识到面积的求算方法,但是忽略了提高学生探索数学的好奇心。实际上,尽管这种教学方法短期之内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是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的。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笔者认为,通过方格的推导学习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代替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为培养自身的探索精神和能力打下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其直观地感受几何问题和代数知识之间的联系
  进入高年级后,学生接触到的几何知识越来越多,也会更明显地感受到几何和代数知识间的关系,很多综合问题的解答过程如果可以同时利用两部分知识,解题会非常便利。这个时候,教师便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几何问题和代数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不仅可以在特定知识的教学中将动手操作与实践作为依托,辅助学生探究问题的实质,也可以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在复杂问题的分析讲解中让学生看到两部分知识的关联。这其实是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教师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法将这种思考方式传达给学生,会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这样,学生无论是理解学到的知识内容还是解答各种实际问题的效率都会提高很多。
  在教学数学时,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时,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会数学。例如,在认识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不同的工具,通过交流合作画出一个圆来。在画的过程中,学生既能体会到圆的特征,又能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不仅如此,在后续关于圆的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同样可以设计相应的动手实践的环节,将学生的自主探究融入知识的学习中。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加快了问题的解决,同时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能够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融入更多动手实践探究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增强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教师要多设计各种学生都可以参与的学习活动,借助有效的自主探究来让学生挖掘知识内容的实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沈会成.顺应儿童天性探索高效课堂——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6):58.
  作者简介:仇海兰(1992.1—),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一门学科。在语文教学中,作为工具性的一面,最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一个人的语文综合能力水平,能够影响其进步空间。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教师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主要对小学语文综合能力评价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能力;人生观  一、抓基础,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学习  以小学语文人教版为例,教科书从内容安排、体系编排到教学方
2003年,我国职成教战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积极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高等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面对新世纪,同样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发展同在,本文对此提出了五点对策思考。
我国民事司法改革是在缺乏立法授权及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展开的,在改革中,不但涉及具体诉讼制度,与现有法律冲突,而且涉及法院自身体制、法官制度等问题,唯有正视这些问题,并从
20多年来,中国的职业结构渐趋高级化,相当多的人实现了向上流动。很多人发现,只要自己肯努力争取,就有向上流动、改善地位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存在希望,在心理上更多地认可这
【摘要】民办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教育教学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地意义,高等教育中的民办院校因其自身的特点,使得的整个高等教育模式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可见促进民办院校的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民办院校招生对于其发展尤其是教学的开展十分关键,研究民办院校招生形式,分析其相应的不足以及补强的策略,是一种促进民办院校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将结合民办院校办学实践,探究当代民办院校
打破铁饭碗,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喊起,但是,直到现在,铁饭碗还是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在经济发展速度和改革开放程度都领先全国的广东省,日前传来消息,说今年在该省有九成以上的
摘 要:随着教材的改编与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再是单方面的传授,而要注重引导学生,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促进学生不断地成长。教育方式虽然在不断改革,但是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简要分析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体验教学法。  关键词:体验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