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水彩系教师,白露洋觉得探索废墟就是探寻时光之美,用不着冒险或找刺激,“此时此刻,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距离敦煌约80公里处,阿克塞经常被游览者一带而过,搜索引擎甚至不会弹出太多关于这个石油小镇的资料介绍,但白露洋没有錯过这片“风景”:戈壁滩交错纵横,枯木杂草野蛮生长,玻璃屑散落一地,低矮的土房一侧用粉笔写着“安全促生产”几个大字……
散架的机床,泛黄的荣誉证书,沾满油漆的工作衫,甚至是“身在车间,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标语,这些被时代遗弃的事物,他总能找到惊喜。去的次数多了,他尝试将这些废墟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画成一幅幅水彩。
探索城市废墟之前,白露洋每天的日常,是给艺术系学生上水彩课,偷闲参加作品展。他创作的题材以风景画和人像为主,每两年就会出一个系列。微博上有人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这个风格很老白、够气派。但他打趣地说,“最好的作品还没出现呢,可能在下一幅吧。”
成家后,他的社会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他时常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进而延伸到自己的作品上:这些风景画固然很美,但是欣赏过后,又能留下点什么呢?
2013年,他在张之洞兵工厂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废墟探索之旅。前期的准备工作漫长而激动,他先研究了一番西方国家的艺术圈是如何探索的。他的计划是先进去瞧瞧,能不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并不重要。
为了好好欣赏,那天他只就带了一个手机,是用来拍照的。参观期间,一位叔叔指着厂房里的机床,向他讲述起曾经的工作场景,几度落泪。“这就是我想找的地方!”白露洋当时惊叹道。
再后来,他探寻了多处带有工业气息的城市废墟,从他现场拍摄的图片来看,这些地方不是残垣断壁,就是空旷黑暗,甚至给人一种恐惧感。但他觉得,越是这样,越能激发探寻欲望,渐渐就形成了一股力量,最终反映到作品上。
这些感受,在课堂上学生不一定会理解,在办公室也没空和同事聊。比起现实世界,他更喜欢在网上结识一群有共同志趣的人。如果找到新的废墟点,他会第一时间发帖,打听路线,以及废墟背后的历史和故事一一他称这一步为搜集创作素材。
采访期间,他给南都周刊记者发来一幅水彩画。画面中,一个五六岁的小孩站在工厂中央,呆呆地盯着前方,木质的天花板摇摇欲坠,一块大铁皮横在他的正前方。
“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到处跑了,是很自由的,没有受到太多束缚,可是现在的孩子,大都框在了一个狭小的区域内,要么家里,要么学校,当你突然有一天把他放在一陌生的空间里,他反而变得迷茫无助了。”白露洋以自己的小孩成长状态为原型,意境虽然简约,表达的却是自己的焦虑。
这是白露洋废墟探索的开端。他想告诉大众,水彩艺术不应该美于形式和技术,颜料和色调也是次要的,更重要是你想表达什么,传递怎样的思想和情感。这期间,他创作的废墟作品从关注个体转向对社会环境上。
在“游戏场”系列中,白露洋描绘了“核城404”医院大厅的一角:四周黑压压的,空无一人,四束光反射在地板上,呈一条弧线。窗外被灰色笼罩。如果你试图看清窗外的风景,不论如何放大图片,依然只能看到一片模模糊糊的建筑轮廓。
这样的创作灵感源自一段历史。上世纪50年代,国家从各地抽调了一批各行各业的精英分子来到“核城404”研究核弹,他们在荒漠上建起了一座城市,鼎盛时期大约有5万人,为满足生活需要,“核城404”建立了极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包括医院、学校、住房、邮局、公检法、报社等。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光环褪去,各单位进行重组或改革,“核城404”也转为核废料处理的民营企业,2006年起,所有居民外迁,作为一个城市的功能基本废弃。 时代不断向前,陌生又熟悉。对过去的辉煌充满敬意,对今天的城市化进程表达理解。白露洋想用自己的方式,在废墟和水彩之间,在熱闹和安详之间,记录不断消弭的岁月。
五岁以前,白露洋在武汉一个工厂大院长大。当时他的父亲是滨湖机械厂的职工,由于工作繁忙,父母经常将他丢在厂里。他也不哭不闹,骑着厂里的三轮车到处乱窜,一待就是一下午,穿着工作服干活的叔叔阿姨经常逗他:“你这孩子真淘气!”
不仅滨湖机械厂,他还在附近的无线电厂、电视机厂玩过,他将这些工厂称之为“游戏场”。在工厂车间他能听到机器轰鸣作业的声音,闻到一种特殊的味道,它仿佛渗透在车间的每一粒汽水里,渗进人们的鼻腔里,渗进白露洋和他玩伴的衣服纤维里。
对艺术的痴迷来自家庭。他的大伯是从事美术工作的,他从三四岁就拿起画笔,只要看到稀奇古怪的东西,他就产生了“绘画欲”。再大一点了,他开始画《七龙珠》里的卡通人物,看一遍就过目不忘,十几分钟便能画出一张有模有样的图案来,厂子里的小孩们搬着凳子坐一排围观,叔叔阿姨也当着白露洋父母的面夸赞,“这孩子画得真好。”而从事艺术工作,也更像是命中注定的归宿。
比起因绘画而获得的赞誉,童年时期的白露洋更喜欢带着一群小伙伴寻找新的玩耍场所。“这个地方是我发现的,你们都要听我的,这种感觉很自豪,也很惊喜,是很多事物都无法替代的。”现年38岁的白露洋解释道。
对于白露洋来说,如今探索废墟就像回到了儿时的“游戏场”,惊喜之余,他还会感到惊叹。因为在谷歌街景中搜索当年引以为傲的“武字头”工厂,有的搬了地点,转型升级为现代化企业;有的作为遗址,成为当地政府的保护对象;有的还在原地,只是不久的将来,它们也会遭遇大多数废墟的命运,被挖掘机推倒,填上盖过人头顶的写字楼或商铺。现在,白露洋能做的,就是赶在废墟归零之前,用水彩给它们留下一点印记。
在课堂上,白露洋也给身边的学生讲废墟探索。“武汉是个重工业城市,像大家熟知的武钢就是典型代表,在过去那个年代,能在里面上班是很自豪的……” 他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汉的工业发展情况开始讲起,这是他给所有想要入门废墟探索的青年学生推荐的第一站。
面对一群98后甚至00后的学生,白露洋很清楚,这些学生的“游戏场”极有可能是小区里的滑滑梯和公园里的旋转木马。讲到一半,他会建议学生看看纪录片《铁西区》,“镜头下的工厂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你们了解之后才会产生共鸣,也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理解废墟探索的意义。”在这点上,他认为电影和绘画有共通之处。
对于白露洋所描述的“大工业”、“大时代”等词汇,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会云里雾里,但下课后,依然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凑到他跟前,睁大眼睛,好奇地问一句,“老师,既然废墟这么神秘,你是怎么发现的?”
那一刻,白露洋希望时间的指针能拨慢一点儿。
距离敦煌约80公里处,阿克塞经常被游览者一带而过,搜索引擎甚至不会弹出太多关于这个石油小镇的资料介绍,但白露洋没有錯过这片“风景”:戈壁滩交错纵横,枯木杂草野蛮生长,玻璃屑散落一地,低矮的土房一侧用粉笔写着“安全促生产”几个大字……
散架的机床,泛黄的荣誉证书,沾满油漆的工作衫,甚至是“身在车间,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标语,这些被时代遗弃的事物,他总能找到惊喜。去的次数多了,他尝试将这些废墟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画成一幅幅水彩。
在热闹和安详之间
探索城市废墟之前,白露洋每天的日常,是给艺术系学生上水彩课,偷闲参加作品展。他创作的题材以风景画和人像为主,每两年就会出一个系列。微博上有人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这个风格很老白、够气派。但他打趣地说,“最好的作品还没出现呢,可能在下一幅吧。”
成家后,他的社会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他时常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进而延伸到自己的作品上:这些风景画固然很美,但是欣赏过后,又能留下点什么呢?
2013年,他在张之洞兵工厂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废墟探索之旅。前期的准备工作漫长而激动,他先研究了一番西方国家的艺术圈是如何探索的。他的计划是先进去瞧瞧,能不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并不重要。
为了好好欣赏,那天他只就带了一个手机,是用来拍照的。参观期间,一位叔叔指着厂房里的机床,向他讲述起曾经的工作场景,几度落泪。“这就是我想找的地方!”白露洋当时惊叹道。
再后来,他探寻了多处带有工业气息的城市废墟,从他现场拍摄的图片来看,这些地方不是残垣断壁,就是空旷黑暗,甚至给人一种恐惧感。但他觉得,越是这样,越能激发探寻欲望,渐渐就形成了一股力量,最终反映到作品上。
这些感受,在课堂上学生不一定会理解,在办公室也没空和同事聊。比起现实世界,他更喜欢在网上结识一群有共同志趣的人。如果找到新的废墟点,他会第一时间发帖,打听路线,以及废墟背后的历史和故事一一他称这一步为搜集创作素材。
采访期间,他给南都周刊记者发来一幅水彩画。画面中,一个五六岁的小孩站在工厂中央,呆呆地盯着前方,木质的天花板摇摇欲坠,一块大铁皮横在他的正前方。
“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到处跑了,是很自由的,没有受到太多束缚,可是现在的孩子,大都框在了一个狭小的区域内,要么家里,要么学校,当你突然有一天把他放在一陌生的空间里,他反而变得迷茫无助了。”白露洋以自己的小孩成长状态为原型,意境虽然简约,表达的却是自己的焦虑。
这是白露洋废墟探索的开端。他想告诉大众,水彩艺术不应该美于形式和技术,颜料和色调也是次要的,更重要是你想表达什么,传递怎样的思想和情感。这期间,他创作的废墟作品从关注个体转向对社会环境上。
在“游戏场”系列中,白露洋描绘了“核城404”医院大厅的一角:四周黑压压的,空无一人,四束光反射在地板上,呈一条弧线。窗外被灰色笼罩。如果你试图看清窗外的风景,不论如何放大图片,依然只能看到一片模模糊糊的建筑轮廓。
这样的创作灵感源自一段历史。上世纪50年代,国家从各地抽调了一批各行各业的精英分子来到“核城404”研究核弹,他们在荒漠上建起了一座城市,鼎盛时期大约有5万人,为满足生活需要,“核城404”建立了极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包括医院、学校、住房、邮局、公检法、报社等。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光环褪去,各单位进行重组或改革,“核城404”也转为核废料处理的民营企业,2006年起,所有居民外迁,作为一个城市的功能基本废弃。 时代不断向前,陌生又熟悉。对过去的辉煌充满敬意,对今天的城市化进程表达理解。白露洋想用自己的方式,在废墟和水彩之间,在熱闹和安详之间,记录不断消弭的岁月。
消失的“游戏场”
五岁以前,白露洋在武汉一个工厂大院长大。当时他的父亲是滨湖机械厂的职工,由于工作繁忙,父母经常将他丢在厂里。他也不哭不闹,骑着厂里的三轮车到处乱窜,一待就是一下午,穿着工作服干活的叔叔阿姨经常逗他:“你这孩子真淘气!”
不仅滨湖机械厂,他还在附近的无线电厂、电视机厂玩过,他将这些工厂称之为“游戏场”。在工厂车间他能听到机器轰鸣作业的声音,闻到一种特殊的味道,它仿佛渗透在车间的每一粒汽水里,渗进人们的鼻腔里,渗进白露洋和他玩伴的衣服纤维里。
对艺术的痴迷来自家庭。他的大伯是从事美术工作的,他从三四岁就拿起画笔,只要看到稀奇古怪的东西,他就产生了“绘画欲”。再大一点了,他开始画《七龙珠》里的卡通人物,看一遍就过目不忘,十几分钟便能画出一张有模有样的图案来,厂子里的小孩们搬着凳子坐一排围观,叔叔阿姨也当着白露洋父母的面夸赞,“这孩子画得真好。”而从事艺术工作,也更像是命中注定的归宿。
比起因绘画而获得的赞誉,童年时期的白露洋更喜欢带着一群小伙伴寻找新的玩耍场所。“这个地方是我发现的,你们都要听我的,这种感觉很自豪,也很惊喜,是很多事物都无法替代的。”现年38岁的白露洋解释道。
对于白露洋来说,如今探索废墟就像回到了儿时的“游戏场”,惊喜之余,他还会感到惊叹。因为在谷歌街景中搜索当年引以为傲的“武字头”工厂,有的搬了地点,转型升级为现代化企业;有的作为遗址,成为当地政府的保护对象;有的还在原地,只是不久的将来,它们也会遭遇大多数废墟的命运,被挖掘机推倒,填上盖过人头顶的写字楼或商铺。现在,白露洋能做的,就是赶在废墟归零之前,用水彩给它们留下一点印记。
在课堂上,白露洋也给身边的学生讲废墟探索。“武汉是个重工业城市,像大家熟知的武钢就是典型代表,在过去那个年代,能在里面上班是很自豪的……” 他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汉的工业发展情况开始讲起,这是他给所有想要入门废墟探索的青年学生推荐的第一站。
面对一群98后甚至00后的学生,白露洋很清楚,这些学生的“游戏场”极有可能是小区里的滑滑梯和公园里的旋转木马。讲到一半,他会建议学生看看纪录片《铁西区》,“镜头下的工厂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你们了解之后才会产生共鸣,也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理解废墟探索的意义。”在这点上,他认为电影和绘画有共通之处。
对于白露洋所描述的“大工业”、“大时代”等词汇,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会云里雾里,但下课后,依然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凑到他跟前,睁大眼睛,好奇地问一句,“老师,既然废墟这么神秘,你是怎么发现的?”
那一刻,白露洋希望时间的指针能拨慢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