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精神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心理健康问题也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佛教精神作为人类文化成果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理解世界、理解人类本身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以“治心”为本的佛教精神中包含着许多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有益启示。借鉴佛教中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有益思想及方法有助于拓展现代心理学关于心理健康及心理治疗问题的视野。研究佛教精神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研究方向及应用等内容,发掘问题,提出展望,拓展佛教精神与心理健康研究新途径。
  【关键词】佛教 佛教精神 心理健康 研究
  1 佛教精神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1理解世界、理解人类的独特视角
  佛教精神作为人类文化成果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理解世界、理解人类本身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它对人心理活动的分析相当精致,不但在理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佛教精神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自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独特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调节人的心理功能,维护心身健康的实践当中也有着特殊的心理学价值。我们可以借鉴利用佛教精神中的心理健康思想,为人们的心理健康服务。
  1.2悠久历史蕴藏着心理智慧
  佛教是人类哲学的一部分,其间蕴涵了极其丰富的心理学资源。佛教在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它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佛教哲学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佛教对身处儒、释、道文化熏陶下的人们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深有启发。梁启超很早就提出佛教心理学这一概念,他在《佛教心理学浅测》一文中说过:“我确信研究佛学,应该从经典中所说的心理学入手,我确信研究心理学,应该以佛教教理为重要研究品。”[1]历史上可能没有哪种哲学或学说会像佛教这样直接针对人的心理。从佛教的根本目的来看,佛教是为了助人解脱烦恼的。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博大精深的佛教理义,几乎包容触及了心理学研究的各方面的主要问题,建构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古代心理学知识体系,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佛教精神指出一切痛苦的根源,昭示生命的意义价值,引导人们认识心中的秘密,抛弃内心的贪、嗔、痴,防范心理疾病的产生,帮助人类建立健全的身心。
  1.3佛教精神承载着心理的寄托与慰藉
  世间信仰虽有不同,却都是为了解救人类的痛苦,使仿徨无助的心灵得到慰籍,让人克服生老病死的恐惧,恢复原有的善良天性。佛教的基本教理研究,使人们更加了解佛教慈悲的精神,从而改善不良行为,使自己逐步向善。佛教也被认为具有治疗功能,它能治愈个体心理或者心灵的疾病;心理学也成了很多佛教法师、基督教牧师的必修科目,在招募信徒、解决信徒的心理问题时,心理学能为不同宗教的法师、牧师与信徒沟通搭建有效的心理平台。佛教精神承载着心理的寄托与慰藉,帮助人们化解人生的痛苦,从而生活得更幸福。
  2 佛教精神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方向
  2.1佛教对自我意识的研究
  佛教的一切教义都是围绕着“心”,在某个程度上,佛教与心理健康研究的主旨都是为了人类最终关怀的永恒话题,使人的身心得到圆满健全,从意识自我觉醒,对自身生命的价值觉醒,意识到自身的种种烦恼如何消除和转化,需要一种自我心态的调整,需要一个宁静的自我觉醒。佛教精神中关于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对自己存在及对周围人物关系的意识,其中更加深入研究于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方面,以信仰作为出发点来研究自我意识的状况。西方心理学界大多采用佛教坐禅及禅法的方式来探索自我意识。东方对于自我意识更趋向于自我精神的追求,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向往,达到我执我见、无我、超越世俗的境界。
  2.2都市佛教与心理治疗新发展模式
  多元文化论是近年来西方兴起和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想倾向,强调所有文化和各种类型的文化价值观的平等性,相应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心理治疗模式。美国心理学家希勒斯明确指出,应当研究当地民众内心的自我经验,即与当地文化有密切关系的经验及思想。[2]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西方佛教与心理治疗的结合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而从各种的临床心理分析报告和医学报告来看,佛法与心理治疗的结合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自20世纪90 年代起,中国正是走向城市社会的转型时期,作为经济发展象征的现代都市,人们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精神生活往往显得比较缺乏、荒芜和苍白;陷入"忙碌"、"紧张"、"压力"、"孤独"等生活状态,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新世纪需要佛教心理学化、生活化,以佛教的特出智能点化心理学,并吸取科学心理学的长处以及丰富佛教,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境界。"都市佛教"逐渐受都市人们青睐,成为佛教这样一个古老宗教信仰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2.3佛教精神在心理咨询师成长和修行中的发展
  佛教中“自心即佛,自性本觉”是禅关于佛性问题的观点,也是其建立顿悟学说的根本依据。禅关于佛性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认为佛性人人都有,人人平等。有一个明心见性的瞬间,从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到变为彻底认识自我,从茫然不知所措变为有坚定的自信心,从依赖外力拯救变为自作主宰,精神素质提升到最高的境界,人格得以完善等等,都是众生心而成佛,后来一般表述为即心即佛。其二,认为“自性本觉”。自性就是人性,即在人性中,为人心中的一种本性,人心即佛心,心性相同。强调对戒、定、慧的修练,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修练,培养觉知和平等心,能有效的培养超个人品质,得到无限性的内在喜悦与精神自由。它对于影响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主要体现在道德的训练、定力的增强、感受的敏锐性、动机的转向、自我觉察力的精练和智慧的提升等几个方面。国外尤其是美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他们将内观、禅修等佛教修行法门引入心理治疗和心理培训当中,结合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引导患者走出困境,同时也作为心理治疗师和咨询师提升自身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传统中国人极为重视自我改进与修身养性。   2.4佛教对受重大灾难人群的危机干预
  佛教在心理调适方面有其特殊功能,作为信徒重要的精神上的社会支持来源,能够为个体减轻压力、缓冲刺激性事件的消极作用;同时,又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个体提供信念支撑,促进个体在突发的灾难性事件后调整认知,平和对待生死。陈麟书这样解释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生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
  2.5佛教禅学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有关佛教禅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论及。有关禅学与心理治疗关系的研究最多,主要是采用内容相似论证法将禅学思想与现代心理治疗理念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将禅的平常心是森田疗法、禅的妄念与认知治疗以及禅的悟即菩提与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疗法作比较和探讨;对比禅学的思想与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禅修中思维锻炼和心理调伏的禅宗牧牛图,对彻底消除心理问题,永断烦恼之根而达到解脱之境是有借鉴意义的,指出坐禅与冥想等禅法是可以运用于现代治疗技术中。此外,有关禅学与人格关系的研究也较多,主要是把禅学的理想人格与各心理治疗流派的人格构建进行对比,指出佛教理想的四种人格类型;分析禅宗的成佛与涅槃境界和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想人格的异同点。
  3 佛教精神与心理健康的应用
  3.1戒律
  佛教戒律的制定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很多戒条就内容而言与社会公德是一致的,都是防非止恶、扬善崇德。最为典型的是五戒,杀、盗、淫、妄、酒不仅是佛门的基本戒条,也具有普世伦理的意义。这就为佛教戒律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佛教戒律还有多种内容和多种划分,但总体上看都是佛教思想家根据他们对社会和人的本质及存在状况的思考而提出的对人的应该或不应该的行为要求。
  3.2禅定--禅修
  禅定包括“禅”与“定”两方面的内容。“禅”是一种在身心宁静的状态下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定”则是心灵的一种高度聚焦、专注一境从而达到不散乱的状态。禅定中,修止为基础,获得“定力”为目标。禅定与心理分析有着极大的相通,禅定者能达到甚至超越心理分析的心理健康目标。
  禅修的实践和方法多种多样,但都强调对戒、定、慧的修练,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修练,培养觉知和平等心,能有效的培养超个人品质,得到无限性的内在喜悦与精神自由。它对于影响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主要体现在道德的训练、定力的增强、感受的敏锐性、动机的转向、自我觉察力的精练和智慧的提升等几个方面。作为调摄自心而达到特殊心理状态的禅修,具有优化身心的诸多效应可以优化生理结构,健身益智,有助于从总体上增进心理和身体健康。
  3.3 认知行为取向疗法
  认知行为取向疗法与佛教思想与修行方法整合,例如:贝克的认知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都是遵照“禅”的精神展开,其最终目的是解除心理疾患者的苦恼,重建患者的认知系统。这些方法大多强调注重当下,并通过内省、反思、识别不合理信念、远离不合理信念、建构体验、培育积极信念等达到与“痛苦”的分离,从而摆脱神经症的症状。
  3.4 中医与佛教整合调心方法
  佛教是一种信仰,而中医是一种医学。然而他们相同之处都是在于具有调心的部分,医可以协助一个人调身调心,佛学可以帮助一个人长养智慧跟慈悲,中医与佛教两者可以相辅相成。中医是针对疾病做治疗,佛教是针对烦恼作处理。中医治疗人的一生的当中可能会有的心理状况,而佛教是处理生生世世的生死问题。因此在时间上虽然有所不同,可是处理生死问题的时候,需要医学来帮助人的身心的健康。而处理到身心健康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心灵的提升。两者做一个整合,可以对人的作全方位的关照。不只是照顾到身体,不只是照顾到心理,还照顾到人的灵性成长,这会是一个全方位的一个治疗的方式。
  4 佛教精神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发展的不足
  4.1佛教精神本土化发展局限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学科体系产生于西方,并于20世纪初期经由中国早期留学生的翻译与引介而进入中国。“输入型”内容过多,在其介绍与应用过程中可能会与中国自身的学术传统与实际情境产生某种冲撞和交织,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如何将西方的佛教心理学知识中国化,以及中国传统的佛教心理学思想现代化的疑问。从以往研究看,更注重经验层面的具体分析,也尝试在方法论贴近分析中国人某些层面的现实行为,但还较少直接指向系统性的本土化理论建构。中国佛教精神与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也面临着科学化( 普适性) 和本土化两个重大的问题。
  4.2佛教精神内容局限于禅宗思想
  禅学是中国化的佛学,它包括禅定之学、禅家之学及中国化的佛学义理等,而不仅仅是参禅打坐。佛教禅学的精华是从生活中获得的,凡是人生的行、住、坐、卧等行为都能体现。目前研究大多围绕着佛教禅学开展,内观、禅定、禅修、静坐等,然而佛教精神内容博大精深,禅宗思想只是佛教思想的一部分。佛教生命观、“戒、定、慧”等领域仍需发掘,缺乏深入的领悟,理论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匮乏,佛教精神对心理健康的研究视野受到局限。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启超说佛》,第109页,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2]奥弗洛伊德,解梦[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4.5.
  [3]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学原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17页。
  [4]《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现代转型与当代价值》,唐忠毛著,摘自《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5]黄国胜.佛教与心理治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在广袤的农村,在旷远的田野,“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犹如春风,吹绿了广大农村妇女的心田,滋润着她们的生活;催生着她们的丰硕成果,也给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讨论极值点与最值点、稳定点和拐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
2010年8月4日的浙江嘉兴,烈日当头,无声地散发着泛白的炽热光芒,似乎把空气中的水分也要烤得一干二净。风纹丝不动,路上的砖石都是滚烫的,典型的酷暑天气。而此时的嘉兴发电厂,却有
结合佛教"华严世界"的说法与<菜根谈>的义理来阐述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里,最非凡的是他能对生活进行审美的"非功利的省视",并用艺术的方式将这种"省视"升华为田园诗.陶渊明为
我国的高等教育由原来的免费义务教育发展到收费制,其在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并没有及时制定出来,从而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出现了若干
1.生产者应当将其从业基本信息以及__________、_______、产品伤害纠纷、产品在国外召回情况等信息向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数列极限的"ε-N"定义,往往使初学者难以理解.如果运用几何意义讲授,则既能分解难点又能突破难点.
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新形势下应注意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与思想政治工作、严格管理与注重人本思想、教育管理者与被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使校本培训思想观念逐渐深入各学校领导之心,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校本培训中,各学校应根据发展实际而制定相关计划,以促进校本培训活动的深入开展。现阶段,我国学校针对校本培训活动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思想理论基础不够成熟,且缺乏实践。本文主要对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思路进行分析,并阐述学校校本培训活动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培训 思路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