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智慧

来源 :中学生百科·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mu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从上学的方式、早餐的种类,到填报的志愿、工作的岗位,大大小小的选择几乎可以概括我们的一生。在这些不计其数的选择中,总有一些是需要我们极其慎重地去对待的。比如阅读,比如交友,当然,还有你将终身为之奋斗的梦想,以及实现梦想的方式。
  选择是需要理性的,因为生命的时间有限。毕淑敏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叫《我的五种生命要素》。当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以“心灵游戏”的虚拟方式在她面前一样样消失时,她竟然仍然能够感受得到那种失去的焦心与疼痛。这便是选择之难。也正因为难,所以需要智慧。
  >>【例文一】
  阅 读
  文/苏 童
  很早以前,我读书几乎是不加选择的,或者是一部名著,或者是一部书的书名优美生动吸引我,随手拈来,放在床边,以备夜读所用。用这种方式我读到了许多文学精品,也读了一些三四流的甚至不入流的作品。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对某几部名著我无法进入真正的阅读状态。比如麦尔维尔的巨作《白鲸》,几乎所有欧美作家都倍加推崇,认为是习作者所必读,但我把《白鲸》啃了两个月,终因其枯燥乏味,而半途而废,还给了图书馆。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我以后再没有重读《白鲸》。如果现在重读此书,不知我是否会喜欢。但不管怎样,我不敢否认《白鲸》和麦尔维尔的伟大价值。令人愉悦的阅读每年都会出现几次。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读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那时我在北师大求学,一位好友向我推荐并把《守望者》借给我。我只花了一天工夫就把书看完了。我记得看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教室里已经空空荡荡,校工在走廊里经过,把灯一盏盏地拉灭。我走出教室,内心也是一片忧伤的黑暗。我想象那个美国男孩在城市里的游历,我想象我也有个“老菲芯”一样的小妹妹,我可以跟她开玩笑,也可以向她倾诉我的烦恼。
  那段时间,塞林格是我最痴迷的作家。我把能觅到的他的所有作品都读了。我无法解释我对他的这一份钟爱,也许是那种青春启迪和自由舒畅的语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因此把《守望者》作为一种文学精品的模式。这种模式有悖于学院式的模式类型,它对我的影响也区别于我当时阅读的《静静的顿河》,它直接渗入我的心灵和精神,而不是被经典所熏陶。
  直到现在我还无法完全摆脱塞林格的阴影。我的一些短篇小说中可以看见这种柔弱的水一样的风格和语言。今天的文坛是争相破坏偶像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塞林格是浅薄的误人子弟的二流作家,这使我辛酸。我希望别人不要当我的面鄙视他。我珍惜塞林格给我的第一线光辉。这是人之常情。谁也不应该把一张用破了的钱币撕碎,至少我不这么干。
  现在说一说博尔赫斯。大概是一九八四年,我在北师大图书馆的新书卡片盒里翻到这部书名,我借到了博尔赫斯的小说集,从而深深陷入博尔赫斯的迷宫和陷阱里。一种特殊的立体几何般的小说思维,一种简单而优雅的叙述语言,一种黑洞式的深邃无际的艺术魅力。坦率地说,我不能理解博尔赫斯,但我感觉到了博尔赫斯。
  我为此迷惑。我无法忘记博尔赫斯对我的冲击。几年以后我在编辑部收到一位陌生的四川诗人开愚的一篇散文,题名叫《博尔赫斯的光明》。散文记叙了一个博尔赫斯迷为他的朋友买书寄书的小故事、并描述了博尔赫斯的死给他们带来的哀伤。我非常喜欢那篇散文,也许它替我寄托了对博尔赫斯的一片深情。虽然我没能够把那篇文章发表出来,但我同开愚一样相信博尔赫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它照亮了一片幽暗的未曾开拓的文学空间,启发了一批心有灵犀的青年作家,使他们得以一显身手。
  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在阅读中你的兴奋点往往会被触发,那就给你带来了愉悦。那种进入作品的感觉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对于一部你喜欢的书,你会记得某些极琐碎的细节、拗口的人名、地名、一个小小的场景、几句人物的对话,甚至书中写到的花与植物的名称,女孩裙子的颜色,房间里的摆设和气味。
  两年前我读了杜鲁门·卡波特的《在蒂凡纳进午餐》,我至今记得霍莉小姐不带公寓钥匙乱揿邻居门铃的情节,记得她的乡下口音和一只方形藤篮。
  有一个炎热的夏天,我钻在蚊帐里读《赫索格》,我至今记得赫索格曾在窗外偷窥他妻子的情人、一个瘸子,他在浴室里给赫索格的小女孩洗澡。他的动作温柔目光慈爱,赫索格因此心如刀绞。在索尔贝娄的另一部作品《洪堡的礼物》中,我知道了矫形床垫和许许多多美国式的俚语。
  卡森麦勒的《伤心咖啡馆之歌》我读过两遍。第一遍是高中时候、我用零花钱买了生平第一本有价值的文学书籍,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美国当代短篇小说集》。通过这本书我初识美国文学,也读《伤心咖啡馆之歌》。当时觉得小说中的人物太奇怪,不懂其中三味。到后来重读此篇时,我不禁要说,什么叫人物,什么叫氛围,什么叫底蕴和内涵,去读一读《伤心咖啡馆之歌》就明白了。阅读确实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作为中国当代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苏童毫不避讳地跟我们分享了他的阅读体验与文学审美历程。从最开始的“不加选择”,到因朋友的推荐而“被迫选择”,可这一次的“被迫”却成了苏童迈向“主动选择”的推动力。从此,塞林格、博尔赫斯、卡波特、卡森麦勒……一个个伟大的名字进入了作者的生命体系之中,并成就了“美好”。我们来看苏童的阅读过程,其实就像看我们自己一样。苏东坡的自勉联是“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可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阅读的过程一定是伴随着选择的,或许可以说,我们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例文二】
  选择的智慧
  文/唐传兵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去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收到的上万份答卷中,贝尔纳的答案获得金奖。他的回答是: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理由是: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在当今社会里,甘于浑浑噩噩的人是少数,多数人均渴望有所作为,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真正成功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但有一条却是可以肯定的,即大多数人不善于正确分析主客观条件和把握最能获取成功的机遇,眼睛只瞄准颇具诱惑力的“最有价值的”目标,放弃了“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目标,结果弃易趋难而步履维艰,在遭遇挫折之后又往往心灰意冷,不思进取,这自然与成功无缘。
  选择是一种智慧。智慧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之初就已经失败了。譬如,你在野地里徒手追赶兔子,那只肥大的兔子既刁且快,那只瘸腿的兔子却是瘦小得多,你执意追赶大的,结果一无所获。再譬如,你在探险途中遭遇口渴,又没有饮用水的时候,侥幸发现路旁有一棵桃树,可遗憾的是,树上结的偏是些不大起眼的半生半熟的小桃子,又酸又苦,难以入口。你心存侥幸地想,前面一定还有桃树,一定结满了又大又水灵的鲜果。于是,你忍着难耐的口渴又上路了,可是在旅途中,你再也没有发现桃树了。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莺正在大树上唱歌,一只鹞鹰飞来抓住了它。就在莺将要被吃掉的时候,它请求鹞鹰放了它,说它根本不能填饱鹞鹰的肚子,如果想吃饱,应该去捉更大点的鸟。鹞鹰回答说,假如我放掉手里现成的食物,再寻找还没有看到的东西,那我不成了傻瓜吗?多聪明的鹞鹰,它的选择与贝尔纳的选择一样充满了智慧。它懂得与其追求虚无的东西,还不如把握现实。
  舍弃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标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人的能力却是有限的。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宏图大志,给人带来的不仅是力不从心的重负,壮志未酬的遗憾,更重要的是耗尽了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功的能力。
  选择的过程中总会伴随着舍弃,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现实的社会生活,会将我们最初放飞的纯美理想一点点拉回到大地上来。或许会心有不甘,甚至还会怨天尤人,可是再怎样抱怨也无济于事。选择的智慧,或许类似于传统文化中“中庸”的思想,在可实现的范畴之中为自己选择一个最好的目标,会让内心更趋于宁静,也能更早地收获踏实感与成就感。其实给“成功”下定义的权利完全属于自己,无论社会上的人怎么去鼓吹那些财富与地位兼具的所谓“成功”,你能清楚地认识到何为自己内心真实所需,便是大智慧了。
  >>【例文三】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文/晓 寒
  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
  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观察中,角度为何比距离更重要呢?因为角度是观察人、观察事物的出发点。人们从什么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什么结论。从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不仅难以一致,而且往往迥然不同。
  有人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自我,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总觉得自己不幸运、不快乐、不幸福。殊不知周围还有更多的人在“另眼”观察你、评价你。这个“另眼”就是另一个“角度”。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你:“怀才不遇”既可能是“不善表现”的结果,也可能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甚至很可能你本来就是“平庸无能”之辈。你可以自己认为自己不幸福,但在很多人眼里你却是“被快乐萦绕着的幸运者”。我们见过遭遇失恋的男女常常痛不欲生、浑浑噩噩,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最可怜的、最倒霉的人。可在别人的眼中,“失恋”正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个非凡的磨炼、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而这,也正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所在。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当带兵打仗大任。在越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空谈误国”的千古骂名。
  人们眼中为何总是出现失真的“我”呢?
  为什么你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并非特别,并没有那么不平凡;而你自己认为痛苦、烦恼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这是因为对“自我”正确的观察、客观的评价,并非来自自己,而常常来自他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这个实践当然包括自我感觉,但更多则包括他人的评价与认可,包括世间一切客观要件当作你的“参照物”,当作你的观察坐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了解对方易,了解自己难。其实,要真正了解自我,不妨来一个换位思考,不妨试着从别人的立场、别人的角度去观察。这样,你才能摈弃自我“感觉良好”的弊端,才能真正走出“完美主义”的误区。如果你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自我,那么你看到的只是失真的、残缺的,甚至是畸形的“自我”。
  (摘自2012年12月1日《大洋新闻》)
  这篇文章其实在强调我们应该要学会选择观察事物的角度与方式,尤其是了解自我。“失真的自我”是存在于许多人的头脑之中的,当然,我们可以说,没有办法去探知绝对的“真”,有句话说“知世界易,知己难”,人的一生其实都是一个在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可是,哪怕不能到达绝对的顶点,我们也应该不断去了解自己,完善自己。正所谓“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不要太固执于自己的观点,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用心聆听,学会用智慧为自己做出选择与判断。年轻的你会发现,其实偶然一次不那么任性,世界在你眼前便开阔了许多。
  编辑/姚 晟
其他文献
淀粉仿瓷涂料左保斌(株洲化工厂研究院412004)1基料制备1.1基料原料及规格玉米淀粉:水分<13%,蛋白质<0.5%;灰分<0.5%,白色粉末;次氯酸钠:工业品,有效氯含量不小于10%;氢氧化钠;工业品,白色片状固体;硫酸镍:工业品,蓝绿色
望着眼前纷飞的落叶,一个人的身影悄悄地走进了我的脑海……我参军的那年冬天,雪下的特别多特别大。送新兵的火车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喘着气在一个不起眼的小站停下。外面很黑,
作文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写作和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主动性,有意识地将教作文与教做人结合起来,既教学生作
依《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论述,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从整体上全面认识作文教学的目的要求,从而建立起全面正确的作文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
本文讨论了利用功率射入法解决由实验测定结构内部损失参数和耦合损失参数的问题,研究了确定SEA能量平衡方程系数矩阵的方法,提出一种简便实用的由理论结合实验确定子系统能量和等
去年故世的老红军战士陈靖珍藏了一把绢扇,绢扇两面都是邓拓亲笔题写的七言绝句。一首题给夫人丁一岚,一首赠给老友陈靖。邓拓(笔名马南邨)、丁一岚、陈靖三人都是上世纪40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进展,一批生产企业将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有一批生产企业将选择出口代理制。他们在外贸活动中享有签约权、出国谈判权、外汇调剂权等等一系列权利。在享受各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
对于遍布各地的乡镇企业来说,1988年可能是较为困难的一年。江都一位乡镇企业局长作了这样的形容:今年上半年很难过,下半年简直不得过了。当然,这说法有点把问题看得过分严
毫无节制的高薪体系已经被舆论严重抨击,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情况仍旧在发生全球燃料服务公司度过了堪称胜利的一年,相比其它在苦苦挣扎的、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在2008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