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爸爸,一千种育儿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82211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的养育千篇一律,爸爸的陪伴则千差万别。
  与妈妈温柔而细腻的存在相比,爸爸是创造多样可能性的存在。当然,陪伴中“多样灾难性”的可能也在其中。
  现实中,与女性的婆婆妈妈不同,爸爸更多大大咧咧,妈妈私下便生出诸多不满。毕竟,跑错教室,忘记送娃上学的时间,带孩子时沉迷打游戏、“葛优躺”等这些爸爸带娃的日常都在身边鲜活地发生着。
  在妈妈群里,最大的谈资就是吐槽爸爸们的各种不靠谱。我想说,妈妈们,别自寻烦恼了,如果放着爸爸这款育儿神器不用,才是你们最大的损失。
  当妈妈指责爸爸带娃“大条”和懒散时, 爸爸并不服,因为“我们只是更有创意”。此话并不假。
  爸爸带出来的孩子,有更强的性别认同。
  要知道,正是在爸爸妈妈不同特点的衬托和对比之下,孩子才会更好地理解性别的含义。
  爸爸带出来的孩子,独立能力更强。相较于妈妈的精心呵护,爸爸的粗犷放养反而更能激发孩子独自去探索世界,面对困难时有更强的忍耐力。
  爸爸带出来的孩子,动手能力更强。与妈妈手把手地安全养育相比,爸爸往往缺乏一定的耐心;放任之下,反倒是培养孩子自己去动手动脑做事。
  爸爸带出来的孩子,责任心更强。爸爸通常在孩子心目中扮演着更多责任承担者的角色。经常和爸爸在一起的孩子,更勇于担责,遇事不易逃避。
  爸爸带出来的孩子,运动能力更强。与妈妈讲故事、唱歌等室内活动相比,爸爸更喜欢用爬山、跑步等运动的方式与孩子在一起。孩子的活动量自然增加,意志力也得到锻炼。
  爸爸带出来的孩子,能够更好地控制情绪。与女性敏感、好激动相比,男性通常心态会更加平和开放,能够为孩子情绪管理提供更好的示范。
  爸爸带出来的孩子,人际关系更好。人际交往中,坚韧、果断、自信与独立的人更受人欢迎,而这些也是爸爸较多具备的品质。
  通常,爸爸还比妈妈更有想象力和包容心。这种情况下,孩子则更具探索与乐观精神。
  爸爸们既然如此优秀,妈妈们不妨更信任他们,主动为他们创造与孩子在一起的专属时光,鼓励爸爸们在教育上大胆发表观点, 并付诸行动。
  家不是第二个学校,而是孩子放松解压、学会生活的地方。爸爸的积极参与,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欢乐的氛围。相信,更丰富、更多样、更人性化的陪伴一定能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前两天,看到一位家长推荐两本关于爸爸的绘本,分别是《我们小区的粗胳膊叔叔》和《我希望爸爸》,读完很有感触。两本绘本都从真实感人且充满爱意的孩子视角创作。前一本将无所不能的爸爸形象在孩子心中完美复刻,故事的主角是“叔叔”,充满悬念,每一幅画面始终欲盖弥彰,但孩子在套路中却乐此不疲。《我希望爸爸》的故事中,通过小男孩簡单的内心告白,还原了现实生活中因为奔波有时错过孩子成长的爸爸形象。让我惊艳的是,从小男孩的讲述与愿望中,竟全是怜惜与谅解。可以说,整本绘本治愈力满满。
  (金玲,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中心主任。编审。)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变革涉及诸多要素,而课堂等待或许是这些要素中非常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教育是慢的艺术,等待是“慢教育”的课堂呈现,课堂等待是数学学科的需要。面对理性的数学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的学生,应预设、生成、发生等待,控制快与慢的节奏,把握动与静的内涵,认识多与少的关系,以教师的“无为”实现学生的“有为”。  关键词:课堂等待;“慢教育”;数学教学;预设;生成  一、何为“
摘要:在40年的从教历程中,遇到许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上公开课、第一次参加教学比赛、第一次同课异构等,这些小故事中有大道理,蕴含着成长的哲理。它们是人生历程中的一粒粒珍珠,像一个个台阶垫起了人生的高度,照亮人生前行的道路,帮助走向人生的高远,攀登人生的高峰。  关键词:专业成长;从教历程;第一次  人的成长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上街,第一次受到批评…… 因为是第一次,
代币奖励法在幼儿园被广泛运用,研究采用访谈法,与H市某公办幼儿园60名中班幼儿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后发现:幼儿对代币奖励非常感兴趣;奖励过程中幼儿依赖教师评价,师幼关系失衡;幼儿与同伴处于失序竞争的状态。教师要慎用代币奖励法,尝试三个转变,引导幼儿由“追求奖励”向“肯定自己”转变,由“互相告状”向“合作共赢”转变,奖励过程由“教师主导”向“师幼平等”转变。
摘要: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苏省南京市某重点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作为被试,以教学方法为自变量,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做数学”的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做数学”的教学方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测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即实验组学生的逻辑推理与直观想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做数学”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做数学”;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项目课程的实施是一种新的尝试。文章从分析项目课程对幼儿学习的意义入手,探讨了项目课程的实施要领,提出分阶段设计课程、内容要突出项目活动的基本元素,还要重视项目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绘本中蕴含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元素。幼儿教师可将绘本视作支持幼儿深度游戏的一种“游戏资源”,有效挖掘绘本的多元价值,结合幼儿各领域发展目标以及年龄特点,拓展形成各种游戏活动。文章以不同类型的绘本在美术区、科学区、语言区中的运用为例,探讨了教师如何运用绘本为幼儿深度游戏提供支架。
摘要: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是数学学习的永恒追求。在“做数学”中获得丰富的表征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数及计数法;在“做数学”中经历图形的构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图形性质;在“做数学”中明晰运算的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运算法则;在“做数学” 中直观感知数学概念的要义,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关键词:“做数学”;计数法;图形性质;运算法则;数学概念  就数学学习而言,是否理
低混教育模式的探索基于独生子女以及二孩的教育问题,基于为中、小班幼儿提供多样化、复杂化的社会交往环境,为大班幼儿提供系统经验学习环境,文章从环境创设、课程建构、混龄形式等多方面探索低混教育模式的实践之路,发挥混龄教育的价值,同时建立幼儿系统化的经验。
摘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将一方土地开辟成绿色农场,作为教室之外的又一课堂空间。“田野课堂”摒弃“填鸭式”教学,注重让儿童主动地学、探究地问、真实地做。五年级的“田野课堂”,开展“我是田野小主人”“我是田野小管家”“我是田野小赢家”三个板块的活动,使学生在自由、自主、自然的“田野课堂”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茁壮成长。  关键词:“田野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种植  田野是一本无字的百科全书,任由儿童去
一位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与我聊起他未来的规划。他想开一家独具特色的奶茶店, 摒弃市面上一些奶茶店近于流水装配线的固化的操作模式,能因顾客而异。但是,这一想法却遭到家长的反对,理由是:大学本科生出來开奶茶店太“跌份”。  学生很苦恼,何以出了学校大门,依然逃不掉“高下之分”的各种判断。  我建议他对当前本地区的奶茶市场环境、营销模式等进行多方调研,在此基础上考虑自己奶茶店的市场定位和运营模式, 并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