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针对课程改革的大趋势,我校适时地提出了“学做导合一”的教学模式。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运用“学做导”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呢?以下我就结合自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学做导”。
一、教学是双向的,是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历史教学除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之外,还要让他们形成辩证思维,实现知识的迁移。记得有一位学生在学习到“中国近代化”那一章时,曾经给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康有为不是要求革新、实行变法吗,怎么后来却反对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的活动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从根源上看则复杂得多。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对立,绝不是两股势力的对立,而是两种不同政见的分歧。维新派代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终极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权;而革命派却来自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大多出身贫寒,最终建立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制的政府。但是这样讲的话,可能会越讲越含糊。所以,我就只给学生讲得很浅显,就是两派要不要保留君主。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近代英国、_日本、美国和法国的政治体制知识,然后让学生就当前英国、日本这两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与美国、法国这样的实行共和制的国家作对比。这样,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学生既容易掌握所学知识,也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实现了知识的迁移。站到教师这个角度,我的知识也得到了重温,加深了印象,也提高了我的教学能力。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他们在练习、思考中主动发现问题
学生在掌握一些基本史实内容之后,就需要适当地做一定的练习,对所学知识回炉,同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点以利今后更好地学习。五千年的中国史要把每一个细节弄明白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抓住不同时代的一些重要特点把握历史了。还是以中国近代史为例,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前后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百多年,社会动荡不堪,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横行霸道,中国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各个阶级陆续登场共同缔造了这部中国近代史。其中具体的小知识点可以说是纷繁乱杂,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掌握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完第一单元“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后,就让学生自己结合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为什么要侵华?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有什么样的影响?学生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把四次战争、四个条约的背景、经过、影响等相关史实掌握并理解透彻,才能把问题弄清楚,这也就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归纳整理才能完成。这样,学生动手完成作业的过程则也是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复习掌握的过程,也是知识得以升华的过程。
三、兴趣是良师,导学很重要
北京海淀区精华学校的高级历史教师袁腾飞被称为是“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老师之所以能被大众所认同,除去他幽默的语言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善于营造与上课所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情境。历史情境的设置在展示一些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后,教师还可以创建部分场景,进行引导。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加以实践,把课堂所学以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像拍电影一样,让学生深入到历史情境当中感受当时的社会状况。比如说,在讲到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服饰和礼仪的变化大家可能有所了解,但就学生学习而言,觉得枯燥乏味,并且学完之后印象不深,那么老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穿上清末古装和民国初期的西装自己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情境剧。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对所学知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和袁腾飞老师所说的历史教学只要在不违背历史常理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加以个人的阐发的思想是一致的。
总之,历史教学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以上的这些感受只不过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得出的一点拙见罢了。若要真正地做到“学、做、导合一”,以后还得继续努力,在现在的基础之上不断改进才行。
一、教学是双向的,是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历史教学除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之外,还要让他们形成辩证思维,实现知识的迁移。记得有一位学生在学习到“中国近代化”那一章时,曾经给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康有为不是要求革新、实行变法吗,怎么后来却反对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的活动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从根源上看则复杂得多。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对立,绝不是两股势力的对立,而是两种不同政见的分歧。维新派代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终极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权;而革命派却来自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大多出身贫寒,最终建立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制的政府。但是这样讲的话,可能会越讲越含糊。所以,我就只给学生讲得很浅显,就是两派要不要保留君主。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近代英国、_日本、美国和法国的政治体制知识,然后让学生就当前英国、日本这两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与美国、法国这样的实行共和制的国家作对比。这样,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学生既容易掌握所学知识,也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实现了知识的迁移。站到教师这个角度,我的知识也得到了重温,加深了印象,也提高了我的教学能力。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他们在练习、思考中主动发现问题
学生在掌握一些基本史实内容之后,就需要适当地做一定的练习,对所学知识回炉,同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点以利今后更好地学习。五千年的中国史要把每一个细节弄明白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抓住不同时代的一些重要特点把握历史了。还是以中国近代史为例,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前后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百多年,社会动荡不堪,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横行霸道,中国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各个阶级陆续登场共同缔造了这部中国近代史。其中具体的小知识点可以说是纷繁乱杂,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掌握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完第一单元“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后,就让学生自己结合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为什么要侵华?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有什么样的影响?学生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把四次战争、四个条约的背景、经过、影响等相关史实掌握并理解透彻,才能把问题弄清楚,这也就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归纳整理才能完成。这样,学生动手完成作业的过程则也是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复习掌握的过程,也是知识得以升华的过程。
三、兴趣是良师,导学很重要
北京海淀区精华学校的高级历史教师袁腾飞被称为是“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老师之所以能被大众所认同,除去他幽默的语言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善于营造与上课所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情境。历史情境的设置在展示一些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后,教师还可以创建部分场景,进行引导。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加以实践,把课堂所学以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像拍电影一样,让学生深入到历史情境当中感受当时的社会状况。比如说,在讲到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服饰和礼仪的变化大家可能有所了解,但就学生学习而言,觉得枯燥乏味,并且学完之后印象不深,那么老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穿上清末古装和民国初期的西装自己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情境剧。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对所学知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和袁腾飞老师所说的历史教学只要在不违背历史常理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加以个人的阐发的思想是一致的。
总之,历史教学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以上的这些感受只不过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得出的一点拙见罢了。若要真正地做到“学、做、导合一”,以后还得继续努力,在现在的基础之上不断改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