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体制走向终结?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zjh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普京用一场国情咨文和一场大型记者招待会拉开了俄罗斯年度政治总结季的序幕。尽管两场活动中普京依旧自信满满地列举政绩、展望未来,但外界大多聚焦于普京如何应对反对派挑战及经济发展减速等棘手问题。最具公信力的调查机构“列瓦达”甚至在两场活动后搞了“如果普京陷入弱势或突然离开,俄政治向何处去”的民意调查,引发媒体讨论。
  以一系列大规模公民示威行动开启大幕的2012年,对于普京权力体系来说或会是个重要的转折点。自此之后,普京及其体制很可能将走上一条完全区别于以往的运行轨道。

横亘的经济难题


  此次记者会甫开始,普京就列举了大量“捷报”数字。他给出2012年1至10月俄GDP增长3.7%的数据,并强调尽管低于去年的4.3%,但它是在欧洲、美国和中国经济前景不确定的背景下取得的,仍足以为他国羡慕。此论显然难以服众,俄经济分析公司FBK专家伊戈尔·尼古拉耶夫就形象地评价道:“病人脸上的一点红晕并不意味着身体健康。”他分析称,俄经济只是在2012年头几个月增长较快,下半年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进入11月,几个主要的经济数据增长率均在1%上下,农业更是出现了7.4%的萎缩。他据此预判俄经济在2013年很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
普京9月为鹤群“带路”的举动被反对派朝笑,他反讽反对派是“跟不上的软弱的鹤”。普京及其体制很可能将走上一条完全区别于以往的运行轨道。

  认为俄经济有放缓风险的人并不在少数,包括俄中央银行行长谢尔盖·伊格纳季耶夫在内的许多业内人士均持此论。这实际上反映了俄经济过去12年间“能源驱动”模式在美国页岩气革命、欧洲追求天然气来源多元化和多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难以为继。也正因为这样,在这一年中,无论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都在不同场合努力为俄罗斯招商引资,这实在是原有的资金来源枯竭后的无奈与尴尬。在国情咨文和记者会中普京多次重复反腐、打击离岸公司以及改善投资环境的问题。这个“三位一体”的问题组合,实际上是吸引投资的直接发力点,普京的重复与强调凸现了其对吸引资本的迫切。
  即使不研究具体数字和领导人的表现,单从一些事实上也能看出俄在投资方面的窘迫。比如俄在武器研发方面越来越多地采用与别国联合研制的模式,这其中往往是俄罗斯负责技术而另一国负责提供资金。此外,专门负责俄军工产业的副总理罗戈津已决定从民间吸引资本来制造武器。俄极端落后的铁路系统急需大笔资金进行升级改造,不久前俄铁路部门甚至被迫提议“从养老基金中提取资金进行铁路改造”。
  投资不振、经济发展疲软,这些显然让普京及其权力体系非常难受。因为自从俄罗斯民族在苏联后期开始寻求转型以来,经济发展状况历来是各体制合法性的第一来源。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首先从经济体制开始,谋求提振经济发展;“青年改革派”的失败首先因为其经济改革未能带来他们承诺的经济发展;叶利钦在“青年改革派”和寡头之间的立场游走,则因为他无法满足社会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普京的成功则在极大程度上拜高涨的油气价格所赐,这为其带来了取之不尽的经济合法性。
  如今油气价格虽未一跌到底,但其无法支持俄经济以过去那样的速度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普京对此早有意识,在2012年刚当选总统后就签署命令,要求国家在2016年之后退出大部分非资源性领域,意欲在经济发展上寻求新路。但从2012年的实践看,允许其手下第一心腹谢钦所控制的“俄罗斯石油”并购“秋林BP石油公司”从而制造一个超级石油巨企的普京未能释放明确的改弦更张信号。从整个2012年普京体制对俄罗斯的操盘来看,其调头趋势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梅德韦杰夫所称的“俄政治已经出现停滞现象”的判断。这一年中,该体制明显不如以往稳固,保守自由两翼对抗加剧,也曾传出部分体制内成员同反对派暗通款曲的传言。这些都是指向某种方向的信号。

普京反腐运动的实质


  普京体制眼下的不稳固局面,并非单纯经济发展遇阻便可解释。其威权遭遇的基于即时社交网络的公民权利意识爆发也是普京的梦魇。这集中体现于近两年围绕两场选举而进行的系列大规模公民示威游行。如今,支持公民走上街头的动力大大衰减,因此出现了体制外反对派与公民运动的分流,但较为普遍的对现体制的不满并未消散。这从普京支持率的持续走低便可见一斑。虽然普京发起的反腐运动使其支持率得到支撑,但在缺少实质性变革举措以及中产阶级及网络一代力量持续走强的背景下,其越来越不被俄民众追捧的趋势难以改变。
  针对公民权利意识的爆发,普京所发起的反腐运动便是一种回应。这场运动的高峰便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因腐败弊案下台,以及最新的“官员及其家人财产和支出申报”的法案。在记者会上,普京高调宣布,2012年俄已经处理了800多名腐败官员。但实际上,这场反腐运动的主体是俄政治高层,而非司法系统。更何况俄根本没有独立的司法体系,尽管普京在记者会上否认这一点。深谙反腐运动实质的记者们在记者会上将焦点指向谢尔久科夫和前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询问普京是否将追究他们的腐败罪案。普京表示,正在对卢日科夫进行刑事调查,而对谢尔久科夫则一再强调在没有确定证据前不能冤枉好人。
  但是,就在普京作出上述表态时,卢日科夫仍在国外逍遥生活,并在此后发表声明欲维护自己的名誉,指责普京身边的幕僚误导了普京。这让普京关于刑事调查的表态显得莫名其妙。而那位穿着睡衣出现在腐败弊案第一嫌疑人瓦西里耶娃家中的谢尔久科夫可谓涉案甚深,但直到现在都安然无恙,不得不让人怀疑普京反腐的诚意。据悉,普京早已密下指令,不得动谢尔久科夫。
  这些都揭示了普京反腐运动的实质,其目的是保住当下权力体制。只要反腐不涉及体制骨架,则可全力进行。但若将谢尔久科夫这种权力体系核心成员投入监牢,则整个体系都会震动。从这个角度讲,俄政治学者明琴科发布的有关俄高层的判断是有道理的,普京虽位高权重,但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当下心腹集团,无法随意否认他们的利益。

普京无法改变的趋势


  普京对体制内利益集团的呵护,与对体制外反对派的雷霆政策相辅相成。后者包括一系列带有维稳性质的法案的通过、震动全球的RIOT PUSSY案、对反对派领导人纳瓦尔内、乌达尔佐夫的调查和监禁,以及对州长直选等放开政治垄断举措的“稀释”。这些自然仍是维护体制的举措,但必须指出,普京对体制外反对派的打压已经无法突破法律底线,即使这些法律也都是符合当下体制的法律。
  这是俄政治变革在过去20年中得到发展的明证。而这里面恰恰蕴藏着普京无法改变的趋势:拥有选票民主的俄罗斯民众可以通过大选来推翻普京经营的体制,而完全无需借助于暴力。这也是普京一再寻找经济和政治手段维护支持率以及公民示威虽然退潮但民意仍不可忽视的主要理由。
  1996年,叶利钦放弃了建议他中止大选的保守派统领科尔扎科夫,转而投向了寡头阵营,用选举的手段继续居于体制之内。自那之后,俄告别了苏联解体后的第一套领导体制—赤色民主体制,迎来了第二套体制—寡头强力集团体制。第二套体制中,民主选举已经彻底无法被废除,所以该体制必须建立在高支持率的基础上,否则就会立即瓦解。普京的上台是叶利钦时代自由改革失败、高企的油气价格以及克格勃遗留力量的强大组织性一同促成的,这才有了普京的神话及其体制的屹立不倒。但是,恰恰是民主选举体系内蕴藏了普京体制终结或改弦更张的契机。普京眼下遭遇的挑战恰恰来自这里。
其他文献
在今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总统对他所倡导的“美国优先”做了原则性解释,即他的贸易、税收、移民、气候等重大政策,都将以美国是否获利为逻辑起点。“购买美国货”、“雇佣美国人”这样的口号,正是这个逻辑的演绎。  “美国优先”是否会导致美国逐渐“内向化”,甚至走向孤立主义,亦或不再扮演自由、民主灯塔角色,不再承担超级大国的国际义务?这是外界普遍的疑惑。  事实上,“美国优先”在历史上一直是美国政
老家在农村,也常到农村出差,但真正了解农村的机会不多。这次,我来到广西融安县出差,实地和不少村民聊天、算账,有很深刻感触:一些看起来宁静而美好的风景,一旦真正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以后,往往就是我们急于逃离的地方。  到融安采访前,我看到很多关于融安县种植青蒿的报道,文章和图片充斥着田园牧歌式的场景,这让我在心里也误认为:青蒿,那是一棵可以给村民带来脱贫致富的草。  但现实不是这样,走访后,我发现,和全
和任何一种职业一样,记者这个行当在大部分时间里面其实是平淡无奇的,但总有某个时间段,会让人感到非常不一样。2016年5月,就是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时间段。  这么说,我是有理由的。在多年的时政报道中,对于比较快速变迁的中国社会,一个记者一般会有两种观察的视角:一种是自上而下的,主要是看国家领导层的政策动向;一种是自下而上,主要是看社会发生的影响比较大的公共事件。  正是从这两个视角来看,2016年5
教育的3个目标“提供信息、训练能力、激发兴趣”中,我们往往只偏重第一个目标,也只能实现第一个目标,但这在网络时代是远远不够的。  近来,有一篇网文《请严肃地告诉孩子:学习肯定是辛苦的!全世界都一样!》在中小学生家长群流传。该文称:“……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有时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批评两下?……有些家长以为国外教育就是快乐的,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一样要很努力学习才
当全中国都开始漂泊时,他执笔书写个人的乡愁。在他认为自己的湖泊已经足够大,不必再通过迁徙来拓宽的时候,却发现下一代想要的是大海。  如果时间跨度够大,对主流社会参与够深,一个人的人生,就是社会变迁的缩写。  李广平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他的作品却是熟悉的,除非你太年轻。他作词的歌曲《你在他乡还好吗》、《潮湿的心》,曾火遍大江南北,而且持续多年,在1990年代,几乎人人都曾被
在目前所有的行政职务称谓中,笔者最喜欢的就是“河长”这一称谓了。  有时浪漫地想,假如我是一间饭店的总经理或是总厨,不管哪一位“河长”到本店就餐,我们一定会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给他弄一只肥大的狮头鹅,想办法做一碟卤水拼盒,请他免费享用这道充满百姓敬意的佳肴,并和我们重温一首颇具生活气息的小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当然,我们会自觉遵守有关的规定,不能送太多的菜,再送半斤到
中国高铁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也是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在很多技术领域,已经超越了日、法、德等高铁技术原创国。中国高铁为什么这么 “牛”?  从最初独立研制,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到最后实现完全自主的全面创新,不过20年时间。因此,高铁也被称为中国制造“弯道超车”的典型。  “弯道超车”只是人们看到的一种结果。在“弯道超车”的背后,中国的铁路技术通过建国之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实已经
个人阅读的乐趣和意义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减,因此,个人化的阅读历史,无论是在推广文化阅读,还是在厘清社会史、文化史的脉络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科幻作家郝景芳作为第28届香港书展的嘉宾,于2017年7月21日香港会展中心做了名为“折叠北京—一次关于不平等的实验”的主题演讲,演讲中,她向两岸三地的读者介绍了自己荣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的作品《北京折叠》,并讲述了自己创作这部小
2017年8月25日上午9点半,泰国前总理英拉·西那瓦以“耳水失衡”为由,未能出席最高法院举行的“典米案”最后宣判。最高法院认为英拉有“逃案”嫌疑,立刻出具逮捕令,并将宣判日期延迟至9月27日。  川登喜大学民意调查中心的民调显示,“英拉事件”已经成为近期泰国民众最为关注的新闻事件;同时,此事件也因关系重大,且有诸多蹊跷之处,而成为国际热点。本文拟就其发展进程和有关各方反应做一梳理,并简析其折射出
科技和商业可以给我们描述一个充满迷幻的世界,但哲学有助于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是和不是什么。  无论是在宗教文本,还是哲学家、文学家们的描述中,都一次次构想过诸如“世界末日”的图景—区别只是在于前面是否有一个天堂等着,还是历史彻底终结。它们让我们想到,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真像是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历险。  到现在为止,政治、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风险无处不在,但并没有根本性的危险,想象中的很多事情并没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