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中发展数学思考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d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观察,不少教师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没有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忽视了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整体建构。特级教师吴汝萍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通过操作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扩展学生的认识、深化學生的理解,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了注重发展学生数学思考的理念。
  【片段一】实验探究,引发冲突
  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什么叫三角形呢?
  生: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围成”是什么意思?
  生:3条线段首尾相连。
  师:给你3根小棒,你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能。
  师:我们现在分男生和女生两组,每组推荐两名同学到台上围三角形,看哪个组围得快。
  (出示小棒:3根20厘米、3根10厘米)
  师:你们先用石头、剪刀、布来确定谁先选材料。
  (学生用石头、剪刀、布分输赢)
  生(男生):耶!我们赢了,我们选3根20厘米的小棒。
  师:女生用3根10厘米的小棒,现在开始围三角形。
  (学生围三角形)
  生:我们围好了。
  师:真了不起!你们差不多是同时围好的,不分胜负。现在请你们交换其中的一根小棒再围一次,看哪一组围得快。
  (男生用两根20厘米和1根10厘米的小棒,女生用两根10厘米和1根20厘米的小棒。)
  师:现在开始围三角形。
  生(男生):耶!围好了。
  师:女生围好了吗?
  生:这3根小棒不好围。
  师(故作惊讶):是吗?谁能帮她们一下?
  生(有点不服气):我来围。
  (该生也没有围成)
  师:这样围符合要求吗?
  生:不符合要求。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三角形是3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这3根小棒没有首尾相连,所以不符合要求。
  师:这3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齐):不能。
  (教师电脑演示)
  师:看来女生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材料上。你看到这个实例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3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师:你真棒!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大科学家牛顿曾经提出“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个异想天开的问题,吸引他不断地观察、思考和探索,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也要像牛顿那样善于提出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小棒分组围三角形,并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分组合作围三角形)
  师:哪些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汇报):6厘米、6厘米、6厘米;10厘米、12厘米、18厘米;6厘米、10厘米、12厘米;6厘米、6厘米、10厘米。
  师:这几组是不是都能围成三角形呢?
  (教师电脑演示验证)
  师:哪些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汇报):6厘米、10厘米、18厘米;6厘米、 6厘米、18厘米;6厘米、12厘米、18厘米;6厘米、6厘米、12厘米。
  师:这几组是不是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教师电脑演示验证)
  师:观察上面的实验数据,小组讨论发现了什么。
  生1:在不能围成三角形的3条线段中,两条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
  生2:在能围成三角形的3条边中,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认为他们说得不准确,因为在不能围成三角形的3条线段中,也能找到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例如,虽然6厘米+10厘米<18厘米,但是10厘米 +18厘米>6厘米。
  师:你还能举例说明,真棒!
  生:在三角形中,两条较小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在3条边中,如果两个较小边的和都比第三边大,那么其他两条边的和就一定大于第三边。
  生2: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赏析】在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时,吴老师通过让学生摆小棒,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认知冲突是发展数学思考的重要策略。学生在第一次用小棒围三角形时,觉得很容易,便错误地认为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当两组交换一根小棒后,再次让学生围三角形时,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引发了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实验探究的活动中。教师还通过“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故事,启发学生要爱动脑筋,善于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学生通过操作、探究得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时,吴老师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在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数据中,也能找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再次引发了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什么样的3条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呢?”这样,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理解就不再是简单的、表面的。在这一过程中,吴老师没有把学生的学习停留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上,而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探究数学规律,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片段二】操作验证,扩展认识
  师:我们已经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呢?
  师:我们还要进行验证,验证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数学常用的方法。谁来量一量黑板上的三角形的3条边的长度各是多少,看一看3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a=2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
  生2:因为a+b>c、c+b>a、a+c>b,所以这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生3: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所有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一个数学结论,验证的次数越多,这个结论就越可靠。只有经过多次验证或证明,才能被人们所公认,成为公理或定理。因此,请大家自己画一个三角形,验证上面的结论,并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画图验证)
  生:我们画的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赏析】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三角形边的关系后,吴老师启发学生:“任意一个三角形3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吗?”她先让学生集体验证黑板上的三角形,再引导他们通过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践操作,对发现的“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进行多人次验证,让其把所得到结论从特殊推广到一般,从具体推广到抽象,扩展了学生的认识。
  【片段三】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出示题目:在下面几组线段中,哪几组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出示:① 3、4、5,②3、3、3,③2、2、6 ,④3、3、5)
  师:在这几组线段中,哪几组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
  生:①②④组能围成三角形,因为这三组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在这些三角形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生:我最喜欢第二组的三角形。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三角形的3条边都相等。
  师:3条相等的线段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如果3条线段的长都是n,那么n+n必大于n,所以3条相等的线段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师:哇!你真棒!
  生:我喜欢第四组的三角形,因为它有两条边相等。
  师: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个三角形吗?
  生1:第二组。
  生2:第四组。
  师:老师最喜欢第一组的三角形。
  生(齐):(惊讶)啊,不会吧?
  师:这是什么三角形?猜一猜?
  生(齐):不知道。
  (教师演示)
  生:哇!直角三角形。
  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什么样的3条线段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呢?
  师:这是中学将要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解开你心中的疑惑。第三组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因为2+2<6,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你能改变第一条线段的长度,使这3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1:这条边可以改为7厘米。
  生2:这条边可以改为6厘米。
  生3:这条边可以改为5厘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上述回答通过电脑一一演示)
  师:这条边能改为8厘米吗?9厘米呢?
  生:不能是8厘米,因为2厘米+6厘米=8厘米;也不能是9厘米,因为2厘米+6厘米<9厘米。
  (教师电脑演示)
  师:这条边最大是多少厘米呢?
  生1:7.9厘米。
  生2:7.99厘米。
  生3:小于8厘米。
  师:这条线段可以是4厘米吗?3厘米呢?
  生:这条边不能是4厘米,因为2厘米+4厘米=6厘米;这条边也不能是3厘米,因为2厘米+3厘米< 6厘米。
  (教师电脑演示)
  师:这条边最小是多少厘米呢?
  生1:4.1厘米。
  生2:4.01厘米。
  生3:大于4厘米。
  师:这条边的长度可以在什么范围内呢?
  生:4厘米  师:它与另外两条边的关系是什么?
  生:6-2  师:哇!你真棒!大家表扬他。
  【赏析】吴老师精心设计了具有基础性、对比性、开放性与拓展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观察、讨论、验证、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理解。深化理解是放飞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能使学生的数学思考在一个个具体的、引人入胜的数学活动中得到富有成效的落实。通过“你最喜欢哪一组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3条相等的线段一定能组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当学生发现老师最喜欢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后,学生在困惑中产生了进一步探索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将课内学习自觉延伸到了课外探究。吴老师还通过“你能改变第一条线段的长度,使这3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这一问题,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深入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得出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结论,这样既丰富了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数学内涵,又有效地深化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 邓园生
  E-mail: jxjydys@126.com
其他文献
本刊讯(通讯员 王历瑞)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农村教师培训面广、要求高、难度大、任务重的新形势,信丰县教育局运用“三走进”的培训模式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走进”一是走进学校,增强教师培训的现实性。一方面教师培训者深入农村中小学,通过教学“会诊”、对话交流等方式,为校本活动的开展提供服务与支持,有利于引领培训活动健康开展,发挥教师培训者的引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定期深入中小学对
期刊
在王老师的小小数学课堂里,通过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变化关系,我们闻到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一句话:“教师的嘴就是个源泉,从那里流淌出知识的溪流。”王老师的知识溪流里,流淌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还飘逸着浓浓的大爱。他把每个小小的图形都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意义,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在学数学中,学会如何做人。让我们来回放王老师为学生的一生准备的精彩片段吧。  【
期刊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是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过程的奠基石。有时教师抓住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加以点拨,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词语教学匠心独运,彰显了教学智慧,为我们作出了精彩的示范。  【片段一】读出词语的情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指着“追悼”)大家看,这个词后边的话,就是对它的解释。我读前边的话,你们读后边的话。(师生合作读)  师:“追悼”懂了
期刊
有幸观摩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那诗意浓浓的语言、诗化的教学艺术、情意四溢的课堂,让我领略了诗意语文的魅力。王崧舟老师没有追求设计上的波澜壮阔,可整堂课却没有一处脱离语文的生发,始终引领着学生咀嚼文本、玩味语言,在扎实的言语训练中,一股浓浓的情感在课堂上流溢。  【片段一】动笔想象,走近阿炳,体验坎坷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去想,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变成了怎样的画面?“十多年过去了……
期刊
“高耗低效”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问题,笔者通过在教研活动中观察分析,发现导致“高耗低效”的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意识淡薄,教学目标制定程式化、简单化,不切合年段特点,难以凸显“语文”特征。如,有些低年级教师不重视字词教学而急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拔高了教学目标,师生都精疲力竭,这是教学目标的越位;有些高年级教师对学生不具备概括归纳、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语言等能力熟视无睹,却花心思设计一些低中
期刊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但是重视朗读,绝不是让学生机械反复地读,读,读,而要有教师艺术的、富有变化的指导。教师的指导离不开语言,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以长篇大论的教学语言指导学生朗读,而只能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来点铁成金、画龙点睛。这种片言只语自然流畅、不露痕迹,犹如中国画中的水墨写意,看似随心所欲、轻描淡写,实则功力不凡、匠心独运。它绝不是无关緊要的
期刊
都说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份知识的行囊,而是为了变得更加聪明。可是在小学英语课上,少量的词汇、简单的句型让教师难以开展思维性的活动。听了特级教师沈峰的课,发现原来小学英語课上,学生也能做“思维体操”。因为沈老师不是简单停留在教材表面,她总能挖掘出教材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总能设计出一些有思考含量的课堂活动,总能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课程的目的——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期刊
【编者按】水乡兴化,名贤辈出。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曾走出了郑板桥、施耐庵、刘熙载等文化巨人和一大批享誉教育界的特级教师群体。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化教育却陷入低谷,教师集体“东南飞”,生源大量外流,教育质量开始下滑。2007年,《振兴兴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实行教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构建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学校用人制度,推出“城乡一体,跨学段整合
期刊
“万老师,我们上六年级时您还教我们吗?”我抬起头,循声望去,孩子的眼神中流露出的依恋和期盼,令我震撼。  他叫梅培,是我班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学生,比同龄人晚了三年才入学,今年已十四岁了。十四岁本已初中毕业了,可他才读完小学五年级。一开始与他接触时,我发现他口无遮拦,经常出口成“脏”。我也经常找他谈话,可他不是昂着头望风景,就是低着头玩弄鞋子,对我置之不理。这让我很头痛。于是,我决定登門拜访他的父母,
期刊
数学课堂的根本在于积极引领学生参与数学问题内在本质的思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创造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重视学生数学思考和独立探索的体验,从数学思考的角度与学生开展深度对话,合理安排活动环节,妥善对待学生差错,从而构建起富有灵性的、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案例一】“一般分数化小数”教学片段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横向观察时,发现了一个事实——“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