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具应用的意义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原则,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讨论、交流、猜测、合作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课堂上,数学学具的使用对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
  一、有助于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结合图形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轻易的完成这一过程。如我在教学一位数除法时,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利用学具突破重难点的:51÷3把其中50根小棒捆成5捆(每捆10个,5个10)先平均分3份,每份只能是1捆(这样才公平),十位就商1;但是还剩下2捆表示2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把每捆拆开和单另的1根合并成21根,再让学生平均分3份,每份正好是7根(7个1),个位就商7。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二、有助于更清晰的形成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是感知――表象――概念,我在授课中让学生充分操作学具正好符合这一规律,能使学生被动地听变为它们积极主动地学,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我在教学除法的“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先让学生把10个苹果分给两个人(要求学生做出所有的分法),经过学生动手分,出现了五种结果:一人有1个,另一人有9个;一人有2个,另一人有8个;一人有3个,另一人有7个;一人有4个,另一人有6个;两人分别得到5个。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最后一种分法与前四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苹果),很直观的知道第五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学生都认为只有每个人得到的苹果同样多才公平,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教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所以合理的运用教具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操作学具能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又如:我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操作,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
  加强了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历来深受广大语文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一手规范、工整、流畅的硬笔字,不但带给人们深刻而良好的印象,甚至会影响考试作文的得分。然而,一直以来,很多教师把写字教学与书法教学混为一谈,造成了学生眼高手低、望“书”兴叹的局面。一方面是很多教师指导起来方法单调、缺少系统性,主要以临摹字帖为主,主张勤学苦练;一方面是小学生手腕、手指的协调能力差,领悟力较低,练起字来事倍功半。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高低,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由此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在此,我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谈谈现今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我觉得,现在小学生受到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束缚太多,他们的作文大多表达的是课本上教的、老师天天讲的思想和见解,抒发的是空泛的属于别人的情感,失却了童心的纯洁无邪。总体而言,当前小学作
期刊
一、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教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这样,遇到疑问、困惑时,学生才会激活创新思维,沿着思维方向,开拓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设置一个“问题情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去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如小学数学中一个常见的应用题型:“有一
期刊
摘 要:理解能力是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核心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述能力,我们必须如此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古典诗词:一、诵读入境,整体感知古典诗词的内涵;二、涵咏关键词句,准确解读古典诗词的诗意;三、品味意象意境,深度理解古典诗词的诗情;四、把握创作手法,赏析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及创作风格。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古典诗词;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核心能力。我国流传千古的古典诗词想象丰
期刊
摘 要: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和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最终得出要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学习为中心;教学过程  如今,我国有很多地方的小学数学教学都开始推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很多地区合作的效果不是很好,这值得我们去反思、去突破、去完善,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一、传
期刊
什么是数感?所谓数感就是一种数学素养,就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数与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理解数的意义,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方
期刊
摘 要: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快乐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想象与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学习的思维也才最清晰。  关键词:思维;兴趣;一致性  有人说“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
期刊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
期刊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门具有良好教育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以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时拥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是对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思维品德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教师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属于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出适当的情境可以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成效,但是,情境教学法毕竟还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种模式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艺术性与实效性的提升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艺术性;实效性  随着近年来对教学情境研究的深入下,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