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备考教学探索——大概念整合的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评价体系是一个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为核心,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与考查载体三位一体、逐层进阶的指标体系.文章结合高考试题论述了大概念的内涵及其与高考评价体系的关联,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教学实例探索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备考教学模式——大概念整合的单元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根据软枣组培苗生产实践的资料数据,以年生产100万株软枣组培成品苗的规模进行其生产成本核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组培育苗整个生产成本包含材料费、水电费、人工劳务费、基建折旧、设备折旧5个部分,单株成本为1.635元。从整个成本结构中分析,劳务、基建、材料三项占主要部分,其中劳务费占总成本的31.07%,基建折旧费占比29.66%,二者占据了总成本的60.73%的占比。通过成本核算分
中国精神与初中地理课程的育人目标有较高的契合度.文章从中国精神的内涵出发,阐述了中国精神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育人价值,总结了中国精神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教学线索,并结合案例对初中地理课程渗透中国精神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
红旗渠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典型代表,将红旗渠精神与地理研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家国情怀.文章以红旗渠为研学地,从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解读、研学目标和研学方案设计、研学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了红旗渠精神如何融入地理研学活动.
长征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积淀的中国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资源.文章重点解读了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其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并以“长征之路”为主线复习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这一内容,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理解和感悟长征精神.
结合驱动性问题的概念和特征,从地理课程标准出发,遵循一定的设计思路形成地理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模型,并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提出地理驱动性问题设计的六条实现途径: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将具体问题提升为本质问题;将地理学科本质问题和学生经验建立联系;将地理事实性问题转化为概念性问题;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获得地理驱动性问题的雏形;运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高地理问题的驱动性;按照认知逻辑评估优化地理教学活动中的驱动性问题链.
以OECD课程内容图谱(Curriculum Content Mapping)项目提出的“地球科学(NSE)”的六大内容领域和五大类28种能力为研究基础,并按照其出现次数进行统计,绘制了数据频次热图(Heat Map).频次热图显示,能力指标出现频次偏低.在五大能力类型中,出现频次较多的是读写能力、解决问题、合作与协作、学生主体、行动、可持续发展素养等.在六大内容主题下,出现频次较多的是NSE1、NSE3和NSE6,出现频次较少的是NSE2、NSE5.
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看,古希腊时期是地理学建构的大时代.就古希腊地理学取得的成就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理学不仅一点也不逊色于同时代的哲学、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学科,而且地理学本身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后来源起德国的现代地理学也只能看作是地理学科发展的精细化和科学化而已.
立足于弘扬中国精神的时代背景,将脱贫攻坚精神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阐述了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以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脱贫攻坚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重点分析了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与脱贫攻坚精神的融合点,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深度学习单元教学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单元教学的价值认识和教学行为转换、单元学习系统和贯穿式探究主线的形成、单元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学习评价是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深度学习单元教学的三个“关键点”.以三个“关键点”的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教学案例剖解,对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进行系统论述.
伴随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又迎来评价改革的热潮,一个强化过程与综合、探索增值与结果的教育评价新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彰显地理学科优势、凸显地理教育特点、优化地理教学实践的又一良机,可借此突破边界效应,避免内卷化现象,重塑地理教育的科学地位和文化坐标.在更广阔的地理时空里,进行地理教育的重构与再造,逻辑上“探(结)果究(原)因”,过程上“变静(态)为动(态)”,价值上“由保(值)至增(值)”,形式上“脱单(一)为综(合)”,建立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科特点、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地理教学新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