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6月12日,贵阳市金阳大桥,奥运火炬的传递正在进行中。80岁的李考云,是第35棒火炬手,他手举火炬,带着笑意从容不迫的向前跑着,不时向人群招手示意。
“那天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快乐的一天。”
百年奥运的梦想实现了
李考云说,被选为奥运会火炬手,出乎自己的意料,但是很高兴。
2007年,中国奥组委推荐李考云作为奥运火炬手候选人,并且通过了政审,“大概在今年年初,正式被确认为北京奥运会的贵阳火炬手。”回忆起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李考云记忆犹新,“我天天都在盼望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以前因为经常锻炼,所以跑200米没有什么负担。”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今年2月份,李考云因为生病住进了医院,“两条腿都肿了,别说跑了,连走路都很困难。”半个月后,李考云出院了,但是身体非常虚弱,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劝他不如放弃这次传递。“这是国家给我的荣誉,我一定要跑。”李考云坚定地说。
为了尽快恢复体力,李考云制定了详细的健身计划,每天早晨步行2000米,“刚开始是慢走,随后就加快步伐”,他反复做着试验,等到能够顺利走完2000米的时候,李考云又在最后的50米跑步,50米,100米,150米,200米,终于李考云可以完整的跑下行程。“没想到80岁时,我又成功地挑战了自己。”李考云略带自豪地说。
说服不了李考云,家人也就不再坚持,反过来都很支持他。李考云的老伴颜永霞说:“传递火炬,是他的心愿,也是我们全家的荣誉,我们要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2008年6月12日,李考云接过火炬的那一刻,万分激动。虽然行程有所缩短,但是李考云神采奕奕的身影赢得了更多的欢呼和喝彩,“现场许多人挂着小国旗、戴着‘中国加油’的红绸带、穿着福娃T恤,大声地欢呼”,李考云清晰地讲起那天的情景,“面对那么多人的热情,我跑得更加有劲了。”
与此同时,家人都围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李考云的出场,“很可惜,当时没有看到他跑”,李考云的老伴说,“我们是第二天早上看到的。”李考云不以为然,“早看晚看都一样,反正我已经胜利完成使命。”
作为火炬手,李考云觉得“这个荣誉虽由我完成,但我代表着所有老一代运动员,这个快乐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许多老同志也很高兴,纷纷说:“虽然不能亲手举起奥运火炬,可他代表我们去了,同样值得庆贺。”
李考云说,自己很幸运,见证并分享了百年奥运梦想的实现。
篮球高手
李考云出生在安徽,抗日战争时期,随父兄逃难到贵州,在贵阳安家。小时候,李考云就很喜欢运动,“当时条件有限,我们就在空中拉起一条线,打橡皮球玩。”中学时,李考云经常和同学们打篮球,“几乎课余时间都在打。”
1948年,贵州省政府主席杨森为选拔篮球人才,特意组织了一场比赛。“我和赵鑫(原贵州省体工大队女子篮球教练)参加了学生代表队,和当时的‘合群队’比。”最后,两名高中生双双入选贵州篮球队。
随后,贵州省篮球代表队参加了中华民国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比赛不仅包括全国各省市代表队,还邀请了华侨代表队参加。小组赛中,同印度尼西亚的一场男篮球赛,贵州队打得很漂亮。“当时印尼的打法受美国影响,我们能够赢得比赛很不容易。”李考云说。比赛后,上海的《新民晚报》专门以“黔机篮球,爆出冷门,战胜印尼队”为题,对比赛进行了报道。
1950年,贵州军区组成“长江篮球队”,李考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组成了一支队伍,取名“黄河篮球队”。当时许多优秀篮球运动员都在贵州,像王士选、贾志军等都在这里打过球,自然这里的整体水平就不错。“长江”和“黄河”两支队伍经常进行比赛,有队员发现李考云球打得好,动员他参军。这一年。李考云成为“长江篮球队”的队员。
1951年,第一届全军篮、排球比赛即将举行。贺龙得知李考云是篮球高手,就把他调到当时的“西南军区战斗篮球队”。李考云到重庆后,贺龙在一次接见新队员时对军区的文化部部长陈斐琴说:“陈部长,你一定要把李考云的爱人和他调在一起。”又对李考云说:“你可要好好训练,出成绩,今天下午我看你们打球!”
李考云回忆说:“贺老总对我既严格又关心。”1952年,八一运动会上,在和军事学院队比赛时,李考云无意识的踢了对方一脚,很多人都质疑他的球风有问题。贺龙很生气,把教练和代表团的团长批评了几个小时,“当时真觉得对不起贺老总啊!”不久,西南军区和东北军区一个代表队比赛,“贺老总也来观看了。”李考云在对方一个长传球抛出的刹那,喊了一声“Timer”(暂停)。“这在比赛中是允许的,可是对方却说我打球作风不好,还在场上说英文,是资产阶级的习气。”赛后,队里决定开会,让李考云做检讨。
第二天早上,李考云仍旧去场地练习,回营房的时候,发现贺龙来了。他对李考云说,“考云同志啊,你的那一句‘Timer’喊得好啊!”贺龙的一句话,不仅检讨会没有开,也鼓舞了队员们的士气。
1954年,西南军区体工队撤销,李考云回到了贵州军区的“长江篮球队”。随后,又转业到地方,任省体委女子篮球队教练,同时还是男篮队员。1956年。被调到省公安厅,参加了“全国公安运动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两年后,李考云调到贵阳市体委。担任男篮教练。
李考云教过的队员:有原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国家体委党组书记田文惠,国家队队员齐球,现贵州省篮协主席韩经武……更多的是那些默默为体育事业奉献的工作者,“他们都是我的骄傲。”
上个世纪60年代,从印尼归国的一些华侨到贵阳六中读书。李考云从他们中间选拔了一些运动员,最后有的推荐给贵州师范大学,成为优秀的体育老师;有的已经移居香港、澳门,从事自己的工作,“现在他们经常给我打电话,在外地的每年都要来看望我,这就足够了。”
李考云说:“以前贺老总对我严格但又关心,我现在对我的学生也抱着这样的原则。”李考云的队员里,有许多人的父母是高官,“但我从不让他们为自己办事。”
忙中有乐
1988年,李考云退休了,他放下篮球,拿起网球,一打就是二十年。
河滨公园网球场,李考云义务管理,有什么活动,有什么赛事,活动经费问题,都是他在忙活着。“我想多做些事情,尤其是成为奥运火炬手之后,我更要为群众、为社会服务。”
虽然退休了,但是李考云的工作没有停止,担任老年体育工作者、市政协委员的他忙的不亦乐乎。现担任贵阳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副秘书长,“多活动活动,对身体有好处的。”李考云说。
多年的努力,李考云的荣誉不计其数:“中国体育开拓者”、贵州省篮球一级教练、老年工作先进者、“政协”工作先进者……当然,他最看重和珍惜的还是奥运火炬手。
李考云仍然关注着我国篮球的发展情况,经常观看NBA比赛及其他篮球赛事。“奥运会中国队只要姚明、王治郅、易建联三大主力配合好,肯定会取得好成绩的”。谈起篮球,李考云一脸兴奋,“如果身体允许,我还要到北京奥运现场去观战,不仅看篮球,足球、排球都要看。”
李考云家里四世同堂,家庭和睦,老伴也是网球爱好者,“最近半年,由于生病,运动相对减少了”,李考云说起了他的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老伴说:“他啊,一辈子只知道埋头工作。以前当领导的时候,有什么活都抢着干;下雨天车子陷进泥里,他就下去推;每年除夕夜,他都抢着值夜班。”
李考云的学生很多都是高级教练,但他却一直没有申请高级职称,李考云说:“要职称来干啥?要称职才行啊。”
“那天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快乐的一天。”
百年奥运的梦想实现了
李考云说,被选为奥运会火炬手,出乎自己的意料,但是很高兴。
2007年,中国奥组委推荐李考云作为奥运火炬手候选人,并且通过了政审,“大概在今年年初,正式被确认为北京奥运会的贵阳火炬手。”回忆起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李考云记忆犹新,“我天天都在盼望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以前因为经常锻炼,所以跑200米没有什么负担。”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今年2月份,李考云因为生病住进了医院,“两条腿都肿了,别说跑了,连走路都很困难。”半个月后,李考云出院了,但是身体非常虚弱,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劝他不如放弃这次传递。“这是国家给我的荣誉,我一定要跑。”李考云坚定地说。
为了尽快恢复体力,李考云制定了详细的健身计划,每天早晨步行2000米,“刚开始是慢走,随后就加快步伐”,他反复做着试验,等到能够顺利走完2000米的时候,李考云又在最后的50米跑步,50米,100米,150米,200米,终于李考云可以完整的跑下行程。“没想到80岁时,我又成功地挑战了自己。”李考云略带自豪地说。
说服不了李考云,家人也就不再坚持,反过来都很支持他。李考云的老伴颜永霞说:“传递火炬,是他的心愿,也是我们全家的荣誉,我们要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2008年6月12日,李考云接过火炬的那一刻,万分激动。虽然行程有所缩短,但是李考云神采奕奕的身影赢得了更多的欢呼和喝彩,“现场许多人挂着小国旗、戴着‘中国加油’的红绸带、穿着福娃T恤,大声地欢呼”,李考云清晰地讲起那天的情景,“面对那么多人的热情,我跑得更加有劲了。”
与此同时,家人都围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李考云的出场,“很可惜,当时没有看到他跑”,李考云的老伴说,“我们是第二天早上看到的。”李考云不以为然,“早看晚看都一样,反正我已经胜利完成使命。”
作为火炬手,李考云觉得“这个荣誉虽由我完成,但我代表着所有老一代运动员,这个快乐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许多老同志也很高兴,纷纷说:“虽然不能亲手举起奥运火炬,可他代表我们去了,同样值得庆贺。”
李考云说,自己很幸运,见证并分享了百年奥运梦想的实现。
篮球高手
李考云出生在安徽,抗日战争时期,随父兄逃难到贵州,在贵阳安家。小时候,李考云就很喜欢运动,“当时条件有限,我们就在空中拉起一条线,打橡皮球玩。”中学时,李考云经常和同学们打篮球,“几乎课余时间都在打。”
1948年,贵州省政府主席杨森为选拔篮球人才,特意组织了一场比赛。“我和赵鑫(原贵州省体工大队女子篮球教练)参加了学生代表队,和当时的‘合群队’比。”最后,两名高中生双双入选贵州篮球队。
随后,贵州省篮球代表队参加了中华民国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比赛不仅包括全国各省市代表队,还邀请了华侨代表队参加。小组赛中,同印度尼西亚的一场男篮球赛,贵州队打得很漂亮。“当时印尼的打法受美国影响,我们能够赢得比赛很不容易。”李考云说。比赛后,上海的《新民晚报》专门以“黔机篮球,爆出冷门,战胜印尼队”为题,对比赛进行了报道。
1950年,贵州军区组成“长江篮球队”,李考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组成了一支队伍,取名“黄河篮球队”。当时许多优秀篮球运动员都在贵州,像王士选、贾志军等都在这里打过球,自然这里的整体水平就不错。“长江”和“黄河”两支队伍经常进行比赛,有队员发现李考云球打得好,动员他参军。这一年。李考云成为“长江篮球队”的队员。
1951年,第一届全军篮、排球比赛即将举行。贺龙得知李考云是篮球高手,就把他调到当时的“西南军区战斗篮球队”。李考云到重庆后,贺龙在一次接见新队员时对军区的文化部部长陈斐琴说:“陈部长,你一定要把李考云的爱人和他调在一起。”又对李考云说:“你可要好好训练,出成绩,今天下午我看你们打球!”
李考云回忆说:“贺老总对我既严格又关心。”1952年,八一运动会上,在和军事学院队比赛时,李考云无意识的踢了对方一脚,很多人都质疑他的球风有问题。贺龙很生气,把教练和代表团的团长批评了几个小时,“当时真觉得对不起贺老总啊!”不久,西南军区和东北军区一个代表队比赛,“贺老总也来观看了。”李考云在对方一个长传球抛出的刹那,喊了一声“Timer”(暂停)。“这在比赛中是允许的,可是对方却说我打球作风不好,还在场上说英文,是资产阶级的习气。”赛后,队里决定开会,让李考云做检讨。
第二天早上,李考云仍旧去场地练习,回营房的时候,发现贺龙来了。他对李考云说,“考云同志啊,你的那一句‘Timer’喊得好啊!”贺龙的一句话,不仅检讨会没有开,也鼓舞了队员们的士气。
1954年,西南军区体工队撤销,李考云回到了贵州军区的“长江篮球队”。随后,又转业到地方,任省体委女子篮球队教练,同时还是男篮队员。1956年。被调到省公安厅,参加了“全国公安运动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两年后,李考云调到贵阳市体委。担任男篮教练。
李考云教过的队员:有原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国家体委党组书记田文惠,国家队队员齐球,现贵州省篮协主席韩经武……更多的是那些默默为体育事业奉献的工作者,“他们都是我的骄傲。”
上个世纪60年代,从印尼归国的一些华侨到贵阳六中读书。李考云从他们中间选拔了一些运动员,最后有的推荐给贵州师范大学,成为优秀的体育老师;有的已经移居香港、澳门,从事自己的工作,“现在他们经常给我打电话,在外地的每年都要来看望我,这就足够了。”
李考云说:“以前贺老总对我严格但又关心,我现在对我的学生也抱着这样的原则。”李考云的队员里,有许多人的父母是高官,“但我从不让他们为自己办事。”
忙中有乐
1988年,李考云退休了,他放下篮球,拿起网球,一打就是二十年。
河滨公园网球场,李考云义务管理,有什么活动,有什么赛事,活动经费问题,都是他在忙活着。“我想多做些事情,尤其是成为奥运火炬手之后,我更要为群众、为社会服务。”
虽然退休了,但是李考云的工作没有停止,担任老年体育工作者、市政协委员的他忙的不亦乐乎。现担任贵阳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副秘书长,“多活动活动,对身体有好处的。”李考云说。
多年的努力,李考云的荣誉不计其数:“中国体育开拓者”、贵州省篮球一级教练、老年工作先进者、“政协”工作先进者……当然,他最看重和珍惜的还是奥运火炬手。
李考云仍然关注着我国篮球的发展情况,经常观看NBA比赛及其他篮球赛事。“奥运会中国队只要姚明、王治郅、易建联三大主力配合好,肯定会取得好成绩的”。谈起篮球,李考云一脸兴奋,“如果身体允许,我还要到北京奥运现场去观战,不仅看篮球,足球、排球都要看。”
李考云家里四世同堂,家庭和睦,老伴也是网球爱好者,“最近半年,由于生病,运动相对减少了”,李考云说起了他的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老伴说:“他啊,一辈子只知道埋头工作。以前当领导的时候,有什么活都抢着干;下雨天车子陷进泥里,他就下去推;每年除夕夜,他都抢着值夜班。”
李考云的学生很多都是高级教练,但他却一直没有申请高级职称,李考云说:“要职称来干啥?要称职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