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的教学,具体方法的选用向来令广大教师“疾首蹙额”。作者结合数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主问题”、“建构型”及“对话式”等三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 “主问题” 教学方法 “建构型” “对话式”
《选修课课程实施章程》指出:教师应“从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落实到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的教学,我认为,以下三种方法较为实用,较具新意。
一、“主问题”教学法
《〈论语〉〈孟子〉选读》教材编选突破了《论语》《孟子》的原有形式,按“主题”整合呈现——对原典的选择性,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选文的梯度性,体现了逻辑的周密性。教材整体予人中心突出,条理明晰之感,既贴近社会生活,又兼及学生需求。编选形式还暗示了一个基本事实:每课的教学都应是有章可循的。教师提炼每章主题,重整教材,以简驭繁的“主问题”教学法是完全可行的。
采用“主问题”法教学《〈论语〉〈孟子〉选读》,“主问题”的设定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主问题”应有利于简化头绪、强化重点。例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共16章,选文从《论语》的《学而第一》一直延展到《阳货第十七》,不能理出一条清晰的思维脉络的话,师生的教和学都将是“一头雾水”。其次,“主问题”应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道则高矣,美矣》课后练习:“孔子和孟子是怎样形容‘道’的?他们提出的‘道’有哪些内涵?”如果据此设置此篇主问题为“孔孟之‘道’的内涵”的话,就大而无当,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主问题”的设置要立足于文本。即便是选修课,即便是特别注重文化思想探究的《〈论语〉〈孟子〉选读》教学,仍应以“本”为“本”,忌架空式分析、拓展。基于文本的“主问题”探讨,最终也必须回归文本。最后,“主问题”的设置必须具备现实意义。如《天之未丧斯文也》教学中我设置了几个“主问题”,其中一个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原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孔子这种思想、行为的认识。”这个“主问题”的设置,超越了对孔子思想的静止探讨,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对孔子的人格精神一分为二式地批判继承,也正体现了新课程“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的教学目标。
二、“建构型”教学法
“建构”作为一种教学理论,由教育家奥苏贝尔提出,后来逐步形成一定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这种教学法涉及四要素间的关联:“情境”,要求教师创设利于意义建构的教学环境;“协作”,是学生以小组方式搜集资料,提出、验证假设(意义建构),并能有效进行学习评价的合作过程;“会话”,搜集到的资料集体共享,形成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会话,教学“情境”中,学生不断交流“协作”,最终形成“意义建构”;“意义建构”,即发现事物的性质、规律,揭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实施教学,主要就是通过情境课堂的创设,帮助、促进学生获得关于这些规律和联系的较为深刻的认识。
《〈论语〉〈孟子〉选读》的教学,关键即是意义的建构。“文字意义”、“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应成为教学的主要定位,也即学生学习应达成的意义建构。在建构型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意义建构的主体是学生,经由交流合作获得意义。这一点特别符合现代教学,尤其是选修教学的理念。
“文字意义”的建构:教师可布置小组进行字词句的文言重点整理,然后进行组际交流,其间学生可就预习内容提出一些想法、疑问等;“文学意义”的构建: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感知情境,通过指导他们反复诵读、体验,让学生归纳,教师适度整合、提升;“文化意义”的建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较为宽泛的问题的创设,如“谈谈你最喜欢的一章”“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等,采取学习心得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学生个别发言、互评、讨论、辩论等协作会话方式,教师在关键处注意点拨,把学生导向较有探讨价值的内容意义层面的切磋、思辨上去。
三、“对话式”教学法
孔子善用“对话式”教学,与苏格拉底“对话式”教学遥相辉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一句话拉开了《万物皆备于我》开篇的经典一幕——“沂水春风吾与点”。初始即以对话领入,孔子鼓励学生纵谈志向;当曾点参与对话,志向异于两位同学时,孔子进一步鼓励:“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最终孔子以一句“吾与点也”,予彼时乃至后世学子们无尽的玩味。这种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平等切磋,相互启发,潜移默化,一切尽在“对话”中。教学《〈论语〉〈孟子〉选读》,不妨借鉴这种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一)引进话题,展开对话。
孔子展开对话教学,往往先确定一个核心话题。对话中教师适度点拨,学生自我生成,教师再追加评点。这完全契合新课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教材教学,采用此种做法不可或缺。如《学而时习之》教学时,要求学生对章节内容进行对话式点评。教读“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时,请学生结合实例理解交流。有的同学想到《石钟山记》,有的提及《傲慢与偏见》,有的回顾韩非子《智子疑邻》,有的甚至结合佛学的“正见”、“断见”、“偏见”,以及王阳明“心学”内容,甚而至于联系当下生活趣事:课堂形式精彩纷呈,对话交流互为补充,学生在妙趣中感悟收获。最后我结合篇章的话题重心适度拓展。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认识,让学生真正体悟到经典包容万事万理的高度涵容和深度智慧,经典意蕴在不知不觉中更能散发出烛照现实的光辉。
(二)延展对话,拓宽视野。
孔、孟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包括儒家在内的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其思想如奇葩异蕾争奇斗妍;教材从选文到练习罗列了不同学派观点的比较;现实生活中,“百家讲坛”等文化普及栏目也所在皆是:众多渠道都共同指向教学对话多方延展的可操作性。适度地讲解老庄“无为”、墨家“兼爱”、杨朱“为我”、韩非“法治”的思想主张,介绍适合高中生阅读的鲍鹏山的《寂寞圣哲》、于丹的《论语心得》等书籍;安排学生观看电影《孔子》及百家讲坛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尽可能拓宽眼界,全方面多渠道地感知孔、孟对时代、社会的全面影响力。这种对话,超越了文本与现实课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学生来说无疑更具现实意义。
(三)反思对话,辨疑创造。
教学需“从无疑处生疑”。孔子对话式教学中,“辨疑”比比皆是。如《政者,正也》选段:“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中,我们就看到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聪明学生子贡,诲人不倦的淳厚长者孔子。
在《〈论语〉〈孟子〉选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切磋、感悟圣哲智慧,又要关注时代需求与价值评判,发现古圣先贤的思维局限。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矛盾感的纠结中自然激发疑问,不断的对话盘问最终会赢得“且惊且喜”的意外收获,教学亦随之收获越来越多的学习热情。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学思想,已不切合知识爆炸时代的教学诉求,这时就需要促进学生在对话中加强反思,以真正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让经典在对话的语境中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余映潮.我对阅读教学“主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2]陈建华.高中新课程《论语》选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键词: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 “主问题” 教学方法 “建构型” “对话式”
《选修课课程实施章程》指出:教师应“从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落实到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的教学,我认为,以下三种方法较为实用,较具新意。
一、“主问题”教学法
《〈论语〉〈孟子〉选读》教材编选突破了《论语》《孟子》的原有形式,按“主题”整合呈现——对原典的选择性,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选文的梯度性,体现了逻辑的周密性。教材整体予人中心突出,条理明晰之感,既贴近社会生活,又兼及学生需求。编选形式还暗示了一个基本事实:每课的教学都应是有章可循的。教师提炼每章主题,重整教材,以简驭繁的“主问题”教学法是完全可行的。
采用“主问题”法教学《〈论语〉〈孟子〉选读》,“主问题”的设定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主问题”应有利于简化头绪、强化重点。例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共16章,选文从《论语》的《学而第一》一直延展到《阳货第十七》,不能理出一条清晰的思维脉络的话,师生的教和学都将是“一头雾水”。其次,“主问题”应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道则高矣,美矣》课后练习:“孔子和孟子是怎样形容‘道’的?他们提出的‘道’有哪些内涵?”如果据此设置此篇主问题为“孔孟之‘道’的内涵”的话,就大而无当,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主问题”的设置要立足于文本。即便是选修课,即便是特别注重文化思想探究的《〈论语〉〈孟子〉选读》教学,仍应以“本”为“本”,忌架空式分析、拓展。基于文本的“主问题”探讨,最终也必须回归文本。最后,“主问题”的设置必须具备现实意义。如《天之未丧斯文也》教学中我设置了几个“主问题”,其中一个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原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孔子这种思想、行为的认识。”这个“主问题”的设置,超越了对孔子思想的静止探讨,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对孔子的人格精神一分为二式地批判继承,也正体现了新课程“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的教学目标。
二、“建构型”教学法
“建构”作为一种教学理论,由教育家奥苏贝尔提出,后来逐步形成一定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这种教学法涉及四要素间的关联:“情境”,要求教师创设利于意义建构的教学环境;“协作”,是学生以小组方式搜集资料,提出、验证假设(意义建构),并能有效进行学习评价的合作过程;“会话”,搜集到的资料集体共享,形成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会话,教学“情境”中,学生不断交流“协作”,最终形成“意义建构”;“意义建构”,即发现事物的性质、规律,揭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实施教学,主要就是通过情境课堂的创设,帮助、促进学生获得关于这些规律和联系的较为深刻的认识。
《〈论语〉〈孟子〉选读》的教学,关键即是意义的建构。“文字意义”、“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应成为教学的主要定位,也即学生学习应达成的意义建构。在建构型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意义建构的主体是学生,经由交流合作获得意义。这一点特别符合现代教学,尤其是选修教学的理念。
“文字意义”的建构:教师可布置小组进行字词句的文言重点整理,然后进行组际交流,其间学生可就预习内容提出一些想法、疑问等;“文学意义”的构建: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感知情境,通过指导他们反复诵读、体验,让学生归纳,教师适度整合、提升;“文化意义”的建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较为宽泛的问题的创设,如“谈谈你最喜欢的一章”“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等,采取学习心得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学生个别发言、互评、讨论、辩论等协作会话方式,教师在关键处注意点拨,把学生导向较有探讨价值的内容意义层面的切磋、思辨上去。
三、“对话式”教学法
孔子善用“对话式”教学,与苏格拉底“对话式”教学遥相辉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一句话拉开了《万物皆备于我》开篇的经典一幕——“沂水春风吾与点”。初始即以对话领入,孔子鼓励学生纵谈志向;当曾点参与对话,志向异于两位同学时,孔子进一步鼓励:“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最终孔子以一句“吾与点也”,予彼时乃至后世学子们无尽的玩味。这种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平等切磋,相互启发,潜移默化,一切尽在“对话”中。教学《〈论语〉〈孟子〉选读》,不妨借鉴这种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一)引进话题,展开对话。
孔子展开对话教学,往往先确定一个核心话题。对话中教师适度点拨,学生自我生成,教师再追加评点。这完全契合新课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教材教学,采用此种做法不可或缺。如《学而时习之》教学时,要求学生对章节内容进行对话式点评。教读“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时,请学生结合实例理解交流。有的同学想到《石钟山记》,有的提及《傲慢与偏见》,有的回顾韩非子《智子疑邻》,有的甚至结合佛学的“正见”、“断见”、“偏见”,以及王阳明“心学”内容,甚而至于联系当下生活趣事:课堂形式精彩纷呈,对话交流互为补充,学生在妙趣中感悟收获。最后我结合篇章的话题重心适度拓展。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认识,让学生真正体悟到经典包容万事万理的高度涵容和深度智慧,经典意蕴在不知不觉中更能散发出烛照现实的光辉。
(二)延展对话,拓宽视野。
孔、孟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包括儒家在内的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其思想如奇葩异蕾争奇斗妍;教材从选文到练习罗列了不同学派观点的比较;现实生活中,“百家讲坛”等文化普及栏目也所在皆是:众多渠道都共同指向教学对话多方延展的可操作性。适度地讲解老庄“无为”、墨家“兼爱”、杨朱“为我”、韩非“法治”的思想主张,介绍适合高中生阅读的鲍鹏山的《寂寞圣哲》、于丹的《论语心得》等书籍;安排学生观看电影《孔子》及百家讲坛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尽可能拓宽眼界,全方面多渠道地感知孔、孟对时代、社会的全面影响力。这种对话,超越了文本与现实课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学生来说无疑更具现实意义。
(三)反思对话,辨疑创造。
教学需“从无疑处生疑”。孔子对话式教学中,“辨疑”比比皆是。如《政者,正也》选段:“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中,我们就看到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聪明学生子贡,诲人不倦的淳厚长者孔子。
在《〈论语〉〈孟子〉选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切磋、感悟圣哲智慧,又要关注时代需求与价值评判,发现古圣先贤的思维局限。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矛盾感的纠结中自然激发疑问,不断的对话盘问最终会赢得“且惊且喜”的意外收获,教学亦随之收获越来越多的学习热情。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学思想,已不切合知识爆炸时代的教学诉求,这时就需要促进学生在对话中加强反思,以真正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让经典在对话的语境中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余映潮.我对阅读教学“主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2]陈建华.高中新课程《论语》选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