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改:合作、开放、动态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we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外写作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不断修改。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不断修改达到对作文技巧的领悟,所以才有“文章越改越精”之说。实践证明,有效的改是建立在对文章正确的评价的基础上的,评的恰当,改的才有效,所以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一、合作——打破僵化,作文主体的还原
  
  打破现行教师掌握学生作文“生杀”大权、一人统评统改到底的评改方式,实行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真正让学生成为认识、评价、修改作文的主体,在合作、探究、互动的评改活动中,自主发挥潜能,自主写作。
  1.师生互动评改:教师作为指导者和组织者,宏观掌握学生的作文情况,设计不同内容的课堂活动,有效地解决不同的问题。如:写议论文时出现如何选择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如何论证更有利;写记叙文时如何记叙能够使情节生动,如何刻画人物更形象;写各种文体的作文存在的通病;如何使作文的立意深刻,怎样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为精彩等多层次的多角度的问题。教师可先倾听同学们的“心声”,选择一两篇代表性的作文,向同学提供一个详细评改的范例,课堂活动促成判断力的形成,其余的作文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依课上所获得的知识自我评改,再统一交给老师,老师针对学生修改之后的作文中存在的突出或普遍的问题再做简要的评价,并反馈给学生。
  这样,学生写一次作文,就等于完成了从作文指导(认识)——写作(实践)——讨论(再认识)——修改(再实践)——教师反馈(结论)的由理论上升到自己的经验知识的认识过程,更加深了写作体验,还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明确的是非评价,从而提高作文的鉴赏力。
  2.生生互动评讲:创设集体评改氛围,发挥集体学习的综合智慧优势,使自己的作文在集体评价中获得一个公正的评价。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站在自己的作文的“庐山”上,怎么看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作文,都觉得好,在别人的眼中则“旁观者清”,没有主观偏见,不好的地方毫不留情地“口诛笔伐”,一针见血指出来。
  另外这种方式可以营造一种“百家争鸣”的活跃氛围。有时一个问题的争论可以引发出对多个问题的探讨,激烈的争论,思维火花不断迸现,思想的灵光此起彼伏,在被否定中改正自己作文的不足,在被肯定中获得作文成功的心理体验,激发了写作的兴趣。有的同学每写好作文就迫不及待地拿给别人,或传到网络,希望获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争论的结果往往到了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地步,这时教师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适时点拨,对争论加以理性引导,避免为不必要的争执浪费时间,或帮助他们得出恰切的结论,或启发他们做相关的研究,不仅仅是将作文的评改僵化在评改层面,关键做到以评改促学习。学生渴求成功,渴求外界的反馈,渴求作文价值的实现,渴求作文成功的捷径,这些学生“生命体”的心理要求一旦得到丝毫满足,就能开掘出强大的内在动力,全方位去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升华”:“‘升华’作用把隐意识引导到文艺上去发泄,好比把横行的劫盗训练为有纪律的军队。”所以这种评改方式要靠老师宏观把握,既注重挖掘学生主体学习动力,又不可一味放任自流,使学生可能因过于“自由”而失去学习方向。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及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合理组织评改活动。
  
  二、开放——多元并重,评改的立体拓展
  
  1.作文评改内容的开放: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指出,对于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对学生的作文的评价不仅是交上来的习作,还要看他在写作过程中表现的态度和写作水平。白居易常把自己的写的诗读给目不识丁的老婆婆听,广泛征求别人的意见,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为求一个字反复推敲,王安石为求一个字改换过13次。正是这种虚心借鉴、刻苦求真的精神,才使我们见到脍炙人口的诗篇。正如《人论》一书中所言:“人被宣称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之中。”实际上,能否有正确的态度及时审视自己是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每一次作文都有一种不改出好文章不罢休的精神;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是指出自己的不足的地方能虚心接受,并及时改正;而且对别人的作文认真负责,这就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学习代评价,学是主,评价其次。
  对学生态度的关注,将评改内容引向更为开放的空间,也给作文活动增加了一个约束的砝码,是我们的评改活动有序、有效进行的保障。
  2.评价主体的开放:评改方式的多样化势必要在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让学生的作文走出课堂,直接去面对读者。读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是熟悉的人,也可能是陌生者,形成的评价结果可以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令人信服。为了能够产生重量级的效应,学生自会努力认真,用学生自己的话说“丑媳妇怎能见公婆”,怎么也得把自己的文章改得自己满意了才敢拿出去。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地球。”事实上评价主体的开放让我们找准了学生写作动因的心理支点,我们稍加以激励就会开掘出他们创作的巨大潜力源泉。
  (三)动态——序列发展,评写的层级递进
  作文教学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为促进作文教学的作文评改也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所设计的一系列的评改活动也应体现这一原则,设计由低到高的阶梯式活动。
  1.基础阶梯:学会“评”,来除“病”。作文评价的主要功能就是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错误、缺点,以利于不断完善。最初的作文评改主要立足让学生先学会“诊断”,准确的评,是作文评改的基础。能通过阶段练习对每篇作文的优缺点一目了然,能“诊断”出别人的“病症”,在自己的作文中就会避免同样的“病”,将“谬误”降低至零。这种评的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所以在这一阶段组织活动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做到教师多指导,及时指出“病症”特征;二是将评改的目标适当降低难度,诊断简单的谬误,目标可以定位细琐方面的错字、病句、修辞等,也可定位在宏观总体方向上的布局、谋篇、立意等作文的基础问题。高一上学期,可以做一些最基本的学生对习作的是非判断的训练,形成一定的基础后,再上一个台阶。
  2.发展阶梯:学会“改”,促进“写”。评不是目的,最终要促进学生写作,成功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在评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得出的经验可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写,改写的结果超越先前的作文品质,又自然地获得了创作成功的心理体验,激发自己不断写出好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多样的写作活动,如互文写作。“‘互文性’是结构主义的一种理论。‘互文性’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都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之中。从创作方面看,‘互文性’表现为对文本的改写。如乔伊斯《尤利西斯》是对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改写,萨特《苍蝇》是对《俄狄浦斯》的改写,这种改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别有用心的对文本创造性的颠覆”。根据这种理论,改写同学的作文实际上也是在进行互文写作。此外,现在呼声很高的游戏写作、快乐写作等,也可借助于评改活动进行。
  3.终极阶梯:改写相长促研究。光写还不够,评改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积累下来形成个人或集体的资料库,资源共享。可以尝试各种写作技巧和相关理论的研究:如可以将生动的事例、科学的论据、丰富的材料积累成“素材库”作为作文的知识素材来源;可以积累探讨高考作文的亮点语言,同学作品中的亮点语言,形成“语言库”,让自己的作文语言精彩起来;可以研究名家名作的技法形成“技法库”,指导自己不断超越自己的作文层面,超越自己惯有的思维模式,惯有的写作词汇,陈旧的写作套路;可以研究现实生活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将改、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使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不至于一到写作课就感到“无话可说”。
  这些做法有利于唤醒学生作文的主体意识,避免为师造文、为考试造文、为写作文而写作文的不良倾向,也能促进他们观察、思考、体验,写出一些有“个性”的文章,最终可攻克歌德所说的“艺术的真正高大的难关”(就是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
  这种评改方式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下学生作文的特点,既丰富学生的人文体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对我国“文形成于改”的教学传统的发展。总之,合作是基础,开放是灵魂,动态是手段。三者相辅相成,既是作文评改活动的操作方式,又概括其基本特征,以评促改、以改促写、以写促学,最终为学生学习服务。
  相信在新形势、新观念的推动下,这种评改方式定能对作文教学起到巨大的作用。
  [作者通联:浙江温州中学]
其他文献
声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使用我们的声音去表达我们的想法和心情,交流我们的感受。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再熟悉的声音来说,应了
目前,云南省州市一级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课教学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学生钢琴起点太低,在入学前几乎没有受过规范的钢琴基础训练。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强调演
加入WTO,中国精细化工行业面临的不仅是税率降低所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产品的分销、零售、批发市场和制造、服务领域的开放将直接影响到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消费。
<正> 聚氨酯(PU)为具有发展前途的世界5大合成材料之一,异氰酸酯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和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是生产聚氨酯的首要原料。以不同原料TDI、MDI生产的各类聚氨
一份《中国教育报》进行的调查资料向我们展示的结果是相当惊人的:经过六年的语文教育后,居然有90%的学生不喜欢写作。在一个由沪苏浙皖10所中学的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发起的民间论坛——第七届沪苏浙皖“新同桌论坛”上,来自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的特级教师邓彤总结了中学生作文的三大病症:一是思维闭塞,思路不清;二是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所想,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想清楚;三是以华丽的语言掩饰贫弱苍白的思想。(2006年
写作无疑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只有具备创造性心理机制,作者才能完成其写作任务。这种写作的创造性心理机制由什么心理因素组成?又是如何运用这些心理因素呢?刘勰曾言:“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①说的就是写作的创作心理机制。这段话有几个关键词语——神、志气、枢机、辞令等,说的就是写作创造性的几个心理因素。“神”充满作者的头脑,当写作成功
新课改之后.语文界开始重视跨学科的学习,教材中也相应选入科普文章。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花大量时间介绍科学术语和相关知识,却脱离对文本语言的研究,忘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