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素质与能力是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当前形势下,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发挥职能,实现自身发展,增强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应长期面对和不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和机制做了相关研究,以期达到学习与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大学生 就业创业 工作体系 构建
课题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SGH10151),课题名称:高师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办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素质与能力则是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具体体现。[1]当前形势下,抓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共青团组织肩负着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面临和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性,是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发挥职能,实现自身发展,增强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应长期面对和不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和任务
1.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的重新定位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在我国提出和实施至今已有20多年,但一直以来人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尚存在偏差:一是认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和鼓励大学生创办企业或开办公司;二是认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组织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事实上,创业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创新教育,个性、开创性、创新性和实操性是其根本属性,它不是局限于已给定的知识与理论的灌输,而是更加强调受教育者创新意识与精神的培养、创业能力与素质的生成。[2]创业的本质与核心是创新和创造,岗位就业、岗位立业、开拓事业、创办新企业等是其基本内涵,创业教育更注重强调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3]
2.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发挥职能,实现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青年学生自己的组织,在联系青年学生、了解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4]高校共青团组织肩负着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团的十六大提出了“两个全体青年”的工作目标,要求共青团工作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深入研究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从大学生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利益诉求入手,从思想上、行为上引领他们。[5]当前,大学生最普遍和共性的利益诉求就是成功就业或稳定创业,应该说,高校共青团组织抓住了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也就找到了发挥共青团组织工作职能的一条途径,这也是新时期实现共青团组织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3.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发挥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形势下,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组织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既要看到创业对就业有带动作用,又要看到一定就业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对成功创业的支撑作用,要努力找到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的实质性需要与共青团组织有所作为之间的结合点,要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要努力保证共青团组织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普遍性和持久性。[6]应该说,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做好育人工作,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发挥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分析
1.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校园氛围没有形成
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是不到位。虽然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正逐步向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方向努力,但在实施过程中,仅局限性于将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社会化技能培养等融入和体现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仅单独依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虽然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也努力在校园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其中也不乏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化活动,但总体上的现状是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不强,校园就业创业的文化氛围不浓厚。
2.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学生中开展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虽然能够促进学生发挥知识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机会和奠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创业教育的不足。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还是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制度化、长效化建设;二是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缺乏锻炼,学生自身创业素质和能力不强;三是社会服务体系不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应有的支持和帮助。[7]
3.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人才需求不对接
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近几年各高校团组织积极参与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创建工作。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立为大学生锻炼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提供了机会和场所,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短期内难以纳入学校正常教学计划,基地建设有待完善;二是见习基地存在人才需求不对接现象,据有关统计显示:大学生见习结束后被基地正式聘用的人数仅占参加见习学生人数的9.8%。
4.大学生就业创业有关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团中央也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服务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对调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些政策和措施的作用发挥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目前的现状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多样,但这些政策贯彻执行分布在不同的行业部门,政策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使得各项政策发挥出的作用不够有效,并且时有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发生。 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案件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应有的举措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充分认识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有所作为。
1.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把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作为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去抓。学生一入校,高校共青团组织就要主动掌握学生状况,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切入点,把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做“早”。
定期邀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为大学生传授就业创业的知识和观念;要积极探索建立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人生发展导航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志愿导师制度;要充分挖掘和树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通过演讲、报告、座谈等形式,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共青团网络优势,聘请用人单位和专家定期为大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科学定位就业创业方向。[8]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成才观,在当代大学生中进一步唱响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面对现实,科学定位人生发展方向和职业方向,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对今后的就业创业早认识、早准备、早思考、早规划。
2.拓展素质,增强能力,努力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创业,除了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需要自身综合素质的锤炼和提高,这是大学生成功和顺利就业创业的关键。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关键在于打造和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一是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努力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根据大学生职业意向,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素质训练内容,要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训练,使校内素质训练与就业岗位要求同步并轨;要按照全员性、全程性的要求,开办面向所有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培训班”,利用节假日集中时间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给大学生传授就业创业本领,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和素质。[9]
二是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新颖别致的文化艺术活动,是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和素质的沃土,通过举办和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文化名家讲坛、辩论赛、才艺比拼、风采大赛等精品化具有影响力和特色文化的活动,促进学生文化艺术素质及特长兴趣的充分发展。
三是坚持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体现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科技竞赛活动,潜心培育、积极建设能够体现特色,且具有形成品牌效应潜力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通过举办和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节、科技论坛、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模拟设计竞赛等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教育、指导和训练,促进大学生创业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四是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功能,利用寒暑假,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特点,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机制要灵活多样,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采取挂职锻炼、见习实践、就业实习、创业实践等措施,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
五是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和增强学生特长兴趣爱好。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各具特色的社团文化活动,组织举办社团活动月、社团风采大赛等活动,形成争奇斗艳、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良好社团文化氛围,让青年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文化活动中充分彰显个性和才华,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处事能力和完美人格等。
3.拓宽就业渠道,做好服务工作,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与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大力关心和鼎力支持。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和力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拓宽渠道,提供支持与帮助。
一是要加强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构筑大学生就业创业新通道。高校共青团组织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开辟新通道。如大力开展“百企万岗”见习生计划,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不同年级、学历的大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见习岗位;建设和利用好“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网”,加大向社会和学生宣传的力度,为大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信息,畅通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渠道。
二是要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尝试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推动学生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制度和措施,探索依靠社会力量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完善孵化功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智力支持。
三是主动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考研、就业、创业、各类资格、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帮助大学生拓展素质,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服务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可直接组织和积极配合其他部门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培训和考试服务。
四是要全面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强化社会认同。既向社会提供客观、权威的学生个人信息,同时促进大学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想方设法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要深入实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加强工作实效性,不断提高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姚军.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2][3]吴金秋.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定位[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ingpinke.com/news/details uuid=9e1bf87f-12a7-1000-88a7-509c1aa1fc56/2010-08-16.
[4]赵勇.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集萃[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6][7]孙体楠.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团组织履行基本职能的重要途径[J].河南教育,2010,(5).
[8][9]中青发[2005]15号文件.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Z].2005-04-10.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 陕西渭南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大学生 就业创业 工作体系 构建
课题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SGH10151),课题名称:高师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办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素质与能力则是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具体体现。[1]当前形势下,抓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共青团组织肩负着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面临和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性,是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发挥职能,实现自身发展,增强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应长期面对和不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和任务
1.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的重新定位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在我国提出和实施至今已有20多年,但一直以来人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尚存在偏差:一是认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和鼓励大学生创办企业或开办公司;二是认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组织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事实上,创业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创新教育,个性、开创性、创新性和实操性是其根本属性,它不是局限于已给定的知识与理论的灌输,而是更加强调受教育者创新意识与精神的培养、创业能力与素质的生成。[2]创业的本质与核心是创新和创造,岗位就业、岗位立业、开拓事业、创办新企业等是其基本内涵,创业教育更注重强调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3]
2.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发挥职能,实现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青年学生自己的组织,在联系青年学生、了解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4]高校共青团组织肩负着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团的十六大提出了“两个全体青年”的工作目标,要求共青团工作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深入研究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从大学生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利益诉求入手,从思想上、行为上引领他们。[5]当前,大学生最普遍和共性的利益诉求就是成功就业或稳定创业,应该说,高校共青团组织抓住了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也就找到了发挥共青团组织工作职能的一条途径,这也是新时期实现共青团组织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3.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发挥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形势下,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组织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既要看到创业对就业有带动作用,又要看到一定就业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对成功创业的支撑作用,要努力找到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的实质性需要与共青团组织有所作为之间的结合点,要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要努力保证共青团组织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普遍性和持久性。[6]应该说,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做好育人工作,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发挥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分析
1.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校园氛围没有形成
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是不到位。虽然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正逐步向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方向努力,但在实施过程中,仅局限性于将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社会化技能培养等融入和体现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仅单独依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虽然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也努力在校园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其中也不乏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化活动,但总体上的现状是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不强,校园就业创业的文化氛围不浓厚。
2.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学生中开展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虽然能够促进学生发挥知识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机会和奠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创业教育的不足。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还是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制度化、长效化建设;二是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缺乏锻炼,学生自身创业素质和能力不强;三是社会服务体系不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应有的支持和帮助。[7]
3.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人才需求不对接
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近几年各高校团组织积极参与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创建工作。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立为大学生锻炼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提供了机会和场所,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短期内难以纳入学校正常教学计划,基地建设有待完善;二是见习基地存在人才需求不对接现象,据有关统计显示:大学生见习结束后被基地正式聘用的人数仅占参加见习学生人数的9.8%。
4.大学生就业创业有关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团中央也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服务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对调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些政策和措施的作用发挥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目前的现状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多样,但这些政策贯彻执行分布在不同的行业部门,政策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使得各项政策发挥出的作用不够有效,并且时有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发生。 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案件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应有的举措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充分认识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有所作为。
1.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把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作为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去抓。学生一入校,高校共青团组织就要主动掌握学生状况,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切入点,把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做“早”。
定期邀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为大学生传授就业创业的知识和观念;要积极探索建立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人生发展导航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志愿导师制度;要充分挖掘和树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通过演讲、报告、座谈等形式,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共青团网络优势,聘请用人单位和专家定期为大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科学定位就业创业方向。[8]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成才观,在当代大学生中进一步唱响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面对现实,科学定位人生发展方向和职业方向,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对今后的就业创业早认识、早准备、早思考、早规划。
2.拓展素质,增强能力,努力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创业,除了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需要自身综合素质的锤炼和提高,这是大学生成功和顺利就业创业的关键。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关键在于打造和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一是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努力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根据大学生职业意向,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素质训练内容,要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训练,使校内素质训练与就业岗位要求同步并轨;要按照全员性、全程性的要求,开办面向所有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培训班”,利用节假日集中时间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给大学生传授就业创业本领,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和素质。[9]
二是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新颖别致的文化艺术活动,是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和素质的沃土,通过举办和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文化名家讲坛、辩论赛、才艺比拼、风采大赛等精品化具有影响力和特色文化的活动,促进学生文化艺术素质及特长兴趣的充分发展。
三是坚持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体现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科技竞赛活动,潜心培育、积极建设能够体现特色,且具有形成品牌效应潜力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通过举办和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节、科技论坛、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模拟设计竞赛等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教育、指导和训练,促进大学生创业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四是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功能,利用寒暑假,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特点,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机制要灵活多样,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采取挂职锻炼、见习实践、就业实习、创业实践等措施,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
五是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和增强学生特长兴趣爱好。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各具特色的社团文化活动,组织举办社团活动月、社团风采大赛等活动,形成争奇斗艳、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良好社团文化氛围,让青年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文化活动中充分彰显个性和才华,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处事能力和完美人格等。
3.拓宽就业渠道,做好服务工作,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与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大力关心和鼎力支持。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和力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拓宽渠道,提供支持与帮助。
一是要加强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构筑大学生就业创业新通道。高校共青团组织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开辟新通道。如大力开展“百企万岗”见习生计划,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不同年级、学历的大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见习岗位;建设和利用好“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网”,加大向社会和学生宣传的力度,为大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信息,畅通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渠道。
二是要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尝试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推动学生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制度和措施,探索依靠社会力量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完善孵化功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智力支持。
三是主动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考研、就业、创业、各类资格、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帮助大学生拓展素质,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服务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可直接组织和积极配合其他部门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培训和考试服务。
四是要全面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强化社会认同。既向社会提供客观、权威的学生个人信息,同时促进大学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想方设法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要深入实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加强工作实效性,不断提高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姚军.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2][3]吴金秋.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定位[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ingpinke.com/news/details uuid=9e1bf87f-12a7-1000-88a7-509c1aa1fc56/2010-08-16.
[4]赵勇.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集萃[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6][7]孙体楠.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团组织履行基本职能的重要途径[J].河南教育,2010,(5).
[8][9]中青发[2005]15号文件.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Z].2005-04-10.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 陕西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