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与唐诗格律管见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体裁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文学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唐诗是诗歌的典范,也是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十四行诗是欧洲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格律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十四行诗 唐诗 格律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体裁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文学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唐诗是诗歌的典范,也是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十四行诗是欧洲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格律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
  一、唐诗的格律
  唐代诗歌分为两类:古体诗和今体诗。古体诗是继承汉魏六朝的诗体;今体诗是唐代兴起的诗体。我们这里讲的格律主要是指今体诗的格律。
  今体诗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律诗又分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和七言律诗(简称七律);绝句又分为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今体诗格律的内容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1)字数和句数。今体诗都有固定的字数和句数。五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全诗四十个字;七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八句,全诗五十六个字。五言绝句每句五字,共四句,全诗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一共四句,共二十八个字。
  (2)押韵。格律诗词必须押韵,今体诗用韵,都依照平水韵?眼注①?演,而且限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一般不换韵。用韵时,平声不和上去入声押韵,上去声也不和入声押韵。我们看一个例子:
  春 题 湖 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这是一首七律诗,它的韵脚为“图tú、铺pū、珠zhū、蒲pú、湖hú,”押的韵是u韵,且都是平声韵。
  (3)平仄。诗词有一定的平仄格式,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所谓平仄,平是指平声(包括现代汉语中的阴平和阳平),仄是指上去入三声。让这两类声调互相交错,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这样就形成诗词的节奏美。平仄的规则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平仄就没有诗词的格律。
  今体诗的平仄,指的是句子的平仄格式。五言诗共有四个句型,即:
  (一)仄仄平平仄
  (二)平平仄仄平
  (三)平平平仄仄
  (四)仄仄仄平平
  (字下标记表示可平可仄。下同)
  七言诗也有四个句型,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
  (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两类句型,分别错综变化,形成五言诗或七言诗四种不同的平仄格式(具体格式从略)。每首诗中,上句(也叫出句)和下句(也叫对句)的平仄相反,即相对立,叫做“对”,所以今体诗的平仄关系极为工整,很少有“失对”现象发生。我们看一个例子?押
  秋 浦 歌
  李 白
  白发三千丈, (仄仄平平仄)
  缘愁似个长。 (平平仄仄平(对))
  不知明镜里, (平平平仄仄)
  何处得秋霜, (仄仄仄平平(对))
  (4)对仗。所谓对仗,指的是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中间四句。白居易的《春题湖上》中间四句中,“松排”对“月点”,“山面”对“波心”,“千重翠”对“一颗珠”,“抽早稻”对“展新蒲”等。也有首、颔、颈三联皆对仗的,通常尾联(最后两句)不用对仗。绝句可以不用对仗,如果用,通常就用在首联。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何满子》)。也有首尾两联都用对仗的,不过比较少,如“两个黄郦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今体诗的对仗有两个特点,一是出句与对句不能同字,若有同字,则属于古体诗;二是对仗必须是平对仄,仄对平,否则是失对。
  二、十四行诗的格律
  十四行诗原是中世纪流行于欧洲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是为歌唱而作的一种诗歌体裁,后来被文人(最早是被意大利文人)所掌握运用,成为欧洲诗歌史上风靡一时的诗歌体裁。随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遍及欧洲各国,十四行诗体随之传入法、英、俄、西班牙等国,并适应各国语言的特点,产生了不同的变体。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Petrarch 1304—1374)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十四行诗作者。
  十四行诗从韵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以彼得拉克为代表的彼得拉克式(Petrarchan Sonnet),也可称作意大利式(Italian Sonnet),另一种是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莎士比亚式(Shakespearean Sonnet),也称作“英国式(English Sonnet)”或“伊丽莎白式(Elizabethan Sonnet)”,其中还有一种特殊变体,即“斯宾塞诗体(Spenserian stanza)”,它只是一种变体,不可单独成为一类。
  (一)十四行诗的结构
  彼得拉克式用意大利文写的十四行诗,从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即前面的八行组(octave)和后面的六行组(sestet),八行组又可分为两个四行组(stanza诗节),六行组又可分为两个三行组(stanza诗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即前面的一个十二行组和后面的一个两行组,十二行组分为三个四行组(quatrain),一个两行组称作couplet,所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实际上是由三个quatrain外加一个couplet组成的。
  (二)十四行诗的韵式和节律
  彼得拉克十四行诗(我们以弥尔顿的十四行诗为例)和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的节律均为轻重格(或称抑扬格)五步音,也可以叫做五步抑扬格(iambic pentameter),即每行中有10个音节,均以非重读音节开始,轻重音格式相间,以重读音节结束(意大利的十四行诗也有以11个音节为一行的)。先看一下弥尔顿的《关于他的瞎眼》一诗:   On His Blindness
  When?蒺 I con?蒺 sider?蒺 how my?蒺light is?蒺 spent Ere?蒺half my?蒺 days?熏 in?蒺this dark?蒺world and?蒺wide And?蒺that one?蒺talent?蒺which is?蒺death to?蒺 hide Lodged?蒺with me?蒺useless?熏 ?蒺though my?蒺soul?蒺more?蒺 bent
  To?蒺 serve there?蒺 with my?蒺 maker?熏 and?蒺 present My?蒺 true ac?蒺 count?熏 lest?蒺 He re?蒺 turning?蒺 chide?鸦 “Doth?蒺 God ex?蒺 act day-?蒺 labor?熏 ?蒺 light de?蒺nied?芽”l?蒺 fondly?蒺 ask. But?蒺 Patience?熏 to?蒺 prevent That?蒺 murmur?熏?蒺soon re?蒺plies?熏“God‘doth not’need Ei’ther man’s’work or’his own’gifts?熏 who’best Bear’his mild’yoke?熏 they’serve him’best. His ’state
  Is’kindly?押 ’thousands’at His’bidding’speed?熏 And’post o’er’land and’ocean’without’ rest?鸦 They’also’ serve who’only’ stand and ’wait.
  这首诗中,每行中都有10个音节(不是单词),读起来均以非重读音节开始,且轻重相间。如第一行中/ai/、/si/、/hau/、/lait/、/spent/皆为重读或次重读音节,其他五个音节/wen/、/k?藿n/、/d?藿/、 /mai/、/iz/皆为非重读或轻声音节,以下各句均以此类推。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也是如此,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和彼得拉克式十四行诗的韵式各不相同。彼得拉克式十四行诗的韵式都押脚韵,韵式为:
  abba abba cde cde
  也就是说,第一行的最后一个音节与第四行、第五行、第八行的最后一个音节押韵,第二行的最后一个音节与第三行、第六行、第七行的最后一个音节押韵,其余六行比较随意。这种韵式的特点前面两个四行组(octave)用抱韵,后面的两个三行组(sestet)的韵式往往有变化,比较自由。我们还是以弥尔顿的《关于他的瞎眼》一诗为例,第一行的最后一个音节为/spent/,第四行、第五行、第八行的最后一个音节分别是/bent/、/zent/、/vent/?熏第三行与第六行、第九行的最后一个音节都是/al?押d/,韵式极其工整,这也是十四行诗的一个特点。
  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的韵式为:
  abab cdcd efef gg 或 abba cddc effe gg
  这种韵式的特点是三个四行组(即quatrain)都用交韵,也有用抱韵的,但不常见,最后一个两行组(即couplet)是一对偶句(即两行互押脚韵)我们看一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例子:
  Sonnet 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蒺s day?芽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押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熏 And summer?蒺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押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eaven shines?鸦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鸦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s declines?熏
  By chance or nature?蒺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鸦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熏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蒺st?鸦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蒺st in his shade?熏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蒺st?押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熏 or eyes can see?熏
  So long live this?熏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很显然,这首诗的第一行与第三行押/ei/韵, 第二行与第四行押/eit/韵,第五行与第七行押 /ais/ 韵,以此类推。这种韵式也极为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与莎士比亚几乎同时期的斯宾塞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十四行诗变体,即“斯宾塞诗体(Spenserian stanza)”,它的节律也是五步抑扬格,韵式为:
  abab bcbc cdcd ee
  这种韵式像个连环扣,是韵式中最为独特的一种。
  三、十四行诗与唐诗格律的异同
  十四行诗和唐诗作为欧洲和中国文学史中极富代表意义的文学体裁,在格律方面存在着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一)十四行诗与唐诗的相同之处
  (1)十四行诗与唐诗的行数或句数是固定不变的。十四行诗固定为十四行,不管进行怎样的分类,它的总行数都是不变的;而唐诗中律诗与绝句的分类也固定了一首诗的总句数。   (2)十四行诗与唐诗在写作时都遵循一定的韵式,都要押韵,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具有一定的美感。
  (3)十四行诗与唐诗都是有节奏的,尽管两种诗歌的节奏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节奏都很鲜明。
  (二)十四行诗与唐诗格律间的不同
  (1)唐诗的音节与十四行诗的音节
  唐诗(或者说汉语诗歌)是以音节为最小单位的,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所以一首唐诗的字数都是固定的,而且每一音节(也就是一个汉字)基本都有意义和作用;十四行诗也是以音节为最小单位,每一首诗的音节个数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但是每个单词在音节构成上是不同的,也是不固定的,所以每行乃至整首诗的字数是不确定的,而且每一音节也不一定具有实际的意义。
  (2)唐诗的节奏与十四行诗的节奏
  诗的节奏表现形式不外乎三种:长短、高低和轻重。唐诗有四声,四声调值的高低是唐诗节奏的主要表现形式,四声的不同组合即产生了唐诗的平仄关系,也就是说产生了诗的节奏,唐诗节奏注重的是平仄相间,所以王力先生说:“没有平仄就没有诗词的格律”(注2)。
  十四行诗沿用英语诗的“重音制(accent system)”格式,采用抑扬格。有重读也有非重读音节,十四行诗的节奏侧重于语音的轻重,而非高低。
  (三)唐诗的押韵和十四行诗的韵式
  前面我们说过,唐诗对押韵的要求非常严格,由于平仄关系的影响,在写作时在对韵脚汉字的选择上就更为慎重,而且每一句诗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意义,切不可将一个完整的意义割裂成两句诗。十四行诗则没有如此细致的要求,有时为了机械地套用诗歌的格律,只得把一个语义生硬地割裂成两行甚至多行,这在唐诗中是绝对不能出现的。
  (四)唐诗的对仗与十四行诗的用词随意性
  对仗工整是唐诗的一大特点,而且有些对偶句已经成为传世佳句。十四行诗在用词上相对来说随意性就比较大,没有太严格细致的要求。
  唐诗和十四行诗是亚欧文学中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抒情诗宝库中,都保持着崇高的地位。
  注释:①平水韵是宋淳佑年间,江北平水人刘渊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07韵。简称平水韵。
  ②见王力《诗词格律概要》第24页第二行。
  参考文献:
  ①王力 诗词格律概要?眼M?演,1979年版,北京出版社
  ②贺魏 诗词格律浅说?眼M?演,1978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③孙梁选编 英美名诗100首?眼M?演,1987年版,商务印书馆
其他文献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体,很快被广大师生所喜爱,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它能把丰富的主题资源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英语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同时也可以让师生更好地交流,让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交互式电子白板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一件法宝。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英语课堂效率 小学
期刊
摘要: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因贫困而造成辍学的现象逐步减少,而因后进生而造成辍学的现象不断增加,因此,加强控辍保学工作仍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现状 激发 学法 指导  我是一名乡村英语老师,在从教多年后深感后进生是广大教师最头痛的教育对象,也是最关注的学生群体,不少教师把提高后进生成绩作为最难攻克的难关。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差,同时还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如:上课不注
期刊
书面表达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历年来中考英语的必考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多年来,该题型既是学生应试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从近几年的中考的书面表达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失分比较严重,而且,写出的东西往往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如:(1)受汉语影响,中文式英语现象普遍;(2)词汇贫乏、搭配不当,要么没有动词,要么动词连篇;(3)句型不熟、语法不通;(4
期刊
对于高考英语写作,学生普遍反映有表达难度。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卷的研究,和对答卷错误之分析统计,得到这样的结果:①有关谓语的时态、语气及动词词义辩析错误约占32%;②句子结构方面的错误约占12%;③单词拼写错误约占23%;④名词、代词和冠词等运用错误约占14%,介词和关连词使用不当占8%左右;⑤形容词、副词、固定搭配、倒装句和其它错误占11%多点。针对学生英语写作所犯的错误,结合统计分析结果,及学生
期刊
[摘要]电教媒体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激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活动中。  [关键词]电教媒体 优化 英语教学  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引入课堂,有效地改进"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速度、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
期刊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而学生的主动和有效参与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每节英语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实际以及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的英语教学情境,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课堂 激趣 思考 主人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
期刊
有一类阅读文章,文学性较强,这就需要阅读者把握住文章的整体脉络,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传达的信息,从而避免孤立地理解某句或某段话而造成断章取义的现象。请看下面一篇文章。
期刊
在我国战国时期,著名军事思想家孙膑提出的“三十六计”中第三十计叫做“反客为主”,其内容是“乘隙插足,扼其主机①,渐之进也②。  依据兵法之道,主客之势常常发生变化,有的变客为主,有的变主为客。关键在于要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主动权,这正是本文所涉及到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同时又必须提高教学的效率,这就更加体现了科学学习的重要性。那么,要提高效率,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加强情感教育,诱导兴趣;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利用竞争比赛,培养兴趣;强化成功愉快,巩固兴趣;创设表现空间,拓展兴趣;利用课外活动,延伸兴趣。这些方法如果很好地实施下去,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一定可以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 中学生 英语学习 兴趣 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
期刊
何为一堂高效的英语课?虽然评判的标准不一,但一个根本的取向就是学会娴熟地用英语交流。由此可见,我们唯有从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掌握英语口语交流的技能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那么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不能再是枯燥的课堂,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