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删减之风由来已久——以苏教版高中必修二为例,课文之下注明“有改动”的就有9篇。编者作“删改”的理由大致有三:一是内容不合适,删除糟粕或有时代局限性的内容;二是形式不完美,并不是好文章处处皆好,可能会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三是解读有难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删除难以理解的某一部分。然而实际情况是,教材删去(改动)的可能正是原文的华彩之处,有些课文删减后消弱了其表现主题的力度,有的甚至因为删改,容易造成广大师生的误读误解。本文拟就“有删改”类课文简略地谈谈粗浅的认识与自己的教学处理。
一、“删改”不当的多个实例
1.删除的是值得品味的妙语佳句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收入人教版老教材时曾有三处删节:
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峭楞楞如鬼一般;
③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三处都值得赏而赞之。就第一处看,原文是个并列复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比喻在远处层层叶子中间零星点缀的白花;再用“刚出浴的美人”比喻眼前“袅娜地开着的”鲜花和“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蕾(设喻非常贴切)。视角由远景到特写的伸缩,富有变化。将“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删掉,好像一个人缺了条腿,不但文句失去平衡,而且“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所形容的直观形象消失了。那么,“峭楞楞如鬼一般”這个比喻也美吗?借助整体的语境,就可明白此处并无制造恐怖的意思,而是说形状变化莫测,让人浮想联翩,甚而可以说有《项脊轩志》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趣味。至于第三处被删的文字,则为文章增添了虚实相间的光彩——画面中添上采莲人纤秀柔婉的袂影,方能使全文呈现出一种风华清靡、气韵活泼的美。
2.删除的是富于意蕴的“点睛”之笔
比如《项脊轩志》一文,由正文和附记组合而成。正文部分写于嘉靖三年(1524),作者十九岁,附记的写作时间却是作者三十五岁中举之后。推究其中的原因,应是作者中举后整理旧物,触及原稿,想到曾经经历的人生酸甜苦辣,情不能自已,便在原文后补写了附记。苏教版教科书删去的是正文与附记中间的那一段: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本段在正文是唯一“议”的内容,作者借蜀清与孔明之旧事,表达自己利甲天下、闻达诸侯之豪情。实际上,正文叙事也好、写景也罢,最终的落脚处都应该是在这里——叙事写景志在表情达意。这是不应删减此段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此段文字承接上文的祖母之望,又作下文失意人生的参照,承载着一言难尽的深重的人生感慨。删去它,内容固然集中了,但也单薄了;主旨固然鲜明了,但也被简单化了。不妨看看霍松林、邓小军先生对它的赏评[1]:
作者以“昧昧于一隅”的蜀清、孔明自比,抒发出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回味上文“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儿之成,则可待乎”“余扃牖而居”,可以看出是一脉贯连、层层蓄势。如此,则发抒怀抱乃势所必然,而且一发必有喷薄而出之势。自比孔明,好理解。自比蜀清,则须细加体认。其缘故应当是:蜀清是一位女性,而在作者的心灵中,祖母、母亲两位女性对自己影响至深,以至当他尚友古人时,不知不觉便想到蜀清,此其一;蜀清能守先辈之业,作者则有志继承祖先的志业,此其二;蜀清“昧昧于一隅”蜀中,作者则“区区处败屋中”,此其三。可见比拟贴切,含有深意。要评价作者的这番抱负,必须知人论世——归有光不仅有忧国忧民的襟怀,也有经世致用的实学,并且是卓有实效。……这段议论中含有描写。“扬眉瞬目”是传神之笔,与“偃仰啸歌”遥相映照,写出主人公卓荦不凡的精神气概。“奇景”二字,乃是项脊轩境界、气象的画龙点睛之笔。
3.删除的是感人肺腑的“真情”诉说
长期以来,人教版课本收录《指南录后序》,都会删去文本的倒数第二段,即文天祥表明自己“幸生也何为”的一番议论(苏教版必修三将其恢复)。此段二百多字: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文段“慷慨壮烈,乃一篇之精华”[2]——在此处,文天祥围绕“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正面表明了“誓不与贼俱生”“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报国心愿;突出了为尽忠皇帝而死,“复何憾哉”;段末明写生还之可庆,实则是写出“有为”之有日。换言之,从思想内容上说,作者直接给出了选择求生的缘由——尽忠尽孝救国难,并体现出强烈的死义精神,是境界的升华;它还告诉我们,《指南录后序》乃是一篇悲歌慷慨、气韵深沉的自我辩白(九死一生、劫后归来的文天祥,曾受到当日不能受辱引决的猜忌与责难)。反过来说,教材编者作这种删除,客观上会带来两个问题:首先,影响学生对人物的思想情感作出判断。“忠”与“孝”是古代志士必须经历的人生思考,无法回避,特别是在民族危亡关头。如果删除本段,虽然主观上保全了文天祥的“先进性”,但学生看不到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其次,从章法看,本段与第3段提到的“将以有为也”、第6段中的22个“死”一脉相承(“将以有为也”是引前人的话作解释,22个“死”是在叙述、抒情中表露心志)。如果删除,有叙无议,文章忽然收束,文气中断,殊不足取。 综上,教材中那些“有删改”类文章,所删的有可能正是可开掘的“富矿”,故而我们希望编写专家们删改课文须审慎。
二、“有删改”类课文的教学处理
一种处理是:直接展示删改部分,引发质疑与探究。
比如教读《项脊轩志》,教师可直接印发或投影删节部分,然后给出“该不该删”的疑问,指引学生深入探究——“该不该删”,涉及对删除部分的思想内容、表达特色以及整个作品的创作意图等的深度阅读;又如教读《指南录后序》,不妨让同学推断一下“当年教材编者为什么要删节”(相关原因可能是受意识形态影响,以“尽忠尽孝”为封建糟粕,视作者之“忠君”为“历史局限性”,担心封建文化意识影响学生)。
另一种处理是:做一点“曲径通幽”式的设计,让课堂呈现精彩与生命活力。
试看笔者的两个教例:
其一,由省略号揣测所删内容。人教版必修五选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中有两个省略号,教师可就此安排学习活动:在公布省略的内容之前,先请同学们猜上一猜,看看哪个同学的设想和原文最接近。在学生踊跃发言,充分展示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后,再亮出原文原句:
……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教师进一步发问:大家读了这段文字有什么感受?提醒同学特别关注“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这个细节。待学生各抒己见完毕,教师投影金圣叹对此的评点“三个人头,安放得好,又算示众,又算祭神,又算结煞”,并再次询问同学“你怎样理解这一细节”,学生一番深思后,有的以为由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林冲向山神证明自己报了仇,让世人明白为非作歹是没有好下场的;有的联系前文“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天可怜见林冲”,指出该细节深化了林冲对神灵的信任,表明他期望山神能保佑自己平安度过后半辈子……教师也说明了自己的认识:在林冲看来,陆谦等人干了伤天害理之事,竟然在山神庙前津津乐道,是对山神的亵渎;也是他自己在山神庙这块净土杀人(尽管是该杀该剐的恶人)后,祈求山神谅解他对神灵的不敬。课文经过删节,固然避免了血腥味,但保留“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恰恰可以窥得林冲的主导性格还是安分守己、正直忠厚。
其二,还庄子以本来“面目”。《庄子·秋水》原文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河伯与海神的七组对话,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一气呵成;后一部分写了六个寓言(“邯郸学步”“子非鱼”等)。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的《秋水(节选)》,只选录了河伯、海神的第一组对话,且在教参中仅仅将选文寓意概括为“《秋水(节选)》告诉我们,人不可自满”。这样的节录处理与主旨概括,很容易误导师生错解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错解《庄子》的哲学思考。为此,指引学生准确、辩证地领会文本的内容价值,就成了笔者教学本文的重要目标。课堂上我是如此安排学习活动的:
1.导入新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庄子的名言,出自《养生主》,字面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它一直被用于鼓舞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2.疏通文意,然后是探究寓意:(1)要求同学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2)问题探讨:在听了河伯一番话后,海神若可能会怎么回答;然后教师展示原作中北海若部分答话的译文。
3.拓展阅读:(1)展示《秋水》后一部分中的三则故事:“庄子钓于濮水”“庄子往见惠子”与“子非鱼”,并逐一品味。(2)师生讨论并达成共识:综合起来,可明显地看到《秋水》表现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即一个人,当他觉得自己很不错的时候,就会沾沾自喜,但是当他走出所处的环境,见到比他更优秀的人时,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由此推导下去,活在世间上的人,追名逐利,不择手段,可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时,就会觉得那是多么不值得,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可以这么说,人类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因而什么都不必去做,应采用“无为”的方式去对待万物,让万事万物自然地发展。
4.回到课堂开头的“吾生也有涯”上来,教师指出:庄子的话还没说完,后面还有“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其大意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没有了。做了好事不要求名,做了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自然之道作为养生的常法,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不殘生伤性以辱双亲,可以享尽天年”。加上这几句,整段话的意思就全变了,不再是劝人珍惜时间猛学,而是告诫人们: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实在是太傻了。
5.指引同学思辨《庄子》的哲学观,倡导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我所能,不断地自我完善,并尽可能多地创造自身价值。
总之,如何教好、教活“有删改”类课文,个中大有学问,需要教师费心琢磨,合理而巧妙地利用其进行教学设计,有助于焕发语文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徐中玉主编.古文鉴赏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二版.
一、“删改”不当的多个实例
1.删除的是值得品味的妙语佳句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收入人教版老教材时曾有三处删节:
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峭楞楞如鬼一般;
③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三处都值得赏而赞之。就第一处看,原文是个并列复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比喻在远处层层叶子中间零星点缀的白花;再用“刚出浴的美人”比喻眼前“袅娜地开着的”鲜花和“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蕾(设喻非常贴切)。视角由远景到特写的伸缩,富有变化。将“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删掉,好像一个人缺了条腿,不但文句失去平衡,而且“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所形容的直观形象消失了。那么,“峭楞楞如鬼一般”這个比喻也美吗?借助整体的语境,就可明白此处并无制造恐怖的意思,而是说形状变化莫测,让人浮想联翩,甚而可以说有《项脊轩志》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趣味。至于第三处被删的文字,则为文章增添了虚实相间的光彩——画面中添上采莲人纤秀柔婉的袂影,方能使全文呈现出一种风华清靡、气韵活泼的美。
2.删除的是富于意蕴的“点睛”之笔
比如《项脊轩志》一文,由正文和附记组合而成。正文部分写于嘉靖三年(1524),作者十九岁,附记的写作时间却是作者三十五岁中举之后。推究其中的原因,应是作者中举后整理旧物,触及原稿,想到曾经经历的人生酸甜苦辣,情不能自已,便在原文后补写了附记。苏教版教科书删去的是正文与附记中间的那一段: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本段在正文是唯一“议”的内容,作者借蜀清与孔明之旧事,表达自己利甲天下、闻达诸侯之豪情。实际上,正文叙事也好、写景也罢,最终的落脚处都应该是在这里——叙事写景志在表情达意。这是不应删减此段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此段文字承接上文的祖母之望,又作下文失意人生的参照,承载着一言难尽的深重的人生感慨。删去它,内容固然集中了,但也单薄了;主旨固然鲜明了,但也被简单化了。不妨看看霍松林、邓小军先生对它的赏评[1]:
作者以“昧昧于一隅”的蜀清、孔明自比,抒发出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回味上文“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儿之成,则可待乎”“余扃牖而居”,可以看出是一脉贯连、层层蓄势。如此,则发抒怀抱乃势所必然,而且一发必有喷薄而出之势。自比孔明,好理解。自比蜀清,则须细加体认。其缘故应当是:蜀清是一位女性,而在作者的心灵中,祖母、母亲两位女性对自己影响至深,以至当他尚友古人时,不知不觉便想到蜀清,此其一;蜀清能守先辈之业,作者则有志继承祖先的志业,此其二;蜀清“昧昧于一隅”蜀中,作者则“区区处败屋中”,此其三。可见比拟贴切,含有深意。要评价作者的这番抱负,必须知人论世——归有光不仅有忧国忧民的襟怀,也有经世致用的实学,并且是卓有实效。……这段议论中含有描写。“扬眉瞬目”是传神之笔,与“偃仰啸歌”遥相映照,写出主人公卓荦不凡的精神气概。“奇景”二字,乃是项脊轩境界、气象的画龙点睛之笔。
3.删除的是感人肺腑的“真情”诉说
长期以来,人教版课本收录《指南录后序》,都会删去文本的倒数第二段,即文天祥表明自己“幸生也何为”的一番议论(苏教版必修三将其恢复)。此段二百多字: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文段“慷慨壮烈,乃一篇之精华”[2]——在此处,文天祥围绕“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正面表明了“誓不与贼俱生”“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报国心愿;突出了为尽忠皇帝而死,“复何憾哉”;段末明写生还之可庆,实则是写出“有为”之有日。换言之,从思想内容上说,作者直接给出了选择求生的缘由——尽忠尽孝救国难,并体现出强烈的死义精神,是境界的升华;它还告诉我们,《指南录后序》乃是一篇悲歌慷慨、气韵深沉的自我辩白(九死一生、劫后归来的文天祥,曾受到当日不能受辱引决的猜忌与责难)。反过来说,教材编者作这种删除,客观上会带来两个问题:首先,影响学生对人物的思想情感作出判断。“忠”与“孝”是古代志士必须经历的人生思考,无法回避,特别是在民族危亡关头。如果删除本段,虽然主观上保全了文天祥的“先进性”,但学生看不到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其次,从章法看,本段与第3段提到的“将以有为也”、第6段中的22个“死”一脉相承(“将以有为也”是引前人的话作解释,22个“死”是在叙述、抒情中表露心志)。如果删除,有叙无议,文章忽然收束,文气中断,殊不足取。 综上,教材中那些“有删改”类文章,所删的有可能正是可开掘的“富矿”,故而我们希望编写专家们删改课文须审慎。
二、“有删改”类课文的教学处理
一种处理是:直接展示删改部分,引发质疑与探究。
比如教读《项脊轩志》,教师可直接印发或投影删节部分,然后给出“该不该删”的疑问,指引学生深入探究——“该不该删”,涉及对删除部分的思想内容、表达特色以及整个作品的创作意图等的深度阅读;又如教读《指南录后序》,不妨让同学推断一下“当年教材编者为什么要删节”(相关原因可能是受意识形态影响,以“尽忠尽孝”为封建糟粕,视作者之“忠君”为“历史局限性”,担心封建文化意识影响学生)。
另一种处理是:做一点“曲径通幽”式的设计,让课堂呈现精彩与生命活力。
试看笔者的两个教例:
其一,由省略号揣测所删内容。人教版必修五选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中有两个省略号,教师可就此安排学习活动:在公布省略的内容之前,先请同学们猜上一猜,看看哪个同学的设想和原文最接近。在学生踊跃发言,充分展示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后,再亮出原文原句:
……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教师进一步发问:大家读了这段文字有什么感受?提醒同学特别关注“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这个细节。待学生各抒己见完毕,教师投影金圣叹对此的评点“三个人头,安放得好,又算示众,又算祭神,又算结煞”,并再次询问同学“你怎样理解这一细节”,学生一番深思后,有的以为由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林冲向山神证明自己报了仇,让世人明白为非作歹是没有好下场的;有的联系前文“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天可怜见林冲”,指出该细节深化了林冲对神灵的信任,表明他期望山神能保佑自己平安度过后半辈子……教师也说明了自己的认识:在林冲看来,陆谦等人干了伤天害理之事,竟然在山神庙前津津乐道,是对山神的亵渎;也是他自己在山神庙这块净土杀人(尽管是该杀该剐的恶人)后,祈求山神谅解他对神灵的不敬。课文经过删节,固然避免了血腥味,但保留“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恰恰可以窥得林冲的主导性格还是安分守己、正直忠厚。
其二,还庄子以本来“面目”。《庄子·秋水》原文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河伯与海神的七组对话,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一气呵成;后一部分写了六个寓言(“邯郸学步”“子非鱼”等)。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的《秋水(节选)》,只选录了河伯、海神的第一组对话,且在教参中仅仅将选文寓意概括为“《秋水(节选)》告诉我们,人不可自满”。这样的节录处理与主旨概括,很容易误导师生错解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错解《庄子》的哲学思考。为此,指引学生准确、辩证地领会文本的内容价值,就成了笔者教学本文的重要目标。课堂上我是如此安排学习活动的:
1.导入新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庄子的名言,出自《养生主》,字面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它一直被用于鼓舞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2.疏通文意,然后是探究寓意:(1)要求同学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2)问题探讨:在听了河伯一番话后,海神若可能会怎么回答;然后教师展示原作中北海若部分答话的译文。
3.拓展阅读:(1)展示《秋水》后一部分中的三则故事:“庄子钓于濮水”“庄子往见惠子”与“子非鱼”,并逐一品味。(2)师生讨论并达成共识:综合起来,可明显地看到《秋水》表现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即一个人,当他觉得自己很不错的时候,就会沾沾自喜,但是当他走出所处的环境,见到比他更优秀的人时,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由此推导下去,活在世间上的人,追名逐利,不择手段,可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时,就会觉得那是多么不值得,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可以这么说,人类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因而什么都不必去做,应采用“无为”的方式去对待万物,让万事万物自然地发展。
4.回到课堂开头的“吾生也有涯”上来,教师指出:庄子的话还没说完,后面还有“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其大意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没有了。做了好事不要求名,做了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自然之道作为养生的常法,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不殘生伤性以辱双亲,可以享尽天年”。加上这几句,整段话的意思就全变了,不再是劝人珍惜时间猛学,而是告诫人们: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实在是太傻了。
5.指引同学思辨《庄子》的哲学观,倡导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我所能,不断地自我完善,并尽可能多地创造自身价值。
总之,如何教好、教活“有删改”类课文,个中大有学问,需要教师费心琢磨,合理而巧妙地利用其进行教学设计,有助于焕发语文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徐中玉主编.古文鉴赏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