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期,新学生,新教师,新课程……这诸多的“新”字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带来更多挑战。如何才能在新学期里让新学生迅速地适应你的教学呢?如果是新教师,如何快速地让学生听懂你授的课呢?新课程里广泛、跳跃的知识体系如何合理地构建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最基础的就是要做到“清晰”。清晰地授课,清晰地活动,清晰地思考,清晰地总结……本期解码,我们从不同的学段、内容、方法,甚至结合其他学科的经验与教训一起来探讨如何才能清晰授课。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为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往往提倡运用研究性学习、任务型学习和主题式学习等多种方式组织课堂,施教内容与过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从一些教育现状来看,如果教与学的线索不够明朗、知识与技术不够明确,再好的过程与方法都较难有效地让全体学生受益,更无法促进基础较弱的学生夯实基础。为此,我们学校推进了“内容清晰化授课”、“过程落实化实践”和“集中—发散—集中式思维”实验。下面,我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例,并结合各学科经验,综合分析与阐释如何才能把课上更清楚,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明白。
● 学什么?内容要清晰
目前教师授课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开始时不知道要学什么,中间不知道在学什么,之后不知道学了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借鉴以前目标教学的经验,对内涵单薄、过程单一等局限性问题进行改进,结合新课程三维目标,逐步确立“内容清晰化授课”的教学要求。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的把握,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分不清楚,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没有特意地设计与实践,不仅难点内容让学生听得云山雾罩,而且因为对知识体系前后联系把握得不好,也容易造成知识讲授重复或跳跃太多。出现这种情况也不仅是教师水平的原因,还受备课方向、教学思路、教学环境等因素影响。举一个例子,有位数学教师虽然在以培养学生的应试水平为重点的高三教学时水平非常高,但到了高一,却因为角色、思路没有转换到必修课程上来,所以很喜欢用难题来教学,在难度上、跨度上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上产生了混乱,这不符合初学者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教学过程自然就不甚清晰,学生听起来就不能够清晰把握,效果就不好。
内容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与以前单纯的具体软件教学不同,因为它不再讲究软件和操作步骤,所以内容看上去是混乱的。我们必须要理清授课思路。比如,在讲《搜索技巧》这一课时,要明确“利用技巧提高搜索效率”这一中心内容,把知识点、技术点梳理清楚;舍弃已经过时的技巧(如没用的逻辑运算等);对不同搜索引擎、多关键词以及分类搜索、高级搜索等不同层次技术划分清楚,从而避免一会儿上这个网站,一会儿那样搜索,最后甚至更换搜索技巧的原由都没有说明,让学生感觉一直在罗列操作。
● 怎么学?过程要落实
已经有了很多教学方法,为什么还是经常有教师走两个极端?要么一讲到底,没有实践练习;要么放任自流,用练习代替了讲课。查找原因,我们发现并非教师不知道这些教学方法,而是对这些教学方法如何应用在自己的课中搞不清楚。在教案中或者课堂上,纵使教师已经针对具体方法设计了很多教学环节,可是当遇到学生任务完成不佳、提问学生没人回答等突发情况时,就一下子乱套了;或者让学生自主合作时,因为学生的组织能力弱、配合意识差、存在人情评价等原因造成了学生各行其是,应付了事。于是,再好的教学方法都无法落实。例如,我们曾经进行过专门的合作学习课堂观摩评估。在一节数学课上,一位教师对每一个环节的任务要求清楚、测量环节严密,每一个小组长的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如何轮流发言,如何相互质疑,如何相互打分,如何选出主讲人等相互合作的局面非常理想,教学过程顺利而有效。但是,在另一节英语课上,教师布置的任务比较宽泛,各小组在活动的环节中做的事情也大同小异,无非是对照问题阅读课文、讨论问题答案等,学生之间交流不起来,局面很松散,自觉的学生赶紧做完,不自觉的草草了事,只等着小组讨论时参考别人答案,讨论时也对答案没有分析。这两节课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驾驭、控制,让每一步实践的效益都落实下来,进而使整个过程得到落实。
信息技术课程以实践为主,过程更容易失控甚至造成秩序混乱、合作分离的局面。因此,在组织管理上,每个活动小组的管理是首要的,可以让课代表负责制下的小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依据具体目标来落实;在评价环节上,要有利于推进教学的进程。例如,在“利用表格进行数据处理”的教学过程中,确定“采集数据、计算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成果”四个环节。每个小组都可以选择成绩分析、营养健康、比赛打分、家乡经济发展等不同任务进行数据处理,每个小组的分工可有不同但需要共同参与。在数据采集阶段重点突出表格化存储,即形成二维表格体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在数据的计算阶段,突出公式、函数的高效计算功能,尤其要体现公式对自动化更新的优势;在数据统计阶段,让学生体验到筛选、排序的适用情况;在分析成果阶段,在进行求和、求平均等汇总数据的基础上突出图表对数据的直观分析价值。总之,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才能够真正让过程与方法结合为一体。
● 怎么做?集中之中有发散,发散之中有集中
新课程教学,不论内容还是目标,也不论是方法还是过程,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零碎”,师生把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对内容、过程理顺的基础上,应用也必须要有适当的清晰度。我们曾经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推广“集中—发散—集中”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抓重点、鼓励学生搞拓展、帮助学生做总结,以求提高知识的应用技能。
借鉴到信息技术课程,集中与发散策略也非常有效。例如,在讲述《多媒体素材的加工》时,因为每一种素材涉及的软件都不一样,针对的需求也不相同,最后的效果也就无从比较。但是,有没有“集中”的线索可以遵循呢?
大的方面说,可以先集中到“信息”的角度思考,任何信息都需要采集、加工、展现;在加工的过程中都需要技术处理,如输入、取舍、关联、效果等;在加工之后是展示,包括输出、交流、发布、共享、应用、保存等。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之下,可以自由发散到文本需要、图像需要、视频需要,动画需要。每一种素材加工都可以在此思维过程中进行实践,要注意在发散中随时集中总结,如文本加工需要的是编辑内容、修饰格式、修正版式最后再综合地进行具体提升;如图片加工类似于文本加工,只是技术相对特殊地进行编辑内容、修饰效果、修正构图等。在这样的集中—发散—再集中的轮回中,学生更容易提高对技术应用需求、流程、方法的把握。
小的方面说,每一种素材处理也是可以集中与发散相结合的。例如,动画加工,先集中点拨最关键技术与流程:角色构造、场景布置、动态实现。角色构造又可以逐步拓展到形象、造型、着色、动作等;场景布置又可拓展出时间流程、空间层次、相互关系等;动态实现又可以区分出自动出现、跟随出现、控制出现以及运动、变形、色彩等动态变化等。只要根据实际需要发散思维、适当拓展,就都是有助于学生应用技术去体验、去创造。当然发散是有效、有针对的,而不是一味扩充知识点、增大课堂容量。
可见,集中与发散不是单一的,是综合的、螺旋的,是思维不断引导、激发、成熟,再引导、再激发、再成熟的多个过程。
总之,从教到学,从知到用,教师要把自己的“一桶水”测量好、落实好,循序渐进,即要明确教给学生什么、让学生怎么去学、如何应用所学,才能让学生对“一杯水”的获得变得更扎实、更高效、更长久。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为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往往提倡运用研究性学习、任务型学习和主题式学习等多种方式组织课堂,施教内容与过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从一些教育现状来看,如果教与学的线索不够明朗、知识与技术不够明确,再好的过程与方法都较难有效地让全体学生受益,更无法促进基础较弱的学生夯实基础。为此,我们学校推进了“内容清晰化授课”、“过程落实化实践”和“集中—发散—集中式思维”实验。下面,我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例,并结合各学科经验,综合分析与阐释如何才能把课上更清楚,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明白。
● 学什么?内容要清晰
目前教师授课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开始时不知道要学什么,中间不知道在学什么,之后不知道学了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借鉴以前目标教学的经验,对内涵单薄、过程单一等局限性问题进行改进,结合新课程三维目标,逐步确立“内容清晰化授课”的教学要求。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的把握,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分不清楚,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没有特意地设计与实践,不仅难点内容让学生听得云山雾罩,而且因为对知识体系前后联系把握得不好,也容易造成知识讲授重复或跳跃太多。出现这种情况也不仅是教师水平的原因,还受备课方向、教学思路、教学环境等因素影响。举一个例子,有位数学教师虽然在以培养学生的应试水平为重点的高三教学时水平非常高,但到了高一,却因为角色、思路没有转换到必修课程上来,所以很喜欢用难题来教学,在难度上、跨度上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上产生了混乱,这不符合初学者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教学过程自然就不甚清晰,学生听起来就不能够清晰把握,效果就不好。
内容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与以前单纯的具体软件教学不同,因为它不再讲究软件和操作步骤,所以内容看上去是混乱的。我们必须要理清授课思路。比如,在讲《搜索技巧》这一课时,要明确“利用技巧提高搜索效率”这一中心内容,把知识点、技术点梳理清楚;舍弃已经过时的技巧(如没用的逻辑运算等);对不同搜索引擎、多关键词以及分类搜索、高级搜索等不同层次技术划分清楚,从而避免一会儿上这个网站,一会儿那样搜索,最后甚至更换搜索技巧的原由都没有说明,让学生感觉一直在罗列操作。
● 怎么学?过程要落实
已经有了很多教学方法,为什么还是经常有教师走两个极端?要么一讲到底,没有实践练习;要么放任自流,用练习代替了讲课。查找原因,我们发现并非教师不知道这些教学方法,而是对这些教学方法如何应用在自己的课中搞不清楚。在教案中或者课堂上,纵使教师已经针对具体方法设计了很多教学环节,可是当遇到学生任务完成不佳、提问学生没人回答等突发情况时,就一下子乱套了;或者让学生自主合作时,因为学生的组织能力弱、配合意识差、存在人情评价等原因造成了学生各行其是,应付了事。于是,再好的教学方法都无法落实。例如,我们曾经进行过专门的合作学习课堂观摩评估。在一节数学课上,一位教师对每一个环节的任务要求清楚、测量环节严密,每一个小组长的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如何轮流发言,如何相互质疑,如何相互打分,如何选出主讲人等相互合作的局面非常理想,教学过程顺利而有效。但是,在另一节英语课上,教师布置的任务比较宽泛,各小组在活动的环节中做的事情也大同小异,无非是对照问题阅读课文、讨论问题答案等,学生之间交流不起来,局面很松散,自觉的学生赶紧做完,不自觉的草草了事,只等着小组讨论时参考别人答案,讨论时也对答案没有分析。这两节课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驾驭、控制,让每一步实践的效益都落实下来,进而使整个过程得到落实。
信息技术课程以实践为主,过程更容易失控甚至造成秩序混乱、合作分离的局面。因此,在组织管理上,每个活动小组的管理是首要的,可以让课代表负责制下的小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依据具体目标来落实;在评价环节上,要有利于推进教学的进程。例如,在“利用表格进行数据处理”的教学过程中,确定“采集数据、计算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成果”四个环节。每个小组都可以选择成绩分析、营养健康、比赛打分、家乡经济发展等不同任务进行数据处理,每个小组的分工可有不同但需要共同参与。在数据采集阶段重点突出表格化存储,即形成二维表格体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在数据的计算阶段,突出公式、函数的高效计算功能,尤其要体现公式对自动化更新的优势;在数据统计阶段,让学生体验到筛选、排序的适用情况;在分析成果阶段,在进行求和、求平均等汇总数据的基础上突出图表对数据的直观分析价值。总之,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才能够真正让过程与方法结合为一体。
● 怎么做?集中之中有发散,发散之中有集中
新课程教学,不论内容还是目标,也不论是方法还是过程,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零碎”,师生把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对内容、过程理顺的基础上,应用也必须要有适当的清晰度。我们曾经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推广“集中—发散—集中”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抓重点、鼓励学生搞拓展、帮助学生做总结,以求提高知识的应用技能。
借鉴到信息技术课程,集中与发散策略也非常有效。例如,在讲述《多媒体素材的加工》时,因为每一种素材涉及的软件都不一样,针对的需求也不相同,最后的效果也就无从比较。但是,有没有“集中”的线索可以遵循呢?
大的方面说,可以先集中到“信息”的角度思考,任何信息都需要采集、加工、展现;在加工的过程中都需要技术处理,如输入、取舍、关联、效果等;在加工之后是展示,包括输出、交流、发布、共享、应用、保存等。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之下,可以自由发散到文本需要、图像需要、视频需要,动画需要。每一种素材加工都可以在此思维过程中进行实践,要注意在发散中随时集中总结,如文本加工需要的是编辑内容、修饰格式、修正版式最后再综合地进行具体提升;如图片加工类似于文本加工,只是技术相对特殊地进行编辑内容、修饰效果、修正构图等。在这样的集中—发散—再集中的轮回中,学生更容易提高对技术应用需求、流程、方法的把握。
小的方面说,每一种素材处理也是可以集中与发散相结合的。例如,动画加工,先集中点拨最关键技术与流程:角色构造、场景布置、动态实现。角色构造又可以逐步拓展到形象、造型、着色、动作等;场景布置又可拓展出时间流程、空间层次、相互关系等;动态实现又可以区分出自动出现、跟随出现、控制出现以及运动、变形、色彩等动态变化等。只要根据实际需要发散思维、适当拓展,就都是有助于学生应用技术去体验、去创造。当然发散是有效、有针对的,而不是一味扩充知识点、增大课堂容量。
可见,集中与发散不是单一的,是综合的、螺旋的,是思维不断引导、激发、成熟,再引导、再激发、再成熟的多个过程。
总之,从教到学,从知到用,教师要把自己的“一桶水”测量好、落实好,循序渐进,即要明确教给学生什么、让学生怎么去学、如何应用所学,才能让学生对“一杯水”的获得变得更扎实、更高效、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