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再构建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e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中运用“捆绑式评价”,这是一柄双刃剑,实际上是有弊端的:首先,我们强调“捆”,说积极点就是强调团队合作精神,说消极点就是“连坐”,为避免连坐、组长组员难免误入“泥潭”。其次,在“捆绑的世界里”,班级成员的自然生态活性被压制并肢解,文体特长、兴趣爱好等需要融洽合作的活动都被以“竞争”的名义扼杀了。能不能“捆绑”与“松绑”相结合,转变思维,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着力点,尽量保持班级管理的绿色生态,实现科学管理呢?
  我首先重新设计了评价制度。打破原来的“以学习成绩为主”的思维局限,把评价内容分解为行为修养与品质、学习进步与纪律、劳动卫生与文明、文体健康与展示这四个大的方面,结合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班级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制定出尽量简单可行、容易操作的制度框架。每个月要总结一次分数,评选“修养、进步、文明、健康、展示”等方面的小明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一个学期评选出男生、女生各一名,作为班级男生、女生“形象代言人”,两人享有荣誉的同时,也承担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以此来激发小组内互帮互助、推优选优的风气,淡化或减少小组全体成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坐制度影响。
  配套进行的,是对小组进行“松绑再构建”。原先的四人小组,主要是从学习、劳动等常规内容上来考量分组的,而现在,我们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模拟大学生社团的方式,自由组建各种兴趣爱好小组。组员共同讨论宗旨、纪律、目标、训练内容等,并定期展示自己的小组成果。代表班级参加学校或市区比赛的,再按人次加分到常规小组。这样一来,各个小组既可以从自己的“自留地”里收获分数,又可以组队外出“拓荒”(学生戏称“打野怪”)。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加班级各种学习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各种不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这样的活动体系中获得成就感。
  总之,作为班主任,应清晰把握小组合作管理的实质,是为了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相互激励,从而结合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和各异的性格、兴趣特点来合理制定管理方案,从不同的维度上去再组合。如果说小组合作的捆绑评价是让他们找到了一个“组织”,那游戏般的“组队打怪”则以“松绑”的形式实现了“组织”的“再组织”,使班级小组结构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构建积极上进、乐学乐进的班级生态!
  (湖北黄石市西塞中学 李 蔚)
其他文献
陈老师对学生的小矛盾采取冷静观察,不急于处理的做法,主张这类问题尽量让学生独立自主加以解决,我觉得这是很对的。经常有这种情况,学生闹矛盾,没过多久就和好了,教师非要一本正经“做思想工作”,做的是无用功,显得很“事儿妈”。不如像陈老师这样冷处理,先把双方分开,不急于论是非。事实上学生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这样处理,只有那些机械理解“校园无小事”的教条主义者,才会急赤白脸地为每一件小事和学生较劲,弄得自己
期刊
班里一个小女生患有癫痫。一天早上她到教室后,突然发病,被送往医院,全班同学都知道了她的这个情况。以后,为了照顾她,安排了个性开朗又善解人意的女生孔丽和她同坐。加之她个头和年龄都偏小,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同学们都会对她很宽容、忍让;家里人也格外娇惯她,导致她有些“恃宠而骄”,矛盾终于在一次生物课上爆发了。  当时上课没几分钟,我在走廊里突然听到教室里一声尖叫。我推开教室后门,接着听到了第二声尖叫,
期刊
选择做“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的专题研讨,是从读者、作者身上得到的启发。大量的来稿让我们看到了班主任对这一模式的热情和困惑。  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是指在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班级管理全过程的教育组织方式。较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而言,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更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在组间和组内的竞争、合作中,获得能力、品质的成长,最终通过
期刊
选什么样的人当组长?什么样的人适合当组长?组长由谁来任命?需要班主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  也许您会发问:组长为什么不能由孩子自己选定?  此言差矣,别看孩子小,但其实私心是天生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懂得了“结党营私”,也会互相包庇。要是让他们自己选定组长,他们往往考虑的是自己和谁更好,谁不会管制自己,谁更斯斯文文不会得罪人,而忽略了作为组长所需要的特性。  所以,孩子们自己选上来的
期刊
在班级开展小组合作,组内建设就是保障小组合作持续发展的动力火车。为了更好地体现班级是“法治”而非“人治”,我用集体约定的“文件”来引领孩子们发展。  第一份文件《职位说明书》  我跟大多数班主任一样,接手班级之后就筹备分组。我们班有48人,24名男生,20名女生。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我把我们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男女生搭配为3+3或4+2。根据组内人数和班级工作安排,我为小组量身定做一系列职位
期刊
很多老师说,建立小组不难,难就难在小组建立了,热闹一阵子就死水一潭了,师生都觉得没劲儿,最后小组自然“消亡”。那么,新建小组究竟要怎样打理才能将其盘活呢?  班主任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建立小组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课堂上用来讨论学习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小组很快就消亡了。我以为,小组建设不仅要推动孩子们学习,更主要的还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朋友圈和归宿感。其次,班主任要明白,小组要“活”,不
期刊
2001年,我在小威廉姆 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中读到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后现代教育学能够出现的话,我预测它将以自组织概念为核心。”  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合作小组的发展方式可以分为“自组织”和“他组织”。所谓自组织,是指组织系统无须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自组织系统的演化动力在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而他组织则是在外部指令的推动下发展,系统的整体活力依赖于外部控制
期刊
今年,学校在文明就餐教育中推行“光盘行动”,我们班被选为试行班。  意在培养学生节俭品质的“光盘行动”开展得很艰难,按照统一数量分配下去的饭菜,不是多就是少,有的学生饿着肚子,有的学生却剩下一大半饭菜。我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是,饭菜仍然剩了不少。  怎么办?问问当事人——学生。我说:“孩子们,这次‘光盘行动’,我们被选为试行班,但是老师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所以想和大家一起来商量,大家愿意吗?”  “
期刊
经过周密策划,2007年春天,我们班成立了“班务民主议事组”。由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任正副组长,7个学习小组各民主推荐2名成员,这样就组成了由16名同学组成的民主议事组。这个民主议事组刚成立,便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秋季运动会上,有一个入场式展示评比。女生小君体形较胖,导致整个班级方队极不协调。这个时候,有人提出不让小君参加入场式,经过同学动员后小君也“主动”要求退出。  我决定立即启动“班务民主议事
期刊
女儿班上从五年级开始推进小组合作,到如今一年有半,撷取一二轶事分享。作为一个专业的旁观者,难得有这样亲近的样本持续观察、记录和分析,幸甚。  “该死的,我当组长了!”  每天上学和放学路上,女儿都会和我分享当日学校生活的“大事件”,那天是愤愤地以一句“该死的,我当组长了!”开头的。接下来她满脸郁闷地给我讲述经过——“今天老师让每个组自己推选组长,我们四个人互相看了看,提名C和D,你知道他俩的状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