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部记事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1年10月末的时候,我们十几名体检合格的武汉知青站在湖北枣阳县鹿头区的卫生院里,面对着一位操着浓浓湖北黄陂口音的中年人,他自我介绍说:“我是二汽五分部的,欢迎大家参加二汽建设。”很快,我们办完了招工手续,先乘火车到丹江,再换乘汽车进入了十堰大山里。待我们到达二汽五分部报到之后,才弄清我们投身的二汽(即今天的东风汽车公司),是个有着八万员工的特大型三线工厂。二汽建设初期,设有五个分部,一分部好像是负责基建安装工程的,二分部是搞火车和汽车运输的,三分部即汽车制造的各专业厂总和,四分部是东风轮胎厂,五分部则是搞铁路和公路建设的。不久,二、五两个分部合并组成了 东风运输部,而我在这个单位先是修铁路,继而开汽车,再后来历任团委书记、组干科长、工会主席。从十七岁到四十岁,我在东风运输部门工作了二十三年,可以说我青春年华的主要部分,都是在东风运输部度过的,从而和这个单位结下了深厚的工作情缘。
  当时运输部按照军事编制下属有一个汽车运输团,下设十个汽车连(后改为车队),由东到西散布在各个建设区域,印象较深的有六堰一连、花果二连、红卫三连、田沟六连等。为保障运输车辆的维修,专设了一个汽车大修厂(后这个厂发展成为重型车厂,现已并入到东风总装配厂)。此外辖有以白浪机务段为基地的铁路运输系统,还有以郧县邓湾码头为基地的一支庞大船队。东风建设初期,这条直通长江的黄金水道还是许多东风建设者们的进山之道,原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刘章民、原公司集团工作部部长何建中等领导,都是乘邓湾船队的拖船溯汉江直上,来到十堰投身三线建设的。只是邓湾船队很快完成了历史使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整体解散分流了。我当时正在花果二连当司机,记得有天晚上连队开大会欢迎两位从邓湾来的“不会开车,只会开船”的新员工,结果他们被分配到食堂做了管理员。
  运输部发展鼎盛时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十堰二汽政企合一,二汽运输部与市交通局合署办公成立了十堰二汽交通局。由于管辖着火车、汽车甚至毛驴板车的局机关设在张湾转盘的中心地带,结果现代化的汽车城中心地带经常会出现成群毛驴车聚集缴费办事的热闹景象。之后不久交通局还是分出回归到十堰市。随后运输部也拆分为汽车运输处和铁路运输处。但大家仍习惯地称自己的单位为“运输部”。
  当年运输部的领导们的资历都很高,年岁也较高,因而大家都尊称他们为“老头”。如分管基建的“老苏头”,分管运输的“老徐头”等。而当时运输部的主要领导王友章和高士云,大家也是亲切地称之为“老王头”和“老高头”。王友章后来升任十堰市副市长,记得在设计规划人民公园时,这位曾任中国一汽教育部部长的文化人专门将公园小山上的一座亭阁命名为“望武亭”,即在此亭可眺望武当山之意。可惜后来公园整修建设时,这座亭子没有保留下来。高士云在运输部工作时间稍长一些,八十年代初他也升任至总厂副厂长,分管十万员工的生活后勤工作。当时运输部的政治处主任武向林,是一位新四军的女战士,据传会使“双枪”杀敌。前不久我在机关服务站的支部学习会上还见到了她,居然仍似当年那么精神!还有一位在抗日战争时任八路军骑兵团长的运输部领导李振北,他因脑子被日军炮弹震坏,说话和思维一直都不是很连贯,但大家都很尊敬他,而这些传奇人物各种版本的故事,也长久地在运输部基层单位的群众中流传着。
  东风建设初期,由于是“靠山傍水扎大营”,在山沟沟里建设现代化的大工厂,运输量是相当繁重的。在那个年代,运输“大会战”几乎是一个接一个。当年的老厂长饶斌就曾亲率总部机关人员到邓湾码头用人力板车拉回几十吨急用钢材。而我们运输部则更是日夜兼程地为东风建设奔波忙碌着。期间亦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劳动模范典型人物。
  运输部花果二连有个汽车司机叫王茂洪,他长年以车为家,饿了啃口冷馒头,渴了灌几口凉白开。他随车总是备一把铁锹,到了工地帮着装车卸车。就这样他年年都比别的司机多拉多跑。1974年王茂洪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运输部拖板车队队长郝文涛,也是当时全国机械行业的劳动模范。此人生得人高身阔,却是心细如发。他所领导的拖板车队为东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几乎所有东风专业厂的大型精尖设备,都是他们想方设法运进去的。黄龙上水工程初期,急需两条驳船,郝文涛从邓湾码头将驳船装运到大拖板车上,他手执篙杆立在车头,拨树杈,挑电线,为拖板车开路,场面很是壮观,后来运输部文艺队还据此专门创作了一个相声节目《陆地行舟》,来宣传郝文涛的先进事迹。在运输部与王茂洪、郝文涛齐名的还有一名巾帼女英杰王群。王群是东风公司培养的第一代女司机,几十年如一日,她情系东风事业,车辙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汗水洒遍鄂西北的五县一市,凭着她朴实的奉献精神和顽强毅力,踏开一条铺满阳光的人生之路。她十多次被评为东风公司优秀三八红旗手标兵,两度当选十堰市劳动模范。1991年她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她作为东风公司唯一的女代表喜获“全国优秀女职工”殊荣,从而成为东风运输战线女性的楷模。
  原东风公司老领导王兆国同志在东风主持生产期间,在实践中引进国外“看板运输”先进管理理念,在他的支持下,运输部很快组建起“看板运输”车队,从而为各专业厂的现场改善创造了条件。同时运输部还建立起汽车零部件厂际运输专用运输车改装平台,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和质量。随着东风事业的发展延伸,运输部相继组建了襄樊车队和武汉车队,并在老河口建立起半挂车和二十英尺集装箱车生产阵地,最后发展成后劲十足的东风创普汽车改装阵地。
  运输部的员工中,大部分是复转军人,以致“农对农”户口家属工也特别多,为解决这些家属工的就业问题,运输部的“五七办”筹建了几个大集体企业,比较成气候的有制管厂、铸配厂和密封件厂等。这些经济上的“小型巨人”最终形成了东风实业公司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其中还有一个现代化养鸡场,是由一位名叫路成的工程师精心筹办起来的。为了鸡舍的防疫安全,路成和员工们穿着雪白的大褂,钻进恒温的鸡棚,整星期整星期地连续工作。当时这个场饲养出来的肉鸡和产的鸡蛋,使整个十堰基地员工生活改善不少。
  随着东风事业的飞速发展,区域板块之间的运输,早已被现代化的物流公司所替代,而当年运输部的那些创业者们,现如今已大多步入离退休员工行列。偶尔大家相聚,聊得最多的还是运输部当年的“红火”,还是当年的“大会战”。当然大家也非常清楚,历史总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们接力开创的,所以大家对自己付出的青春和汗水无怨无悔,只是盼望着东风事业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使得自己的生活能随之“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谢新峰 徐莎 赵辉 刘毅 王二丽 何国平 杨波涛 周厚军 李爱霞 王德琨 范光昕
期刊
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山妹你好》  刊登在2012年第3期《东风文艺》的邓耀华的小小说《山妹你好》,是一篇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好作品。它写的是“我”与某地山妹的一段交往经历,平实的笔墨犹如一篇纪实散文,看不出一点儿虚构的痕迹。  作品写道,去年五一,“我”和旅游局王局长去恩施旅游,遇到一位唱土家情歌的山妹,感到这样出色的女孩放在山里浪费了,便怂恿她到城里发展。没想到她到城里景区演出却遭到了冷遇。接着
期刊
一  于婷婷出生乡下,爸妈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民。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于婷婷,倒天生就是个美人胚子。  读大学时,于婷婷就是学校里有名的校花。气质高雅、身材修长、花容月貌,是无数男同学追逐的目标。  于婷婷现在打着一份工。  收入可并不高。  按理说,于婷婷刚生完儿子两个月,是不该出来做工的。间或玩到个半年,一年后,再去找一份工。再或者,就干脆不去上班了,在家带带小孩,喂喂奶,看看电话,也是个很好
期刊
夏曙明 李兰田 周建安 欧阳成昆 王磊 刘莉 肖述治 陈波 许怡琦 梁爽 陈可 薛苏华
期刊
东风阳光城是东风汽车公司总部职工和神龙汽车公司、福田汽车公司职工的住所,是个风景秀丽的小城,也是一个文明卫生、充满活力的小城。  走进东风阳光城,你会马上感到赏心悦目,眼前出现的是一片葱绿,几十种大小不一的树林,挺立在路的两边,像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小城内的公路围绕着城内一片片的苑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公路的边沿设置了上千个停车车位,各种品牌的轿车,灰、黑、黄、绿、白、蓝、紫,像无数着彩的
期刊
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反常,明明还在正月间,气温却冲到二十八九度,一动就是一身汗,突然间就听到朱阿姨走的消息,心里突地一下,就凉了下来,太阳虽然还是亮,却有点散。  朱阿姨是最喜欢坐在太阳下的,总是那样乐呵呵地看,跟邻居打着招呼,上班啊?上学啊?我们家刚来的时候,她也是这样跟我们打着招呼,如同多年不见的老友,而她的乡音,也让远离家乡的我们,生出几许亲切来。  我的父母是支援三线建设从大都市来到这个小山城
期刊
用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心怀感恩,我们才会用心工作,担负起工作的责任,把工作干好。同样,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恩服务,客户才能满意接受,才能被感动,才会把我们当成朋友,当成亲人。对客户的感恩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记得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价值就是感动别人,一个人的享受就是被别人感动。”我渴望这样的人生价值和人生享受!  我时常在心里问自己,什么叫“优质”?用心是关键,如果干事情不用心,
期刊
这是一家幽静雅致的茶楼,宽敞的大厅里坐着六个客人,三个在打扑克,两个在低低私语,临街的一位正手捧香茗,欣赏外面的景色。  茶楼外是一条坑洼的公路,一棵粗壮的黄桷树挺立在公路对侧,茂密的枝叶上缀满了米黄色的黄桷兰,远远地便有香味袭来。距公路三十米远的地方有一排略旧的青瓦房屋,居住的多是外地来的打工者。茶客的目光从寂寥的大街移到翠绿的黄桷树,又移到那排房屋,最后锁定在正对着的一个窗口上。  一位女子正
期刊
长江边一个普通的村子里,住着一户普通的人家,家里有爹爹、婆婆和孙女。这个家里没有爸爸、妈妈,十几年前爸爸在一次出工给人家建房屋时不慎由高处摔落,送到医院没多久便咽了气。这个家的妈妈见男人不在了,也无心守着公婆和孩子,没多久便撇下未满四岁的幼女和失去儿子伤心未愈的两位老人,与一个外乡的男人私奔了。  失去爸爸继而又失去妈妈的喜莲还不谙世事,虽然没有爸爸和妈妈,但有爹爹和婆婆的疼爱她依然每天都过得很开
期刊
我们这些退休老人一日三餐,悠哉游哉,闲来无事,聚在一起,摆龙门阵,什么都摆,南京城隍,北京土地……这天,谭天荣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某天,他和谢鹏、武士相几个好老哥们在一起闲聊,聊着聊着,武士相拿出烟来,很大度地一人一支,不知为什么唯独没有给谭天荣。谭天荣吸烟,武士相不是不知道,也不是无意之间漏掉了,是有意为之,有意叫谭天荣难堪。谭天荣注意到武士相给烟的时候,用异样的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