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运用因素法计算出耕地质量等别,利用对比分析法比较耕地自然、经济属性和耕地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掌握耕地质量与数量现状及变化状况,找出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因子,发现耕地质量与耕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有很强的相关性:地形地貌决定耕地自然质量的高低;作物种植结构的科学性、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程度影响耕地利用质量;耕地区位决定耕地经济质量。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因素法;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23-176-02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基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我国人口与土地、粮食之间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1]。经济建设发展难免要占用耕地,为此国家于1997年提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旨在平衡耕地的数量[2]。而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优质耕地多分布在中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又是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最多的地区,补充的多为质量相对较差的耕地,尽管在数量上保证耕地不减少,但是耕地质量却在降低。耕地保护不仅要体现在量上,还要体现在质上[3]。为了掌握全面的耕地数量、质量资料,国家于21世纪初颁布《农用地分等规程》,并在全国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工作[4],又相继开展耕地质量补充完善工作。当前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土地利用状况也在不断变化,上一轮耕地质量评定工作成果已难以满足目前需要,故而江苏省根据国土资源部要求,在2013年完成的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基础上,开展年度耕地质量更新评价工作。笔者以镇江市新区为例,采用因素法[5],对耕地质量、数量状况进行年度更新评价研究,探讨耕地的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布规律。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镇江市新区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区内以丘陵和圩区两种地貌为主,并以捆山河为界,东部主要为平原圩区,西部主要为丘陵地区。全区土壤类型分为黄棕壤、石灰岩土和水稻土3大类,具体细分为7个亚类、7个土属、14个土种[6]。
  1.2 数据来源 该研究数据来源于镇江市新区耕地调查成果。
  1.3 研究方法
  此次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采用因素法进行,即在确定所要评价的耕地所在的分等因素指标区后,将其划分为若干评价单元,作为评价的基本单位,根据选定的评价指标因素以及各因素的权重,计算每一个评价单元的自然质量分,之后再根据各参数计算出耕地自然、利用和经济指数,根据所得指数,进行等别的划分,最终得出评价区域耕地的自然、利用和经济等别。
  1.3.1 确定分等指标区。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镇江市新区所属一级指标区为长江中下游区,二级指标区为沿江平原区。江苏省根据本省农用地利用特点,结合江苏省农业有关区划资料,在全国农业耕作制度和划分的二级指标区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细分,划分出三级指标区,即分等因素指标区,确定镇江市新区三级分等指标区为宁镇扬丘陵区。
  1.3.2 评价单元提取。
  镇江市新区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内容为2013年12月31这一时点下镇江市新区全区内的耕地,以及2011~2013年发生的新增、减少耕地以及质量建设耕地。
  1.3.3 确定分等参数体系。
  (1)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指定作物确定。
  规程中定义的标准耕作制度,是指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下,能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潜力,且不造成生态破坏、不影响未来发展,并为当地普遍接受的农作方式[7]。根据该规程,结合镇江市新区丘陵圩区地貌和当地耕作习惯,确定镇江市新区标准耕作制度为:复种类型为一年两熟,基准作物为水稻,指定作物为小麦、水稻。
  (2)光温生成潜力及产量比系数确定。
  参照规程,确定镇江市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为1 020,一季稻光温生产潜力为2 000。根据上一轮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完善工作,确定镇江市新区水稻、小麦产量比系数,水稻为1.0,小麦为1.3。
  (3)指标因素及权重确定。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结合规程,根据江苏省实际,组织有关专家论证确定了该省耕地分等指标因素及其权重。
  (4)自然质量等指数计算。
  根据规程中确定的加权平均法计算方法和收集整理好的耕地数据库,利用ArcGIS计算出每一分等单元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公式为:
  式中, CLij表示耕地自然质量分;i表示分等单元编号;j表示指定作物编号;k表示分等因素编号;m表示分等因素的数目; fijk表示第i个分等单元里的第j种指定作物的第k个分等因素的指标值,其范围为(0~100]; Wk表示第k个分等因素的权重。根据得到的耕地自然质量分,以及确定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和产量比系数,计算出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公式为:
  式中,Ri表示第i个分等单元的耕地自然等指数;αtj表示第j种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CLij为第i个分等单元下第j种指定作物的耕地自然质量分;βj 为第j种作物的产量比系数。
  (5)利用、经济等指数计算。根据规程,耕地利用、经济等指数采用分指定作物方法计算。利用等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Yj表示第i个分等单元耕地利用等指数;Rij表示第i个分等单元下第j种指定作物自然质量等指数;Klj表示分等单元所在等值区下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
  经济等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Gi表示第i个分等单元耕地经济指数;Yij表示第i个分等单元下第j种指定作物的耕地利用等指数;Kcj表示分等单元所在的等值区下第j种指定作物的土地经济系数。   (6)等别划分与国家等转换。
  《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实施方案》中规定了江苏省耕地省级等别和国家等别之间的转换规则,具体为:
  国家自然质量等指数=省级自然质量等指数×0.774 4+ 1 600.4
  国家利用质量等指数=省级利用质量等指数×0.409 8+ 903.86
  国家经济质量等指数=省级经济质量等指数 ×0.384 8+ 797.36
  按照此转换规则,将镇江市新区耕地自然、利用、经济质量等别指数转换为国家统一的等别指数,并获得镇江市新区耕地国家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等评价结果
  最终计算得出镇江市新区分等单元自然质量等指数为2 546~3 168,对应的省等为五等~二等;利用质量等指数为2 058~2 793,对应的省等为六等~三等;经济质量等指数为1 586~2 197,对应的省等为八等~五等。
  2.1.1 自然质量等。
  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主要由土壤pH、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障碍层距地表深度、灌溉保证率等耕地自然条件所决定。镇江市新区国家自然等指数为3 572~4 054,对应的国家等为五等~七等。其中五等耕地面积为3 228.63 hm2,比例为36.62%,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圩区,即捆山河以东地区,姚桥镇东部至长江边以及大路镇南部地区;六等耕地面积为5 513.85 hm2,比例为62.53%,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丘陵地区,即捆山河以东地区;七等耕地面积为75.08 hm2,比例为0.85%,全部分布在大港街道韩桥村,该地区为圌山、五峰山所在地区,为低山地貌地区。
  2.1.2 利用质量等。
  耕地的利用质量等别与指定作物单产及指定作物区域最高单产密切相关。镇江市新区国家自然等指数为1 747~2 048,对应的国家等为五等~七等。其中五等耕地面积为1 724.17 hm2,比例为19.55%,主要分布东部平原圩区,主要集中于姚桥镇中部红光、石桥、仲宝、茂华等村和大路镇的宗张和东岳村;六等耕地面积为6 992.96 hm2,比例为79.31%,分散于镇江市新区各地,其中东部沿江地区分布较多;七等耕地面积为100.43 hm2,比例为1.14%,主要分布在大港镇韩桥村,即圌山、五峰山地区。
  2.1.3 经济质量等。
  耕地的经济质量等别与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及指定作物区域最高“产量-成本”指数密切相关。镇江市新区国家自然等指数为1 408~1 643,对应的国家等为七等和八等 。其中七等耕地面积为2 168.84 hm2,比例为24.60%,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圩区,集中于姚桥中部以及大路镇中南部地区;八等耕地面积为66 48.71 hm2,比例为75.40%,分散在全区各处。
  2.1.4 损益分析。镇江市新区减少耕地总面积为311.21 hm2,从减少耕地空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大路镇、大港镇、丁岗镇、丁卯街道办事处等地区,这主要是由于上述地区多位于城区,建设较快,因而占用较多耕地。
  镇江市新区新增耕地总面积为544.13 hm2,主要集中于大路镇、姚桥镇地区。
  最终得出2013年度镇江市新区耕地总面积为8 817.56 hm2。与2011年(8 584.64 hm2)相比,增加了232.92 hm2
  (1)自然等。
  镇江市新区耕地国家自然质量等分为五、六、七3等,以六等为主,从减少耕地、新增耕地对比分析来看,耕地整体质量总体略有上升,五等耕地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减少耕地中五等耕地只占9%,而新增耕地中五等耕地所占比例为37%。
  (2)利用等。
  从利用质量等变化情况来看,镇江市新区整体质量有微幅上升,五等地所占比例由原来的14.71%升至19.55%,这主要是由于高标准基本农田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改善部分耕地灌排条件以及科学合理确定农作物种植方式,耕地质量得到提升。
  (3)经济等。
  镇江市新区经济质量分为七等和八等,2013年度耕地质量与2011年度相比整体略有提升,但整体平稳。
  2.2 质量等别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耕地质量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密切相关,两者的好坏,决定耕地质量的高低[8]。耕地质量的自然属性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土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耕地质量的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包括区位、农业设施、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
  2.2.1 地形地貌对耕地质量等别分布有决定性影响。镇江市新区处于宁镇扬丘陵区,全区地貌类型以捆山河为界,以东为平原圩区,以西为丘陵地区,零星分布着低山地貌。由于地形、地貌的不同,全区耕地地貌大致分为剥蚀低山、剥蚀残丘、丘间谷地、冲积平原4种类型。剥蚀低山、剥蚀残丘地貌主要集中于大港街道东北部、大港镇北山村地区,该区内有圌山、五峰山等低山丘陵,成土母质为岩层,土层较浅,大多为重壤,厚度约为18㎝,低于区内其他地区,有机质含量也是最低,且表层土壤有轻度侵蚀,致使该部分地区耕地质量相比其他地区较差,自然质量等别最低。丘间谷地主要指捆山河以西的丘陵区,表层土以中壤为主,耕地自然质量相比也较好。冲积平原地貌区主要指大路镇和姚桥镇东部的沿江地区,该地区为长江携带的泥沙冲积而形成的,一方面土壤质地好、土层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另一方面灌排水条件也较为优越,因而耕地质量较其他地区高。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对农业废弃物堆肥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稻秆、猪粪和蘑菇渣为主要原料进行好氧高温堆肥,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温度、pH、有机质、纤维素、木质素、种子发芽指数(GI)、微生物数量以及养分含量相关指标,研究了接种绿色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TAB处理)和拟茎点霉B3、绿色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PTAB处理)对稻秆-猪粪-蘑菇渣堆肥腐熟进程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自然堆肥
期刊
摘要 以北京市延庆县西瓜生产较为成熟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为例,对其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家庭农场模式下从事西瓜生产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总结了北京市家庭农场普遍存在的经营主体短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资金短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提高农场主科技素质、创新家庭农场金融政策等建议,为北京西瓜产业推广家庭农场模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家庭农场;西瓜生产;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其校园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类和评价,然后总结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旅游特色与优势,提出发展校园旅游需立足于学校,逐步向外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校园旅游  中图分类号 F59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23-154-06  校园旅游是指以高等
期刊
摘要 基于对江苏省泰州市居民选择手机银行行为的调查,收集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居民手机银行使用行为的显著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教育程度、周围人使用情况、对手机银行安全性的认知、对手机银行界面美观操作舒适的认知对泰州地区居民选择手机银行行为有显著影响,并从银行和政府职能角度提出建议,以期对手机银行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手机银行;移动支付;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期刊
摘要[目的]掌握云南省核桃的有害生物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方法]采用实地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危害云南省核桃的有害生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危害核桃的有害生物主要有4类:害虫、病原微生物、有害植物、有害动物(鼠类和鸟类)。云南省核桃主要害虫共有147种,隶属8目40科;主要病害有1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1种,细菌性病害1种;主要有害植物3种;鼠害3种,鸟害2种。[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云南
期刊
摘要 目前,广东省可用于占补平衡的耕地储备指标数量充足,但解决“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困境及落实“十三五”占补平衡任务的压力非常大。该研究以广东省新兴县为例,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特尔斐法建立符合粤西丘陵区旱改水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分析旱改水适宜性潜力等级和规模潜力等级,揭示了粤西丘陵区旱地改造水田的可行性,并为全省日后开展旱改水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丘陵区;旱改水;土地适宜性;潜力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阿勒泰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方法]2013年在阿勒泰地区挑选5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田间品比试验,比较各品种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天数为113~134 d,除新饲玉12号生育天数为134 d、新贵1号生育天数为125 d外,其余3个品种生育天数相差不大;参试玉米品种株高从高到低依次为新饲玉12号、隆牧1号、新贵1号、新青1号、SC704;参试
期刊
摘要 基于有机认证与监管体系的研究以及云南省有机农业产业的调研基础上,认为中国有机认证与监管体系存在:认证机构违规现象普遍,认证与监管体系不完整,有机标识的违规使用,有机标准过严,认证成本过高,违法成本低,有机认证机构检查员的管理漏洞等问题。提出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有机认证机构及认证信息等建立备案制,构建有机认证财政扶持政策体系,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有机认证,以及在成立云南农业大学有机认证中心等建
期刊
摘要 基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的各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强度。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体现出明显的主观意识,外界影响因素对个人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通过个人因素对最终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结构方程模型;中介变量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23-22
期刊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松巨瘤天牛(Morimospasma paradoxum Ganglbauer)  触角感器的功能。[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松巨瘤天牛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规律。[结果]松巨瘤天牛成虫触角上共有4种类型的感器,即刺形感器(Ⅰ 型、Ⅱ 型、Ⅲ型和Ⅴ型)、锥形感器、指形感器和钩形感器;触角各节感器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背面、腹面的感器类型和数量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研究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