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yzc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禹州市恒达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2身份证号码:410105196904152244
  摘要: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截面体积大、强度等级高,水泥用量大等特点,造成水泥水化热较大,混凝土内部温度升温快,难以短时散发热量,与表面混凝土的温差大,超出正常温差范围,从而引起裂缝,对混凝土的质量形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如何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根本。作者主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形式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技术、施工、养护、温度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温度;控制
  1 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及形式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过程由温升期、降温期和稳定期等三个阶段组成。混凝土浇筑后,在温升期由于混凝土截面体积大、强度等级高、水泥用量大等因素,形成内部温度提升快,且内部温度由于混凝土导热性能随热传导距离呈线性衰减而散发慢。大部分水化热将积蓄在浇筑体内,无法快速散热,使体内温度上升过高。从而必然引起温度变形,在降温期,在外部约束力的作用下,由于内胀外缩,产生温度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小于混凝土温度拉应力时,就会有裂缝产生。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形式主要有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通裂缝。
  1)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温升大,不容易散失,表面温度散失快,形成内胀外缩,表层产生拉应力。假设混凝土内处于内外温度平均值的点应力为零,那么高于平均值的点为压应力,低于平均值的点为拉应力,当表层温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允许抗拉强度时,将形成表面裂缝。
  2)深层裂缝:在表层裂缝的基础上,由于混凝土降温的过程较长,在混凝土体内部温度场复杂,出现脱离基础约束范围以外的裂缝,裂缝向纵深发展,形成了深层裂缝。
  3)贯通裂缝:混凝土在冷却收缩时在外部约束力的作用下,浇筑体对基础产生挤压,基础对混凝土则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拉应力,当此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则引起贯穿裂缝。
  由此可知,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及贯穿裂缝,都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整体性、稳定性、耐久性方面有严重的危害。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应通过对混凝土的拌和温度、入模温度、原材控制、配比控制、外加剂的掺用、施工控制等各方面进行有效控制,起到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温升对混凝土温度变化引起裂缝的影响,减少混凝土因温度引起的裂缝产生。
  2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
  2.1 技术控制
  1)混凝土浇筑前根据其结构类型、环境因素、浇筑顺序、工艺要求、强度要求等确定配合比及编制浇筑方案。
  2)做好浇筑前的各项保障工作,避免出现紧急停电、停水、交通不畅等突发情况,确保均匀、连续浇筑,避免出现施工缝和薄弱层面,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并浇水润湿。
  4)对水、电管线、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及测温导线、盘管的设置进行验收,并在测温导线处设立临时标志。
  5)对每车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测量,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
  2.2 施工控制
  1)施工前,做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及时了解天气情况,避免在雨雪天气进行浇筑。
  2)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人员、机械、材料及保温设施要到位,连续浇筑要安排好夜间照明。
  3)基础混凝土浇筑采取分段分层或斜面分层连续浇筑,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为防止因供应不及时或自然流淌太大而造成冷缝,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使混凝土的自然流淌不超过7∶1,分层厚度控制在300 mm 内,为保证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在2 h ~ 3 h 内。
  4)振捣手必须经过培训,清楚分层厚度、振捣时间、振捣标准,并能够严格执行。振捣手应指挥布料、严格控制布料时机,在未振捣完毕前不得布料。
  5)振捣作业中,振捣点要均匀排列,工地上使用的振捣棒的有效振动半径一般为R = 20 cm ~ 30 cm,所以每振点的距离为1.5R = 50 cm 左右。
  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 cm,振捣器应插人下层混凝土5 cm,不得振模振筋,不得碰撞盘管、各种埋件、铁件、止水带等。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为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应在浇筑后一段时间内,一般在20 min左右对混凝土进行二次复振,从而避免因混凝土不密实造成塌陷裂缝。
  6)浇筑时备用一台水泵,及时抽掉因振捣产生的泌水,防止混凝土离析。
  7)混凝土浇筑后,应用人工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多次抹压,收平拉毛后采用塑料膜密封覆盖,以便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龟裂。
  2.3 温度控制
  1)做好混凝土原材控制,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a.为减少水泥水化热量,防止发生裂缝,混凝土配置可采用矿渣或火山灰类低水化热的水泥,采用掺粉煤灰的方法控制其最小水泥用量不超过275 kg /m3。但粉煤灰的掺量不大于15%。
  b.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0 ± 2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 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 mm。
  c.采用高效外加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使28 d 龄期混凝土的发热量减少。
  d.改善骨料级配,增大骨料粒径,以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e.对骨料进行预冷。采用加冰或加冰水拌和混凝土,当加冰拌和不能满足要求时,通常采取骨料预冷的办法。例如在浇筑面上搭凉棚。   2)加速混凝土散热。
  a.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可增加散热面,自然散热冷却降温,适当延长间歇时间,延长散热时间。
  b.在混凝土内预埋连通冷却水管,通过盘管冷水循环进行降温。将内部热量排出,减小温差幅度,使内外温差控制在25 ℃以内,浇筑后进行不少于一周的湿润养护,减小水分散发过快造成的表面开裂。
  2.4 养护控制
  1)混凝土浇筑后,为防止面层起粉及塑性收缩产生开裂,在泌水结束、初凝前应进行多次搓压,并在终凝前对表面进行收平拉毛,边收面边覆盖一层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
  2)养护时间要求:对混凝土强度等级C60 及以上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及缓凝型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 d。对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 d。
  2.5 测温控制
  1)在混凝土施工和浇筑完2 周内,应按时测定混凝土内外温差;连续测设混凝土表面温度、大气温度、浇筑体内部温度,发现温度变化范围超出可控值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因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
  2)混凝土测温点的布置、测温时间频率的确定。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 ℃,施工中,入模温度的测量,每班不少于2 次。混凝土浇筑最大温升不宜大于50 ℃。在覆盖养护阶段,混凝土体表以内40 mm ~ 100 mm 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体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时混凝土体表以内40 mm ~100 mm 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体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
  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差值不应大于25 ℃。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 ℃ /d。
  a.测温点布置应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在浇筑体的底部、中部和表面设置温度测点,基础表面内40 mm ~ 80 mm 位置;每个剖面的测温点宜竖向、横向对齐,且不宜大于1.0 m;每个剖面横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4 处,间距不应小于0.4 m 且不应大于10 m。
  测点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b.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
  c.测量混凝土温度时,根据现场条件,可采用热电偶、热敏电阻等预埋式温度计检测混凝土的温度。测温计应设置在测温孔低于面层3 mm 以下,防止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造成温度计量不准确的后果。
  d.测温过程中应根据温度记录及时描绘出各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和断面的温度分布曲线。
  e.测温频率: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4 天即温度上升阶段每2 h ~ 4 h 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的3 d 时间内每8 h 测一次,第8 天至测温结束每12 h 测一次。
  f.测温结束时间:在混凝土温度下降,混凝土面层下40 mm ~ 100 mm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0 ℃ 时,可停止测温。
  3 结语
  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防治裂缝的前提条件,在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从原材,工艺,施工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GB 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S].
  [2]王玉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技术研讨[J].山西建筑,2014,40(6):113-114.
其他文献
身份证号码:450104198506170543  摘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实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前进,对于建筑施工行业而言,更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益。文章介绍了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并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其中包括深基坑支挡技术和新型预应力技术,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土木工程
期刊
昆明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650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地下连续墙会越来越关注,其施工技术和施工效益都会进一步提高。地下连续墙主要是借助各个专用的挖槽机械屈合泥浆护壁结构从而开挖出小窄又小的地下深槽,在深槽内放入钢筋笼再进行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构件,将所有的刚劲混凝土进行连接就能够形成一道承重好、防水和挡土的地下连续墙,其也作为深基坑开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最早的地下连续墙是
期刊
新疆龙腾建工有限公司 新疆五家渠 831300  摘要:现阶段,社会的发展促使建筑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建筑行业为了使自身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就必须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加以控制。后浇带技术是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也是促使建筑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后浇带技术设计原则和作用、后浇带技术要点以及具体施工工艺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要
期刊
身份证号码:441900198709270912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人工桩基建设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求,旋转桩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旋转桩施工技术提高了建筑建设施工的工作效率,还对建筑的机能起到了改善的作用,使其变得更加牢固。  关键词:建筑土建工程;旋挖桩基础;施工技术  旋挖钻孔灌注桩是我国近些年来一些比较大型建筑工程
期刊
临沂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总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房屋建筑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现代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地基工程施工变得尤为重要。地基是支撑建筑的基础,地基施工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建设水平,必须优选科学的地基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建筑施工建设水平。本文就
期刊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89  摘要:基础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永恒主题。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重心从规模经济转向质量效益,对于企业的基础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深刻感受到:基础管理能力的提升往往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需求,成为内在的制约瓶颈。  关键词:班组建设;企业基础管理;企业班组  班组是企业的基石和细胞。如果将班组建设作为企业基础管理能力提升的一个
期刊
宁夏银盛达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本文从建筑消防管理的特点及作用出发,分析了消防安全管理监督的现状,针对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加强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对策探究。  关键词:消防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对策  引言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安全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的企业现代化的消防
期刊
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高速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的重点规划项目,也是我国交通网络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助于满足国民的出行以及运输需求。本文简析了高速铁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各项问题,包括组织机构、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成本管控等方面,以供参考指正。  关键词:高速铁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分析  前言:  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较快,多在200km/h以上,因而对其施工质量更高的要求。再加上高速
期刊
即墨市交通运输局 山东即墨 266200  摘要:以某产业园区市政路网二期工程为例,结合工程现场的施工方法,系统探讨总结了填石路基的填料工程特性、强夯整平工艺、压实工艺等。  关键词:填石路基;填料特性;填料摊铺;强夯整平;压实工艺  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公路路网建设的不断延伸,原有的城市用地早已不能满足各方面的发展要求。沿海地区利用填海造陆很好的解决了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但在新区
期刊
中铁港航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6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于好转,但仍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建设施工行业施工人员复杂,工程工期紧,作业环境相对恶劣,施工过程危险源多,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普遍偏底。这导致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酿成人员伤亡,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纵观其原因,一方面是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