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脑低温与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协同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85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局部低温联合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AMPT组、局部低温组和联合治疗组(NAMPT+局部低温).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4 h后利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评估梗死和脑水肿体积,伊文斯蓝染色评估血脑屏障损伤程度,12分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结果 局部低温组、NAMPT组和联合治疗组梗死体积均显著小于模型组(P均<0.05);联合治疗组梗死体积显著小于NAMPT组(P<0.05);联合治疗组梗死体积小于局部低温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局部低温组、NAMPT组和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联合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NAMPT组和局部低温组(P均<0.05).局部低温组、NAMPT组和联合治疗组伊文斯蓝渗漏均少于模型组(P均<0.05),但各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MPT和局部低温联合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显示出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提示联合治疗具有临床转化前景.
其他文献
缺血性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而丰富的侧支循环是判断卒中转归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文章主要阐述缺血性卒中后血管重塑过程的细胞学及分子机制,以期为
卒中是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疾病,越早治疗预后越好.CT扫描对早期脑梗死的检出率很低,通常认为梗死灶在发病12~24 h后才能在CT图像中呈现典型低密度改变.以下几种CT
期刊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前是否应等待常规化验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期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就诊的病例(包括缺血性卒中与非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P波离散参数预测栓子源不明的栓塞性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 ESUS)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F)的可能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ESUS患者。根据24 h动态心电监测结果将ESUS患者分为PAF组和无P
大量研究证明,游离脂肪酸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其可能的机制为葡萄糖转运和摄取受抑制,糖原合成酶活性下降,肝糖生成增加,胰岛素信号传递通路的变化等.本文就其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的定量影像组学方法区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
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显示了人巨细胞病毒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损伤因子的重要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启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促进其发展,导致平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钙通道阻滞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s)预防高血压患者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CN
探索手术中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特殊防护措施和及暴露后紧急应对技术.加强医护人员对艾滋病防护,杜绝职业性感染,坚持预防为主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