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的角度正确判定多解性言语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ungm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即某些概念、文本词句的解释并非唯一,甚至是对立的,我们称之为多解性言语。无论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界,教师面对这种多解性言语往往难以取舍,便告诉学生两种或多种解释都是成立的。当然,这种将矛盾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的方法未尝不可,但作为教师来说,一定得从教学的角度作出更可靠的解释。例如,《木兰诗》中关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是否互文的争论便是一例。毫无疑问,《木兰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使用互文最多的经典之一。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也正因为如此,当大家面对“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个形式上完全可以称为互文的句子时便起了冲突。其中黄灵庚的《训诂学与语文教学》、余冠英的《乐府诗选》、赵振铎的《训诂学纲要》、王月馥的《也谈“互文”与“并提”》以及陈绂的《古文的“互文见义”》等坚持互文说,将此句译为“雄兔和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则解释为:“扑朔,跳跃的样子;迷离,眼神朦胧的样子。雄兔和雌兔外形上虽有差别,但当它们一起行走的时候,这种细微差别是很难辨认的。”此与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扑朔迷离”条的解释相同。朱东润先生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也持这种观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科书更是明确释为非互文:“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的两只前腿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我们认为,这种争论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不仅仅是语言学知识上的问题,更是教学技能与品质的问题。我们将从“从生活出发引领学生体悟言语”“学用互通以达文言佳境”“比较分析以解言语之歧”这三个角度来证明此句作非互文解释更具教学意义。
  一、从生活出发引领学生体悟言语
  长期的文言诗文教学不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说一,学生不会更不敢说二。于是,学生接受了一脑袋的文言诗文知识,却体会不到文言诗文的美感。因此,如果我们不改变文言诗文的教学方法,文言诗文之花将在学生脑海枯死。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客观之诗人”是指现实主义诗人,“阅世”是指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作家通过对日常真实生活的观察、理解、提炼,从而转化为自己笔下的作品。那么,以作者文本为课堂教学内容,我们自然就有必要做两件事:通过生活引领学生体悟文言诗文之美;通过对文言诗文的分析来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
  兔子的蓄养是北方重要的畜牧业之一,作为北方民歌《木兰诗》的作者自然会对兔子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看似简单的一个句子,却能反映作者对于生活观察的细致与表现之正确。我们不妨作如下推断:作者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发现了自然界的一个事实,即:雄兔脚相对于雌兔健壮有力,而且生性活泼好动,时常用后脚扑击地面,发出唉唉的声音。雌兔则温驯安静,眼睛半睁半闭,只要不处在发情期(周期为半个月),基本上是温和、安宁的状态。因此,根据脚与眼的差异,兔子的雄雌是容易辨别的。但是,如果将兔子放开,让雌雄一起奔跑,则此种差异就难以分辨。《木兰诗》的作者正是通过观察生活,正确地捕捉到兔子雌雄的特点,故以“雄兔脚扑朔”来表现雄兔性情活泼好动的特征,以“雌兔眼迷离”来描写雌兔性情温和的特征,以“双兔傍地走”来说明辨别条件的变化,最后得出“安能辨我是雌雄”的结论。如果我们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解释成互文见义,显然是对兔子没有正确的感性认识,与实际生活有所脱节,从而导致对诗句的误读。
  因此,探讨“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是否互文,并非多此一举的“咬文嚼字”,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文学艺术中的基本理念,即:文学艺术的真实虽高于生活真实,但毕竟是以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人、事、物为基础的,作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用心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用生活的真实缔造文学艺术的魅力。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帮助尤大。对此,我们还可以李白的名篇《静夜思》的开篇来证明。“床前明月光”的“床”究竟指什么?绝大多数的学生和老师都会解释成卧具,即睡觉用的床;也有老师认为卧床难以反映作者“低头”“举头”的状态,当为躺卧两用的器具。但有学者指出,无论卧具还是躺卧两用的器具,都是置于室内的,“月光”即使能够透过窗棂洒在床前,那也只是一小片,不可能形成“霜”的感觉,更何况“霜”是不能落进室内的,说“疑是地上霜”就违反了生活的逻辑,因此,这样的比喻就变得完全不恰当,大诗人李白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换言之,这里的“床”不指卧具,而是指“井床”,即“井上围栏”。全诗的意境就变成了:抒情主人公背井离乡,在一个寂寞凄冷的月夜,他独自站在井台上,抬头望望天上的明月,再低头看看围栏处洒落的似霜一般的月光,不由得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情境,老师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感悟体验。一旦学生进入到生活的情境中,他对于诗的理解会更深刻,记忆也更牢固。
  当然,上述事例也告诉我们,观察生活只是深读精写的第一步,任何成功的作品都不是简单的生活写照,而是加工过了的“真实生活”,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反映的是作者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作家通过大量的生活观察,经过深思熟虑,将感性认识到的事物和具象进行概括、提炼,以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从而上升到艺术的真实。《木兰诗》的作者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抽象与形象的转换,将经过观察获得的经验加以抽象,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来高度概括兔子的生理特征。由此,自然地将兔子雌雄之辩与诗歌中木兰的女扮男装构成隐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丝丝入扣,显得那样贴切、生动、隽永,令人回味无穷。它能够启发学生阅读时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写作时,既要抓住材料真实性,又要适度加工,提高作品的思想深度,增加作文的艺术魅力。如此,一个句子的探讨就走向了培养学生在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提炼生活、形成思想、表现生活的教学境界。   二、学用互通以达文言佳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的教学目标是绝对不会停留在简单的知识灌输上的。在语言学习上,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但会让学生知其语言的表层意,亦知语言的深层意,还能让学生知其意义产生的原因及其用法。我们以“互文”这个文言知识点为例来说明,只有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用而促学,才能达到文言文学习的最佳境界。
  “互文”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较为陌生,如何讲透“互文”这个知识点,并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分辨“互文”无疑是教师授课中的重点,也是授课中的难点。而《木兰诗》中有大量的互文出现,这些自然成为我们教学的突破口。换言之,教师在讲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时候切忌含糊而过,更不能遵循传统解释,以讹传讹,而是要通过与其他互文句的比较,让学生真正掌握“互文”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非互文解释时的教学价值,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分析文言词句时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呢?仍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来引入“互文”这一知识点。具体的操作如下:要求学生翻译上文提到过的“东市买骏马……”“将军百战死……”“开我东阁门……”“当窗理云鬓……”四个具有互文特点的诗句,接着教师找出学生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或选择“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为例,直接将其译为“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1]让学生从情理和逻辑关系方面进行分析,推出如下结论:沙场征战,刀剑无眼,不可能只有将军战死而壮士皆活,否则壮士的“活”只能算为“苟活”,而用“苟活”这个词来形容木兰,与文章塑造木兰英勇善战的形象岂不是大相径庭。显然,这种逐字翻译的方法是错误的,根据“互文”的特点应该解释为:“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争,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由此提醒学生“注意上下句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2]接着教师顺渠引水,指出“互文”即“互文现义”,“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3]在形式上是分开叙述的,但在内容上互相补充,需要合起来解释,从而令学生在知识层面上,进一步感知“互文”。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示范相互寻找其他三个诗句翻译中的错误,使学生知道互文的解释应当注意上下句意之间的相互补充,帮助学生真正明白何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与此同时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互文”修辞的作用。诗歌的特点是言简意赅,琅琅上口,作者在文中多次运用“互文”修辞格符合诗歌的特点,起到省文和押韵的作用。若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诗句转变为分述则会使译文显得冗长拖沓。
  然而,帮助学生掌握“互文”的一般方法,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够辨别出疑似互文句。或者学生根本不会意识到,还有一些句子形式上类似互文,而实际上并非互文,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对举句。此时,教师再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句诗拿出来让同学们与前述四句诗进行比较。此时学生会发生争论,教师再将学者们的类此争论摆出来,既提供参考,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兴奋点:原来我们的争论属于专家级的争论。而当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兔子的特征后,学生就能明白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作非互文解释更具科学性,符合生活的逻辑。为了强化学生对那些具有互文之形而实非互文之义的句子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提供辨别难度更大的句子来帮助学生学用互通。例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中“东西”与“左右”,究竟属于分列还是互相补充?如果属于分列,那就是指墓葬四周种植树种类别清晰可辨,如果属互文,则意为四面八方都种植了松柏梧桐。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他们通过社会调查,文献分析,网络搜索,寻找到更多的资料来证明此句宜作非互文解释。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一学用互通的研究过程,可以掌握诸多历史文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打通所学的多学科知识。具体地说,在此句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知道了这样的史实:从周代的春秋前后开始,中国墓葬有了封土习俗,即在墓穴的上面培土垒坟、种树。在墓穴的表面垒坟种树的目的是为了辩识墓穴的位置,方便亲人祭祀,但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标志。《周礼》就有这样的记载:“以爵为封丘之度,与其树数。”《白虎通·崩薨》更是明确地规定了封土的高度和植树的种类:“天子坟高三仞(周代一仞为八尺;西汉为七尺;东汉为五尺六寸),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一种落叶乔木,又叫灯笼树);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扬柳。”随着时间的推移,严格的植树规定被破除,普通百姓只要条件许可,也可以自由植树。问题是虽然植树不再受制度限止,但百姓人家一般仅植以松柏,以喻逝者品质高洁,精神长存。但此处为两家求合葬,以此认可焦刘的爱情生活,植梧桐正是焦刘爱情的最佳象征。在古代,青干碧叶的梧桐,是伉俪情深的象征,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谐老,同生共死,因此,是不应该与松柏混植的。为此,我们还可引用古代关于梧桐的诗句来加深同学对此句的印象,例如:孟郊《列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刘商《送女子》:青娥宛宛聚为裳,乌鹊桥成别恨长。惆怅梧桐非旧影,不悲鸿雁暂随阳。张祜《琴曲歌辞·司马相如琴歌》: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如此,学生不但了解了中国墓葬史以及有关诗句意象的文化韵味,而且也加深了对此诗悲剧性的理解,明白了此诗的社会批判价值。
  总之,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大胆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地利用方方面面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全面有效地掌握各种知识点,加深对课文及其言语的理解,并能运用生活的知识解读文本,把握言语,促进写作,达到一箭多雕的目的。
  三、比较分析以解言语之歧
  要正确分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是否互文,还必须理清《木兰诗》的主题。毫无疑问,对于主题的不同解读,可以影响我们对于言语的理解,同样,对于言语的不同理解,也会影响我们对于作品主题的把握。关于《木兰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有学者认为该诗是在“赞颂劳动人民出生的妇女精神”,[4]有研究者主张“《木兰诗》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5]还有的提出“《木兰诗》的情节设计完全是为了塑造木兰这位孝女的形象而构建的”,[6]人教社将其编入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该单元的主题为爱国,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因而将其主题确定为表现木兰的爱国热情和英勇善战的精神,进而塑造出木兰忠孝两全的形象。无论专家学者们如何表述,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颂扬木兰这位奇女子的美好品质和伟大形象。换言之,当我们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不同的解释时,我们的判断依据是:谁符合大家基本认可的主题,谁的理解就是正确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不同的解释作一番比较研究。
其他文献
在众多的教育丛书中,我一眼看中了这本书,因为它有个特别的题目——《苹果与粉笔灰》。本书作者叫做维姬·卡鲁阿纳,是美国著名教育顾问、知名教师、教育演说家、作家……翻开这本书,打动我并让我把这本书捧到手里的,是前言中的一段话:“谨以此书献给你以及与你一样因为教书工作身体疲倦、内心挫折并且困惑着何去何从的老师们,真心希望你们能相互鼓舞着一路前进,最终走出困境,欣然留在这个令人敬仰的舞台。”  “因为教书
期刊
编者按:在上一期“动向”栏目中,我们跟着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走近穿越了爱与死亡的消防员遗孀、背离切尔诺贝利的心理学家、选择留在被废弃土地上的老人……走进了她用“复调写作”呈现的宏大乐章。作者是文学生活的主体,更是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人。这期“动向”握着一份对阿列克谢耶维奇本人的好奇,尝试从作者主体出发,寻找其“复调写作”的秘密。  阿列克谢耶维奇自称是个“倾听者”,她通过采
期刊
眼下,微课的兴起,成为翻转课堂又一重要手段。至少,微课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微课”的“微”,指的是课堂视频的时长较短,一般在5分钟左右。科学研究表明,人对一段视频的注意力,最有效的也就是5分钟。相较一节45分钟的语文课而言,5分钟确实够短,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微课时必须“精练”,设计必须精致、紧凑,不拖泥带水。笔者认为,微课教案的设计,最重要的是选准微课的“点”。这个“点”一般定位于教学重
期刊
《老人与海》是一篇外国现代小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华师大版语文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也选了这篇小说,单元人文主题是“品位与格调”。  华师大版语文教材的编写,主要以“人文主题”为单元组织依据。我一直以为,人文主题当然可以作为单元组织依据,但每一个人文主题却不应该仅仅作为确定这个单元编选课文的主题依据,同时还应该是这一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尺度。从
期刊
叶圣陶老先生曾多次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其实,教材往往不仅是“例子”,更是“引子”,它能引导学生进入深层体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母语教学必须承担的责任。  但实际上,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常常纠结于把教材当“例子”还是当“引子”:作例子,字词章句,体例方法,一
期刊
编者按  写作教学有多重要,众所周知;写作教学多么困难,也是人所共知。  一个重要的现象是:中国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初中、高中三段的写作教学自足封闭,彼此之间往往重叠交错、缺漏断层、隔膜阻绝。小学、初中、高中的写作教学,如果能从12年母语教育教学的角度、从12年公民基础写作的视角,系统思考、整体观照,则必然是融通协进,螺旋上升。小学、初中、高中写作的融通研究,不妨从打破隔膜、增强交流开始。  本
期刊
本文所谓“比较阅读”,特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有别于文学研究中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的真谛在于跨越和打通某种既定的界限,比较文学中的‘文学’也特指文学研究”[1]),主要指比较阅读“内容或形式上有密切联系的两篇或几篇课文”[2],即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加以对比分析,发现共性,甄别不同,以求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  一、比较之于阅读教学的意义
期刊
诗歌,是文学中的贵族。诗歌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一直是本源的、生活的,不管文体如何演变,诗歌始终在文学中占有重要一席,中国乃至世界莫不如此。我常常有这样的教学体验:一首文辞优美的诗歌被范读出来,学生在尚未理解其思想内涵时,便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无言陶醉。这大约就是一种本能,也是我国几千年诗歌文化底蕴的血脉传承的体现。记得作家廖玉蕙说:“阅读是情商开发的过程。”
期刊
古诗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古诗文的理解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但囿于平时古诗文阅读面窄及相关文史知识缺乏等因素,初中学生对古诗文往往提不起阅读兴趣,甚至谈“文言”色变。从近几年的中考情况看,学生在古诗文阅读上得分不高,特别是一些边远的乡镇中学更为明显。笔者在临近中考时,在绝大多数学校听到的所谓中考古诗文复习课,几乎都是“试题轰炸”“得分策略
期刊
一、一篇铭文  师:今天我们学习刘禹锡的一篇经典铭文《陋室铭》。(齐读课题)这篇铭文在音韵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生1:运用对偶的修辞,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2:押韵。  师:哪些字是韵脚?  生1:“名”“灵”“馨”“青”“丁”  “经”“形”“亭”。  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这篇铭文的两个特点:一是押韵,二是对偶。下面我与大家对读这篇铭文,老师读上句,同学们对下句,感受铭文的音韵美。  师: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