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s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一
  林潜从一所知名大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出人意料地做起了网上的吉他老师,每日定时在网络上发布教学视频。有朋友问她,怎么毕业后放弃了这么好的专业?林潜只是笑道,重拾自己的爱好,我想这挺好。
  她还是有梦想的,只不过是湮灭在无边的黑夜里。一个人在家里无拘无束,任思绪放牧到天南海北。
  而这份只要独自在家就能完成的工作,给了她莫大的安全感。
  都说每个人的世界里都有那舒坦的一隅,圈住外部的自己。林潜的要特殊些,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完整地放进去,成全那份现世安稳。
  她省去了现实中和外界的交流,大部分的生活用品都交付给网购。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世界,每一份快递,每一次不见面的聊天,都在兀自证明着,这样的生活,是合理的。
  二
  一个吃饭常靠外卖的人,对食物是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的。
  林潜唯一挑剔的,就是螃蟹。
  年少时,她对自家楼下饭馆里的蒸螃蟹一往情深,那家承载着她读大学前所有关于秋天的记忆的小店,早已在两年前搬走了,只是那空气中氤氲的蟹香,仿佛再久也不会消失在林潜的生活里——那是她每天傍晚的幸福来源。
  如今,所有的螃蟹在她手下,被严苛地分为三六九等。一看螃蟹的优劣,二看蒸蟹人的功夫。这样偏执的热爱,像个怪人。
  “蟹肉要新鲜,要细嫩,冷冻过便差。”她喃喃着。在锅里蒸得分毫不差的蟹子,只要轻轻一吮便可将肉送入口中,多一分就发涩发粉,少一分则会因汁水太多而失了口感。
  林潜最喜肉质膏腻的河蟹,掀开蒸得脆红的蟹壳,呈出它本身的面貌,再轻轻一掰,便见柔滑的蟹黄与蟹膏正以胜利者的姿势铺盖在蟹肉上。吸满了膏汁的蟹肉,再配上一点醋,在林潜看来,食物的最高追求也就在此了罢。
  秋天里自己下锅蒸的螃蟹,也算是而今林潜的生活里为数不多的精彩。
  三
  可一个人的世界,也难免波澜,即使只是一通九点的未接来电。
  大约是入秋后的某一天起,每天起床后,林潜总能发现一通九点的未接来电。
  早上九点,正是习惯了深夜剪辑视频的她熟睡的时刻,任那铃响持续半分钟之久也不会把她叫醒——她珍视这属于独居的放纵。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规律,她选择了沉默,从不回拨。她对电话那端的未知有一种天然的抗拒,由着手机上未接来电的数字越来越大。
  真正让她不安的,远不止那个闯入她的世界里的电话号码。
  每天晚上六点,外卖小哥送来的餐盒里总会多一只刚蒸好的螃蟹,连同用饭盒装着的浅浅的醋。她尝了那螃蟹,剥开薄脆的蟹壳,露出的是令人欢喜的蟹膏,滑腻,诱人。无论如何,都是符合她标准的美味。
  林潜当然记得这味道,就像那年少时熠熠的时光。
  她坚信,这螃蟹,来自于早已离她生活远去的那家小店。她记得,山远天高之处,秋天里温柔的惦念。
  只不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四
  原来,给予或馈赠,能以其妙不可言的力量让人为之惶惶。
  每天雷打不动的电话和额外的一只螃蟹,让她惴惴不安。
  通过那电话的铃声和饭盒里装好的螃蟹,她尝到了交流的滋味。曾有人对她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带着相互的亏欠。看来,这不是个伪命题。
  那一只只无可挑剔的螃蟹便是林潜最大的亏欠,这份亏欠令她惶恐,令她感受到不能辜负。毕竟是侵占了她生活的一部分空间,像是一股莫名的力量,控制着电话、螃蟹与她。
  “也许不能再无端漠视了。”她对自己说。
  林潜找出那一套吃蟹用的工具,不肯亏待了一丝的蟹肉,用仪式感小心翼翼地包装神圣。剥开蟹壳,折断蟹腿,贪婪地吸吮……享受着唇齿之间片刻的愉悦。
  倏忽间,她觉着自己陷入了什么……
  五
  也许让人感到亏欠的,从不只是交流。
  林潜好像不再是那随性作息、无拘无束的自由身,心里忽然有了很多挂碍。
  “挂碍”这个词,是不能那么轻易地就用在她身上的,只是,她的生活里,确实多了种种难以名状的期待与欣喜。
  她开始把九点与六点的规律当作享受。为了能听到那九点的铃声,她不再熬夜,把自己的睡眠时间提前了五个小时。她知道在十二點前剪好视频有多痛苦,但总要痛苦些,才好平衡了那份亏欠。
  “原来,这是爱与等待的模样啊。”不知从哪一刻起,林潜好像懂得了很多从未懂的东西。
  后来,上午九点,她可以静静地抱着吉他等候那永远不会接的电话,默默听着那半分钟之久的铃声,兀自想象着电话另一边的心跳。随铃声跳动的心究竟会落到哪个角落,她不知道。每天一次的未接来电,给予她的,是恋人般的安抚。它规律而精准,给了她无尽的安全感。
  她开始注意起梳妆打扮,即使是在家里,她也要坚持梳好头发,穿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录制视频时,她不再只把镜头定格在吉他上,不再只是那个冰冷的画外音。她那么自信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只因她坚信,天南海北里,会有一个人惦念着她。
  每天五点五十分,林潜就站在门口,静默着注视着紧闭的大门,等待那有节奏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直到门铃勾起她的嘴角。她要对着门站上几秒,想象着电影里或凝望或伫立的蒙太奇,再装作姗姗来迟的样子打开门,半含羞赧地接过外卖。趴在门上,听那脚步声走远了,才慢慢平复了心跳,取出饭盒底部的螃蟹,咔嚓咔嚓一阵,成全那螃蟹与醋的殉情。
  这一切,都像是和幻想中的意念一起,进行着一个人的澎湃。
  六
  林潜当然知道,太虚幻境里的东西,多美好都只能是庄生梦蝶,一枕邯郸。这场浩荡的澎湃,不过是意念里自己的依赖与迷恋。
  模拟出来的虚幻,当然能让人耽溺于那镜花水月当中,但只怕它,来时无迹去无踪。   真是个傻姑娘。
  七
  一场秋雨一场寒。
  林潜曾坚信,自己不会过问那个每天给她打电话、派外卖小哥送螃蟹的人,究竟是谁。
  那日六点,伴着外卖来的,还有一张字条:“往楼下看。”
  可曾料到,四个字的力量,足以让人放下那执拗的骄傲。
  她走到窗边,水红色的火烧云肆意铺排在每一寸碧落,暮云叆叇,残照当楼,大地静寂着,唯有落叶,在潮湿的柏油路上睡得安详。
  本能的,她向那从未接起过的电话号码,发出了三个字:“在哪里?”
  “再看看啊,楼下。”
  天色已近暝,除了匆匆回家的脚步,再无其他。
  林潜还在等待。
  ……
  终是无法阻挡,黑夜湮灭白昼的脚步,所有的期待都消释于昏夜深处。这样寂寥的雨夜里,一个人的心会逐渐缩小至无,只留一丝希望,在广漠的黑暗中,像是微弱的萤火,摇曳着等待破晓。
  她终于回过神来,转身,走向餐桌,狠狠地掰开了那只螃蟹。
  八
  霜降已至,秋渐尽。总有一些东西,要被秋风裹挟着,走那最后一遭。
  大概就是那个戏弄似的傍晚之后,那通电话也不似原先那般准时,有时迟了三分钟,有时是五分钟,有时甚至,是一小时。
  都说等待难熬,悠长悠长的时光里,总要酝酿出什么惊喜,才算是合了等待人的心意。
  只可惜,一切如常,没有更多的惊喜,也少了空落落的失望。
  直到有一天,那通电话怠慢至终结。
  林潜握着手机,呆坐着,从早上九点等到傍晚六点,看窗前的楼房,由沐浴着金粉到擦拭着残阳;窗外的世界,由车水马龙到华灯初上……整整一天,家里没有任何声响。
  尤其在九点与六点,肃静的屋子里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好像有什么被构建好的幻想,在悄悄解构崩塌。
  无尽等待后的幻灭,宛若一个越吹越大的泡泡,破碎的那一刻,只有林潜一人,默不作声地流泪,独自为那幻影默哀。
  九
  就像是一个意念,曾经进驻过林潜的心底,那意念是电话与螃蟹背后的妙不可言,那意念让她拥有又让她失去,曾经带来了那样美好的暖意,甚至兀自改变着她的生活,而最后,也带走了林潜聊以慰藉的寄托。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自多少年前晋人勾勒出那个美好的桃花源起,总有些似真似假的事物,让人耽溺又让人迷惑,明明是虚幻的东西,可偏偏给了人们实在的力量。
  就如林潜意念中的澎湃,是那样渺渺虚无的依赖——也许,这样的情感,不必依靠那所谓的世间唯一的存在。
  纵是曲终,到头来,她留恋的,也不过是虚幻的念想罢了。也许没有人惦念着她,是她不断叩问着自己,难以释怀。
  她曾真真切切地被那些莫名的规律所打动,足矣,无关是否真的有人闯入,改變,再离开。
  只是当时已惘然。
  十
  她终还是决意要改变了。
  而后的日子里,她的生活中没有了外卖,开始自己研究起美食的奥义,原来,世间有那么多的美味,没有人会拘泥于某一种,执拗地重复着终将逝去的口感。
  她关掉了个人的吉他教学网站,做起了室内设计师,把大学四年里学来的本领,付诸繁忙的生活。从赶制图纸到亲自跑工地,与负责的师傅一起探讨下一步的设计……原来,暴露于现实社会的生活,没有那么糟糕。跌跌撞撞,起码,让林潜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
  从前的无拘无束,到头来终成羁绊,这个从圈子里跳出来的人,有些不甘,又怕是会过得更加精彩。
  将近一年了,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地过着,林潜与任何一个角落里奋斗的年轻人无异。
  只是入秋后,再路过水产市场,看到一排排绑好的乌青发亮的螃蟹,她竟会落下泪来。
  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对打造高效课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思维能力是提升思维品质的前提。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思路开阔,打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促进深度学习,提升思维品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思维;图画;图表;空间  世界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人们的思维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初
楔子  今天我要给你们讲的故事是我的亲历。论发生的时间,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松城的“借君园”还在——它是松城最早的文艺沙龙之一,许多文艺青年聚集在这里,畅谈理想与未来。那天晚上,来了三个画画的人,二男一女,一男一女是师大美术系的毕业生,恋人;另一男是艺术学院的在读生。他们三个是朋友,也是“借君园”的常客,经常在这里混吃混喝,因为来往于“借君园”的各色人等中不乏工薪阶层中的高薪者,他们会把一些
章丘古城,不知历经了多少岁月,却是历久弥新,越来越容颜秀丽,气质婉约。清照若在,如今的山明水秀,不知要多给她多少灵感;泉边山中,不知又会多写下多少传世名章。  彼时的古城,白墙黑瓦的民居绵延不断,青石板路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女郎山在城北屹立,绣江河从城东滚滚北去,人们世代居住在这富饶的鱼米之乡,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不失,故五谷不绝。老人们常说,居于章丘,是上一世积来的福气。  清晨的古城,蒙眬着
在黎明前朦胧的月光下,我看到大嫂仿佛身穿玫瑰色的上衣、蓝布裤,正在那小巧玲珑的小石碾前磨轧豆面。忽然间我又发现自家的菜地由村前搬到了小石碾所在位置的下方。发现菜地不平整,我便用锄头和耧耙平整菜地,调菜畦子,看到自己也能把菜地打理得有边有棱的,甚是高兴,正待我向大嫂夸耀自己时……兴奋之中,我从梦中醒来。原来,小石碾如同生命中的神秘图腾飞入我的梦中。  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乡村生活似乎与石碾有着千丝
当了两年兵的张学波,复员回家以后,就去本村小学当了教师。  张学波当兵前,连小学三年级也没有上完。考虑到张学波的文化水平,嬴南村小学校长王若嬴让他教一年级的语文课。几天以后,王若嬴去听张学波上课。张学波在教学生学汉字“tǎ(塔)”时,竟然拼出了一个“楼”字。因为课本上那“宝塔”一词的右边,画着一幅延安宝塔的图画,张学波把那图画看成是一座楼了,所以,学生们也都异口同声地,跟着他将楼读成了“tǎ”。 
文學写作与民族记忆的话题,说得简单点儿,就是想象与记忆、飞鸟与大地的关系问题。记忆如何在想象中闪光,想象如何在记忆中展开?这就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故事。文学作品的魅力,除了语言本身,更多地还在于带给人的精神力量与精神指引。所以这个故事就必须不仅好看,而且要有味道。一个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必然是中国故事。因为他用汉语写作,他的骨子里流淌的是中国血,做的是中国梦,他所持有的是中国经验,阐发的是中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专业培养为目的的,但是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数学这门训练思维和思维品质提升的学科学习。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研究教材,关注学情,落实教法,促成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着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就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实验  随着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的增
我不断地重回那里,我是摸着  哪条小路身不由己地回到那里?在夹竹桃和蜀葵  开满的院子,在沸腾的夏天过后秋天到来  还是以前的老样子  老房子屋檐低矮,老木头陈旧  月亮的光辉从屋顶漏下来  它一次次抚摸老灶台、老橱柜、破沿的花瓷碗  一次次抚慰日渐苍白的时光  被度上金辉的老屋像颤栗的破船,蛛网摇晃  祖母房梁上悬挂的竹篮藏着  我们小时的渴望,院子里五棵老枣树嶙峋地立着  虫子在墙角低伏鸣叫。
【摘 要】 视听结合的单词教学模式与小学生年龄特征、思维特点相符,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为学生创设单词视听情境,组织单词视听游戏,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单词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轻松、高效地学习英语单词。  【关键词】 视听结合;小学英语;单词教学  单词是英语语言的基本要素,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年龄较小,难免会遇到学习困难,无法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构建视听
春天的面容在风梳理的柳条中,  清晰呈现——  童年的笑脸  看惯兴衰的柳丝吐出喜悦  轻摆旗帜,为春风呐喊  我不忍,一截柳枝在手里  骨肉分离  更愿意,远远地看着  骑在牛背上的牧童  吹起一支柳笛  咽下生活的苦涩  迎娶整个春天  卖太阳  秋分过后,在新农村的  楼宇间  阳光成了稀缺资源  我反复劝说母亲,  走出阴影,多晒太阳  晒太阳能补钙  可以少打针,少吃药片  这是古人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