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凶猛的吐蕃变乖了
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崛起于青藏高原。它曾经是与唐朝抗衡长达200年的地方政权。在历史上,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随后四处出击,向南控制了尼泊尔,并威胁印度北方各国;向北与唐朝和突厥等势力争夺西域,一度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周边区域;向西与信奉伊斯兰教的大食争夺西亚,向东则与唐朝时战时和。
当时的唐朝曾经与吐蕃多次作战,但往往胜少负多,唐朝名将薛仁贵曾经与吐蕃交战,在青海的大非川之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唐朝甚至被迫答应和亲的请求,并支付给吐蕃一些贡品,以换取与吐蕃的和平。后来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力衰减,吐蕃内部也经历了内乱,实力大不如前。不过吐蕃还是有攻陷唐朝都城长安的战绩,让唐朝不得不重新向吐蕃支付贡品。
整个唐朝时期,吐蕃是亚洲一股强大的实力,这个高原民族的政权经常从高原上冲杀下来,让周围的国家都不寒而栗。
然而当中原地区经历短暂的五代十国,由宋朝统一天下后,曾经强悍的吐蕃竟然变乖了,再也没有了袭击中原的勇气。从吐蕃内部来说,的确经历了由宗教引发的大混战,导致原本统一的吐蕃王朝四分五裂,最后形成了喇嘛教控制的各小国分立的状态,没有实力向外进攻了。然而从历史进程看,宋朝及以后的各个朝代,藏族政权都心向中原王朝,摆出一副绝不与中原王朝对抗的恭顺态度,而且积极谋求与中原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和平交往。
比如元朝时期,忽必烈只是派兵向西藏比划了两下,西藏立刻利用宗教关系向忽必烈求和;明朝时期,西藏一直和明朝睦邻友好,至少表面上表示臣服。清朝时期西藏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清朝派驻的驻藏大臣在藏区的地位与宗教领袖达赖、班禅可谓平起平坐,控制着西藏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从宋朝开始,青藏高原上的民族就不再与中原王朝对抗,反而对中原王朝有了强大的向心力呢?
为茶痴狂的高原民族
吐蕃变乖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内部政权变弱了,更重要的原因是经济上的,特别是一种高原民族趋之若鹜的东西——茶叶,让凶悍的民族变得温和了。
众所周知,茶叶的原产地在中国的云南地区,在古代,茶叶也广泛种植在我国南方地区从云南、四川一直延伸到江浙的区域。而在寒冷的青藏高原以及蒙古高原,茶树是无法存活的,那里不出产茶叶。这些高原民族早期也不知道茶叶这种东西。
然而随着吐蕃强大起来,藏族人也开始接触到茶叶,茶叶逐渐融入到高原的生活中。唐朝人曾经记载,唐朝官员出使吐蕃的时候,在自己的帐篷里烹茶喝,结果被吐蕃的赞普(即国王)发现后问,这是什么东西。官员回答说这就是清除烦恼、解渴用的茶。赞普说这东西我也有,让人拿来后指给唐朝官员看,说这个是寿州的,这个是舒州的……显然,赞普在炫耀自己拥有很多的茶叶。这个故事也说明到了唐朝后期,至少在吐蕃上层已经有了饮茶的习惯了。
自从接触到内地的茶叶开始,藏族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饮茶成风,争相竞求。到了唐末宋初,藏族人已经普遍饮茶,形成了对茶叶消费的强烈依赖,民众中甚至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藏族人对茶叶的使用和内地人是不同的,他们对茶叶需求量之大也是外人难以想象的。酥油茶可以说是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族民众的一大发明。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将从内地输入的紧压茶,比如砖茶、沱茶、饼茶等,弄下一块放入锅中,熬制成浓浓的茶汁,然后把茶汁倒进木制的酥油茶筒,往里面加入酥油、盐和一些香料,用棍子在茶筒里上下抽动,混合均匀,酥油茶就制成了。
饮用酥油茶能够给人提供大量的热量,更不用说还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甚至还能避免人的嘴唇干裂,这些优势对于高原上生活的藏族人来说真是巨大的福利。而且藏族人多食肉和乳制品,以及青稞炒面——糌粑,都需要清香的茶来调剂味道,解油腻和助消化。于是酥油茶成为藏族人的主要饮品,从早到晚几乎茶碗不离手,每人每天少说也要喝上十几小碗酥油茶,才觉得浑身舒坦。藏族地区的喇嘛寺一打酥油茶,就是一大锅一大锅的,一天从早喝到晚。有些喇嘛寺有几千人,一天不知道要喝掉多少茶。
藏族地区茶消耗量极大,还与每年的熬茶布施有关系。一次布施中,各大小寺庙加起来,要消耗掉十几万包茶叶。在藏族地区,茶叶最大的买主就是喇嘛寺。寺庙方面还派出大量的人去做生意,寺庙成为茶叶的集散中心和最大的消费点,大量终日念经修行的僧侣是一大消费群体。再加上多达数百万喝茶的藏族民众,茶叶的消耗量十分巨大。
边茶是战略物资
高原民族嗜茶如命,偏偏本地不产茶叶,想要茶叶只能从中原王朝那里获得。小小的茶叶就这样把高原民族和中原王朝牢牢地栓在了一起。
中原王朝需要高原出产的马匹,在唐代,内地还主要靠卖丝买马。而到了宋代,茶马互市已经成为汉族和藏族间的一件大事,茶叶换战马是最大的交易。内部分裂后的吐蕃地区不仅不是内地的威胁,反而成为宋朝战马的来源地,因为宋朝北方的死敌辽、金、西夏是不会卖给宋朝马匹的。明朝与宋朝一样缺少战马,于是与吐蕃地区的茶马互市空前发展。
明朝还试图利用茶叶来控制北方不听话的蒙古民族。与藏族人类似,蒙古族人接触到茶叶后,也疯狂地爱上了茶。藏族人有酥油茶,蒙古族人则有奶茶,具体来说就是把滚烫的牛奶和茶汁混合在一起,再放入盐以及炒米等形成的饮品。奶茶与酥油茶类似,也具有解油腻、助消化的功效,优质的茶还是提升蒙古族人生活品质的象征。
于是明朝专门设置了国家控制的边茶贸易,对于听话的蒙古部族就允许互市,用草原上的物产交换茶叶;对于不听话的蒙古部族就禁止贸易,拒不提供茶叶给他们。茶叶摇身一变成了国家战略物资,成为国家外交中的重要筹码。
明朝时期还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庚午之变”。由于明朝长期拒绝开市,蒙古土默特部无法得到茶叶,在自己的领袖俺答汗的带领下,蒙古骑兵大举入侵明朝,一直打到北京城下,明朝军队只能缩在城里防御,任由蒙古骑兵在城外劫掠。此次事件之后,明朝被迫开市,与土默特部彼此交换茶叶和马匹。明朝后期,由于茶马互市发展的很好,北方边境基本上维持了长期的稳定,与吐蕃地区也长期安定,这种和平局面的取得,茶叶功不可没。
英国携印度茶图谋西藏
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上茶叶的唯一输出国,在清朝后期,英国人也爱上了中国茶,并大量购买中国茶叶消费,引起了严重的贸易逆差。不得已之下,英国把鸦片输入中国来平衡贸易,导致了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许多学者都认为,鸦片战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叫茶叶战争。
不过中国长期垄断世界茶叶贸易的局面还是被英国人给打破了。
大约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发现,印度阿萨姆地区非常适合种植茶树。于是他们从中国偷运了大量的茶苗到阿萨姆栽种。1839年,印度出产的茶叶第一次进入了采摘时期,从此打破了中国对茶叶市场的垄断。到了1840年底,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的阿萨姆茶叶公司已经可以出口1万磅的茶叶。此后英国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茶园以烽火燎原的势头蔓延开来。到了1888年,印度茶叶产量增加到了惊人的8600万磅,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完全超过了从中国的进口量。
英国人很清楚茶叶对于藏族人民的重要价值。手中握有大量的印度茶,英国人开始打西藏的算盘。就在1888年,为了打开藏区的大门,也为了倾销自己的印度茶叶,英军悍然发动了第一次侵藏战争,为印度茶叶向藏区销售打开了道路。
如果任由印度茶长驱直入占领西藏市场,西藏就可能会脱离与内地的联系,国家的分裂也就不可避免了。幸亏口味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藏族人民一时之间喝不惯印度茶,当时的宗教领袖也呼吁大家为了国家统一而抵制印度茶。内地的茶商们为了维护自己在西藏的市场,也积极往西藏运输茶叶。这些因素使英国人的印度茶在西藏迟迟打不开市场,西藏最终还是留在了中国的版图之中。
正是由于茶叶输入了中原王朝依靠政治、军事力量无法完全控制的高原、草原地区,缔造了一个比实际疆域更广大的、隐形的“茶叶边疆”,凶悍的吐蕃和蒙古各地方政权都被纳入了这个隐形的版图中。柔软的茶叶竟然把青藏高原、蒙古草原和中原牢牢地拴在了一起,这对中国版图的形成功不可没。
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崛起于青藏高原。它曾经是与唐朝抗衡长达200年的地方政权。在历史上,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随后四处出击,向南控制了尼泊尔,并威胁印度北方各国;向北与唐朝和突厥等势力争夺西域,一度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周边区域;向西与信奉伊斯兰教的大食争夺西亚,向东则与唐朝时战时和。
当时的唐朝曾经与吐蕃多次作战,但往往胜少负多,唐朝名将薛仁贵曾经与吐蕃交战,在青海的大非川之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唐朝甚至被迫答应和亲的请求,并支付给吐蕃一些贡品,以换取与吐蕃的和平。后来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力衰减,吐蕃内部也经历了内乱,实力大不如前。不过吐蕃还是有攻陷唐朝都城长安的战绩,让唐朝不得不重新向吐蕃支付贡品。
整个唐朝时期,吐蕃是亚洲一股强大的实力,这个高原民族的政权经常从高原上冲杀下来,让周围的国家都不寒而栗。
然而当中原地区经历短暂的五代十国,由宋朝统一天下后,曾经强悍的吐蕃竟然变乖了,再也没有了袭击中原的勇气。从吐蕃内部来说,的确经历了由宗教引发的大混战,导致原本统一的吐蕃王朝四分五裂,最后形成了喇嘛教控制的各小国分立的状态,没有实力向外进攻了。然而从历史进程看,宋朝及以后的各个朝代,藏族政权都心向中原王朝,摆出一副绝不与中原王朝对抗的恭顺态度,而且积极谋求与中原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和平交往。
比如元朝时期,忽必烈只是派兵向西藏比划了两下,西藏立刻利用宗教关系向忽必烈求和;明朝时期,西藏一直和明朝睦邻友好,至少表面上表示臣服。清朝时期西藏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清朝派驻的驻藏大臣在藏区的地位与宗教领袖达赖、班禅可谓平起平坐,控制着西藏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从宋朝开始,青藏高原上的民族就不再与中原王朝对抗,反而对中原王朝有了强大的向心力呢?
为茶痴狂的高原民族
吐蕃变乖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内部政权变弱了,更重要的原因是经济上的,特别是一种高原民族趋之若鹜的东西——茶叶,让凶悍的民族变得温和了。
众所周知,茶叶的原产地在中国的云南地区,在古代,茶叶也广泛种植在我国南方地区从云南、四川一直延伸到江浙的区域。而在寒冷的青藏高原以及蒙古高原,茶树是无法存活的,那里不出产茶叶。这些高原民族早期也不知道茶叶这种东西。
然而随着吐蕃强大起来,藏族人也开始接触到茶叶,茶叶逐渐融入到高原的生活中。唐朝人曾经记载,唐朝官员出使吐蕃的时候,在自己的帐篷里烹茶喝,结果被吐蕃的赞普(即国王)发现后问,这是什么东西。官员回答说这就是清除烦恼、解渴用的茶。赞普说这东西我也有,让人拿来后指给唐朝官员看,说这个是寿州的,这个是舒州的……显然,赞普在炫耀自己拥有很多的茶叶。这个故事也说明到了唐朝后期,至少在吐蕃上层已经有了饮茶的习惯了。
自从接触到内地的茶叶开始,藏族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饮茶成风,争相竞求。到了唐末宋初,藏族人已经普遍饮茶,形成了对茶叶消费的强烈依赖,民众中甚至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藏族人对茶叶的使用和内地人是不同的,他们对茶叶需求量之大也是外人难以想象的。酥油茶可以说是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族民众的一大发明。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将从内地输入的紧压茶,比如砖茶、沱茶、饼茶等,弄下一块放入锅中,熬制成浓浓的茶汁,然后把茶汁倒进木制的酥油茶筒,往里面加入酥油、盐和一些香料,用棍子在茶筒里上下抽动,混合均匀,酥油茶就制成了。
饮用酥油茶能够给人提供大量的热量,更不用说还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甚至还能避免人的嘴唇干裂,这些优势对于高原上生活的藏族人来说真是巨大的福利。而且藏族人多食肉和乳制品,以及青稞炒面——糌粑,都需要清香的茶来调剂味道,解油腻和助消化。于是酥油茶成为藏族人的主要饮品,从早到晚几乎茶碗不离手,每人每天少说也要喝上十几小碗酥油茶,才觉得浑身舒坦。藏族地区的喇嘛寺一打酥油茶,就是一大锅一大锅的,一天从早喝到晚。有些喇嘛寺有几千人,一天不知道要喝掉多少茶。
藏族地区茶消耗量极大,还与每年的熬茶布施有关系。一次布施中,各大小寺庙加起来,要消耗掉十几万包茶叶。在藏族地区,茶叶最大的买主就是喇嘛寺。寺庙方面还派出大量的人去做生意,寺庙成为茶叶的集散中心和最大的消费点,大量终日念经修行的僧侣是一大消费群体。再加上多达数百万喝茶的藏族民众,茶叶的消耗量十分巨大。
边茶是战略物资
高原民族嗜茶如命,偏偏本地不产茶叶,想要茶叶只能从中原王朝那里获得。小小的茶叶就这样把高原民族和中原王朝牢牢地栓在了一起。
中原王朝需要高原出产的马匹,在唐代,内地还主要靠卖丝买马。而到了宋代,茶马互市已经成为汉族和藏族间的一件大事,茶叶换战马是最大的交易。内部分裂后的吐蕃地区不仅不是内地的威胁,反而成为宋朝战马的来源地,因为宋朝北方的死敌辽、金、西夏是不会卖给宋朝马匹的。明朝与宋朝一样缺少战马,于是与吐蕃地区的茶马互市空前发展。
明朝还试图利用茶叶来控制北方不听话的蒙古民族。与藏族人类似,蒙古族人接触到茶叶后,也疯狂地爱上了茶。藏族人有酥油茶,蒙古族人则有奶茶,具体来说就是把滚烫的牛奶和茶汁混合在一起,再放入盐以及炒米等形成的饮品。奶茶与酥油茶类似,也具有解油腻、助消化的功效,优质的茶还是提升蒙古族人生活品质的象征。
于是明朝专门设置了国家控制的边茶贸易,对于听话的蒙古部族就允许互市,用草原上的物产交换茶叶;对于不听话的蒙古部族就禁止贸易,拒不提供茶叶给他们。茶叶摇身一变成了国家战略物资,成为国家外交中的重要筹码。
明朝时期还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庚午之变”。由于明朝长期拒绝开市,蒙古土默特部无法得到茶叶,在自己的领袖俺答汗的带领下,蒙古骑兵大举入侵明朝,一直打到北京城下,明朝军队只能缩在城里防御,任由蒙古骑兵在城外劫掠。此次事件之后,明朝被迫开市,与土默特部彼此交换茶叶和马匹。明朝后期,由于茶马互市发展的很好,北方边境基本上维持了长期的稳定,与吐蕃地区也长期安定,这种和平局面的取得,茶叶功不可没。
英国携印度茶图谋西藏
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上茶叶的唯一输出国,在清朝后期,英国人也爱上了中国茶,并大量购买中国茶叶消费,引起了严重的贸易逆差。不得已之下,英国把鸦片输入中国来平衡贸易,导致了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许多学者都认为,鸦片战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叫茶叶战争。
不过中国长期垄断世界茶叶贸易的局面还是被英国人给打破了。
大约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发现,印度阿萨姆地区非常适合种植茶树。于是他们从中国偷运了大量的茶苗到阿萨姆栽种。1839年,印度出产的茶叶第一次进入了采摘时期,从此打破了中国对茶叶市场的垄断。到了1840年底,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的阿萨姆茶叶公司已经可以出口1万磅的茶叶。此后英国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茶园以烽火燎原的势头蔓延开来。到了1888年,印度茶叶产量增加到了惊人的8600万磅,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完全超过了从中国的进口量。
英国人很清楚茶叶对于藏族人民的重要价值。手中握有大量的印度茶,英国人开始打西藏的算盘。就在1888年,为了打开藏区的大门,也为了倾销自己的印度茶叶,英军悍然发动了第一次侵藏战争,为印度茶叶向藏区销售打开了道路。
如果任由印度茶长驱直入占领西藏市场,西藏就可能会脱离与内地的联系,国家的分裂也就不可避免了。幸亏口味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藏族人民一时之间喝不惯印度茶,当时的宗教领袖也呼吁大家为了国家统一而抵制印度茶。内地的茶商们为了维护自己在西藏的市场,也积极往西藏运输茶叶。这些因素使英国人的印度茶在西藏迟迟打不开市场,西藏最终还是留在了中国的版图之中。
正是由于茶叶输入了中原王朝依靠政治、军事力量无法完全控制的高原、草原地区,缔造了一个比实际疆域更广大的、隐形的“茶叶边疆”,凶悍的吐蕃和蒙古各地方政权都被纳入了这个隐形的版图中。柔软的茶叶竟然把青藏高原、蒙古草原和中原牢牢地拴在了一起,这对中国版图的形成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