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课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校进行陶艺课程的教学,是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生命的意义、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拓展美术教学内容的一种大胆尝试,也是对实施新课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以生产精致的陶瓷闻名天下,陶艺在中国是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回归泥土朴质的气息中,孩子们看到一件件艺术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出来,他们体验了创造的成功快乐、锻炼了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同时在制作陶艺的过程中可以自发的爱上陶艺艺术。因此,在学校进行陶艺课程的教学,是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生命的意义、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拓展美术教学内容的一种大胆尝试,也是对实施新课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陶艺; 魅力; 意义;文化瑰宝
  一;陶艺教学的研究背景、目的
  1、感受陶艺之魅力,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对中国陶瓷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它以古朴、传神、典雅、厚重的艺术效果,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让这门艺术在我们的学生手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历史追溯到远古时期,陶瓷在远古时期已为原始人所掌握,生活对陶的需求,不断地激发出古人们朴实的创作灵性。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它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震撼着,影响着世人。通过开设陶艺教育可以让学生生动直观的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九年制义务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修订版)》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可增加陶艺的教学内容”,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各类学校艺术教师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创造性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空间”。陶艺教育的开展正是全面充分的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的性质与价值,使学生产生历史感和文明感,让他们了解人类的文化积淀。帮助学生通过陶艺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陶艺的学习方法与媒材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2、陶艺课对于学生创造潜质的开发和培养 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陶艺教育是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展现自我的良好途径。陶泥通过各种材料的结合展示出学生精心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泥土有很强的可塑性,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陶艺教学中,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美术教师可以把“陶艺”拓展为“玩泥”,我们让孩子感受泥性的柔软,在手中的滑润,成型的随意:这多变的过程,留给孩子内心深处的美妙感受,通过“玩泥”既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至关重要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求知欲。激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
  二、开设陶艺课的意义。
  陶艺教育内涵丰富,涉及文化、艺术、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等多种学科,调动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非智力因素,将不同的门类的艺术语言和形式为我所用。人们知道,从矿石泥土变成质坚美观的陶瓷过程,不仅仅是物理形态的变化,而是一门科学。要驾驭“陶艺”的全部过程,也绝非只凭感情的冲动的随意行为。玩泥制陶得逐步熟悉泥性、水性、火度等许多问题。搓泥条,开泥片、拉泥坯,都是具有一定的科学原理。因此,通过陶艺学习,可以培养人的科学意识和遵循科学规律办事的意识和素质。通过实践教育,对于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陶艺课有助于挖掘孩子的许多潜质
  陶艺教学,从形状看千姿百态,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过程;从内容看丰富多彩,开设陶艺课可以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张扬了他们的个性,健全了良好的人格,同时还培养了意志力。在我国现代小学美术教育中,正在注重教育的人文颜色,在塑造学生准确的价值观,熏陶崇高的情操和完美人格等方面,起到了主要的效果。
  陶艺可塑性强,学生可随心所欲,均按自己个性特点自由发挥,个性才得到张扬。学生很喜欢参与陶艺制作,在制作中会产生积极的情绪,而积极乐观的情绪能促进人的意志活动,增强人的体力、精力,激励人去克服困难和惰性,努力完成自己的作品,从而培养儿童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又陶冶了高尚的情操。
  学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学生的智力发展起源于动作,而学陶艺的过程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觀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常识更主要,由于常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归纳综合了世界上的一切。”学生的想象力是成人所不及的,让孩子自在想象,并用陶泥表达出本人的畅想,当孩子的作品显示出本人的看法,有了本人的思维,那他的作品也就有了特性,也就有了灵性,会变得十分耐看。陶艺活动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纵情发扬着本人的想像,不时探究着、发明着,他们磨炼的是耐性和毅力,感触到的是成功,品味到的成功的果实。
  2、满足了学生玩泥的天性,提高了他们精湛的动手能力。
  陶土湿润柔软,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亲近大自然,亲近泥土的天性。泥土多变的特性,是孩子释放自我、阐述童真的一种手段;“制陶的过程有一套非常严谨细致的工艺流程,是体力和脑力共同付出的活动。制陶之先,首先揉泥,这有助于手上肌肉的发展,也是制陶的必须。锻炼手的柔韧性和掌握技艺是一项有趣的事情,拍泥板,搓泥条,手捏塑,给孩子们简略的搓泥、盘条、打片、堆砌、等造型技艺以及贴、刮、刻、压、捏等装饰技艺。陶艺教学使学生们的思维跨出了活动室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活动进入最佳心理状态,面对一块泥巴,怎样做,如何做?使孩子从小有了驱使自己去思考,去琢磨的习惯;老师的启发和引导,给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陶艺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把金钥匙。   3、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精神, 使孩子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陶艺是一门需要耐心、需要细心、需要认真用心体会的课程。一件作品,需要花不少时间反复修改和制作,通过先塑型、到上釉、到烧制的过程,通过这些,孩子们能在不断的实践中了解泥塑的规律和要求,慢慢地学会了细心和耐心,形成了细致做事的习惯,塑造健全而优良的人格。
  在陶艺课中,进行小组制教学,工作安排有序。学生个性中沉稳的一面,在制陶中得到磨练。在学生的眼里,制陶是了不起的一件大事,有助于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互助协作的精神。例如分工去做一件马的陶艺,有人去做前腿,有人去做后退,有人做头,有人去做身子,一个都不能少,最后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件完整的作品。所以这种合作意识,使学生们之间有了相互依存,团结互助的信心,从而克服了家庭环境造成的自私自利心理。
  学生自由组合座位,努力使同桌、同组之间获得认同感,彼此之间个性接近,感情融洽,从而心情舒畅,产生美好的心境,在制作中容易交流,给予共同观点点拨、指导、帮助,使接近个性的作品得到完善张扬。
  陶艺课上完了,谁来整理台面,谁来打扫卫生?通常情况下都是老师做。我们试着让学生们去做,让孩子从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被选中的小朋友,感到格外的自豪。整理,打扫,拖地,干得有板有眼。秩序感,独立性的养成,就是要多给他们机会,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综上所述,让学生学习陶艺,亲身经历制陶的过程,体验金、木、水、火、土——大自然物质的无穷的变化,通过对陶土的揉捏塑造,感受泥土中所负载的静益久远的文化气息,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用陶艺这种特殊的语言,去表现心中的世界,不失为是对体验教学的一种尝试,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试探。
  开展中小学陶艺课,不仅能为学生学习美术注入生命活力,还能为教师的教学谱写崭新的篇章。在中小学陶艺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本地区独有的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并灵活运用,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我们披荆斩棘、奋力拼搏,使素质教育之路在我们面前得到拓展和延伸,让它变得更实、更宽、更顺、更远。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2000年3期
  [2]《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2001年4期
  [3]《陶艺欣赏》秦锡麟、陈雨前编著上海出版社出版
  [4]《陶艺正规入门》黄胜、邓和清编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5]搜狐网下载:《中小学陶艺教育》、《陶艺相关知识》
  [6]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7]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简介:
  鱼军平,1977.4男,汉,职称,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美术,课题:学校陶艺兴趣小组结合当地彩陶文化的研究。
  課题研究方向:
  如何在学校陶艺社团活动中融合地方特色文化的研究方
  课题立项号:
  GS[2017]GHB1861
其他文献
摘 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杂技演员来说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杂技演员完善杂技技巧,能更好的挖掘出自身的潜能,从而能够更大程度的挑战人体的极限、完成完美无缺的形体艺术。心理素质优良,就能够克服表演的心理障碍,就能够达到运用自如的自我控制能力,就能够临场进行自我调节。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保证杂技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能够超常发挥,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  关键词:杂技演员;心理素质;艺术;潜能;失败
期刊
摘 要:作为人体器官重要部分的喉头,也被人们称之为喉结或喉器,是人体的重要发声体,失去了喉头的发声作用,人的发声就会出现问题。歌唱的时候,我们应该使喉头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一直以来都是声乐界关注的问题。探讨流行唱法中正确喉头位置的表现和不正确的喉头位置的表现及其纠正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流行唱法;喉头位置;重要性;错误表现;纠正  一、喉头位置在流行唱法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男女都有喉结,只
期刊
摘 要: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艺术类大学生,这类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由于难度较大,且问题特殊,所以备受关注。本文从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现状出发,然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最后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融合方法,以期给高校管理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一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  引言:  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应
期刊
摘 要: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承担着复杂而多重的角色,其各种身份的时隐时现。译者相对作者来说是读者,相對原文来说是读者、批评者、和译者,相对译文和译文读者来说是再创作的作者。鉴于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过程中主体性角色的变换,对于译者有着翻译基本能力要求之外的种种潜能要求。比如,最初选择原文本的审美与价值判断能力,处理文本过程中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解读能力,处理翻译文本过程中的写作能力。因而,翻译对一个译者是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世界各地文化均呈现出了一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作为一种主流艺术形式,油画艺术在本世纪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多元化發展趋势。这种多元化发展趋势为当下我国高校油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本文以当前美术文化多元化发展背景作为切入点主要分析了高校油画教学的改革及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美术教育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多元化;美术文化;高校优化教学;探究  中国的油画教学可以追溯到上
期刊
摘 要:在大学课程之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不是学业的宽松,而是选修课的设置,通过选修课,学生在赚取的学分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所以选修课的设置使学生能够以最大的自由去学习,这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而随着娱乐事业的发展,当下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有关音乐方面的课程,其中就有琵琶选修。  关键词:地方高校;琵琶选修课;分析研究  琵琶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演奏乐器,而且琵琶也不仅仅是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对文化产业也越来越重视。播音主持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为了适应层出不穷的播音主持节目,促进播音效果良好,需要不断提高言语交际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本文针对播音主持在言语交际和情感表达两方面的对策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播音主持;言语交际;情感表达  前言: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播音主持作为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了主持
期刊
摘 要: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的每一课都拥有信息量较大的相关图文,在教师进行重点作品的讲解时,往往需要借助一些美术作品作为常规教学内容的补充,以此来辅助讲解重点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些作品应当如何选择呢?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作品选择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课上教师的讲解过程则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的一个过程。鉴赏课对美术作品和图像有较强的依赖性,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我党完成各项任务的思想基础。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祖国边疆地区,重要的地理战略位置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位置较为封闭性、民族文化的悠久性,以及宗教思想复杂性等等特点,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存在着复杂性与特殊性,为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 情况与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民族地
期刊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红色文化是我国的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将红色文化融入舞蹈教学,是文化发展的的必然结果。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将红色文化融入舞蹈教学的思考必不可少。本文从互联网+时代和红色文化的概念出发,对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融入舞蹈教学的价值功能做出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对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融入舞蹈教学的途径指出了道路。  關键词: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舞蹈教学  前言  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