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壮族《嘹歌》文化中心地的探讨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嘹歌》文化圈包括今广西平果、田东、马山、武鸣四县地, 《嘹歌》的文化中心在平果县,然后向周边县地辐射。平果县有168个行政村,其中有100个行政村约1300个自然屯唱《嘹歌》;《嘹歌》的主人公是平果县归德、海城等地人,《嘹歌》的最早创作和歌唱者也应是平果人;在平果县收集到的《嘹歌》歌本共有10多万,是目前所知拥有《嘹歌》唱本数量最多的县;平果县《嘹歌》文化中心的形成,与平果县曾是思恩府治所在地,是区域政治、文化中心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壮族《嘹歌》;文化中心;平果县
  [作 者]郑超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5)02—0097—009
其他文献
[摘 要]民族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认同与团结、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它对于今天民族地区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红水河梯级电站水库移民安置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水库移民安置;民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5)04—0150—004
期刊
[摘 要]壮语地名是用壮族人的思维方式命名、体现壮族文化内涵的地名。守土性、混合性、壮汉对应复杂性是壮语地名的特点。通名和专名是壮语地名词汇系统的重要内容。对壮语地名的研究,有民族学、人类学、农业史、语言学诸多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壮语地名;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H2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5)04—0109—012
期刊
近日收到广东省民族研究所寄来的由练铭志、马建钊、朱洪等三位同志合撰的专著《广东民族关系史》(以下简称《关系史》),喜不自禁。这是该所继《排瑶历史文化》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著作,可喜可贺。《关系史》分上、下两编凡14章50万字。尽管有关广东民族关系史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中期就已经开始,但全面系统阐述广东民族关系历史的专著,《关系史》尚属首部。它无疑是一部拓荒性质的开山之作。其被收入“岭南文库”,“作
期刊
[摘 要]“歌圩”是历代汉族文人用以标识岭南相关民间习俗的一个符码,具有先在的遮蔽性,但以往的研究多把其作为研究原点,导致了“歌圩”之名与实际存在的民间传统之间互相疏离的现象。强调民间表述和地方性知识体系,是我们深入理解民间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壮族;歌圩;民间表述;地方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I27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5)04—00
期刊
[摘 要]在湖北恩施三岔一带,有一种古老的还愿仪式,这种仪式保留了许多巫文化和傩文化因子。从其以祭祀为主的表演程式看,应该是处于前傩戏阶段的一种宗教祭祀仪式,对我们认识人类的早期宗教信仰无疑有活化石般的价值。然而,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政府的指导,学者、文化人和媒体的介入,还愿仪式正在发生变化,从祭祀仪式向娱乐性的表演演变,其故有的文化内涵和象征也正在消失,其结果将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失真。  
期刊
[摘 要]通过对近百年来乡村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回顾,认为乡村发展应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农民再造乡村,而不是再造农民的过程。眼下由于乡村社会有着较强的异质性,因此除了制度或机制上得到保障外,塑造出更多有参与和创造能力的农民即文化农民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乡村发展;农民再造;文化农民  [作 者]秦红增,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中山大学中国族群中心研究员、人
期刊
《壮族麽文化》是迄今第一本研究壮族宗教的专著,它使我欣佩作者的勇气和毅力。由于种种原因,在壮族中要写一本宗教专著,谈何容易?没有吃螃蟹的勇气是做不成的。在写这本专著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大前提是壮族有没有宗教?黄桂秋多年担任《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副主编,负责翻译整理和后期统筹工作,翻开《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整理翻译班子名单就知道,他是其中翻译原文的核心骨干,多年的实践使他对壮族有没有宗教做
期刊
“蛊毒”——一般人心目中神秘而恐怖的民间巫术,虽然自古以来被大量的历史文献著录,至今也仍然流传在口头传说中,但是由于它在实践中异常隐秘的特点,记录者和研究者很难搜集资料和进行客观分析。当代成果多是关于一时、一地和单一视角的材料梳理和剖析。直至1998年邓启耀先生的《中国巫蛊考察》问世,才奠定了对这一“千古之谜”进行综合性和深入研究的基础。而黄世杰先生于2004年6月出版的《蛊毒:财富和权力的幻觉—
期刊
[摘 要]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的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文化也存在差异,对权利的理解和要求必然有所不同。过去我国对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往往重点关注政治权利的发展,对经济等权利的发展重视不够;同时多强调民族权利的共性,对各民族之间的权利差异有意无意给予回避,导致人们的权利意识发育不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的权利意识必定增长,由此也会带来权利资源的严重短缺,并引发各民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壮语、布依语、毛南语、莫语等对跟汉族有关事物的称谓为切入点,从语言 学及史料考证的角度对明代汉族与广西少数民族的关系进行考察,论证了明代都司卫所制除 了对广西经济文化产生正面影响外,它们与当时当地的少数民族的关系主要是凸显了其军事 特点。  【关键词】军话;班军;卫所;屯田  【作 者】陆天桥,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昆士兰,4870  【中图分类号】C95;K24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