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读“你”不容易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w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倡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兴趣、阅读量的调查发现,小学生课外读书情况不容乐观。
  关键词:调查 课外阅读 小学生
  
  一、调查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六年不少于150万字的课外读书量。一个人的童年阶段是语感形成和文化积累的重要时期,童年的阅读品质和趣味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倡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正是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学校汇同全体语文教师对我校24个教学班、1400余名学生的课外读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帮助老师们了解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从而对我校的课程设置、语文教学及课外阅读针对性地指导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
  调查内容以调查问卷形式呈现,内容涉及学生课外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兴趣、阅读量等,各个学段依据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自行设计各有侧重,低年级由家长代填,中、高年级自己填写。
  二、调查情况。
  (一)学生阅读时间偏少,兴趣不高。
  1、五年级课余生活统计表。(242人)
  2、四年二班读书时间统计表。 (57人)
  
  从上述两表不难看出学生的读书时间并不多,也不能做到持之以恒,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以四年一班的调查结果为例:48%的学生每天看电视超过一小时,13%的学生每天看电视超过半小时。超过50%的学生经常上网。可见,儿童阅读被有声影像排挤,学生过分依赖声像材料诸如电视、录像、电脑游戏等媒体获得感官的刺激,纸质阅读的时间难以保证。
  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效益的阅读总是跟强烈的阅读兴趣联系在一起的。而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一小部分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阅读兴趣,他们愿意看2个小时的电视,却不愿意读20分钟的书。因此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应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来抓,真正把孩子们从电视、电脑游戏中拉到丰富多彩的书的世界中来。
  (二)学生阅读资源匮乏,阅读没有坡度。
  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在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中,所受青睐的按顺序排列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寓言童话故事类②作文类③科普类④动漫卡通类⑤大家名著类,在这几类中最受欢迎的的是第一类书籍,那是喜是忧呢?对于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书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故事是他们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他们的课外阅读就应从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而对于四、五、六的高年级学生来说,仅仅停留在童话寓言上就远远不够了,就更不要说象《老夫子》《大话西游》《乌龙院》等一些叫不上名来的连环画了。对于有阅读坡度的书籍,诸如中外名著类,因为读起来有些吃力,学生并不喜欢。
  (三)学生以及家长对课外阅读的价值认识不足。
  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和家长对此的认识却失之偏颇。以四年一班为例,25%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20%的家长认为读课外書会耽误学生的成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45%的学生只读作文书,1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喜欢读的书。是什么原因使得被誉为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了如此无辜的冷漠呢?一是教师对学生缺乏引导,二是家庭也未能提供读书的良好氛围,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家里的藏书量很少,部分家庭几乎为零。学生的课外书都是类似于《一点通》《三围练习》《期末冲刺100分》的教辅资料,除此以外,就几乎找不到教材以外的书了。
  (四)学生的阅读方法不科学。
  1、四年二班学生所使用的读书方法。
  
  从上述表格中的数据不难看出,学生读课外书大部分只是象走马观花一样,书中的内容往往在学生的的脑海中印象不深刻,更谈不上汲取书中的营养,促进写作能力能力的提高。有好多家长总抱怨孩子看的书不少,怎么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还是很差,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阅读方法的不科学。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阅读状况来看,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属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指导,尤其是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在语文教育体系中缺乏应有的地位。
  三、调查建议。
  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的一生发展。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黄金”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就能为将来积蓄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其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孩子的需要,成为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语文老师应让学生明白“读书好”;引导学生“好读书”;达到人人“读好书”的境界。
  (一) 保证阅读时间,促成阅读。
  阅读需要时间和环境,把课外阅读完全寄托在学生回家以后的自觉阅读上,是无法保证的。不得不承认,学校是唯一能够使学生安静阅读的理想场所。因此,为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学校应该开设阅读课,创设“你读、他读、我也读”的读书氛围,尤其是老师在教室里的示范阅读,更有强大的磁力。共读的氛围,是阅读兴趣的最好的催产素。
  (二)传授读书方法,指导阅读。
  1、 学会浏览性阅读。学生拿到书后,教会学生先读读书名、副标题、目录、
  然后看看封面题图、内页插图、作者的序言、摘要介绍以及书后的评论等。还可以从目录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浏览。这种粗浅式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
  2、 学会快读。理想的阅读,一个故事应该一口气读完,不能很快读完的,
  也一定要尽力紧凑些,否则,容易忘掉一些情节。通过快速阅读,让学生通读全书,敞开心灵,接纳故事。   3、 学会指向阅读。通读全书后,需要对书做一个回顾。此时的阅读,需要
  带着一定的指向性。教师要体现引领功能,提出书中的一些重要话题,让学生带着话题进行阅读。学生通过读书报告单的形式将自己的初读成果、体验传达给教师。
  4、 学会反刍阅读。指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及有关章节,再做阅读。
  含英咀华,可制作摘记卡,也可写读后感。
  (三)创设阅读环境,促进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1、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2、保证给学生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教师布置作业要精当,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分层次要求,不搞一刀切。课外阅读时间一般在二十分钟以上,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和年级特点教师要合理安排。要把课外阅读的时间纳入家庭作业总时间数,不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将课外阅读的时间渗透进学校,每周有一节课时间安排课外阅读指导。
  3、转变自身和家长的思想观念。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建立“大语文”观,教师要勤于读书,了解目前适合青少年的读物杂志等。同时还要利用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影响,让家长认识到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课外阅读的积累。鼓励家长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投资,建立家庭图书角, 督促孩子完成相应的读书任务,并提倡家长和孩子共同读书,形成书香浓浓的家庭读书氛围。
  4、帮助选择读物避免盲目性。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文化市场上书籍杂乱,很多读物并不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 ,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
  如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绿野仙踪》《中国神话故事》;表达人类爱的主题的《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能与学生精神一起成长的《木偶奇遇记》《男生贾里》;培养学生独立意识的《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励志类的《平民总统林肯》《我的一生:安徒生自传》等等。
  (四)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儿童阅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关心。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校园书香氛围,让书伴孩子一起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倡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其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努力学习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常性工作;而给学生谈话在思想品德和努力学习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谈话方式 个别谈话 集体谈话    班主任和学生谈话,仍然是新时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
期刊
运用录音进行英语教学,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尝到了甜头。现笔者谈点教学体会。  一、运用录音进行教学,能引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英语教材配套的录音,由英语国家人士朗读,他将书面语转变成口头表达,用于教学能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人以直接、具体、真实之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初学英语音,学生本身怀着一颗好奇心,若是让其听录音,他们觉得象是直接在听外国人交谈,感到新颖、好奇,于是兴趣倍增。倘若
期刊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印刷技术的组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然而,多媒体技术最令人振奋的发展莫过于在教学中的应用。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集视、听、触多感官作用于一体,丰富了学生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其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担当更为主动的角色,从而使其学习变得更赋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多媒体技术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积累,延长知识的存储期限
期刊
近几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
期刊
兴趣是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就乒乓球这项活动来说,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运动。而儿童早期的兴趣对他们的未来起着积极作用。所以在儿童时期就应该培养对这项运动的兴趣。  怎么让学生对乒乓球运动产生兴趣,并产生持久稳定的兴趣,是乒乓球教学中最费心的一个问题,而学生的兴趣对他们体育课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乒乓球教学初期就应该培养学生对这项运动的兴趣
期刊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其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其他技能的基础。训练听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让学生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以“听”带动“说、读、写”,提高英语综合水平。然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听力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却是一件令师生头痛的事,也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 听力训练中常见问题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
期刊
景物描写是五种表达方式中其中一种,景物描写又是描写中的一种重要手法,它在记叙文写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可有许多初中生在写作中抓不住景物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不少不应该有的败笔。那么,在记叙文写作中应如何去描写自然景色呢?我认为,景物描写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写景要有顺序  景物描写,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作者或叙述者直接描写景物。另一种是从作品里的某个
期刊
教学背景:  今年,在榆中县恩玲中学参加了高中新课程培训,使我收获颇丰。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改革了教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高中新课程生物学课程以“反应时代特点和生物科学的进步”为设计思路,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为宗旨。新学年伊始,本人认真总结十多年来教学中的得与失,按照《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了“探究实验—合作學习
期刊
本节课是在复习课中创生的一节新课,课题涉及到初中浮力和密度兩块知识的内容。教学中我发现在测固体密度的众多实验方法中学生感到最难、最不容易掌握的就是利用漂浮条件求物体密度。虽然这种题型较老,但它对学生在知识的整合能力和迁移能力上要求较高,所以在近几年的全国各省市中考题中屡见不鲜。就昆明市中考来说,2000年的实验题、2004年第24 题(实验题)、2006年第27 题(综合计算题)都是这一类型题。我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音乐课对我们来说就是审美教育的课堂,我们应该从不同形式的音乐课上体会到不同魅力的美,而我所教的又正好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对“美”也逐步有了自己的看法,我该如何才能让他们发现音乐的美呢?针对他们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我给学生创造了一切可“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自己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