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系脱华入欧之财技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zho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时间,关于李嘉诚“脱华入欧”之舆论甚嚣尘上。实际上,早在2001年,李嘉诚麾下的长和系就实现了重心向欧洲的转移。截至目前,占据整个长和系资产最大比例的电信3G资产,以及占据营业额最大比例的屈臣氏零售业务,重心已然配置在了欧洲,这显然颠覆了外界关于“李嘉诚的零售业务主要在中国香港及内地”的认知。而来自中国香港和内地的地产业务收入,几乎连续多年在和记黄埔各大业务中处于垫底位置,这与“大地产商李嘉诚”的标签也大相径庭。
  如今的长和系,投资横跨全球五大洲52个国家与地区,麾下15家上市公司遍布香港、上海、新加坡、伦敦、多伦多、澳大利亚等证券交易所,其资产总额及市值总额双双跨过万亿港元大关。李嘉诚究竟有着怎样的财技,使得这艘万亿规模的商业巨轮平稳前进?分析长和系核心旗舰和记黄埔长达13年的财务数据可见,其资产配置既存在行业间的互补性,又存在地区间的互补性,这种交叉互补使得长和系始终能够保持稳定的现金流,从而实现整体收益的平稳上升。
  此外,我们连续追溯13年的财报数据,还发现出一个奇特的现象:和记黄埔在不同地区的回报水平不尽相同,其在欧洲的资产回报率最低(约为5%),在中国内地的资产回报率最高(约为15%),但李嘉诚却在欧洲配置了最大比例的资产(约占40%),而在中国内地配置了最小比例的资产(约占10%),这一资产配置背后或许潜藏着一个逻辑:当资本到达一定规模后,安全增长而非逐利才是最重要的。
  2013年11月5日,长园集团(600525)公告称,控股股东—李嘉诚家族持有的长和投资有限公司于当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减持其5%股权,持股比例降至20.76%。这已经是长园集团2013年以来第三度发布控股股东减持的公告,在2012年年报中,其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还高达35.76%。
  根据减持记录计算,李嘉诚家族总计减持了长园集团15%的股权,套现金额超过9.5亿元。虽然这个数额对华人首富李嘉诚来说不值一提,但在2013年下半年以来其备受“撤资”质疑的背景下,这样的套现举动还是颇为引人注目。
  此前,已经陆续有长和系26亿元抛售广州商厦、300亿港元拟脱手百佳超市(后宣布放弃出售)、60亿元拟出让上海在建商厦等新闻爆出。而可资对比的是,长和系2010年以来在欧洲的累计投资高达1500亿港元。于是,李嘉诚不可避免陷入了“撤离香港”、“脱华入欧”的舆论漩涡。
  而更早前的2013年2、3月间,李嘉诚麾下的长江实业(00001.HK)及和记黄埔(00013.HK),先后遭遇香港证监会的调查以及码头工人的罢工事件,这些事件似乎成了李嘉诚撤离行动的“强化脚注”。
  李嘉诚是否意图“脱华入欧”?其资产移动的轨迹是怎样的?其资产配置及业务布局又揭示了怎样的秘密?
  为此,我们追溯了长和系核心公司和记黄埔连续13年的财务数据,试图寻找其中的答案。
  脱华入欧已是“过去时”
  如今的长和系,业务遍及港口、地产、酒店、能源、基建、电力、电信、零售、金融投资,投资横跨全球五大洲52个国家与地区,麾下15家上市公司遍布香港、上海、新加坡、伦敦、多伦多、澳大利亚等证券交易所(图1),其资产总额及市值总额双双跨过万亿港元大关。
  在长和系的架构中,长江实业位于最上层,其持有的和记黄埔股权比例接近50%。而多元化经营的和记黄埔,总资产逾8000亿港元,直接控股长和系的众多上市公司,是长和系当之无愧的旗舰。
  资产配置格局:重心已然在欧洲
  当前关于李嘉诚是否“意图脱华入欧”众说纷纭,实际上其早已经完成脱华入欧之迁移。虽然长和系的总部依然设立在香港,但《新财富》对和记黄埔的追溯统计显示,其早在2001年(甚至更早)就已经将资产重心配置在了欧洲(图2)。
  2001年,和记黄埔总资产4312亿港元,其中配置在欧洲的资产总额为1634亿港元,占比为38%;配置在香港特区的资产总额为1115亿港元,占26%;配置在中国内地的资产总额为372亿港元,占9%。香港与内地合计的资产占比(35%)也不及欧洲之高。
  从图2来看,虽然和记黄埔的总资产一路攀高,及至2012年达到8039亿港元之巨,但其在各个地区的资产配置格局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欧洲资产规模3434亿港元,占比从2001年的38%小幅提升至43%;中国内地资产规模762亿港元,占9%,与2001年之比例持平;香港资产规模1044亿港元,占比从2001年26%下滑至13%,变化最为显著。这意味着李嘉诚不断将增量的资本从香港抽离,转而加重在欧洲的资产配置,以至于如今欧洲的资产几乎占据了和记黄埔的半壁江山。
  和记黄埔在欧洲的资产布局,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其上世纪90年代以前在欧洲固有的港口资产,包括英国的菲利斯杜港、荷兰的鹿特丹港、德国的杜伊斯堡港等。
  第二个阶段,是其上世纪90年代在欧洲投资运营通信2G业务Orange。2000年初,李嘉诚将Orange公司的全部股权以1400亿港元出售,净赚折合1100余亿港元,这笔交易史称“超人卖橙”,这笔利得依然留在了欧洲大陆,作为和黄日后在欧洲3G业务的启动资金。
  第三个阶段,是和记黄埔在2002年开始启动的欧洲3G投资,此项投资累计超过2200亿港元。
  几乎在同阶段内,和记黄埔旗下的零售品牌屈臣氏也开始在欧洲大规模扩张,比如:2002年收购在欧洲保健及美容零售业占有领导地位的 Kruidvat集团,2005年收购德国保健与美容产品连锁店Dirk Rossmann GmbH四成股权,2005年收购欧洲蔓丽安奈(Marionnaud Parfumeries SA)跃身成为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连锁品牌,2006年收购乌克兰拥有最多店铺的保健及美容产品连锁店DC的65%股权。   第四个阶段,是和记黄埔基建业务在欧洲的扩张,包括2005年长江基建(01038.HK)与香港电灯(00006.HK,2011年更名为“电能实业”)在英国完成收购北部气体网络,2009年斥资约7580万英镑增持英国北部气体网络的股权,2010年以58亿英镑完成收购英国电网业务,2011年48亿英镑收购英国水务公司Northumbrian Water Group,2012年6.45亿英镑收购英国八个主要配气网络之一的Wales & West Utilities。
  收入来源格局:欧洲一骑绝尘
  和记黄埔不断加重在欧洲的资产配置的策略,使得其收入结构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区域的收入增长中,欧洲呈现出一骑绝尘的姿态,其他各区则缓慢增长(图3)。
  2001年,和记黄埔890亿港元的总收入中,欧洲仅录得66.71亿港元,是所有区域中最低的一个,远不及贡献收入最高415亿港元的香港。当时欧洲的收入贡献所以如此之低,主要是欧洲当时创收的仅限于港口业务,当时3G业务还未启动,而2G业务已经出售。
  自2002年起,随着欧洲3G业务的启动,以及屈臣氏在欧洲的大规模收购,和记黄埔在欧洲的收入迅速增加,并在2004年超越香港,成为最大的收入贡献区域,此后一路飙升。
  2010年之后,和记黄埔在欧洲的收入再一次加速上扬,则是拜其2009年以来在基建业务领域超过百亿英镑的大规模收购所赐。
  及至2012年,和记黄埔3984亿港元总收入中,欧洲以贡献1689亿港元独占鳌头,香港仅有640亿港元,中国内地则以427亿港元垫底。
  从和记黄埔全球各地的收入占比来看,港欧“倒挂”的趋势更加明显(图4)。2001年,香港的收入占比高达47%,而欧洲则是垫底的7%;2004年,欧洲以34%的收入贡献超越香港的26%;2013年上半年,欧洲的收入占比更是高达43%,香港的收入占比进一步跌落至15%。中国内地对和记黄埔的收入占比,从2001年至今始终保持在10%上下浮动。
  利润贡献格局:欧洲强势V型逆转
  从和记黄埔的税前利润结构来看,各区域互有涨跌,香港和美洲的税前利润数额趋于下跌,中国内地和亚洲、澳大利亚的税前利润额处于上涨中,而欧洲部分则呈现出先跌后涨的强势V型逆转格局(图5)。
  由于2002年欧洲3G业务启动,前期的巨额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将和黄整个欧洲板块拉入巨亏泥潭,2004年达到亏损274亿港元的峰值,但之后随着3G业务收入的增加,欧洲板块亏损额逐年缩减,及至2010年已整体扭亏,到2012年利润额达到195亿港元,成为各地区最高者。
  2001年利润贡献最高的香港,到2012年已经跌落至第三位,绝对金额从99亿港元下跌至91亿港元。资产配置比例一直处于末尾的中国内地,对和记黄埔的利润贡献却是一路上涨,其2012年贡献了110亿港元,仅次于欧洲部分。
  从以上三个指标来看,无论是资产配置比例、收入贡献比例还是利润贡献比例,欧洲业务皆已当仁不让成为李家资产的核心部分。外界所争议的李嘉诚“脱华入欧”,不是“将来时”或者“进行时”,而是“过去时”。
  多元化经营的对冲策略
  按行业对和记黄埔的业务进行分析,可以提供另一个重要的视角。业务多元化的和记黄埔,可以说是无所不涉,按其官方统计口径主要可分为八个类别:港口、地产及酒店、零售、基建、能源、亚洲及澳洲电信、欧洲3G业务、财务及投资与其他。
  多元经营,零售独大
  《新财富》的统计显示,零售业务自2001年以来一直稳居和记黄埔收入来源的头把交椅,2012年更是贡献了近1500亿港元的收入;欧洲的电信3G业务自2003年开始录得收入之后,也迅速成长为和黄第二大收入来源,2012年贡献了近600亿港元;而其地产业务收入则几乎连续多年处于垫底的位置,这与大家惯以为的“大地产商李嘉诚”这一身份显然大相径庭(图6)。
  2012年和记黄埔的地产业务收入仅有200亿港元,相较于其全年3984亿港元的总收入而言,已然无足轻重。不过,如果加上以地产为核心主业的长江实业311亿港元的收入,长和系的地产业务收入总额则跨过500亿港元大关。
  从不同业务收入的占比来看,和黄零售业务占比基本稳定在35%-40%的区间内(图7),并保持着和集团总收入等比例增长的态势。
  截至2012年底,和记黄埔旗下的零售品牌屈臣氏,在全球的零售店总数达到10865间,其中欧洲独占67%,而中国内地与香港仅占18%。这显然颠覆了外界关于“李嘉诚的零售业务主要在香港及中国内地”的认知。
  和记黄埔在欧洲的零售规模,主要得益于旗下屈臣氏在欧洲的大肆收购,其先后将欧洲知名的
  Kruidvat集团、Dirk Rossmann GmbH、Marionnaud Parfumeries SA、DC等保健及美容连锁品牌收入囊中。
  3G巨亏,其他行业补贴
  从税前利润额来看,和记黄埔的各分项业务基本处于同步增长中,这就使得其利润总额逐年大幅上扬(图8)。2011年,和记黄埔的税前利润总额暴增至995亿港元,主要系因其将旗下所有在广东省、香港以及澳门的港口业务,分拆后设立和记港口信托(NS8U.SG)并于新加坡上市。和记黄埔借此出售套现该信托72.4%的权益,一举净赚556.44亿港元,超过其他所有业务的年度盈利之和。
  企业经营,难免不受经济周期、市场回报期拉长等因素影响,和记黄埔亦不例外。其利润逐年递增的进程,也曾遭遇惊险之处。2002年和记黄埔在欧洲启动的3G业务,因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庞大迅速陷入巨亏境地,2004年达到峰值亏损375亿港元,此后虽然亏损额有所缩小,但依然达百亿级别。
  如何不让3G业务的巨亏,拖垮和记黄埔的整体性盈利?李嘉诚的选择是,持续变卖资产,如欧洲瓶装水业务、广州宝洁公司20%股权、和记港口集团股权、印度移动通信业务等,创造非经常性溢利,以弥补亏损的缺口(详见后文《长和系豪赌3G财务闯关》)。正因为“出售投资所得”创造的盈利,很大程度上对冲了3G业务的亏损,才使得和记黄埔整体盈利处于稳步增长中(2008-2010年和黄整体盈利下滑,主要受金融海啸影响)。   行业互补,有效平滑利润率波幅
  从和记黄埔的税前利润率来看,各个子业务的波动相当不规则,既有大幅下跌的业务板块,也有大幅上升的板块,2005-2013年,其各业务税前利润率波动区间从-80%到100%不等(图9)。下跌板块令人心悸,比如财务与投资业务,从最高点101.8%跌落至最低点9.2%,香港及亚洲电信部分,从最高点的15.88%跌落至-12.92%;上升板块也叫人称奇,比如欧洲3G业务,从-71.68上升至6.16%。
  虽然不同业务波幅巨大,但是和记黄埔的整体利润率却始终稳定在15%-25%区间,多元化的业务之间实现了有效的对冲。利用不同行业的周期,实现风险的对冲,以获得平滑稳定的现金流,这个朴素的道理多数企业经营者都能明白,但是李嘉诚运筹之水准,确让众人难以望其项背。
  和记黄埔的风险互补对冲,不仅体现在行业之间,还体现在区域之间。图9显示,其在香港及亚洲其他区域的电信业务2005-2010年的利润率处于下滑状态,而同期欧洲3G业务却处于上升趋势,相同业务的不同区域实现了有效对冲。
  在和记黄埔的所有业务中,除了处于培育期的欧洲3G业务,零售业可以说是利润率最低的,多数年份税前利润率低于5%。如此薄利之下,缘何和记黄埔还在不停扩张屈臣氏?其实李嘉诚看中的是零售业的现金流“蓄水池”功能,零售业虽然不能带来高利润,但其高周转率能带来充沛的现金流,使其能够从容应付突来的现金周转危机。
  2013年8月,和记黄埔计划整体出售屈臣氏旗下的百佳超市,媒体报道称价格不低于300亿港元。百佳超市旗下店面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及内地,其中香港270余家,内地50余家。在香港,百佳超市是第二大百货零售商,市场份额约占35%。
  虽说百佳超市在香港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但出售百佳超市并不能撼动和记黄埔在零售领域的根基。从连锁店数量来看,百佳超市店面总数327间,仅占屈臣氏集团总数10800家的3%;从营业额来看,根据和记黄埔2012年年报,百佳超市与丰泽电器以及屈臣氏酒窖合计的销售额为369亿港元,占和黄零售业务1486亿港元销售额的25%,如果去除丰泽电器及屈臣氏酒窖,百佳超市销售额的占比约为20%。
  2013年10月,和记黄埔宣布放弃出售百佳超市,其实即便出售百佳,也并不会影响到零售业作为和记黄埔“资金蓄水池”的功能,且有利于将其资产从低利润业务转移到高利润业务,整体拉高利润率。
  资本流动背后的逻辑
  目前,李嘉诚在欧洲日益进入全方位投资的状态(表1),而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地产、零售、港口领域(表2)。而我们在追溯和记黄埔连续13年的财报数据时,则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投资回报率与资产配置的倒挂。
  2001-2012年,和记黄埔在全球各地的投资回报水平不尽相同(图10)。整体而言,其在中国内地的资产回报率是最高的,而且处于上行趋势,目前达到15%左右;在欧洲的资产回报率则是最低的,尽管欧洲3G业务已经扭亏为盈,欧洲的整体回报率在上升,但也仅在5%左右。相较而言,中国内地的资产回报率是欧洲的近3倍。
  按照资本的逐利原则,李嘉诚应该把大比例的资产配置在中国内地,小比例的资产配置在欧洲,但实际情况却是相反—他在欧洲配置了最大比例的资产(约40%),而在中国内地配置了最小比例的资产(约10%)。
  此外,在和记黄埔的某一具体业务中,同样存在回报率与资产配置倒挂的现象。以零售业为例,屈臣氏在中国内地的税前利润率约为17.5%,欧洲约为6%,中国内地是欧洲的3倍。相反,屈臣氏的零售店在内地只有1400余家,而在欧洲却高达5600家,欧洲的零售店是中国内地的4倍(图11、12)。
  和黄在区域投资中资产配置与回报率背道而驰的现象,究竟应当作何解释?在长和系完成收购英国主要配气公司Wales & West Utilities时,长江实业董事总经理甘庆林(李嘉诚之连襟,迎娶了庄月明之妹庄月华)的话或可作为一个注脚:“英国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和成熟的法律、财务及受规管业务制度,集团视英国为最理想的投资地点之一。”而李嘉诚本人在2013年11月2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直陈:“世界上的投资机会和选择,实在令我们应接不暇;集团可以挑选有法治、政策公平的环境投资;在政策不公平、营商环境不佳、政府选择性行使权力之下,投资意欲一定相对下降。”
  李嘉诚营商逾70年时间,其所掌控的资本性格越来越像欧洲发展资本主义400年来所积攒下来的“老钱”。对于资本上规模的“老钱”而言,一个重要的投资逻辑是:逐利性并不是第一位的,安全增长才更重要。或许正因如此,日趋谨慎对风险敏感的李嘉诚,主要资本逐渐流向了安全稳定的欧洲。在资本的全球流动日益便捷的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如何为各类“老钱”、“新钱”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值得反思。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xincaifu@xcf.cn。
其他文献
大家族如何确立第二代领导模式?  第一代向第二代的交接中,家族企业的治理体系往往需要从集权模式转为分权模式。传承规划的核心就是明确企业的整体目标和领导权模式,通过透明流程选拔合适的领导人,并设计合乎这一目标的股权和治理结构。相较第一代的创业能力,第二代更需要运用管理能力来经营企业,运用政治能力来管理日益庞大的家族和股东。??蔡青蓉??约翰·戴维斯??高皓/文  当家族里有多位潜在继承人时,就要考虑
期刊
2013年7月18日,新财富特别联合全球领先的公关公司——福莱国际传播咨询公司,强强合作打造的主题为“国际并购中的中国崛起”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  论坛由主办方新财富杂志总编辑薛长青主持,特邀在企业国际并购领域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银行家、会计师、律师、法律法规专家与企业界代表,包括:嘉宾主持福莱国际联席主席和全球合伙人严可君,众达国际法律事务所合伙人温嘉旋,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中国香港交易顾问服务合伙人
期刊
随着自驾游的兴起,相当一部分游客都开始选择“航空+租车”的出行方式,既避免了旅途过度劳累,又能享受自驾的乐趣。中秋、国庆双假期的旅游黄金季,也是租车市场的传统旺季。2012年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内市场规模第一的神州租车在假日的出租率接近90%,比平时增长了一倍,一嗨等其他租车公司的出租率则都在95%左右。而到了2013年的黄金季,虽然相比2012年各租车公司的车队都有所扩张,但黄金周的租车率仍然能
期刊
高度的便携性,使手机成为了银行开拓移动金融市场的天然载体。特别是2007年苹果iPhone推出,2008年安卓手机亮相,成为了手机银行爆发的导火索。有数据显示,2007-2010年这四年时间里,美国手机银行用户人数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截至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高达6亿台。更有业内人士乐观预计,到2013年底,中国智能手机激活量将达到5亿台,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这
期刊
矿产股三季度的上涨  令许多投资者感到意外的是,从2013年中期开始,资源板块的股价普遍大涨:自7月以来上涨了16%,跑赢大市9%的涨幅。  与此同时,这段时期内大宗商品市场仅温和上涨。自年中以来,铁矿石和冶金煤现货价上涨了12-15%,但基本金属整体仅小幅上扬0-7%,海运动力煤现货价同样持稳。同期,金价缺乏明显方向,波动明显,反映出政治“恐慌交易”(叙利亚)及美国关于削减QE以及债务上限未决的
期刊
随着消费低迷及电商的冲击,中国百货业正在经历一场大规模的关店潮,本土及外资百货都难逃厄运。一年之间,日本伊势丹百货关闭沈阳太原街店;大洋百货退出石家庄及无锡市场;经营20年之久的成都太平洋百货宣布关门;被中国消费者熟知的百盛也遭遇滑铁卢,自去年6月起,已经在贵阳、上海、石家庄先后关闭四家店。高房租、高人工费让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商品同质化严重使之不得不展开恶性价格战;再加上电商的猛烈挤压,目前百货行
期刊
家族财富世代增长的奥秘  1982-1989年《福布斯》富豪榜上的320个家族,只有30%留在2011年的榜单上,他们大部分实现了超过6%的长期年均增长率。企业家族要成功保持财富的世代高增长,就应适时将目标从初始企业的发展转向家族财富增长的整体战略,并在每一代中培育财富创造人、家族领导人及对家族有责任感的开明股东,规划并履行这一战略,实现财富再生。  蔡青蓉??约翰·戴维斯/文  每位第一代创业者
期刊
历届以经济改革为主题的三中全会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1994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中全会决策对中国经济的深度影响均是历史之鉴。2013年新政府上台以来,一系列新动作、新态度更强化了市场对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猜想。然而经济改革绝非一蹴而就,单次政府会议政策细节的前瞻并无必要,把握当前中国经济的症结以及改革的趋势性方向更具战略意义。  改革和转型意味着什么?  如果将中
期刊
2233亿元  2013年的十一“黄金周”,游走在中国境内的4.28亿游客,拉动了2233亿元的经济增长。然而,“两岸猿声啼不住,家里不住车里宿;路见不平一声吼,高速路上来溜狗”,国内拥挤的旅游景点和拥堵的高速公路成为众多出行人的糟糕回忆。  五一长假已经被取消,春节假期更适合一家人团聚,十一成为一年中人们唯一可远行的假期选择,所以虽然假期过得磕磕绊绊,但是关于取消七天长假的网络调查还是引起了疯狂
期刊
何时是转交领导权的最佳时机?  领导权的传承不应在当前领导人准备好离开时进行,而应在继任者准备好领导时进行。因为决定一次成功传承的关键,在于保持企业的积极势头,而领导力通常是企业势头的核心。现任领导不要等到企业势头降速或自己去世那天才传承领导权。继承人则要事先做出管理企业的规划,并对成功继承心怀感激,不让当前领导人有被威胁或者赶走的感觉,重要的变革在你上任两三年后才能执行。??约翰·戴维斯/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