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习支架 促进幼儿情感发展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16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现代教学策略,在幼儿绘本教育中同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在绘本教学中通过借助图示支架、搭建情境支架、运用经验支架等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社会情感和自我情感的发展。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绘本教学; 幼儿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12-002
  一、何谓“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美国教育家伍德、布鲁纳、罗斯等人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区理论提出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1】具体而言,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是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建立,用来支持孩子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系统,它能够非常敏感地估计并满足孩子的学习需要。
  支架式教学认为,儿童的学习既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有教师适时适当介入,提供支持和帮助的过程。提供支架的过程包含着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互作用,教学就是这样一个教师与儿童积极互动、合作建构的过程。
  二、幼儿情感教育中实施“支架式教学”
  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家庭应重视早期的情感教育,为其一生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幼儿园品行教育主要以情感教育为主,说明情感教育在早期教育中的特殊地位。绘本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唤起幼儿阅读的欲望。绘本为儿童营造了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是实施幼儿社会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那如何运用支架教学来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呢?笔者拟通过大班绘本活动《鸟窝里的树》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1.教师1的支架策略:借助图示支架,激发幼儿情感
  绘本的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而图示是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的最好支架,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师指导的关键点。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画面时,要引导幼儿利用各种线索理解画面,帮助幼儿发现、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内容。
  案例:
  教师出示了图2,引导幼儿观察。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1:鸟妈妈在鸟窝里。
  (幼儿并没有发现画面中不一样的地方,注意力关注在鸟妈妈的身上了。)
  师:“谁能仔细观察一下鸟窝里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谁来帮忙指出来给大家看看?”
  幼1:我发现了有一棵小苗。
  幼2:我也发现了,在这里。(说着,这位幼儿伸出手指在画面上指了出来。)
  师:螳螂先生来了,会对鸟妈妈说些什么呢?鸟妈妈会怎么回答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啊?
  幼1:我来帮你割掉这棵小树苗吧!
  幼2:这棵小树苗很可怜啊,就不要割掉了啊!
  幼3:鸟妈妈不让螳螂割掉小树苗,你看她的表情啊。
  ……
  分析:绘本时通过画面内容来表现人物的心理表现和变化的,也是通过图画内容让幼儿更为细腻地体验和感受作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给予幼儿很大的想象空间,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当老师出示了一幅画面时,幼儿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关注,观察也会仔细一些。活动中,孩子们并没有关注到鸟窝里的小树苗,教师及时运用了细节读图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了引导。小朋友们在观察画面中的人物表情后对其心理活动与语言进行了合理的猜测,从孩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孩子有表达情感的需求,也能通过画面来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体验。
  2.教师2的支架策略:搭建情境支架,丰富幼儿情感
  教学情境是指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气氛和情感氛围的总称,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孩子在一个自然、轻松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具体而言,在幼儿绘本学习活动中,一般可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和问题情境来实现情境支架的搭建。【2】
  案例:
  (活动中有一个细节,让幼儿一起来想办法帮助小树苗搬家的环节。)
  师:小动物们想了一个办法,它们决定帮小树苗搬家,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搬小树苗的啊?怎样搬才能不伤害到小树苗呢?
  幼1:轻轻地搬。
  幼2:慢慢地搬。
  师:你这样轻手轻脚地搬过东西吗?你轻手轻脚搬过什么?
  (师出示小树苗)
  师:这有一颗小树苗,我们也来学小动物轻手轻脚地搬。
  (教师播放了轻柔的背景音乐,幼儿一个接一个传,每位小朋友都轻手轻脚地帮助“小树苗”搬家。)
  分析:在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小动物们对小树苗的关爱,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利用传递小树苗的游戏环节。在传递的过程中,播放了轻柔的音乐,虽然孩子们知道这是一个假想的情节,但是在传递的过程中教师一边传递一边用轻柔的声音提醒幼儿小心一点。传递小树苗的环节中,教师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关爱、呵护的氛围,教师用自己的行为、语言让孩子感受到了爱心在孩子们的手中传递着,在孩子们的心中燃烧着。孩子们表现得投入、真情,自然而然地丰富了孩子们的环保情感。
  3.教师3的支架策略:运用经验支架,表达幼儿情感
  绘本作品本身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结合物,任何一个绘本的学习都对幼儿的知识经验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以“难点前置、小步递进、辅助推进”为步骤的经验支架,以帮助幼儿有效突破难点,凸显绘本教学活动的审美教育价值。
  案例:
  (导入环节)
  师:(出示树的图片)看!这是什么?
  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师:啊!好大、好茂盛的一棵树呀!你知道树有什么好处吗?
  小结:树的用处真大,它是我们人类和动物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   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你们知道吗?这棵树可是来之不易的,怎么来的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
  (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感知小树苗的慢慢长大,在教学中,教师呈现了一个连页,让孩子们来观察并讲述小树苗的变化。)
  师:你们看,在大家的精心照顾下,小树苗发生什么变化了啊?
  幼1:小树苗长大了!
  师:你从哪里发现小树苗长大的?
  幼2:小树苗的叶子变多了!
  幼3:小树苗的树枝变粗了!
  幼4:小树苗变高了啊!
  师:那我们就来表演一下我们故事中的大树和小鸟,他们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小朋友们互相商量分工起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了。)……
  分析:小朋友对树木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也观察过树木在春天里的变化。因此,在活动的导入环节让幼儿讲述了树的作用,为接下来的活动内容做好相关的铺垫。在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了讨论交流,唤起了幼儿对树木的原有经验,采用讲述和背景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幼儿融入故事里,感受故事的温馨和谐幸福的一面。活动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经验支架,并以游戏的活动形式进行了展示。让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三、在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同一个活动,教师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支架,促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学习支架使得学习情境能够以保留了复杂性和真实性的形态被展示、被体验。离开了学习支架,一味强调真实情境的学习是不显示、低效率的。
  学习支架让幼儿经历了一些更为有经验的学习者(如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幼儿对于知识,特别是隐形情感的体悟与理解。幼儿通过内化支架,可以获得独立完成任务的技能,帮助他们认识到潜在的发展空间。当然,在教学中运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准确把握支架的内涵。在支架式教学法的运用中,对支架的含义的理解不够全面或不够深入都会造成对支架的误解。主要体现在对支架认识的泛化或缩小。有的人看什么都是支架,这是不对的。要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一定的引导帮助,能使幼儿达到相应的目标,这个扶手在教学中才叫支架。另外,提供的帮助也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支架的出现不但要把握时机,还要设置恰到好处。
  第二,灵活的应用。教学策略之间,支架类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在教学运用中,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补充各有所长。有时甚至一个问题解决中都会用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支架教学的目的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不能为了支架而支架,刻意地追求教学方法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边霞.促进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支架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57-59
  [2]胡劍红.支架-幼儿语言教学的教学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1):67-69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虽已进入实施阶段,但就几何教学过程而言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几何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那么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呢?本文试图从实验几何教学的实施环节,方式方法,对老师的要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关键词:实验操作; 合作; 探究; 創新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20-002一、现状分析我们经
摘 要:家校合作,既是大教育观念的体现,也是教育生态化的需求,更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关键词:教育; 精细化; 家校沟通; 策略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38-002一、“家校沟通精细化”管理策略的形成背景“精细”一词,源远流长,有极强的生命力。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辟地论述了宏大与细微之间的逻辑联
摘 要: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把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放在首位,创建愉悦的课堂环境,唤醒学生积极的课堂情绪。“唤醒”学生的数学课堂情绪指的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始终让学生的情绪处于愉悦、投入的状态,从而顺利进行师生互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笔者认为: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是唤醒学生课堂
摘 要:周国平先生曾言:“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一个社会文明人多了,文明社会也就不远了。可见,阅读是多么的重要,大则关系到国家命运,小则关系到个人素质。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57-002阅读丰富人生,阅读开启人生,阅读智慧人生,关于阅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一个爱读书的人
摘 要:阅读是一种对话,阅读教学更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广泛而深入的对话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引领孩子们与文本中一个个人物形象作零距离的对话和倾吐心声的。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 有效对话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0-001语文教师承载着这样的任务,不光要教会学生读懂课文,更要教会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经常训练学生品词析句,能潜移
摘 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学生家长,我时常在想,孩子的成长需要多种有益的营养,物质的,精神的,如同一日三餐,如同自然呼吸,而作为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渠道之一 ——阅读,则更应当高度重视,从小培养,使之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关键词:语文学习; 阅读习惯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3-001一、营造书香世界,让学生耳濡目染前苏联
摘 要:语文教师要认识默读的价值,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默读的“场”,教会学生默读的“法”,让学生真正学会默读,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关键词:创设环境; 指导得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6-001  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小学生从第一学段开始,就要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高
摘 要:小A是个令人头疼的学生,那些常常有着出乎意料的行为,似乎总是矛盾地同时出现在他的身上。其行为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成长过程必然要走弯路。当小A身上出现了种种不合理的行为时,不能把他当成一个问题学生来看待。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竟然能发现他身上的许多闪光点。关键词:特殊生; 心理分析; 应对策略; 换个角度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 要:有效教学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发挥主导地位,有效率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智慧引导作用,引发学生的有效学习,帮助学生在有意义的思考路线上进行有效的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作者借助一个教学片断,向读者展现一个教师通过引导,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不断制造幼儿的认知冲突,果断后退引发幼儿自主学习,成就有效教学的生动案例。关键词:引导; 有效教学中图分类号:G610
摘 要:幼儿的学习过程是获取经验的过程。传统学习观把学习理解为一个接受由他人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现代新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关键词:游戏; 学习; 成长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11-001小班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呦》是在我园“十一五”课题《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引领下开展的一次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