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缆索承重桥并列索尾流激振研究

来源 :振动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距离并列索(并列吊索和并列斜拉索)在大跨度缆索承重桥中应用广泛,下游索常会发生尾流致涡激共振、尾流驰振和尾流颤振等尾流激振。以间距为4D(D为圆柱直径)的串列和错列双圆柱的尾流致涡激共振和尾流驰振为研究对象,在风攻角为0°~20°的条件下,主要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下游圆柱发生尾流激振的起振条件、振动幅度和运动轨迹,研究了提高结构阻尼比的减振效果,讨论了尾流驰振的雷诺数效应,结合静止双圆柱绕流场的大涡模拟结果对尾流干扰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某些风攻角下,下游圆柱的尾流致涡激共振振幅远大于单圆柱涡激共振振幅;在0°以外的其他风攻角下,下游圆柱均发生大幅尾流驰振,但小攻角(5°和10°)与大攻角(20°)下的尾流驰振现象有明显差别,很可能存在不同的流场激励机理;风攻角为15°时,下游圆柱的尾流驰振有明显的雷诺数效应,其动力响应特性与经典驰振不同,下游圆柱起振后的振幅和运动轨迹随雷诺数(风速)的增大呈现复杂的变化形态;提高结构阻尼比可有效抑制下游圆柱的尾流致涡激共振,但对尾流驰振的减振效果不佳。
  关键词:并列索;尾流激振;风洞试验;雷诺数效应;振动控制
  引言
  近距离并列索在大跨度缆索承重桥中应用广泛。大跨度悬索桥的吊杆常采用一个吊点并列两根或多根吊索的并列索形式,近距離并列双斜拉索的结构形式在单索面斜拉桥中也较为常见。当多根索相邻布置时,下游索受到上游索的尾流干扰常会发生尾流激振现象。
  并列索的尾流激振存在多种不同的机理机制,Fujino和Siringoringo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成果,把并列索的尾流激振分为尾流致涡激振动(wake-in-duced vortex vibration)、尾流驰振(wake galloping)和尾流致颤振(wake-induced flutter)等振动类型。其中,尾流致涡激振动是一种限幅限速振动,而尾流驰振和尾流颤振则是发散性自激振动现象。随着桥梁跨径的大幅增大,长度长、刚度小、阻尼低的并列索发生尾流激振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
  研究者主要通过风洞试验研究并列圆柱的尾流激振现象,刚性节段模型和气弹模型是两种常用的风洞试验模型。Fujino等采用足尺节段模型研究了2根和3根并列拉索模型的尾流驰振发生条件和振动控制措施。Kim等研究了两根并行和不平行的圆柱模型的尾流驰振现象。Tokoro等。基于足尺气弹模型试验讨论了折减风速和雷诺数对尾流驰振的影响。李永乐等通过缩尺气弹模型研究了并列斜拉索模型尾流驰振的起振条件和振动控制措施。陈政清等则研究了悬索桥串列主缆气弹模型的气动干扰。
  单圆柱的气动性能和绕流场特性有强烈的雷诺数效应,同样固定静止的双圆柱也有显著的雷诺数效应。Tokoro也曾指出并列索的振动特性会受到雷诺数的影响,但目前研究尾流激振雷诺数效应的成果非常少。
  本文以串列、错列双圆柱的尾流致涡激振动和尾流驰振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试验,在圆柱中心间距为4D,风攻角为0°,5°,10°,15°和20°,雷诺数为18000~168800等条件下,首先研究两自由度下游圆柱的起振条件、振动幅度、振动轨迹及其随折减风速、雷诺数的变化规律;然后研究了提高结构阻尼比对尾流激振的减振效果,并讨论了尾流驰振的雷诺数效应;最后结合静止双圆柱绕流场的大涡模拟结果对尾流干扰机理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设备振动内源参数识别问题,分为设备不平衡激扰力单独作用、不平衡激扰力及不平衡激扰力矩联合作用两种情况,建立“设备-隔振器-基础”多自由度耦合振动模型,提出设备振动内源参数识别方法。基于Kirehhoff定律,假设设备内源特性参数(设备等效激励力及等效质量)不受基座、隔振器等外部参数影响,通过改变隔振器类型开展设备台架试验,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对设备内源特性参数(设备等效激励力及等效质量)辨
目的观察鼻渊舒口服液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FESS)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对鼻窦粘膜创伤愈合时间的影响,并对其有效性做出评价.方法将340例临床确诊的慢
针对目前潜艇动力机械系统的线谱控制方法难以实现小能量控制混沌化、变工况下持续混沌化和小振幅混沌化难题,提出了基于状态反馈和开环加非线性闭环耦合的两自由度高静低动
循证医学理念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应用较早,该领域专家认为,解决临床问题不能直接应用基础研究的结果,也不能一味照搬成人临床研究的结果,强调应以对儿童健康利大于弊的最佳临床
目的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老年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nosocomical pneumonia,NP)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度排序,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收集1999
摘要:模态能量分析(MODENA)是近年发展的研究声-固耦合问题的新方法。结合有限元法(FEM),形成基于FEM-MODENA的适用于复杂结构的声一固耦合动响应分析方法。以规则的平板-长方体声腔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验证FEM-MODENA方法的準确性和有效性,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复杂加筋板-声腔耦合系统的动响应分析中。结果表明:FEM-MODENA对复杂声-固耦合系统的振动能量响应预示具有较好的精度,
针对传统模态综合法中由于高阶截断模态带来的计算误差问题,将子结构界面动刚度展开成频率的泰勒级数,表示为子结构的固定界面主模态。利用位移协调和力平衡条件对子结构界面
摘要:提出了包含面外扭转和面外弯曲振动的三维环模型,并应用于卡车子午线轮胎振动模态分析。在综述轮胎环模型发展的基础上,考虑了大变形应变和非线性应变项、面内面外弯曲和面外扭转三维位移模式,修正文献中的轮胎初始应力和气压功表达式,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首次建立了三维轮胎环模型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并利用模态展开技术得到了三维环模型面内和面外振动固有频率的解析解。该解析解首次建立了轮胎物理参数和轮胎三
针对传统线性被动隔振系统中存在降低固有频率及提高承载力、抑制共振峰值及改善高频传递特性这两对矛盾,本文采用斜置弹簧作为负刚度调节机构与正刚度弹性元件并联组成准零
摘要: 针对实际应用双层隔振系统载荷时变的特性,设计了基于正交函数近似法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的振动控制策略。首先,将系统的参考坐标置于名义载荷下的静态位移处,同时考虑到弹簧刚度的非线性特性,建立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其次,将系统的不确定部分用两个未知时变函数来描述,应用一系列加权正交函数的和来近似未知函数,基于滑模控制理论设计自适应滑模控制律,结合Lyapunov直接法推导正交函数序列系数的自适应更新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