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并非指称的可能性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be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体论争论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争论双方都有意义地作出(非)存在主张.要解决本体论争论,就需要合理解释存在主张.指称能力解释用指称能力概念来阐明存在主张——主张X存在意味着能够指称X.这种解释依赖“指称”和“能力”两个概念.从中我们可以区分出该解释的四种不同刻画形式,而基于指称概念的关系性和能力归属的歧义性,每一种刻画形式都能够得到反驳.通过这些反驳我们可以看出,对指称概念的关系性理解不足以容纳复杂的日常能力归属情形,也不能用来解释内涵性的存在主张.
其他文献
紧缩真理论认为“真”是非实质的概念,并得出保守性承诺,即真理论不能比基础理论证明更多的不包含真概念的事实.已有结论则表明,大部分充分的公理化真理论对作为基础理论的形式算术是不保守的,因此紧缩论陷入了保守性困境.但事实上,紧缩论的反对者将讨论局限在形式算术的句法保守性,且做了跳跃论证.通过分析,“PA系统是一致的”和“哥德尔语句G”并不能被视作新的实质算术知识.因此,如果将对句法的保守性扩展到对算术知识的保守性上,可以给夏皮罗论证有力的反驳,那么真理论对算术知识来说依然是保守的,已有困境将得到解决.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最特别的一部著作,是站在传统文化的"末端"对于整个中国政治传统的"回望".《学校》篇中的制度设计是为了将政治参与的主体由传统的皇权、官僚拓展到整个士人阶层,但并未包括普通民众.这体现了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双重面相,既保护民众利益,又不允许民众参与政治决策.因此,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并不是现代民主思想,而是基于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探索.重新审视儒家对于政治问题的处理方式,在当代仍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919年,海德格尔在两门课程中涉及对先验价值哲学的批判.若将这一批判置于心理学与现象学之辨的视域中加以审视,他一方面推进了胡塞尔的工作,另一方面切入了原始科学以及作为其源头的实际生活的体验层面,开启了自己的现象学之路.从方法角度看,正是对先验价值哲学所使用的心理学上目的论的-批判的方法的批判,才揭示出作为原始质料给予的事实领域及通达该领域的现象学方法.梳理海德格尔对先验价值哲学及其代表李凯尔特的批判细节,呈现他由心理学走向现象学的内在方法论逻辑,旨在通过将其思想置入更宽广的背景,展现其踏上现象学之路的具
主体性观念向来是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规范性内核,近年来它遭到"主体间性"理论、结构主义思想等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围攻,然而主体性预设对社会-政治理论的不可或缺性却是无法否认的.在解释性层面,若不在先设定自由能动性,作为历史事件的"主体之死"将是无法被理解的;在规范性层面,能动主体的缺席有可能使社会理论彻底丧失其批评潜质.从阿多诺的思想视角出发,能够很好地阐明主体性之于社会-政治理论的这一必须性.
阿多诺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着"经验的丧失"问题,这种丧失乃是主体性维度和客体性维度的"双重丧失".胡塞尔现象学的原初目标是同时恢复这两个根本维度,但由于受限于同一性的、直观性的思维模式,缺乏一种"非同一的辩证眼光",胡塞尔的恢复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双重丧失"的僵局依然没有被打破.在阿多诺看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乃是非同一的辩证关系,只有对主体及其概念的强制特征进行深刻反省和批判,确立一种"通向事情本身的自由",通达"事情本身"才是有可能的.
以亚里士多德极为重视的"非潜能"思想作为理论基础,阿甘本借"亏欠"的辩证法对"生命"与"伦理"等概念进行了全新界定.通过将"姿态"和"友爱"概念置入"来临中的共同体",并结合"不可挽回"的"如此"的救赎理论,阿甘本让传统的生命伦理学理论发生了全新的形变,并指出另一条"不可能的"人类自由与解放的"歧途".
模态论证是心灵哲学、形而上学等各领域广泛使用的论证模式.但范因瓦根提出,我们的认知能力太过有限而无法为它们的模态前提提供辩护.因而,范因瓦根认为模态论证这种论证模式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局限性:它无法帮助我们推进哲学讨论.这一立场被称为“模态怀疑论”.其拥护者提供了多个版本的辩护,但都有不足.基于崴得亚和沃纳近期提出的“模态认知摩擦”理论,模态怀疑论得以获得强辩护.这个强辩护能够确证模态论证的局限性,并因而具有元哲学层面的指导意义:它能阻止哲学家们继续花费精力试图利用模态论证推进哲学讨论.
先秦儒家的超越思想包含上下和内外两个维度,上下指向天人关系,内外指向心灵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牟宗三的内在超越说将上下问题归约为内外问题,是对儒家超越思想的一种滑转.此一滑转在借鉴康德实践理性思想的同时,又试图克服其实践理性法则与道德实践之间的断裂,由此构建牟宗三自己的道德形而上学.此外,牟宗三还借鉴《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的义理架构,创造性地诠释儒家心学,最终形成了内在超越说.由于牟宗三将心学的主观性"充其极",使得儒家道德视域中的内外问题内在化,上下问题则被消解.而他经由两步抽离、提升所重构的心性本体
当前西方学界有一种倾向,即以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现实处境的变化为依据来质疑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理论,提出"今天是否还存在无产阶级"的疑问.在这一质疑下,随之带来的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问题,即如果无产阶级革命主体都不存在了,那么是否还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产生的理论后果是,通过否定无产阶级的存在性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从而否定无产阶级理论的时代性,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理论视为过时的理论.毋庸讳言,这种质疑对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理论是致命的,是对无产阶级理论之科学性的否定.无产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
作为将美学真正视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性人物,康德明确地对审美与科学进行了区分.马克思顺应康德的思路,回到美学概念的关键即感性问题上,通过建构一种历史科学美学以突破传统美学对感性概念的狭隘理解,这一颠覆充分地展现在其政治理论的建构中.作为其全部政治理论的出发点,无产阶级立场是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历史问题时所采取的现实态度,其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现存世界观的变革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内容.马克思正是基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范畴思考现实政治的,通过对感性概念的重审,我们发现无产阶级立场是一种旁观者视角与行动者视角相统一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