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的老师爆个料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rri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爱的小胖爱闹腾
  在辅导班里,提到小胖,每个老师都会说:“噢,那个小胖子!”瞧,那么多孩子,老师们偏偏记住了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缺乏家长的关注,所以要搞很多小事件吸引老师的关注。
  上课时,小胖能积极回答问题并思考,也都能答对,说明反应贼快,啥都听得懂。但是这聪明劲儿也用在别的地方,比如每天迟到那么一点点,为的是逃避交作业;催着他交作业,他就趁老师不注意抄抄别人的混过去;问他为什么不做,他就“哭诉”,细数自己有多少课,多么忙碌,多么没时间,实际上小胖就报了这一个班。一次批评,管三天,过阵子就又打回原形了。
  每次小胖答对题就开心了,一开心就忘形了,会跟小伙伴们谈天说地。这动静,自然会引人注意,而他一面偷瞟我,一面继续跟小伙伴交流感情,我瞪他一眼,他就老实一会,过阵子故态复萌。
  实际上,小胖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老师能关注到自己。这种过分活泼的孩子是很多的,孩子们希望用这种行为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有时候,如果家长去训斥孩子,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关注我了,无形中对他的不好的行为给予了强化;而家长也不能放任不管,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不在乎自己,你们越不搭理我我越闹。对待孩子的这种心理和行为,家长可以一边表扬他好的方面,对正确的行为予以强化,一边告诉他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哪里不好。让孩子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才会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和喜爱,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会被引向正确的方向。
  辅导班不是托孩所
  有个小姑娘,圆圆的脸蛋儿,可爱又腼腆。有问题不会的时候总会拿小眼神瞅我,希望我给她讲讲。她会在座位上纠结半天,才蜗牛似地挪过来,跟我说话都只会用最短的句子,而且很小声。给家长打电话的时候,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讲一些孩子的情况。
  但实际情况惊呆了我。爸爸说:“噢,她的学习我不管,都是她妈妈管。”妈妈接了我的电话很不耐烦地说:我们花那么多钱把孩子交给你们,你们不管老给我们打电话做什么。”这种“两不管”的现象特普遍,有的家长还会说:“交给你们了,怎么打骂都行”。很多家长把辅导班当成了大孩子的托儿所,老师得对自己的孩子行为精神一并负责,都是“超人”牌。
  事实上,孩子的教育当然还是家长的事,谁不明白这个道理谁吃亏!
  让孩子不羞涩,鼓励比呵斥更有效
  班上有个小男孩,个子不高,瘦瘦的,坐在前排角落里。听课特专心,态度特端正,眼睛死死地盯着老师。但就是从来不主动说话,每次交作业都像被惊到的兔子,放下就走。家长也知道孩子怕羞,愁得不知道咋办。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得耐下心来。我打电话让家长学鼓励孩子,比如,告诉他:你去问问题,老师不仅不会笑话你,而且你学会了,还会表扬你;小伙伴们看你会做题,还不都得可劲地问你、羡慕你呀。第二天,果然见到“小兔子”一直在问老师自己做错的题和不懂的地方。这必须得表扬啊。之后再“串通”家长,继续我们的鼓励“事业”。接下来的几天,他每天都能主动问题。尽管交作业的时候依旧会害羞却从容了很多。
  有的是为了小伙伴来“陪读”的
  瞧这同桌俩,课间可劲的玩,上课互不打扰,一点闲话也不讲,明天的作业必须得满分呀。但第二天,这哥俩的作业错误百出、字迹潦草,还有很多空着的……不应该啊,怎么会这样?原来,两人上课不干扰,是因为都各玩各的。装作在听课,实际在看电影。
  令人咋舌的真相啊。不想上课为什么还要花钱报名呢?被家长强迫的?做回访时,家长就说本来没想报班,但是孩子强烈要求要上,说有小伙伴一起玩,家长觉得上课起码能学到东西,就给孩子报了。
  孩子是“打了个大酱油”!
  为了不让辅导班沦为“游乐场”,家长就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和监督。比如跟孩子明确地说好,到底为什么我同意你报这个班,你可以去和小伙伴玩,但我更希望你能学到东西。并且家长要及时检查孩子学习的情况,让孩子讲讲今天都学了啥,跟小伙伴都发生了啥。让孩子分清主次,钱不能白花啊!
  把奔波上课的时间用来“反刍”,事半功倍
  有些孩子发言积极、思维活跃,但作业只能完成一小部分,大部分空着,原因嘛:我从早上上课一直到晚上,每个辅导班都有作业,再加上学校的作业,我根本没有时间……
  为了孩子各科同步发展,为了巩固学会的知识,有些家长会给孩子报好几个班。而辅导班毕竟不同于学校教学,进程贼快,可能十天就能讲完一本书的内容,这可是学校一学期的内容。作业的总结反馈就极其重要,孩子如果有不会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就不会对下一步的学习造成影响。
  但是由于报班,孩子根本没有时间消化新学的知识,这势必会使辅导班的作用打折扣。比如十天的课程,知识点都是相互关联的,第二天开始就有小问题,却没时间发现和解决,可能到第四天、第五天就完全学不下去了,接下来几天,就只混日子了。
  还有的孩子为了补学校的作业,会把作业带到辅导班来,这时候,他既要关注老师有没有发现他,还要提防老师的提问,又要想作业怎么做,一心多用的结果就是哪个都做不好,不仅耽误了上课,自己的作业也会错误百出。这时候,家长要及时了解的孩子的情况,不要因为自己求安稳就消耗孩子的时间。“反刍”、独处,让孩子对知识进行总结,找出缺漏重点补,让孩子多些自己的思考。
  课不在多,有效则灵。
其他文献
看得出,张同学的人缘挺好。一般情况下,这种学生不太会被小混混盯上。一是他会处理人际关系,当然也就搞得定小混混,二是他朋友多,小混混也不愿意找硬柿子捏。  还有,张同学虽然没有被小混混盯上过,但对这种事也早就心里有底。我问了张同学的妈妈,原来早先人家就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  张妈妈说,江湖多风雨,得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看新闻时,有报道校园暴力的,张妈妈就告诉儿子,行走江湖,得学会观察,从细微处看这个
期刊
开读者座谈会,最常听到的问题就是,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办?爹娘千辛万苦拉巴孩子,一点儿也看不出他们有感激之情,让人崩溃啊!  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其实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的家长带孩子到穷人家去,让孩子看人家悲催的生活,孩子看完表示:哇,人家那么惨,活得还那么好!这种鸡血虽然不会维持很久,但是确实说明一个道理:活得好不好,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能否感谢自己的所有。  的确,懂得感恩,不仅会让一个人有
期刊
有时你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看起来与自己的未来毫不相关,而且似乎没有什么用处。毕竟,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与当一名护士有什么关系呢?假如你想成为一名工程师,为什么需要记住恺撒大帝的著名演说呢?  这些都是不错的问题。知道八大行星或者莎士比亚的确不会帮助你成为一名护士或者工程师,但能帮助你把工作做得更好,跟别人相处融洽,并且对自己更充满信心。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将对你的事业非常有帮助。  让我们拿一分钟来
期刊
过程重于结果  蒲知临在11岁那年成为北京某小学五年级的“学霸”。到纽约曼哈顿333学校上学的第二天,他在数学课上很快地说出了“51/3+91/3”的结果,全班20多名歪果仁一齐发出了惊讶的轻呼。  “这个班大约有25名学生,他们算术很差,算一个1/2+1/4花了两分钟。”这是美国小学留给蒲知临的第一印象。在陌生的学校里,他最初的自信来源于数学。他熟练地运用各种运算公式,别人在纸上写了半天的计算题
期刊
表妹失恋,我急吼吼打电话给小姨,叮嘱她:一、别训孩子,正难过呢,需要安慰。二、想难过就让她难过一会儿,先别急着讲道理。三、别让她觉得失恋是因为自己不好。小姨那边答:“没训她,放心吧。”我这才安下心。  如此重视小朋友的失恋,皆因为发小的中学失恋事件。  我的好朋友阿君第一次失恋是在高二。那天整个年级都在疯传一件大事,“阿君的父母和男孩的父母被班主任叫到学校了!”据说男孩在老师面前被父亲扇了耳光,阿
期刊
乖乖女升入中学后,我家就开始硝烟不断了。以下场景,估计您家也经历过,或正经历着。  晚上闺女在家学习,眼看着她低下了头,背弯成了弓。得保护视力啊!我赶紧提醒她:头抬高一点,一尺一寸一拳。她给我一白眼。把我喜的啊,没跟我翻脸,竟然!第二次看见她头低下去时,我又兴冲冲去提醒。她怒声喊:“成天说,烦不烦啊!”“砰”一声把房门关上了。  烦?我这说的难道就不烦?谁让你自己不改呢,我这不也是为了你好吗?一小
期刊
有次和妈妈一起逛书店,顺手拿起《30分老妈》,我想如果作者的妈妈有30分,那我妈一定只有3分而已。  小学时记不住我读几年级。妈妈被同事问起“你女儿读几年级了”,就马上转过脸问我 “几年级来着” ?初中时我们相处时间甚少,爸爸在国外,妈妈经常出差,我经常是一个人背着书包在外面吃完饭才回家。中考的早上,妈妈给我做了早饭,我一边吃,她一边说,“啊,家里真是什么都没有,米是借的,鸡蛋也是对门儿阿姨给的。
期刊
孩子好奇发问,爸爸理当耐心回答  树叶为什么天热时是绿的,天冷了又变红?下雨是天在哭吗?天的眼泪在哪里存着?自行车的链条为什么弯成那样了还不折?  儿子虫虫两岁多时,每天都会甩给我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当我回答了树叶会从绿转红,是因为树叶里的叶绿素减少而糖分增加,从而形成了花青素,使得叶子的颜色加深,成为一种鲜艳的红色时,虫虫立马追问:为什么有些叶子还没红,黄着就落了?花青素是什么?跟咱家的味素
期刊
我们学校也有“那种”学生,往好听里说是带头大哥,往难听里说就是小混混。他们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在耍混上找着了。  竟然还有对他们很艳羡的。我一个同班同学A认识了一个小混混,认为找到了“靠山”,成天吹嘘他的“靠山”有多牛,仿佛他整个生命已被“靠山”吞噬。他是在以这种方式刷存在感吧。  一天,A心情不好,一副见人就干上一架的样子。偏偏B同学没眼色,还非要跟他挑逗一番。这下A可找到显摆显摆“靠山”威力
期刊
一位妈妈很节省,攒了很多钱,却希望孩子能学会花钱,不要像自己一样只会存钱,不懂得享受。另一位妈妈非常喜欢花钱买喜欢的东西,却存不下钱,所以她希望孩子能养成存钱的好习惯。钱到底如何使用才好呢?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迷惑,也不知该如何教孩子。  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我们该如何看待金钱。  对钱有恐惧是父母匮乏的童年的折射  我的一位朋友,十几岁时和奶奶聊天,说起未来的梦想,奶奶忽然打断他:想那么远干嘛?长大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