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物理概念教学中学生思维的超前预计及其有效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erain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基础,又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物理概念的教学,可以说是每个物理教师备课、施教时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物理概念是将大量的物理事实和复杂现象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一方面,物理概念反映着人类对物理世界漫长而艰难的智力活动历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它又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物理世界中,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成为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和有力工具。借助于这种简约、概括性的思维形式,人们找到了支配复杂的物理世界的简单规律,建立了假说、模型和测量方法体系,从而筑起了规模宏大的物理学理论大厦。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物理学基本概念是物理学理论的根基和精髓,是物理学大厦的砖石。因此,在物理教學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进行物理规律、物理理论教学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一系列清晰、准确的物理概念,不能理解特定的字词所代表的物理概念的含义,就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可见,建立起科学的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对概念教学,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备好概念内容本身,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智能水平和思维特征,超前预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问题,预先设想有效对策,以便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切实提高概念教学的质量,本文就物理概念教学中学生思维的超前预计及其有效对策谈谈笔者的认识和做法。
  二、估计学生思维障碍,疏导接通学生思路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已对物理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却不一定深刻,特别是面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阅读课本后,常常是茫然不知其涵义。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估计到学生的思维障碍,想方设法消除障碍,接通学生的思路。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上的思维障碍大都是由于不能抓住概念的本质,为此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特点,揭示规律内涵,洞察概念外延,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
  三、探测学生思维,堵漏拨正学生思路
  在概念教学前,若能探寻、猜想出学生可能出现的思维走向,超前预计到学生的种种想法,特别是错误想法,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便可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堵塞学生的思维漏洞,防止学生的思维走入歧途或误区。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惑,想学生之所错,结合概念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估计学生在认识上可能出现的漏洞及偏差,及时地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便可以巧堵学生思维漏洞,妙纠学生思维偏差,拨正学生思路,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例如在学习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时,由于初中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所谓“经验”,学生往往有“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一定充当阻力”等错误的认识。这些知识经验会以表象或概念的形式保留在学生的记忆之中,形成了一个阶段性的认知结构。如果教师超前估计到这一点,在实施教学时,便可以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作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安排:首先在新授课上按教材的常规要求,在一般情景的基础上着重讨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其大小和方向的规律;然后,再安排在以后的习题课或单元复习课上组织讨论,进一步深化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具体的教学过程是先和学生一起复习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基本概念,然后再向学生提出:“静止的物体有可能会受到滑动摩擦力吗”?让学生思考片刻后,可通过实验的演示,证实静止的物体有时也会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再让学生对照滑动摩擦力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其中“相对运动”的含义。紧接着通过动画向学生展示工厂中由传送带传送工件的情景,要求学生分析讨论工件相对于传送带的滑动方向,并由此判断工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这样一般学生都能正确理解“相对运动”和“滑动摩擦力必定要阻碍相对运动”的实质,从而使学生纠正或摒弃原有认知结构中“先入为主”和“想当然”的经验错觉,真正掌握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同时也为他们进一步理解静摩擦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分析学生思维活性,激发活化学生思路
  将物理概念进行迁移运用是加深理解概念和巩固概念的最有效方法。在迁移运用概念时特别要讲究一个“活”字,要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地迁移运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确分析学生的思维活性,推测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实际情况,有层次地安排应用性练习。在处理具体问题时,重点要放在激发学生思维、活化学生思路上,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应用性练习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概念的负迁移”。由于学生没有把概念的条件、使用范围、概念中的关键性字词及概念间的联系与本质区别搞清楚,以致在应用概念时常常出现错误。例如学生在学完“功”的概念以后,明确了做功的主要因素:即物体必须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当某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时该力不作功。经过初、高中两轮的学习,以上概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当他们在学习“冲量”的概念时,便会自觉地把“功”的概念移植到计算“冲量”的问题中来。
  五、预想学生思维特需,拓宽深化学生思路
  物理知识的学习有阶段性,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往往会提出一些现有知识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一般学生,教师可指出“由于目前所学知识的局限性,现在还不能解答”,避免学生钻牛角尖。但对一些优秀学生,这样的回答往往会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若根据概念内容适当对知识进行扩展和深化,向学生展示解释这些问题的思考方向,这样能充分调动这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拓宽深化他们的思路,极有利于培养这些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这样的讨论在数学处理上可能超过了一般学生的知识范畴,但对于一些优秀学生而言,从课后的效果来看,他们不仅接受了这些扩展知识,深化了对“有效值”概念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由于满足了这些学生的思维要求,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概念的兴趣与动力,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成长奠定了坚实的思维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种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n)定植在鼻腔后,以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NTHi)二次感染,接种至小鼠鼓室内引起急性中
广播无线电传输技术是支撑广播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做好广播无线电传输技术要点的合理研究,有助于提高广播无线电信息的传输质量。 Broadcast radio transmission techn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
期刊
地理学科是一门复杂的学科,许多学生怕学地理,也有许多的老师认为地理不好教。本文是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地理教学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粗浅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而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一、創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以往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难,对教材内容不理解,记不住他们在完成作业时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教育、培养21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实践。它不但受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约,而且更需要我们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参与和努力实践。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将来的十二年义务教育中特别重要。它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着极为独特的一面,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代替的,因此,地理教育也就责无
期刊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并且还占有较大的分值。本人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理解摩擦力的相关概念模糊不清,处理有关问题时感到困难重重。为此,我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狠抓根本,形成明显的思维,突出教学要点。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容易理解摩擦力问题的几点做法:  一、强化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面粗糙;3、接触面
期刊
为创教育示范市,我们学校在每口教室里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位老师都很高兴,因为可以借助媒体进行教学了。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前只能是在一些重要公开课,或者外出听课才能见到的一种教学方式,现在自己也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了。  走进课堂,通常都会发现很多教师几乎每节课都要用到课件,而且课件越来越精美了。很多都是集文字、音乐、照片、视频于一体,很容易就把学生带到了教师所要营造的那个环境中去了,从而学生
期刊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等。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其中必须经过的环节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主观见诸客观、理论见诸实践的中介。一般说来: “教学方法就是根据教育、教学的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它是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的进行起着不同的指导意义,不同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