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落实人才强国计划,我国开始推进课程标准制度的改革工作。作为新课改中的关键环节,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迎来了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和新形势下的新模式。基于此,提高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育行业关注的重点,其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长远规划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不仅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而且能够为数学科目实现现代化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被提上日程,并广泛地应用于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故此,文章就提高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构建规范化、高效化和质量化的教学模式展开探讨,旨在更好地建设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关键词]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作业分层设计;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21)33-0018-02
不同于小学的是,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已经步入义务教育的中后期,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等。初中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的框架之中,如何打破框架束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而言,采用更具现代化和科学性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在这种大背景下,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应用该模式一方面能够照顾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在分析整合差异的基础上,开展更具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学习能力逐步提高,进而在高效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作业分层设计的内涵
从内容上讲,作业分层设计,具体指的是根据学生发展的现状和兴趣爱好,依托学生的需要和学习基础开展的作业设计。教师根据上述要点将学生分层,可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困难生,通过不同的分层,为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以此来做到教学工作和作业布置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从理念上讲,作业分层实际来源于分层教学,其具体理念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掌握学习理论和苏联的发展区理论。在这两种理论下,通过分离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设计出更具专业性和指向性的作业内容,并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整理出更具拓展性和启发性的特殊问题,进而为学生温习知识、实现高效学习提供现实依据。
从目标上讲,作业分层的本质目标是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分层的过程中提高作业设计的可操作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能力,以此满足素质教育的新需要,保证教学的高质量。
二、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
1.有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落实作业分层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提高。一来一往,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学生与教师做朋友,教师和学生同进退的教学新关系就此出现。教师在关注学生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状况,进而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学习,以此营造出一种欢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2.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可通过作业分层设计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需求,为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优等生、中等生和困难生的分层,选择更具指向性和针对性的作业,解决模式化教学统一布置作业导致的优等生与困难生之间的矛盾。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作业练习中,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设计成三个不同的等级。
初级:假使a>b,则a+3( )b+3。
假使a>b,则-3a( )-3b。
或者是,a+3≥5(a为整数),试问a的最小值。
-5b≥-10,(b为整数),试问b的最大值。
中级:请问5a-2≥6a-5的正整数解有哪些;求2a-1≤3a-5的最小整数解。
高级:已知a<0,0 通过这种划分难度层次的作业设计,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内容与概念。采用循序渐进的出题模式,在加大问题难度的同时,巩固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在作业分层设计模式下,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巩固知识和强化记忆的作用,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知识和内容,并巩固已学知识,拓宽学习范围。要明确的是,数学是活跃的,其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不是固定的,其知识是多角度、深维度的。在作业分层设计下,数学知识的特点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数学知识抱有更多的想法和看法,通过探究来发现数学中的原理,从基础入手一步步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进而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现状
1.作业分层设计有时不受重视
现阶段,作业分层设计的应用过程依旧存在问题,尤其是有时不受重视这一问题,直接阻碍了其应用和发展。要明确的是,教师应知道作业的分层设计并不是为了减少其内容,而是为了基于学生的现状,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探究更多的知识。作业为了学生成长服务的,所以应该更加重视与其相关的分层设计工作。
2.作业分层设计理念有时不够明确
在一些教师看来,作业分层设计等同于制定不同等级的题型,且学生完成作业后自己仅需批阅就可以了。这一理念仅适用于优等生,其会导致中等生和困难生难以进步。基于这一理念设计的作业可以使优等生通过更加高层次的题掌握知识,但其余学生可能就被局限在初级题和基础上。这样的作业与综合培养人才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作业分层设计强调的是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基于错误的理念设计出的作业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之间的差距愈发明显,不利于教学工作质量提升。 3.有时缺少层次化的辅导工作
在作业层次化设计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是增加的,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烦琐,进而导致有的教师有时忽视了辅导工作的进行。有些教师即使注意到了辅导工作,但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忽视了层次性,这导致单有层次化设计缺少层次化辅导,从而作业的分层设计效果大打折扣。
四、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途径
1.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分层
上文已经提到,教师在作业分层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成优等生、中等生或困难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一些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划分成学习困难生;将一些学习效果较好、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的学生划分成优等生。将水平能力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学生划分成中等生。根据不同的分层,让学生阶段性地进行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调整分层。
2.基于学生的个体情况,优化分层
首先,教师应改变原有的作业模式,优化作业布置工作,将作业模式从书面转移到多样化和多元化领域中。以此为基础,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主要针对点,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学生个体,进一步优化分层。
其次,教师要适当调整习题布置过程。对于课后练习题和作业,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发展近况,完善布置的过程,尽可能地将作业分层设计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适当地提高习题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压力和动力下成长,让优等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提升。
3.基于学生的能力情况,把控分层
首先,把控时间。布置完作业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本能力,把控其做题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于一些基础题,如平面几何中证明垂直平行关系的题目,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答,而一些拓展类的题目,如证明角度大小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延长学生的做题时间。
其次,把控数量。教师可以通过把控数量的方式来强化分层。比如,针对优等生,可以采用布置少许难题的方式,让他们去探索和提高。针对中等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常规题,并布置一两道难题,让他们在做完常规题的基础上,积极去探索更多的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对于困难生,教师可以采用布置大量基础题的方式,让他们在练习中扎实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作业分层设计对于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其相关特点,分析其现状,以更规范、标准和科学地培养学生。
[ 参 考 文 献 ]
[1] 茍惠芸.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和评价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2020(27):205.
[2] 吴先秀.初中数学作业分层次布置的有效性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2):77+76.
[3] 林祥福.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8):90-91.
[4] 冯莹.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探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 黄诺依)
[关键词]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作业分层设计;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21)33-0018-02
不同于小学的是,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已经步入义务教育的中后期,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等。初中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的框架之中,如何打破框架束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而言,采用更具现代化和科学性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在这种大背景下,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应用该模式一方面能够照顾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在分析整合差异的基础上,开展更具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学习能力逐步提高,进而在高效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作业分层设计的内涵
从内容上讲,作业分层设计,具体指的是根据学生发展的现状和兴趣爱好,依托学生的需要和学习基础开展的作业设计。教师根据上述要点将学生分层,可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困难生,通过不同的分层,为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以此来做到教学工作和作业布置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从理念上讲,作业分层实际来源于分层教学,其具体理念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掌握学习理论和苏联的发展区理论。在这两种理论下,通过分离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设计出更具专业性和指向性的作业内容,并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整理出更具拓展性和启发性的特殊问题,进而为学生温习知识、实现高效学习提供现实依据。
从目标上讲,作业分层的本质目标是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分层的过程中提高作业设计的可操作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能力,以此满足素质教育的新需要,保证教学的高质量。
二、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
1.有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落实作业分层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提高。一来一往,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学生与教师做朋友,教师和学生同进退的教学新关系就此出现。教师在关注学生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状况,进而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学习,以此营造出一种欢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2.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可通过作业分层设计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需求,为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优等生、中等生和困难生的分层,选择更具指向性和针对性的作业,解决模式化教学统一布置作业导致的优等生与困难生之间的矛盾。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作业练习中,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设计成三个不同的等级。
初级:假使a>b,则a+3( )b+3。
假使a>b,则-3a( )-3b。
或者是,a+3≥5(a为整数),试问a的最小值。
-5b≥-10,(b为整数),试问b的最大值。
中级:请问5a-2≥6a-5的正整数解有哪些;求2a-1≤3a-5的最小整数解。
高级:已知a<0,0 通过这种划分难度层次的作业设计,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内容与概念。采用循序渐进的出题模式,在加大问题难度的同时,巩固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在作业分层设计模式下,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巩固知识和强化记忆的作用,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知识和内容,并巩固已学知识,拓宽学习范围。要明确的是,数学是活跃的,其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不是固定的,其知识是多角度、深维度的。在作业分层设计下,数学知识的特点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数学知识抱有更多的想法和看法,通过探究来发现数学中的原理,从基础入手一步步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进而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现状
1.作业分层设计有时不受重视
现阶段,作业分层设计的应用过程依旧存在问题,尤其是有时不受重视这一问题,直接阻碍了其应用和发展。要明确的是,教师应知道作业的分层设计并不是为了减少其内容,而是为了基于学生的现状,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探究更多的知识。作业为了学生成长服务的,所以应该更加重视与其相关的分层设计工作。
2.作业分层设计理念有时不够明确
在一些教师看来,作业分层设计等同于制定不同等级的题型,且学生完成作业后自己仅需批阅就可以了。这一理念仅适用于优等生,其会导致中等生和困难生难以进步。基于这一理念设计的作业可以使优等生通过更加高层次的题掌握知识,但其余学生可能就被局限在初级题和基础上。这样的作业与综合培养人才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作业分层设计强调的是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基于错误的理念设计出的作业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之间的差距愈发明显,不利于教学工作质量提升。 3.有时缺少层次化的辅导工作
在作业层次化设计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是增加的,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烦琐,进而导致有的教师有时忽视了辅导工作的进行。有些教师即使注意到了辅导工作,但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忽视了层次性,这导致单有层次化设计缺少层次化辅导,从而作业的分层设计效果大打折扣。
四、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途径
1.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分层
上文已经提到,教师在作业分层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成优等生、中等生或困难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一些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划分成学习困难生;将一些学习效果较好、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的学生划分成优等生。将水平能力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学生划分成中等生。根据不同的分层,让学生阶段性地进行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调整分层。
2.基于学生的个体情况,优化分层
首先,教师应改变原有的作业模式,优化作业布置工作,将作业模式从书面转移到多样化和多元化领域中。以此为基础,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主要针对点,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学生个体,进一步优化分层。
其次,教师要适当调整习题布置过程。对于课后练习题和作业,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发展近况,完善布置的过程,尽可能地将作业分层设计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适当地提高习题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压力和动力下成长,让优等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提升。
3.基于学生的能力情况,把控分层
首先,把控时间。布置完作业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本能力,把控其做题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于一些基础题,如平面几何中证明垂直平行关系的题目,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答,而一些拓展类的题目,如证明角度大小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延长学生的做题时间。
其次,把控数量。教师可以通过把控数量的方式来强化分层。比如,针对优等生,可以采用布置少许难题的方式,让他们去探索和提高。针对中等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常规题,并布置一两道难题,让他们在做完常规题的基础上,积极去探索更多的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对于困难生,教师可以采用布置大量基础题的方式,让他们在练习中扎实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作业分层设计对于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其相关特点,分析其现状,以更规范、标准和科学地培养学生。
[ 参 考 文 献 ]
[1] 茍惠芸.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和评价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2020(27):205.
[2] 吴先秀.初中数学作业分层次布置的有效性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2):77+76.
[3] 林祥福.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8):90-91.
[4] 冯莹.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探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 黄诺依)